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方法,解决表达中的「矫揉造作」

教育   教育   2024-08-23 19:52   上海  
↓ 点击 预约 开启周际洞见

本文为船长「惊奇短信」重读




我对自己写作水平的态度是:能不能不要那么矫揉造作?

这意味着我每天都会认为昨天的写作,还是有些端着架子;且我相信,明天的我看今天,也必会有同样的感受。
而我解决所谓「矫揉造作」的方法只有简单的三条:
  • 「写作目的」只思考一个问题:我在为「谁」解决「什么」;
  • 「写作风格」只恪守一条准则:如无必要,惜墨如金;
  • 「写作辞令」只遵循一种习惯:对比而知耻,模仿而雪耻。


◤ 1 ◢

我在为「谁」解决「什么」


  • 学校考霸的制胜要诀是「考官思维」:「为何出这道题」比「如何做这道题」更重要;
  • 职场升职加薪的要义是「甲方思维」:「甲方难题如何解决」与「乙方有多努力」没有必然关系;
  • 营销高手的看家本事是「用户思维」:「用户即是甲方」,道理同上。

这些话听了百八十遍,无非只说明了一件事:
若想产生有效人际互动,就得思考对面的「利益攸关」。
写作同理。我坚信一句话:「拿人钱财,替人消灾」——读者的时间就是「钱财」,读者的困惑与期待就是「灾」,解惑与超越期待就是「消灾」。
如同所有消费品一样,写作要么提供「功能价值」:如令人恍然大悟的知识与论证;要么提供「情感价值」:如令人如沐春风的共鸣与悸动。
亦如同所有消费品,写作的目标读者也分人群。我将自己的读者人群划定得非常明确:
那些摔过坑、心智与头脑中战痕累累的人,与那些原始的好奇本能仍在燃烧的人。
我写的东西,未经世事的小孩不会看,心如死灰的人不会看、拘囿于人情世故的人不会看。
于是,面对我的读者群,若写知识与论述,我必为好奇者提供满足其探索欲的「功能价值」;若写经历与感悟,我必为受伤者提供透彻明亮的「情感价值」。


◤ 2 ◢

如无必要,惜墨如金


我人生中背下来的第一本书是《孙子兵法》。当时还小,只是囫囵吞枣地死记硬背。
唯独印象深刻于《军争篇》中那句惊世骇俗的话:「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震。」
写出节奏诡谲、令人心下大骇的文章,与这「风火山林」之义同。无论是叙述、描述还是论述,皆如是。
不痛不痒的故事情节(叙)、无关紧要的形态状物(描)、冗余沉闷的前提假设(论)——都可一切从简。
我是个心浮气躁之人,一切铺垫,都是为了引读者进入「对观点与叙事的头脑冲锋姿态」。
百十个字足够起势,随即立刻把大量笔墨抛在高潮迭起的奇人异事(叙)、摄人心魄的奇山异水(描)、精妙绝伦的奇谈异论(论)上。
我从不惮于在最想表露情感的地方堆砌冷门高阶的形容词、在最想表达事实的地方倾泻专业名词、在最想表述观点的地方囤积诡异的动词。
汉语的低阶词汇已然在套话官话蔚然成风之际,丧失了其承载传递意义的基本功能。
当写作者胸中有急湍奔涌时,已无必要惜墨如金,而是一掷千金——四六骈俪,如珍珠散玉盘;起赋比兴,若大漠贯长河——此谓「侵掠如火,动若雷震」。

◤ 3 ◢

对比而知耻,模仿而雪耻


如今靠高校学院外的个人才华,我们几无可能凭一己之力寻得前人未探明的学问了。
你一定有过某种兴奋的瞬间:「啊!我想到了一条绝妙的道理!」然而多年后,才发现关于这道理的著作早已汗牛充栋——这对写作却是好事。
我写过很多关于「动机不等于结果」的长篇大论,回头来看不如亚当·斯密的一句:
并非出于本意的目的也不一定就对社会有害。人追求自己的利益,往往使之能比在真正出于本意的情况下更有效地促进社会的利益。


我攻击过很多次奥巴马医改、福利国家和大政府的倾向,回头来看不如索维尔的一句:
有些人不相信我们能承担起医生、医院和药物的费用,却相信我们能承担起医生、医院、药物外加一个管理这些的官僚机构的费用。


我愤怒而无奈地写过很多不痛不痒的评论反击民族主义者,回头来不如一个脱口秀演员的一句:
民族主义只教会了我们两件事:仇恨那些我们不认识的人;炫耀那些自己没参与过的成就。


