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焦焦,
快放我们出来!”
“砰——”玻璃罩下落。5个小人被挤在逼仄的玻璃罐里。
情绪小人们几乎是同时捶打起玻璃边,“焦焦(anxiety),快放我们出来!”
焦焦不闻不问,继续操作着控制总台。
玻璃罩升空,情绪小人们随之被高高抬起。乐乐、忧忧、怕怕、怒怒、厌厌一同被送到九霄云外。“焦虑”成了莱利头脑总部的新控制人。
近期上映的《头脑特工队》2讲述了刚进入青春期的莱利的故事。
随着年龄的增长,头脑总部迎来了新的情绪成员们 —— 焦焦、慕慕、尬尬和丧丧。
随着它们一同到来的是莱利高中生活。开学季是学校选拔冰球队新成员的时候。
入选对于莱利来说意味着可以离自己对于冰球的热爱与梦想更进一步,也意味着可以和偶像小娜同队、可以在高中交到流行的朋友们。为了成功入选,焦焦策划了一场长期的“计谋”。
02
“那可是长了13年的
自我意识啊”
“我们如果交不到新朋友就要一个人吃饭,然后孤单地度过整整3年高中时光。”焦焦的手拽住下眼皮往下拉,“我们得做点什么。”
它打开“未来事件发生概率计算机”,疯狂地打字。不一会儿,它新生一计。
第一步,扔弃现在的自我意识。莱利需要离开新朋友们,和小娜她们混成一片。旧的意识已经“过期”,焦焦准备为实行它的长期计划亲自种一棵新的意识树。
看见曾经慢慢孕育的意识树被狠狠拔起,扔到了远处的垃圾厂房中。乐乐、忧忧、厌厌、怒怒、怕怕集体心脏漏了一拍:这可是长了13年的自我意识啊。
我们的自我意识对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从孩童到青春期的过渡期,我们的自我意识会发生哪些改变呢?
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指我们对于自己是谁、在做什么以及自己在他人眼中的形象的认知。自我意识像一面镜子,反映出我们对自身的了解和理解。
它也可以作为指南针,帮助我们设立目标、发现路径,引导我们寻找前行的方向。
在长大的过程中,我们的自我意识不断发展着。Steinberg曾在2005年研究发现,青春期的自我意识不仅是旧意识的延续,更是新意识的重塑与进化。
不仅如此,青春期的过程中,我们的大脑与身体都在不断发育。我们的自我意识会发展出“多维重构”的功能。
Susan Harter在她的书籍《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elf: A Developmental Perspective》中提出,自我意识是一个动态且多维的过程,尤其是在青少年时期。
她的研究表明,青少年在不同的社交情境中会展现出不同的自我形象。例如,在家庭中,他们可能会表现出依赖。在朋友面前,他们可能流露出更独立和冒险的一面。这种自我意识的多维构建帮助我们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找到平衡,适应不同的角色需求。
新生成的自我意识帮助正进入青春期的人们适应复杂的社会环境。这并不代表原先长出的自我意识不再被需要,这说明随着我们的成长,我们脑内的自由意识树芽也不断被滋养、长成更茁壮的树木。
03
“莱利不需要我了吗?”
落到莱利漫无边际的大脑世界中的5位情绪小人不断寻找着回到大脑总部的通路。
就在它们即将成功时,莱利的焦虑情绪引起了大脑内的地震。头脑世界外,莱利在床上辗转反侧,她捂住耳朵不希望被焦虑的情绪所侵蚀;头脑世界内,大脑因为焦虑情绪而产生振荡般的变化。
地面不断裂开,情绪小人们被卷入了另一个地方。再睁开眼,是记忆山丘。
记忆山丘高高耸起,却几乎望不见一颗乐乐代表的黄色记忆球。乐乐的眉头皱起,目光快速转动望着四处的记忆球们。
乐乐数着周围的小球:“绿色红色,厌厌和怒怒;蓝色,忧忧;……”
乐乐一点点蹲下身,将半张脸埋在膝盖中间:莱利有多久没有开心过了?她不需要我了吗?
当拥有更多样的情绪时,基础情绪(例如快乐、愤怒)真的会被更复杂的情绪取代吗?
随着成长中越来越复杂的经历,我们真的越来越难以感到快乐了吗?
