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RO
引子
今年,我在一个本地脱口秀俱乐部表演过几次脱口秀。刚刚过去的学院圣诞派对和才艺表演上我也说了一段十五分钟的脱口秀。作为一个很菜的新人,我其实常常很挣扎,因为我发现我不了解观众,也有很多不愿意放下的原则,以至于影响我改稿。在不断地挣扎之下学习了一些关于喜剧的事情,也思考了很多关于自己和事奉的事。
这篇文章我们来聊一聊幽默感、开玩笑、喜剧,和圈内人对这三者的观念。我会先试着列举相对常见的圈内人对它们的态度以及可能的原因,然后评估一下这些理由是否充分。评估时,我会重点关注弗5:4的释义和应用之间的断裂,也会分析其他推论中的薄弱环节,然后提出圈内人在当今生活中应该如何重新审视有关幽默感的品质以及开玩笑的行为。
ONE
问题的缘起
— 缺乏幽默感的印象 —
我有一个印象,就是圈内人不太有幽默感,体现在远离脱口秀等喜剧艺术、在日常生活中比较严肃认真,并且在集体生活中也努力去营造严肃的环境,让比较爱说笑的圈内人变得正经起来等等。这个印象仅限于我所观察到的内地群体。当然,并非遇到的每一个群体都缺乏幽默感,也不是一个群体内部都不苟言笑,我只是有一种主观体验,即在各种群体中都会遇到劝阻你不要嬉皮笑脸或者说话不要打趣的人。
虽然香港也有很多正经八百的圈内人,但与上面描述的群体相比,我还是会觉得香港的情况有些不同。一来在网络上,不难遇到以讽刺、取笑为手法讨论信仰问题的人,二来,福茵派牧诗的代表之一林以诺多次通过“栋笃笑”形式举办布道会,在切入正题之前,他用的就是单口喜剧的形式对诸多社会现象发出尖锐调侃,而很多福音派的信徒都很买账,也多少反应香港人对这种形式以及一定程度的玩笑、吐槽的接纳度。要知道福茵派通常是正经八百的,有林以诺确立一条基准线,在这条基准线开外很远的范围内,还散落着很多笑点更加离谱的圈内人。
在北美,圈内人当然对于喜剧有特别的要求,比如我们能找到一系列圈内演员特别带上了“干净的脱口秀”的标签,但喜剧艺术与圈内人的生活方式是不互斥的。部分成功的喜剧演员有一些很高妙的“内部梗”,即带有一定深度的宗教知识才能明白的笑话,他们会在一个相对更特定的节目或者环境中表演,或者承接教荟和其他机构的内部活动或外展,为其提供定制的喜剧表演,例如加拿大的拉里·韦弗(Larry Weaver)和利兰·克拉森(Leland Klassen)。可以说,在这个环境中的人相对来说幽默感比较高。
思考幽默感的问题还需要处理得更复杂,因为所谓幽默感低的基督徒可能对于幽默感、开玩笑、和喜剧这三者的态度是分开的。例如,基督徒可以认为有幽默感是件好事,但是用在哪里很有讲究,如果幽默表现为解释真理很活泼灵动,让人更容易接受,那就是好事,但自己在平时开有讽刺性的玩笑就不好;当然,去更大的公共环境开玩笑就更不好了,损害基督徒的形象还怎么作见证呢?不过,对于认为应该保持严肃认真的基督徒,他们也未必清楚自己对上述三件事的具体态度是什么、彼此是什么关系、以及为什么自己有这样的态度。
TWO
亚威也幽默
— 亚威与《書》的喜剧性 —
我倒还没有遇到过单纯觉得幽默感是不好的、不应该有的圈内人。通常,大家都会认同幽默感如果符合喜乐,这当然好,喜乐的心乃是良药嘛(箴17:22)。但是延及亚威的属性,就不是人人都确定和敢于回答了。亚威幽默吗?许多熟读《书》的人从中也没有看出这一点。
长老会背景的台湾喜剧人及作家周加恩认为《书》是亚威写给我们的“笑话”。[1] 这里的笑话没有贬义和嗤笑的含义,而是说亚威在充满苦难荒谬的人世中引领我们看见他而写下的喜剧。加恩认为,《书》具有深远人性与喜剧意义。金牛犊故事、大卫犯罪故事、彼得三次不认主故事……这些都是人的失败与软弱,他们所体现出的平凡、不断失败、但是又从未放弃的特点,与喜剧演员的现实相通。
圈内人的理想自我形象可能妨碍了他们看重幽默感、拥有一双能发现幽默感的眼睛。撰稿人林浣汐说很多圈内人都给她很冷面的印象,即说话做事都挺无趣,又会自豪于“从不与世人为伍聊天”。[2]她对圈内人是否真的应该给人一种清高的印象持怀疑态度。她认为捍卫真理时认真没错,但面对生活是可以幽默一把的,因为幽默是一种来源于亚威的恩赐。很多基督徒无趣,是因为他们没有发现有趣。例如《书》中有些段落是幽默的,比如约拿逃避亚威的呼召,结果亚威就一直给他捣蛋,又是大鱼,又是蓖麻,把他气得要死。又如巴兰骑的驴能看见天使还能说话,巴兰倒比驴还不如。
在英语世界已出版了多种论述《书》、亚威与喜剧的专著。康拉德·海尔斯(Conrad Hyers)在《YHWH创造了笑声:作为神剧的〈书〉》*中提出,《书》与喜剧是肩并肩的,很多书中故事都与喜剧文学有着相似的道德寓意,且喜剧手法在《书》中也随处可见。[3]这本书出版于1987年,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还有另外三本圣经研究专著分析了旧约和新约中的喜剧形式、主题和效果,而《书》中的喜剧表达是个问题,是因为在二战前的圣经研究中都抱持圣经文学与幽默无缘的观点。但现如今,《书》和亚威是有幽默感的这个命题已经成为很多其他新著述的前提了。新约学者特里·贝德纳兹2015年的综述提供了迄今为止关于新约中的幽默的最全面的资源,回顾了过去150年该主题的圣经学成果。[7]
注 *
这本书的标题用了双关语。原文Divine Comedy与意大利文学家但丁的《神曲》相同,但作者用了字面意思“神性的喜剧”
[4] 荣松,《新约中的幽默与反讽》
[6] 韦德比,《圣经和喜剧构想》
[5] 拉迪等,《论希伯来圣经中的幽默和喜剧》
[7] 贝德纳兹,《FY书中的幽默》
THREE
玩笑未必是“戏笑”
— 以弗所书5章4节解经 —
……
FOUR
玩笑未必不造就
— 幽默与圣洁并存 —
另外一种反对玩笑的思路间接使用一系列J文,以美德和人际关系为考量展开推论。例如下面这个三段论:[16]
玩笑开得不好会导致有矛盾。
矛盾必然失去和睦 =>有违“我们务要追求和睦的事与彼此建立德行的事”(罗14:19)
所以,不应该冒着矛盾的风险开玩笑。
这个思路包含了好几种可能的逻辑谬误。首先是“以偏概全”,把可能导致矛盾的玩笑推广到所有玩笑上。另外,要么不开玩笑,要么就破坏和睦,这是一个“假两难谬误。”其实这里面有其他可能:也许开玩笑暴露了信仰群体互动中的其他问题,需要人们正视。也许人们借此正好彼此坦诚沟通、悔改和好等解决矛盾。总之,不是只有从一开始避免开玩笑才能解决这个问题。
