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平说 | “便便”里的大学问--隐藏在粪便中的健康密码
健康
健康
2024-10-29 07:30
广东
“北平说”开栏语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故内伤脾胃,百病由生。脾胃在维持身体健康中起着重要作用。广东省中医院脾胃病科张北平主任医师及消化道早癌中西医结合防治团队将通过本专栏定期推送消化疾病的养生保健及中西医防治知识,为您的消化健康保驾护航!欢迎持续关注。大便作为消化系统最终的产物,隐藏了人体的健康密码。如厕结束,您是选择立即冲走还是回头望“便”?您是否知道便便的形状、颜色、气味可以反映出不同的身体信息?那么什么才是健康的大便呢?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大便的大学问。粪便是大肠的排泄物,由食物残渣、残余消化液、细菌等组成。粪便的排泄状况被视为评价脾胃消化系统功能的重要标志。正常的粪便颜色为黄褐色,形状为成形软便,且有一定的臭味。通过观察粪便的颜色、形态、质地、气味等方面,可以初步判断一个人的肠道健康状态。下面我们将从中西医不同的维度介绍粪便的特点,帮助您判断自己的粪便是否健康。(1)粪便的形态
布里斯托大便分类法是一种用于评估大便形态和肠道健康的分类方法,由英国布里斯托大学的希顿(Heaton)和路易斯(Lewis)在1997年发表于《北欧肠胃病学杂志》上。该分类法将大便分为七类,每一类都反映了不同的肠道健康状况。根据布里斯托大便分类法,第一型和第二型表示有便秘;第三型和第四型是理想的便形,尤其第四型是最容易排便的形状;第五至第七型则代表可能有腹泻(但新生儿正常是第六型)。成型的粪便通常意味着消化良好,而稀软或水样的粪便可能提示肠道感染或消化不良,过于坚硬则通常表示便秘和肠道水分不足。(2)粪便的颜色
正常情况下,粪便呈黄色或棕色,而过于黑色可能与上消化道出血有关,过于浅色则可能表示胆汁分泌不足,反映肝胆功能问题。其次,粪便的气味也很关键。正常的粪便气味较轻微,而异常刺鼻的气味可能暗示肠道菌群失调或食物腐败。通过观察大便的形态、颜色、气味等,可以初步判断肠道的健康状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善。例如,对于便秘问题,可以增加膳食纤维和水分摄入,加强运动等;对于腹泻问题,则需要关注饮食卫生,避免刺激性食物等。(3)识别疾病标志性粪便
通过识别疾病标志性粪便,也能让我们提高警惕,及时发现人体的“报警”征象,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疾患。如鲜便血,可能是痔疮、结肠癌、直肠癌等的迹象;水样便,可能提示肠道传染病、食物中毒等;粘液脓血便,可能与溃疡性结肠炎等疾病有关;陶土样便,可能由胆囊结石、胆管癌等引起;细便,可能表示直肠癌、直肠息肉等;柏油样便,可能预示上消化道出血,如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米汤样便,可能是霍乱的特征之一。(4)中医对粪便的认识
中医认为,干燥的粪便可能与体内水分不足或脾虚有关,而黏稠的粪便则可能反映湿气重或脾虚等问题。大便秘结,难以排出,少气乏力,头晕目眩,可能是气血亏虚导致的便秘;泻下臭秽,大便中伴有不消化食物,可能是伤食导致的泄泻;紧张焦虑就想上厕所,可能是因为情志抑郁恼怒或精神紧张而导致肝郁乘脾,引起腹泻。大便可以作为我们脾胃健康反映的一面镜子。如果您有大便异常的困扰,建议及时就医,进行充分的检查和评估,同时进行健康的饮食调摄。
为了保持大便排泄正常,应该注重健康饮食,包括摄入足够的膳食纤维,如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等,以促进肠道蠕动和增加粪便体积。同时,保持水分充足,每天饮用足够的水,有助于软化粪便并预防便秘。此外,避免过多摄入高脂肪、高糖、高盐的食物,以及减少加工食品和快餐的摄入,这些都有助于维护肠道健康和良好的粪便排泄。一般来说,每天排便1~3次被认为是正常的,或者在某些情况下,每2~3天排便一次也被视为正常,这主要取决于个体的饮食、生活习惯、身体状况等多种因素。如果排便次数过多,如每天超过3次,并且大便呈现稀水样或不成形,可能表示存在腹泻的情况。相反,如果排便次数过少,如每周少于3次,并且排便时伴有费力、困难、不尽感,可能提示便秘的问题。正常的排便过程应伴随舒适感,通常表现为排便顺畅、无疼痛,仅有轻微的压力感,排便后会有清空的轻松感。相对而言,不正常的排便则可能表现为排便时的剧烈疼痛、长期便秘导致的用力困难、腹部绞痛,以及排便过程中的焦虑感,这些都可能是潜在健康问题的指示。
通过观察和了解大便的变化,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自己的健康状况,及时调整生活方式,预防和治疗可能的健康问题。让我们从今天开始,更加关注这个“便便里的大学问”,为自己的健康保驾护航。
