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色小字 | 关注Anti-Emo
梦中情妈帮你摆脱社会期待?
Her
Story
恋爱脑?小孩姐治愈心灵?
图源:微博 @电影好东西
01
《好东西》,是好东西
Her Story
煎蛋是下暴雨的声音,洗菜是海豚跳入大海的声音,橘子滚下楼梯是泥石流的声音,收拾玩具是挖掘机开过的声音,熬粥是岩浆喷发的声音……
《好东西》用这样一段声音蒙太奇打开了单亲妈妈铁梅、小孩茉莉和乐队主唱小叶的世界。在小孩的想象中遥远、神秘、浪漫的声音,是铁梅日常中平凡的琐事。鼓点的声音,录音机里的声音,文字的声音,就这样将三人串在一起。
图源:小红书 @BLUSPARK
温馨的画面在眼前铺开……
什么东西,是“好东西”?
打破社会期待,是好东西
Her Story
02
束缚你的社会期待,是坏东西;打破社会期待活出来的人生,是好东西。
小孩在第一次作为乐队鼓手演出前,紧张地躲进柜子里。想象中的圆满结局应该是:在妈妈和乐队成员的鼓励或威逼利诱之下,小孩克服了怯场,自信地出场,完美地演奏,然后变得格外自信、热爱表演。
然而,《好东西》却在传达:不可以,也没关系;不耀眼,也没关系。
图源:微博 @电影好东西
铁梅告诉小孩,如果没有准备好,也可以不上台;就算上台了,打错了也没关系。人不需要完美,也不需要收获所有人的好评。这种态度打破了传统社会期待中的“成功学”叙事:人必须克服所有困难、做到最好,才算是有价值。而《好东西》告诉我们,不完美、不追求闪耀的人生,同样可以是幸福且真实的。
学会打鼓之前,小孩说,她就喜欢当观众;学会打鼓后,即便当了台上演出者,她还是在作文里写:“我喜欢打鼓,我在大舞台上试过了,可我发现我还是更喜欢当个观众。”
图源:微博 @电影好东西
这种对个体选择的尊重和包容,体现了理查德·瑞安和爱德华·德西提出的自我决定理论(Self-Determination Theory)。自我决定理论认为,人类的幸福感来源于自主性(Autonomy)、胜任感(Competence)和联结感(Relatedness)。
小孩有自己选择是否上台的权利,又成功地表演了打鼓,同时也感到被妈妈接纳,她在这一过程中获得了幸福感。但她在体验过后依旧选择当观众,这不是屈从于外界的期待,而是源于她对自己内心需求的真实倾听——这是一种对自主性的维护,同时也体现了内在动机(Intrinsic Motivation)的重要性。
图源:Carissa Potter Carlson
小孩的故事告诉大家,我们不需要按照社会期待去生活。耀眼的人生是一种选择,但并不是唯一的选择。坦然地接受自己的内心所向,从社会期待的框架中走出来,或许才是真正的“好东西”。
03
爱,是好东西
Her Story
另一位女主角,是小叶。
她有着一头慵懒的羊毛卷,发丝在阳光下泛着金色的光,映衬着她琥珀色的瞳孔。 小叶给人的感觉就她的卷发一样,肆意,张扬,散发着生命力,或是人们常常戏称的“活人感”。
小叶的故事,从与胡医生约会中展开。她的生命中似乎少不了爱情,明知胡医生不愿意建立亲密关系,只想享受身体上的欢愉。她却依旧深陷其中,一次次走进他的公寓,又一次次试图用酒精自我疗愈。
图源:电影 《好东西》
关于“恋爱脑”
饭桌上,小孩问她,你是不是恋爱脑?正当观众们以为即将发生一场对“恋爱脑”的围剿时,小叶却说:“这种说法好像我是一个没有自我意志的人,我只是更有爱的勇气和爱的能力。”
罗伯特·斯腾伯格在爱情三角理论(Sternberg’s Triangular Theory of Love)中将爱情分为三个核心要素:亲密(Intimacy)、激情(Passion)和承诺(Commitment)。
亲密是两人之间的情感联结、信任与深度了解;激情包含浪漫情感与身体吸引;承诺则是维系关系的责任感与对未来的承诺。这三个要素的结合,构成了完整、理想的爱情。而当爱情缺失其中一部分时,关系往往更加脆弱,难以持久。小叶与胡医生的关系,缺乏的正是亲密和承诺,尽管充满激情,却因缺少情感联结和对未来的愿景而显得破碎。
