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中的“对错观”,很多人不敢直视,难怪陷入思维困境
文摘
职场
2024-11-08 08:24
山西
记得曾经看过一档节目,一个成功的创业者说他的心路历程时,提到:原来以为这个世界是非对即错,非黑即白,后来才明白,实际上是无黑无白,无对无错。结合当时在心境,感觉这句话很有道理,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发现是自己的“对错观”出现了问题。罗曼·罗兰说的一句话很好:“这个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了生活的真相后还依然热爱它。”
由刘润老师所著的《底层逻辑》,在开篇就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职场诡谲,复杂多变,如果能够将是非对错的底层逻辑搞清楚,那对事情的判断,就会站在另一个高度。
A为了获得业绩,引导B获取了C的资料。结果C知道了这个事情,B被严重警告,并调离了岗位。请问这里谁的错?这里有三种“对错观”,也许能让你打开新的思路。毫无疑问这肯定是A的问题,因为A目标就是获取C的客户资料,只是诱导了B去做,为了获取利益不择手段,导致C损失了客户。可是在利益的驱使下,这种事情能避免吗?当然可以,因为A动机,导致C的损失,B只是那个被诱导的人而已,所以只要严厉的处罚A,这种事情就会在一定范围内减少。可惜职场是一个讲结果的地方,A拿下的订单如果足够大的话,同样利益的驱使下,领导的考虑就发生偏移,现实中很可能的结果是对A批评教育,但这类事情,只有利益足够,事情还是无法杜绝。
经济学家从“社会总成本”的角度去考虑,那么就是C的问题。这时肯定有人会说,自己的资料被别人窃取,还是C的问题,他也太冤枉了吧。那么换个角度考虑,如果C能够保管好自己的资料,是不是就可以减少或者避免这类的事情发生呢?如果每个人都因为自己的资料管理不当的话,那么无形中管理成本就会增大。所以说,从“社会总成本”这个角度去看,C存在的问题更大。商人的角度去看待这个问题的话,那么很显然是B的问题,因为B没有进行判断,就被A引导着拿了C的资料,结果最终B被严重警告调离岗位,甚至丢掉了人品。B在这个过程中,受到损失最大,难道问题不该是他的吗?为什么会被引导,是利益还是其他呢?如果B不去获取C的资料,那么所有的事情就都不会发生。就像我们经常能遇到过马路不看车的人,虽然说车让人没错,但突发情况还是难免,一辆车疾驰而来,大家都在躲闪,而一个人站在那里,说道:“你们都躲什么?车撞了人,他要负责任。”结果车把他撞了,司机负责任了,但是被撞者损失最大。
三种角度看到的问题,都能够自圆其说,但真正的底层逻辑,就是谁的损失大,主要问题就是谁的,看似不近人情,但现实中就是这样。A收获了业绩,虽然丢掉了人品,但现实中不会因为A做出了成绩,而推翻重来。当然从长远看,A丢掉人品,很可能在未来合作中别人对他都有提防。B被调离岗位,丢掉了人品,同时毫无所得,损失最大,哪怕就是没有调离岗位,这种智商,情商都不在线的人,长远损失也会更多。C丢掉了客户,损失了业绩,同时也让他在未来提高警惕,防止资料再次被窃取,眼下损失的是客户,长远获得的则是自己资料安全。这算是一个经验教训,所谓的“吃一堑长一智”。总之,“对错观”的底层逻辑就是:谁的损失大,错误就是谁的。到这里是不是很多人会觉得,那就尽量减少自己的损失,那自己不是错误的一方呢?从这个角度看似乎可以,但却忽略了人性的自私。
成年人的世界中,大家都已经看清了人性自私的基因,正因为这样,才需要道德与法律进行约束,才能树立正确地“对错观”。人性是自私的,总体来讲,都脱离不开生存与繁衍这两点。贪财是人性,因为要生存;母亲为了保护孩子牺牲自己,是人性,是为了繁衍。感恩是人性吗?答案是否定的,感恩是道德。感恩的本质是“预付费制的交换”,意思是说:“你先帮助了,我必将回馈你。”为什么人们要被道德所约束?人是一种群居动物,是具有社会性的,个体之所以愿意接受道德的约束,是因为群体的繁荣最终会让个体受益。事实上,最简单的生存方式就是“不劳而获”,从同类手中抢夺,甚至不惜伤害同类,这时法律就起到作用。《烈日灼心》中,段奕宏扮演的警察说这么一段话:“法律特别可爱。它不管你能好到哪儿,就限制你不能恶到没边儿。它清楚每个人心里都有那么点脏事儿,想想可以,但做出来不行。法律更像人性的低保,是一种强制性的修养。它就踏踏实实地告诉你,至少应该是什么样。”
一个人插队了,我们会说他不道德,但不会说他没人性,因为道德是“保护群体利益”,但是因为插队发生了口角,导致一人重伤不治,那就触犯法律。
无论在职场,还是生活中,掌握“对错观”的底层逻辑,并且受道德与法律约束的前提下,那么谁损失多,那么错就是谁的。用这样的底层逻辑去思考,就能够跳出圈外,客观评价自己的得失,节约更多的“成本”,做更多正确的事情,而不是被情绪所影响自身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