只有经历过「胸中早已波涛壮阔,可就是笔下无半点力道」,才会在看到那些笔若刀锋的作者,是如何做得一首好文章。
只有实践,才能让纸上谈兵无所遁形;只有对比,方能使我们看出写作之妙笔到底如何生花。
这样我们才知道,在面对那些经典篇章时,究竟要学什么、模仿什么。


这里有一个特别有趣的现象:很多人对于写作的心理负担,是害怕自己的「流水账」暴露在「他人的凝视」中,并因此觉得脸上发烫。

为了安慰大家,下面是我的「鼓励」与「激将」:

阻止很多人提笔写作的最大原因叫作「聚光灯效应/舞台效应」

「聚光灯效应」是指,人们倾向认为自己很受其他人留意,而往往高估自身言行受他人关注的程度。(即总是产生「自己站在聚光灯聚焦的舞台中央」的幻觉。)

如果是这样,那么你多虑了。

我以一个互联网行业老兵的经验告诉你,「站在聚光灯聚焦的舞台中央」这件事是很多人的梦想——这是需要争取的。

真的想要被他人留意到,要么你得才华横溢且有展现才华的惊人才能,要么你得融资氪重金去做投放去谈渠道合作。

换言之,真正能被人关注,需要不懈的努力、深刻的思考,与一定的运气。

这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摆脱小透明」的目标——怕暴露在他人视线中可以说是教科书级别的「杞人忧天」了。

结论就是:有想法有经历,写出来,真正获得收获的,永远是自己;至于能给其他人带来什么样的感受,还得要看缘分。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关于读书和写作的心路历程和大家分享:

我感觉自己终于又到了喜欢读与「感受」和「故事」有关的泛文学类书籍的时候了——距离上次有这种喜欢,已经有近十五年的间隔期。

这十五年里,我只对强论述型的文本产生兴趣。看书的时候,若是三分钟内看不到命题,十分钟内看不到论证展开,眼皮便开始打架。

回看这十五年,我疯狂追求的其实是:将知识与信念的珍珠用逻辑之绳贯穿。

我反思自己为何会对理性与逻辑如此狂热,想到了一个可能的答案:

我曾经是个「受记忆力诅咒」的小孩。我对随机的、无太大意义的信息有着过人的记忆力。比如电话号码、看不懂的诗词、街头小报上的广告。

这个「天赋」的直接后果是,大量的「信息」而非「知识」涌进我的大脑,根本无法消化。太多我无法理解的「噪音」嗡嗡作响;我还记得自己经常发几个小时的呆,为了试图理清楚这些乱七八糟的「信息」。

这给我留下了巨大的创伤。所幸这种完全没有用的「超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慢消失了,但我潜意识中对「用逻辑去串联无意义信息并赋予其意义」或「让自己的互相矛盾的知识散沙变成融贯的知识体系」的欲望格外强烈。

最近处理了许多来自学员的留言,讲述他们的感悟和故事,我又开始了新的困惑:

这么多的文字,对于我来说其实几乎没什么「知识干货」,但为何我仍然感到「被赋能」?

我得到的答案是:「知识」是可以传递的,但「感受」不是,感受是被共鸣的。

传递「知识」的是「说理」,而共鸣「感受」的是「故事」。

我也终于理解,这些年聚在孤阅的人,经历、学历、财富、年龄、地域全都不同,他们的共同点到底是什么——是心中那一份不可言说的,对「人」、「人性」、「人文」的彻骨的感受。

当他们路过孤阅,突然发现那些沉睡的感受被某个故事唤醒,由此产生了令人颤抖的共鸣。


8 月 27 日(周二)20 点

「太阳之下无新事|蝼蚁必修的三堂历史课」
总结课直播


扫码加小雅

回复暗号【必修历史】邀你进旁听群

在线时间:周一二四五 14:00-22:00

*燎原、世界公民、惊奇智库船员无需加入旁听群
课程开播后助教将在课程禁言群发布腾讯会议链接


-END-

编辑、排版雅婷


诸位孤独的阅读者们,大家好。

由于公众号推送规则的调整,很多读者可能无法及时,甚至难以再看到孤阅的推文了。对此我们非常遗憾。

如果你还愿意继续和孤阅保持联系,希望能将孤独的阅读者公众号设为星标,或者时常点开推送、在看、留言、转发等等。

谢谢你来,希望我们能一直敢于知道。


点击阅读原文」加小雅,免费听更多孤阅公开课


孤独的阅读者
把顶尖大学的思维与能力训练普及给每个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