我们正在开展一项调肠消炎片联合参苓白术散胶囊对中重度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UC)复发的临床疗效评价研究。调肠消炎片是我院院内制剂,治疗UC安全、有效;参苓白术散为健脾祛湿名方,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本项目已经广东省中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基本招募条件
①西医诊断符合中重度活动期UC, 中医诊断符合“湿证”辨证
②年龄在18-75岁之间
③未参加其它药物临床试验者或4周内未参加过其它临床试验
④未在2周内使用中药或中成药,且处于常用生物制剂半衰期之外
如入选您将获得
①全程免费的研究用祛湿方药治疗,1程免费的生物制剂治疗
②研究关键时点免费的胸片、心电图、血常规、尿常规、粪便常规、肝肾功能、输血四项及肠镜检查
③研究关键时点接受随访的交通补贴
④专业且个性化的健康指导建议
如果您或您的朋友符合上述条件, 可以来广东省中医院大德路总院脾胃病科门诊咨询, 进一步了解本研究的详细情况。如果您需要获得进一步的相关研究信息,您可以联系以下负责人。
张海燕主任门诊时间:每周四上午(大德路总院研修楼IBD慢病门诊)
王师英副研究员门诊时间:每周二上午(大德路总院研修楼8楼慢病门诊),周三下午、周六上午(大德路总院西区3楼内科门诊)
韩露住院医师门诊时间:每周二上午、周五下午(大德路总院西区3楼内科门诊)
联系电话:广东省中医院大德路总院脾胃病科 020-81887233,分机号34129
联系时间:周一到周五上午09:00—12:00 下午14:00—17:00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广东省中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脾胃病科大科主任,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吉良晨教授学术继承人,日本北里大学病院研修医,第六批国家千百十人才高校培养对象,广东省首批杰出青年医学人才,广东省第二批优秀中医人才,入选第8批第9批岭南名医录,2017首批胡润平安中国好医生。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内镜学专业委员会大肠早癌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消化道肿瘤防治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保健协会脾胃健康分会主任委员。擅长:胃肠、食管早期肿瘤及癌前病变、胆胰疾病的内镜下诊断与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种消化道梗阻的内镜下治疗;炎症性肠病(溃疡性结肠炎及克罗恩病)的中西医结合诊治。广东省中医院脾胃病科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中医重点专科,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国家结直肠息肉管理项目分中心、国家胶囊内镜研究中心临床培训基地、国家幽门螺杆菌分子诊断中心广州分中心。牵头成立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内镜学专业委员会大肠早癌专家委员会、广东省中医药学会消化病专业委员会、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内镜专业委员会、广东省中医药学会消化道肿瘤防治专业委员会、岭南中医消化内镜医疗联盟及岭南(华南)中西医结合诊治幽门螺杆菌相关胃病学术联盟在学术带头人余绍源、罗云坚及黄穗平三位教授指导下,在学科带头人、脾胃病暨消化内镜中心大科主任张北平引领下,大德路总院脾胃病科主任张海燕、二沙岛医院脾胃病科主任叶振昊、芳村医院脾胃病科主任陈延、大学城医院脾胃病科主任刘添文及珠海医院脾胃病科主任赵小青带领团队,继往开来,携团队锐意进取,始终坚持一手中医,一手内镜,医镜融合,致力于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防治消化道早癌以及炎癌转化疾病如慢性萎缩性胃炎、结直肠腺瘤、炎症性肠病,胆胰疾病等,尤擅长消化内镜下3E技术(ESD、ERCP、EUS)等各种手术治疗及术后中医药促进康复,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深受患者欢迎。供稿:广东省中医院脾胃病科
执行编辑:卢悦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