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船长「惊奇短信」重读
我对自己写作水平的态度是:能不能不要那么矫揉造作?
对「写作目的」只思考一个问题:我在为「谁」解决「什么」; 对「写作风格」只恪守一条准则:如无必要,惜墨如金; 对「写作辞令」只遵循一种习惯:对比而知耻,模仿而雪耻。
◤ 1 ◢
我在为「谁」解决「什么」
学校考霸的制胜要诀是「考官思维」:「为何出这道题」比「如何做这道题」更重要; 职场升职加薪的要义是「甲方思维」:「甲方难题如何解决」与「乙方有多努力」没有必然关系; 营销高手的看家本事是「用户思维」:「用户即是甲方」,道理同上。
◤ 2 ◢
如无必要,惜墨如金
◤ 3 ◢
对比而知耻,模仿而雪耻
并非出于本意的目的也不一定就对社会有害。人追求自己的利益,往往使之能比在真正出于本意的情况下更有效地促进社会的利益。
有些人不相信我们能承担起医生、医院和药物的费用,却相信我们能承担起医生、医院、药物外加一个管理这些的官僚机构的费用。
民族主义只教会了我们两件事:仇恨那些我们不认识的人;炫耀那些自己没参与过的成就。
这里有一个特别有趣的现象:很多人对于写作的心理负担,是害怕自己的「流水账」暴露在「他人的凝视」中,并因此觉得脸上发烫。
为了安慰大家,下面是我的「鼓励」与「激将」:
阻止很多人提笔写作的最大原因叫作「聚光灯效应/舞台效应」。
「聚光灯效应」是指,人们倾向认为自己很受其他人留意,而往往高估自身言行受他人关注的程度。(即总是产生「自己站在聚光灯聚焦的舞台中央」的幻觉。)
如果是这样,那么你多虑了。
我以一个互联网行业老兵的经验告诉你,「站在聚光灯聚焦的舞台中央」这件事是很多人的梦想——这是需要争取的。
真的想要被他人留意到,要么你得才华横溢且有展现才华的惊人才能,要么你得融资氪重金去做投放去谈渠道合作。
换言之,真正能被人关注,需要不懈的努力、深刻的思考,与一定的运气。
这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摆脱小透明」的目标——怕暴露在他人视线中可以说是教科书级别的「杞人忧天」了。
结论就是:有想法有经历,写出来,真正获得收获的,永远是自己;至于能给其他人带来什么样的感受,还得要看缘分。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关于读书和写作的心路历程和大家分享:
我感觉自己终于又到了喜欢读与「感受」和「故事」有关的泛文学类书籍的时候了——距离上次有这种喜欢,已经有近十五年的间隔期。
这十五年里,我只对强论述型的文本产生兴趣。看书的时候,若是三分钟内看不到命题,十分钟内看不到论证展开,眼皮便开始打架。
回看这十五年,我疯狂追求的其实是:将知识与信念的珍珠用逻辑之绳贯穿。
我反思自己为何会对理性与逻辑如此狂热,想到了一个可能的答案:
我曾经是个「受记忆力诅咒」的小孩。我对随机的、无太大意义的信息有着过人的记忆力。比如电话号码、看不懂的诗词、街头小报上的广告。
这个「天赋」的直接后果是,大量的「信息」而非「知识」涌进我的大脑,根本无法消化。太多我无法理解的「噪音」嗡嗡作响;我还记得自己经常发几个小时的呆,为了试图理清楚这些乱七八糟的「信息」。
这给我留下了巨大的创伤。所幸这种完全没有用的「超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慢消失了,但我潜意识中对「用逻辑去串联无意义信息并赋予其意义」或「让自己的互相矛盾的知识散沙变成融贯的知识体系」的欲望格外强烈。
最近处理了许多来自学员的留言,讲述他们的感悟和故事,我又开始了新的困惑:
这么多的文字,对于我来说其实几乎没什么「知识干货」,但为何我仍然感到「被赋能」?
我得到的答案是:「知识」是可以传递的,但「感受」不是,感受是被共鸣的。
传递「知识」的是「说理」,而共鸣「感受」的是「故事」。
我也终于理解,这些年聚在孤阅的人,经历、学历、财富、年龄、地域全都不同,他们的共同点到底是什么——是心中那一份不可言说的,对「人」、「人性」、「人文」的彻骨的感受。
当他们路过孤阅,突然发现那些沉睡的感受被某个故事唤醒,由此产生了令人颤抖的共鸣。
扫码加小雅
回复暗号【必修历史】邀你进旁听群
在线时间:周一二四五 14:00-22:00
-END-
编辑、排版|雅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