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日笺
中年危机,丧尸电影与临终激情
驴驹台 Radiocolt
活泼的瘫子
这个号不发无关内容。别急,往后看。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突然发现自己其实很喜欢丧尸题材的影视和ACG作品。文字不算——小说没兴趣。为什么呢?
分析下来,主要原因是动态的丧尸故事因着更快的节奏而产生更强的紧迫感,能制造一个让我进入特定问题沉思的环境。
这个环境叫做“一个凡人(mortal)与死神赛跑”。这个沉思叫做“我想怎么死。”
如果我最终要落入丧尸之手,变成一个丧尸,我要怎么办?我还要奋力逃跑吗?如果最终不能得救,那么奋力逃跑以延长的生命有何意义?如此所延长的生命难道不是延长的绝望吗?
我看《甲铁城的卡巴内瑞》的时候还没有把问题问到这么清晰,也没有那么强的紧迫感。可能因为《甲铁城》中人类的防御工事还太强,而且以火车为载体的高速移动骏城弱化了这种濒死绝望的两难。此外,《甲铁城》设定的议题还更加丰富,男女主角均为介于人类和丧尸之间的存在,借此探讨何为人的问题,还有少量关于正义的思考。
经典丧尸片往往都是胜在丧尸设定以外的深度,例如《生人勿近》(Dawn of the Living Dead)有很强的反资本主义的嘲讽和反思,《僵尸肖恩》的戏仿又过于幽默,虽然都带劲,思考也很丰富,但我在其中并没有与我的死亡焦虑相遇。
后来再到网飞的《王国》,紧迫感加上去了,因为《王国》里的丧尸传染速度极快。但是,《王国》因为其儒家政治伦理因素,以及丧尸传染源的揭秘,死亡焦虑又降低了。
最后帮助我充分认识到那个最根本的中心问题的,是一部其实没什么特色的火车丧尸片。当我在狭小的飞机屏幕上看《釜山行》时,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就是异常投入。我很认真地想,这群人一开始就应该警惕那个在企业里担任管理者的特权老年男,他太习惯于牺牲下层人以维护自己的利益了,如果我在那群人中,我第一件事就是要团结一般幸存者,不让他去害死别人。
但就算我们搞定了那个特权老年男,减缓了死亡速率,最后如果我还是和大家一起死了呢?我还要逃跑吗?逃跑的时间越久,不就意味着临终前的焦虑和挣扎越长吗?
但,我要逃跑的。轮到我死的时候我就死,但还没到的时候,我要送走比我先死的人。这就是我临终前的激情。
然后我就懂了,我为什么喜欢丧尸电影。因为我的人生一直就浸泡在被死亡追赶的紧迫感之中。我不知道我要怎么生活才能安宁,直到我明白了我想怎么死。
我想要在为主工作中度过我临终的时光,这是我此生关于自己最大的心愿。
朋友圈中的同龄人开始陆续进入中年危机了。已婚未婚,有孩无孩的都有自己的危机表达。工作之余读着MBA参加户外徒步寻找松弛感的,和负重奋斗抱着中产三件套摇摇欲坠的,其实都有危机,都面临着后半程要如何度过的问题。有人说死亡是公平的,因为都要死。有人说死亡并不公平,因为怎么死并不一样,临终的外在状态极大地由社会经济水平所决定。四十岁癌症叠加并发症没钱住院于是在农村老家死去,和八十岁坐飞机去瑞士在子女陪伴下接受安乐死,能一样吗。
但还是公平的吧,因为社会经济层面的条件并不必然导向某种临终的内在状态。乞丐拉撒路临终时可以很安心,财主临终时可以很焦躁。我们不能选择自己生在拉撒路还是财主家,我们可能奋斗终生也没有选择成为拉撒路或者财主的条件,但我们可以选择拉撒路或者财主的灵性生命。
生死不只是个抽象、宏大的问题,对于个体生命的发展,思考生死是很现实的。致还不确定自己为什么而活,或者知道但觉得“为主而活”太抽象的读者:也许可以探索一下我们想如何在临终时迎接死亡。
谢谢阅读
博客|驴驹台Radiocolt
文字
活泼的瘫子
封面
《甲铁城的卡巴内瑞》TV版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