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大学创意写作中心
文
学
诗 歌
创意 | 艺术 | 生活 | 想象
席地共枕(组诗)
尚瀚宇
1
潜泳
浊流破开而隐在
水下的面目终于模糊
你再无法认出那个一河
一滩之隔的潜泳者
究竟是谁人
仿佛他已通过数百年的游弋
返祖成鱼——从此世事皆忘
只需在泥潭或人腹中终老
选择与万物同生
共死。沉醉于一切不似人间
而胜似人间的奇景:
海水沁亮
落日倒悬
你的鼻翼幻化成鳃
深水区的不可知正等待着
你突如其来的顿悟
2
枯柳
原野之外并无他物
而镜子仅仅是镜子——旧梦
也并无隽永的时刻可以回返
他只有虬结的思绪
枯柳般扎根大脑
今日之柳亦是晋时之柳
它脚下的土地早已被
千秋万代的经行人踩实
踏平,并种满发光的小麦
但他们的名字却藏在
历史的暗处
沿堤倦游,见众云
众水、众生
夕照之中,蛙声遍野的
群山几乎在同一瞬间
张开了双手
3
初歇
如此倒数:一、二、三
他乍起而暂止的唐多令宛如
骤雨初歇。坐在李贺和洛夫
共同臆造的水井边
他以汉字为梳——梳洗自己
被这秋雨淋透的羽毛
所有骈文、格律和朦胧诗
共享着同一声叹息
以及同一种饿。再加一点点
现代的荒谬吧——
亲眼看洪水冲垮围墙
亲眼看二十一世纪雨落雨停
此夜梦回,他远山如聚的眉峰下
其实淌着两道深壑般寂静的泪痕
4
对饮成三
烛影重重。雨中圮屋
也曾杂花似的绽放
对饮时你微敞的衣袖
像敛翅的蝴蝶暂驻在这
是亭也是笼的罅隙中
而除你我外,第三人
于此刻仅剩一个蝉蜕仍
残存着前世的余温
大梦如何说?不过是
微醺无月——
塘里的晚荷纷纷触底
天明后你终于
看清了眼前的那个我
只是一片戛然而止的泡沫
却有不知
名讳的春意涌上心头
宛如水波潋滟
泛起粼粼之绿浪
5
共枕眠
攘攘不休的是人也是
蚁。芦苇寂然
你坐在水声编织的蒲团上
读散逸的蝴蝶翅膀
——无名氏的俳句
读今天的晚霞。
而人鸟之间总能找到
音声相随的共性——
一个知己?或仅仅
是一枚步履
蹒跚的干枯藜杖
你终于目盲而能视千里
在皲裂的卧榻旁
与压胸巨石共枕酣眠
息我庭柯(组诗)
尚瀚宇
1
莫名
青灯的外廓明暗不定
摇曳中你的眉心正中赫然
透出“身世飘蓬”四朵嫣红
——那朱砂写就的浓笔
似青筋隐跳。人间春去
难以启齿——杯盏内
久积的茶垢正如你
考不取的功名终年蒙尘
不及落在巴山的夜雨
有着别样的湿冷
你模仿古人的善感打了
一个寒颤。然后提笔写下:
切莫急于避祸
切莫给予新事物以名词
2
假隐之苦
削木为笔,点石
成墨。一捧杜撰的江水
匆匆赶往历史的下游
需要证伪一些诗歌
才能证实一些诗人也曾
在彼刻乞活过吗?
还是说其实痛饮一碟苦吟
多年熬来的灯油
一样可以称之为海量
在生宣留白处泛舟
在舟楫与“无”的碰撞中
拊掌而歌。盛唐的鹦鹉
早已把李杜的章句
学舌殆尽——
而你我新长出的舌头
又该说些什么?
3
芸芸
愈深入则眉骨
愈刺痛。那芸芸之外
另有众生亿计自泥污中来
又径自折返泥污中去
那酷吏与佞臣只是
换了一副皮囊,照旧演着
盘剥与谄媚的戏本
危墙下是旧史的重影层层
垒叠着古时的心惊
与肉跳——而其中名唤
庄周的蝶影,仍多梦如斯
仍孑然在两千年的迷雾徘徊
那一朝梦醒的流亡
开始了就再不会结束
4
不顾
死灰吹又起。形销
骨立的朽木亦已成舟
桴槎在矮云上观海
看单刀直入的红嘴鸥
分割死生与欲念
看好大一场秋雨
席卷支离破碎的舄湖
小亭。有心无力了
——你听见成霜的白露说:
我们正在所望的每一轮
月中散失,在伫足的
每一扇窗前散失
我们在代代的奔逃里散失
你未曾学佛
却借酒劲抖落半句偈语
继而弃笔不顾
颓然化作那烛尽时
最后一缕
垂泪的轻烟
5
归去来?
半生狼藉——
宿醉后的残酒让他
踢翻了桌凳,再次跌倒
在地。而数秒前一只
丢失倒影的杜鹃正紧贴
他耳边:“归不得也哥哥。”
循声回望,却只有
夏末隐放的甘菊
开在并非实体的雨水里
门缝晦暗,他知道
相对而坐的黑夜
仅是一面漆色的镜子
照出他惨白的正脸
窄屋内他捋了捋
额头的湿发——屏息
等待着,杜鹃不绝
于耳的哀啼
从扑面的晚风中复活
作者简介
尚瀚宇,99年生,硕士毕业于香港教育大学中文研究专业,曾任安徽农业大学“白玉兰”文学社社长,回车键爱好者,备忘录诗人;作品散见于《香港文学》、《青春》、《中国校园文学》、《口红文学》、《抵达》。
编辑:黄羽萱
审阅:何瑞丽
请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西北大学创意写作中心
投稿邮箱:
2483147323@qq.com(诗歌、评论)
xdcx202409@163.com(小说、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