……
欲获取全文,至公众号首页,私信作者
EPILOGUE
结语
过去很长的岁月中,因着特定的视角,无数代基督徒都没有充分认识《书》中蕴含的幽默。一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研究经文中的喜剧手法才为我们集中带来了对于亚威幽默属性的新认识。亚威是幽默的,而有祂形象样式的我们,也应该是有幽默感的。
《书》中一来有一些重要段落似乎反对开玩笑,二来并不积极鼓励大家成为风趣的人、有诙谐的言谈,而在人际交往中,开玩笑难以掌握正面和负面的分寸,容易伤害他人、破坏关系,因此有些圈内人出于实际考虑就不支持开玩笑。但实际上,玩笑的情况是复杂且微妙的,《书》并没有一刀切,我们如果一刀切未免有些怕麻烦(懒)了。根据言行的动机、呈现的方式和对他人的影响,我们能够区分出正面和负面的玩笑。正面的玩笑和积极的幽默感,与圣洁、正直、认真、端庄的圈内人形象并不矛盾。
参考资料
[1] 周加恩。〈“YHWH幽默吗?”JDT喜剧写手的XY反思〉。《新使者》。<https://www.newm.app/blog/9a7b2461e36>
[2]林浣汐。〈YHWH很幽默,所以我的生活很搞笑。〉《JD时报》。<https://www.christiantimes.cn/news/24051/detail>
[3] Hyers, Conorad. And God Created Laughter: Bible as Divine Comedy. Atlanta: John Knox Press, 1987.
[4] Jonsson, Jakob. Humour and Irony in the New Testament: Illuminated by Parallels in Talmud and Midrash. Leiden: Brill, 1985.
[5] Whedbee, J.William. The Bible and the Comic Visi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8.
[6] Radday, Yehuda T. and Athalya Brenner ed. On Humour and the Comic in the Hebrew Bible. Sheffield: Almond Press, 1990.
[7] Bednarz, Terri. Humor in the Gospels: A Sourcebook for the Study of Humor in the New Testament, 1863–2014. Lanham: Lexington Books, 2015.
[8] Barth, Markus. Ephesians 4-6. The Anchor Yale Bible Commentary Series. New Haven & 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74.
[9]Martin Luther. "Sermon for the Third Sunday in Lent; Ephesians 5:1-9." Martin Luther 117 Sermons.<https://sermons.martinluther.us/sermon41.html>
[10] Poole, Matthew. Poole's English Annotations on the Holy Bible. StudyLight.
[11][13] Barnes, Albert. Notes on the Bible (1834). Internet Sacred Text Archive. <https://sacred-texts.com/bib/cmt/barnes/eph005.htm>
[12][15] Ellicott, Charles John. Ellicott's Commentary for English Readers. StudyLight.org. <https://www.studylight.org/commentaries/eng/ebc/ephesians-5.html>
[14] Jamieson, Robert, Andrew Robert Fausset, and David Brown. "Ephesians." In A Commentary, Critical, Practical, and Explanatory on the Old and New Testaments. New York: S. S. Scranton, 1873. <https://archive.org/details/commentarycritic00jami/page/352/mode/2up>
[16] 中云。〈JDT之间能互开玩笑吗?浅谈:玩笑与幽默的区别。〉《JD时报》。<https://www.christiantimes.cn/news/31437/detail>
[17]John Calvin. “Exposition of the Moral Law.” In The Institutes of the Christian Religion. Christian Classics Ethereal Library. <https://www.ccel.org/ccel/calvin/institutes.iv.ix.html>
[18] 辛毓珊。〈JDT可以开玩笑吗?不让玩笑发酵!如何拿捏幽默和戏笑的话?〉《JD教今日报》。
文丨活泼的瘫子
源 | 驴驹台Radiocolt
封面 | 德国画家卡洛斯菲尔特1877年的《约拿书》版画插图
封底 | 《民数记》22章巴兰和驴,Martin Young Bible Carto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