《情感能力的发展》(The Development of Emotional Competence)一书详细描述了情绪发展的过程。它的作者Saarni提出了情绪层次理论,认为情绪的发展是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
基础情绪是最底层的情绪,它们是生物学上预设的反应,具有生存意义。基础情绪包含快乐、忧伤、恐惧等。随着认知和社交技能的发展,个体开始体验到更高层次的情绪,即复杂情绪,比如焦虑、尴尬和羡慕。复杂情绪不仅是基础情绪的组合,也是通过社会学习和个人经历形成的综合型情感体验。
基础情绪像是复杂情绪的构建基石。它们并不会因为复杂情绪的出现而消失,而是两者共同作用,形成完整的情感体系。
有趣的是,Campos和Barrett学习研究了婴儿和儿童的情绪表达,发现即使在早期发展阶段,情绪也可以以多种方式组合和表达。例如,当婴儿面对一个新奇的玩具时,他们可能会同时表现出好奇(复杂情绪)和快乐(基础情绪)。
部分复杂情绪会在我们抵达成长的某个里程碑时触发诞生,另一部分复杂情绪则在年幼阶段便已经形成。
不过,Campos团队的实验也显示基础情绪和复杂情绪呈组合出现。复杂情绪是在基础情绪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两者是互补关系,而非互斥。
无论是早年发展的复杂情绪或是日后在青春期迸发的复杂情绪,都和基础情绪相辅相成。
拥有更多的情绪并非意味基础情绪被“挤”出控制总台,而是指引复杂与基础情绪一起合作,携手提升情绪上的幸福感。
因此,拥有更多样的情绪并不会减少我们的快乐体验,而是更改了我们感受快乐的方式。
2015年,Quoidbach团队探讨情绪多样性(emodiversity)对心理健康和幸福感的影响。参与者记录下自己在一段时间内经历的各种情绪,包括基础情绪(如快乐、悲伤、愤怒)和复杂情绪(如焦虑、羞愧、尴尬)。研究者分析这些情绪数据,并测量参与者的心理健康和幸福感水平。研究发现,“体验更多种类的情绪”与拥有“更高的幸福感和心理健康水平”相关。
随着成长,我们体验到的情绪变得更多样。这并不意味着快乐情绪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减少,而是我们体验快乐的形式变得不再直接,而是变得多样和丰富。
好比儿时,我们的快乐可能来自一根甜甜的冰棍,简单、纯粹。随着长大,快乐的来源增多,可能是完成一项挑战、与朋友共度时光、实现一个小目标…… 这些快乐可能不像小时候那样直接和简单,但它们带来更深远的满足感。
成长让我们学会从更多的角度去感受、珍惜快乐。
04
“在阳光中,
我们也自成光亮”
影片的最后,是冰球队的新生选拔赛。
阳光洒在冰球场内,映在莱利的脸上。
莱利扬起头,清晨的阳光刚好照进她浅蓝色的眼睛里,干净而坚定。头脑总部中亮起点点荧光,光点慢慢向操作台涌去。
“莱利,”忧忧轻戳乐乐的手臂,“看。”
望着自己身上冒出的光点,乐乐的眼睛微微睁大:是自己身上正在发光。
“莱利需要你,”忧忧说。圆眼镜框后的眼睛露出一个月牙型。
乐乐一步、一步地向操纵台走去。她的指尖慢慢地轻轻触上操纵杆。
触碰的一刹,莱利的嘴角和眉梢接连上扬。她回到赛场上,金色的马尾在阳光下甩起。
看,莱利需要乐乐,需要出生时便有的基础情绪。
也需要长大过程中发育出的复杂情绪。
随着长大,我们经历着越来越多的事物。
童年的纯真和无忧无虑渐渐离我们远去。
“可复杂不代表不美好。”
哪怕生活中充斥着各色各样的事:有些时候我们被飞涌而来的信息搞得看不清方向,有些时候我们还没反应过来就已经在成长,有些时候我们留恋童真却必须走向前方更繁杂的世界。
哪怕吸收着复杂多维的事物,我们依然可以选择迎着阳光。
看,点点荧光正在向外冒。这一次,它们不仅来自乐乐,而是来自我们。
来自集成所有情绪、所有经历、和持续成长着的我们。
“在阳光中,我们也自成光亮。”
@<Inside Out> II
文案|Healthy
排版|Healthy
审校|Chloe Krist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