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语言冷宫?”|留学生语言特辑

文摘   2024-12-05 22:42   广东  



1


“Beef and Potatoes”


“叮。”微信提示音响起。

是来自母亲的信息。


“最近怎么样?吃的还好吗?”

我放下手里的刀叉,拿起手机回了一句:“挺好的。”


是不是太短小了?我想了想,用筷子把盘子里的菜拌了拌,试图找个角度让牛排炖土豆看起来更家常一点。拍了一张照片发过去。

顺便配文:beef and potatoes。


英语用词几乎是第一时间跳到我的脑海里。不知不觉间,中英混用成了我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现象。有些词不知不觉间用母语说时会慢上一拍,像是脑子里先蹦出了另一个答案,等到转回来时,话已经说出口了。


出国留学的第二年。

好像母语于我来说变得生疏了些。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境呢?我的语言系统中发生了哪些变化?






2


“语言冷宫”


2013年,神经科学家David Green的研究指出,双语者的大脑会在两种语言间切换。过程像按一个开关,当我们需要使用语言1时,就按下左侧键;当语言2上场时,我们就切换为右侧键。


Green用fMRI技术扫描了三十名双语者的大脑活动。他发现,当人们切换语言时,负责控制语言的区域,“额叶”和“基底神经节”,会高度活跃。我们的大脑在顺畅表达一种语言时,会抑制来自另一种语言的干扰。


我们的脑回路好比一座城市中的马路。中文和英文像两条交替的高速公路。

当我们选择特定语言来回答对方时,两条高速公路被同时激活,不过,大脑会选择在一条路亮起“红灯”,以确保驾驶员清晰地知道应该走哪一条公路。


2010年代还有一则聚焦于母语退化的实验。心理学家Ellen Bialystok曾在一个实验中,让双语者快速翻译一组图片:第一张是冰箱,第二张是桌子,第三张是苹果。她发现语言退化中一个微妙的过程:词汇“优先级”的变化。


Ellen发现,稍微复杂点的词(比如“refrigerator”)会让参与者在思考第二语言时停顿1到2秒,但常用词汇(比如“table”)的翻译几乎没有延迟。如果这些常用词汇长期用第二语言表达,反应速度就会进一步变慢,甚至直接用第二语言说出来。比如,“Apple”比“苹果”更先浮现脑海。



我想起今年夏天在咖啡店经历的一个片段。

排在我前头的是一个女孩。我们正在上海的一家星巴克。

“One tall latte, please.”女孩几乎下意识操着美式英语点单。

我看到店员的瞳孔微微放大,对于忽然出现的英语有些没反应过来。

“不好意思,说顺嘴了,”女孩笑笑,“我想要一杯拿铁。”


买拿铁并非特例,它展示了一个选择语言的原理:当我们长期依赖一种语言处理特定情境时,大脑会逐渐“偏心”,将另一种语言打入“冷宫”,慢慢地被掩埋。





3


“观察世界的视角”


手机再次震动。

妈妈的回信。一个笑脸,加上一句话,“好吃就行。”我不禁翻看我和妈妈的对话,好像,清一色的都是和食物相关的话题。


好像不知不觉间,我们和父母之间的共同语言在减少。


大多实验研究都聚焦于生理意义(biological)上的语言获取。不过,李诞最近一期的播客《我的语言来自何处?》带来了“语言获取”的新视角。我们熟悉的语言、下意识表达出口的词句也被平日接触最深的人和我们所处的环境塑造。例如,他提到小学时的班主任,“他说话总是很幽默。”他也说起小时候最亲热的奶奶。他说,她说话中总带有粗词,但他知道她是个很善良的人。

他的语言和对于世界的理解潜移默化地被亲近的人改变着。


或许,我们也是。


2004年,心理学家Colleen Ward曾发现,当人们深度融入一种新文化时,语言习惯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语言不只是用来交流的工具,它还透露着关于“文化”的信息:文化注重的价值观、社会期望、甚至是一个文化中的人们如何表达情感。


接受Colleen采访的一位参与者曾说:“置身新的文化环境时,我更倾向于用第二语言表达复杂情感。渐渐地,母语的使用情境变得局限。它只出现在我和亲人聊天、或者写日记的场景中。”不知不觉间,第二语言成了最快跳到脑海中的选项。随之一起出现的,还有语言衍生出的文化和习惯。


我们的语言不仅被大脑塑造,还因经历和环境所影响。这些影响会再进一步,从语言衍生到我们的习惯、性格和观察世界的视角。

当出国在外挺多个年头之后,我们最容易接触到的环境、经历和在世界另一头的父母的越来越不同。




不过,连接我们和亲人之间的“情感系带”不会变。

至少,不会仅因语言而改变。


2015年,日本庆应义塾大学的研究员Saito和他的团队做了一场测试。15对母子参与了这项实验。他们之间有一个显著的共同点:母亲依然生活在本国,而子女已经移居海外多年。实验中,每位子女需要向母亲讲述一段他们近期经历的复杂情绪故事,比如学业压力或生活中的重大转折。第一次,他们需要用母语描述;第二次,他们则需要用第二语言英语重述。


Saito的团队记录了母亲们的情绪反应,包括他们的心率波动、面部表情变化,以及后续访谈中的反馈。结果表明,当子女的语调更具积极性时,即使母亲听不懂第二语言的具体内容,她们仍能感受到子女传递的情感核心。


Saito在研究结尾中写道:“语调的温度比语言的准确性更重要。在情感的维系上,声音的抚慰力远比词汇的优雅来得直接。”

让我们理解彼此情绪、意图的并不局限于语言,还有直接传达情感的语调。






4


“下次回来给你做”


一张红烧肉的照片。

我看着妈妈发来的消息,不禁乐了。

“妈,你馋我啊?”我边笑边打字。


半分钟后。

“下次回来给你做。”


我看着冬令时窗外早已暗下的天空。这么看,好像零下3摄氏度的天气也不是那么难熬了啊。冬天总是寒冷,但是冬天有雪人。


就像无论语言是否改变,我们和父母之间的爱,一直都热气腾腾。


图源 @ mula




Reference


· Bialystok, E. (2011). Reshaping the mind: The benefits of bilingualism. Canadian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 Green, D. W., & Abutalebi, J. (2013). Language control in bilinguals: The adaptive control hypothesis. Journal of Cognitive Psychology.

· Ward, C., Bochner, S., & Furnham, A. (2004). The Psychology of Culture Shock. Routledge.



文案 写作|Healthy

视觉 排版|Healthy

审核 校对|Chloe


AntiEmo
AE(AntiEmo)是北美地区最大的非盈利心理健康教育组织之一。由一群Gen Z成员创立,旨在通过搭建线上交流及疗愈社群的方式,为更多留学生提供情绪缓解服务和实用解决方案,使其在留学过程中获得更全面的支持,减少孤独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