繁星 | 巍巍陈草薋

文化   2024-11-20 12:31   江苏  

图 | 视觉中国

在我的记忆里,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用于引火的稻草和粮食一样金贵。村子里的每家每户,房前或屋后都有一个大小不等的草薋,似乎成了每个农家的标配。高大的草薋成了生活富有的象征,男女相亲时都要看对方家中草薋的大小。
农闲时,择一阳光灿烂之日,人们把玉米秆儿、麦草拉回家,一捆一捆,一颠一倒,依着一棵树,或是一堵墙,层层往上堆,大人们站在高凳或短梯上,踮着脚尖拼命往上堆,差不多了,从一头爬上去,顺势踩实,封好顶,再用草绳四角交叉地牵拉着,以防风吹雨打后倒塌。草薋看上去像个小房子,新堆的草薋,靠近后能闻到庄稼收获后的暖香。
一个偶然的机会,在丁堰工作的姐姐一时兴起,带我们去她那里玩。我们姐弟四人骑着临时借来的自行车,像放飞的鸽子,一路争先,一路欢笑。突然,我们看到,不远处有一座高大而黑乎乎的建筑,矗立在一片绿油油的庄稼地里,有人说是电影里的炮楼,有人说是粮站里的粮仓;我猜测是大队的土窑。等我们走近一看,才知道这是一个高大的草薋,啊!天底下还有这么大的草薋,大家一片惊呼。这一惊呼也罢,却吓到了躲在草薋里的麻雀,它们“呼”的一声飞向了蓝蓝的天空,在草薋上留下了一个个小小的黑洞,原来这是它们的巢穴。
多少年过去了,前不久,我受朋友之约,驱车来到了陈草薋的身旁。这里的一切都有了新的模样。黝黑的陈草薋长高了,加上“蒙古包”形的草薋顶,足足有二十米高,几里外都可看见,我轻轻抚摸着草薋,仿佛听到了历史的回响。
当地的一位张姓老人向我们介绍:这个草薋已经有了300多年的历史,清顺治年间,如皋冒氏十一世祖冒宇文兄弟分家,准备搬运草薋时,老母亲特意嘱咐子女,这是祖上的遗产,以后“只许加高不可妄取”,冒家将母亲的叮嘱视为家训,代代相传,陈草薋由此得名。冒氏老小为保持草薋的高度,常年“只加不取”,宁可披星戴月去拾草维持日常生活,也要把质量一流的庄稼秸秆添加于草薋。年复一年,草薋年年增高,虽然经历了好几次灾难,依然完好无损。当年日军在村里扫荡时,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全村的茅屋几乎全部烧光,草薋却怎么也烧不着,吓得日本人围着草薋跪拜。草薋还历经苏北平原上多次龙卷风灾的袭击,周围的房舍树木均难逃一劫,唯独草薋安然无恙。是因为冒氏家族的所做所为感动了神灵吗?草薋就是一个朴素无华的大草堆,但在冒氏族人的心目中,却诠释了勤俭持家,勤劳发家的优良家风。就像《尚书·大禹谟》中所说的那样“克勤于邦,克俭于家”,这是农家人生存的基石,也是农耕文化的底色所在。
陈草薋作为冒氏族人家风的载体和永续的精神追求,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当地村民还在此建了楼台亭阁以及长寿门等景观,成了游人拍照留念的打卡之地。
巍巍陈草薋,深藏土古奇。乡贤为此撰联:“宇宙空间只此一薋,文物世界并无二样”。陈草薋虽不是砖石所筑,却是精神高地。如今已经成了千年古镇丁堰的文化地标。
[南京]严世进





繁星投稿方式
邮箱投稿  
fanxingfukan@126.com
yzwb250@126.com
(择一即可,请勿重复)
版权声明

“B座西窗”微信号每天推送的文章,皆为扬子晚报副刊刊发的稿件,欢迎分享到朋友圈。转载请留言,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图片除特别标注外,均为作者提供,版权归作者所有


B座西窗
本账号由享受西晒的扬子晚报B叠专副刊部编辑运营。繁星、男左女右、锐读空间……值得品鉴的美文和烟火气的生活,和谐共存任君选择;投稿、聊天,小编在后台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