图源:Google
现代社会,人们对亲密关系的定义越来越复杂,“situationship”,“open relationship”,“casual dating”……诸如此类给模糊的情感命名的词层出不穷。爱好像变得更难得,因此,爱的能力也显得弥足珍贵。这种能力并非要求人们能够完美掌控对一段关系,而是意味着保留敢于投入、敢于受伤的勇气。
尚存爱的能力的人,常常被戏谑为“恋爱脑”。这样的标签下,诚挚的情感被污名化;长此以往,我们在面对爱时愈发犹豫、懦弱,不仅仅是在害怕爱意得不到回应,更怕落得一个“恋爱脑”的名号,显得自己愚蠢、没有主见。
图源:电影 《好东西》
为了击碎对“恋爱脑”的污名化,《好东西》并没有塑造一个对爱情不屑一顾的“独立大女主”形象;《好东西》塑造了一个极为真实的小叶,她在感情中并非游刃有余,相反地,她爱得纠结却又炽热,敏感却又勇敢。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她的挣扎,更是她对爱的追寻。
图源:电影 《好东西》
我们喜欢小叶时,是在喜欢她飘扬的卷发,喜欢她在聚光灯下肆意歌唱时的明媚,更是在喜欢她落泪时展露的脆弱,还有有她追寻爱时的勇气。小叶说,生活已经很苦了,不去爱就会更苦。如果爱人的过程会让人更幸福一些,那就去爱吧,不是为了讨谁欢心,只是为了让自己活得更热烈一些。
无需遍体鳞伤,也可以爱
小叶在爱中受过太多伤害。小时候,妈妈在她身上无端泄愤,说她眼睛大得瘆人,再看就要抽她;成人后,她沦陷于恋人的巧言令色,却又发觉那些温柔的话语只是在为欲望做铺垫。
后来,小叶遇见了铁梅和小孩。她们构建了一个全新的家庭,她们相互安慰,相互照顾,相互牵挂。小叶说出童年受的伤害,又故作不经意时,小孩认真地对她说:“你的眼睛很美很亮,我喜欢你看我,你怎么看我都没事。”
图源:微博 @电影好东西
在心理学中,这种来自铁梅和小孩的支持可以用无条件积极关注(Unconditional Positive Regard)来解释。这个概念由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提出,指的是对一个人全然的接受与尊重,不附带任何条件。
对小叶来说,这种接纳和理解弥补了她成长过程中来自母亲的情感缺失。小孩的话不仅让她第一次感受到无条件的关怀,还帮助她重建了对自己外貌和自我价值的信任。
图源:电影 《好东西》
同时,小叶在这些关系中展现的力量,也是情绪韧性(Emotional Resilience)的体现。情绪弹性指个体在经历创伤和挑战后,能够适应并重新恢复的能力。尽管曾经在亲密关系中受伤,小叶并没有完全封闭自己的心,而是在新的环境中逐渐找回对爱的信任。铁梅和小孩的陪伴,帮助小叶从过去的痛苦中走出来,更加勇敢地面对自己的情感需求。
从此,小叶意识到,爱不一定让人纠结,爱带来的成长无需以遍体鳞伤为代价;痛觉被稀释以后,爱也可以绵长、柔软,给人力量。
让人开心的,就是好东西
Her Story
04
《好东西》中虽然隐藏许多或复杂或严肃的社会议题,它传达的生活态度却格外返璞归真:能让你开心的,就是好东西;不能让你开心的,就是鬼东西。
影片中的角色并非试图在人生中找到一份标准答案,而是努力在困境中寻找让自己真正快乐的事物。她们都在挣脱社会期待,用自己的方式成长,从爱中学会自爱,接受生活的温柔或严苛。
图源:微博 @电影好东西
正如影片最后的台词所言:
“正是因为我们足够乐观和自信,
我们才能直面悲剧。“
Her Story
文案| Chloe
排版 视觉 | Chloe
审核| Healthy & Krist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