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紧张何时休?

财富   2025-01-20 07:30   上海  


1月10日以来,资金利率大幅上行,资金面超季节性收紧。我们认为,这一现象主要由两个因素推动:
(1)央行流动性投放较少。考虑到稳汇率诉求和防范利率风险,1月10日,央行公告暂停开展公开市场国债买入,流动性投放减少。
(2)银行端非银存款流失,负债端压力大,资金融出减少。在同业存款降息背景下,同业存款对于非银的吸引力下降,2024年12月银行端非银存款有所流失,大行的负债压力进一步增加,资金融出减少,加剧资金面紧张。
向后看,资金面在春节前或难以明显转松。依据以上两条逻辑:①短期内美联储降息节奏放缓,美元强势,人民币汇率仍承压;债市利率维持低位,央行流动性投放或保持谨慎。②类比2024年4月禁止手工补息政策,本次同业存款降息对银行的冲击或仍持续存在。
但同时,从最新数据看,1月17日资金利率边际回落,考虑到税期结束、春节前央行往往投放流动性,之后资金面再进一步收敛的可能性不大。
对应到短债,以OMO利率为锚,考虑到20BP的降息预期,本轮1年期国债利率调整上限可能在1.3%左右。

1月10日以来,资金利率大幅上行,资金面超季节性收紧。从1月10日至1月17日,DR001由1.67%上升至1.86%,R001更是由1.76%上行至2.68%。受此影响,银行间资金回购量有所减少,短端债券品种利率上行,杠杆套息策略受到压制。
为何近期资金利率持续收紧,何时资金压力会缓解,对现券利率又有何影响?本文将对此进行分析。


1、资金面为何紧张?

近期资金面收紧,主要由两个因素推动:
(1)央行流动性投放较少。
2024年下半年以来,央行通过国债买卖、买断式逆回购新工具投放资金,维持流动性充裕。特别是2024年四季度以来,央行每月开展两项工具的总操作量均大于MLF到期量,有效保障资金面稳定。但2025年1月10日,央行公告暂停开展公开市场国债买入,流动性投放减少。
央行减少流动性投放,背后原因在于稳汇率诉求和防范利率风险。一方面,关注货币政策新变化中,我们认为央行目标或更侧重“稳汇率”。目前离岸人民币汇率与中间价差值维持高位,稳汇率诉求较强。维持偏高的资金与短债利率,有助于缓解人民币汇率压力
另一方面,2024年11月以来,债市利率下行速度加快,央行反复提示利率风险。资金利率抬升、资金成本升高,杠杆套息策略受到压制,现券利率的下行也会受限。
(2)银行端非银存款流失,负债端压力大,资金融出减少。
同业存款降息背景下,同业存款对非银的吸引力下降,2024年12月银行端非银存款有所流失,大行的负债压力进一步增加,资金融出减少,加剧资金面紧张。
向后看,资金面在春节前或难以明显转松。依据以上分析的两条逻辑,①短期内美联储降息节奏放缓,美元依旧强势,人民币汇率仍面临压力;同时债市利率依旧维持低位,央行流动性投放或保持谨慎。②类比2024年4月禁止手工补息政策后,2024年4-6月大行新增存款同比持续下滑,本次同业存款降息对银行的冲击或仍持续存在。
但同时,从最新数据看,1月17日资金利率边际回落,考虑到税期结束、春节前央行往往投放流动性,之后资金面再进一步收敛的可能性不大。


2、短债怎么看?
复盘历史上类似行情,2021年1月央行回收前期投放的流动性,资金利率大幅上行。但不同之处在于,2021年短债利率与资金利率上升节奏较为一致,而本次行情中,资金利率在本周大幅上升,但1年期国债利率上行幅度相对较小,主要原因可能在于,同业存款降息,使得其对于非银的吸引力下降,非银选择赎回同业存款,转向了短债等流动性高的债券品种,现券的配置力量偏强。
短期内,虽然资金面难以大幅转松,但再进一步收敛的可能性不大。对应到短债,以OMO利率为锚,考虑到20BP的降息预期,本轮1年期国债利率调整上限可能在1.3%左右。

风险提示:中国央行货币政策不及预期,金融监管超预期,利率波动风险,流动性风险,通胀超预期,信贷超预期,流动性波动超预期,估算结果仅供参考,以实际为准。
相关报告
1、《关注货币政策新变化
2、《信贷开门红能否再现?
3、《跨年后,资金面怎么看?
4、《存单能否迎来补涨行情?
5、《中美利差倒挂,如何影响债市?
6、《“超常规”在何处?
7、《跨年行情如何演绎?
8、《地方债供给压力几何?


相关声明

证券研究报告《资金紧张何时休?》

对外发布时间:2025年1月19日

发布机构:国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本报告分析师:

靳 毅 SAC编号:S0350517100001

联系人:

马闻倬 SAC编号:S0350124070011

本公众号推送观点和信息仅供国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国海证券”)研究服务客户参考,完整的投资观点应以国海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若您非国海证券研究服务客户,为控制投资风险,请取消订阅、接受或使用本公众号中的任何信息。本公众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国海证券不会因订阅本公众号的行为或者收到、阅读本公众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客户。


本公众号不是国海证券的研究报告发布平台,只是转发国海证券已发布研究报告的部分观点,订阅者有可能会因缺乏对完整报告的了解或缺乏相关的解读而对资料中的关键假设、评级、目标价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应以国海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且须寻求专业人士的指导及解读。

本公众号及国海证券研究报告所载资料的来源及观点的出处皆被国海证券认为可靠,但国海证券不对其可靠性、准确性、时效性或完整性做出任何保证。本微信号推送内容仅反映国海证券研究人员于发出完整报告当日的判断,本公众号所载的资料、意见及推测有可能因发布日后的各种因素变化而不再准确或失效,国海证券不承担更新不准确或过时的资料、意见及推测的义务,在对相关信息进行更新时亦不会另行通知。

在任何情况下,本公众号所载信息、意见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所述证券或金融工具买卖的出价或征价,评级、目标价、估值、盈利预测等分析判断亦不构成对具体证券或金融工具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投资建议。对任何直接或间接使用本公众号所载信息和内容或者据此进行投资所造成的任何一切后果或损失,国海证券及/或其关联人员均不承担任何形式的法律责任。

本微信号及其推送内容的版权归国海证券所有,国海证券对本微信号及其推送内容保留一切法律权利。未经国海证券事先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翻版、复制、刊登、发表、修改、仿制或引用本订阅号中的内容,否则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国海证券就此保留一切法律权利。

本报告的风险等级定级为R3,仅供符合国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本公司”)投资者适当性管理要求的的客户(简称“客户”)使用。本公司不会因接收人收到本报告而视其为客户。客户及/或投资者应当认识到有关本报告的短信提示、电话推荐等只是研究观点的简要沟通,需以本公司的完整报告为准,本公司接受客户的后续问询。

本公司具有中国证监会许可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本报告中的信息均来源于公开资料及合法获得的相关内部外部报告资料,本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不保证其中的信息已做最新变更,也不保证相关的建议不会发生任何变更。本报告所载的资料、意见及推测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判断,本报告所指的证券或投资标的的价格、价值及投资收入可能会波动。在不同时期,本公司可发出与本报告所载资料、意见及推测不一致的报告。报告中的内容和意见仅供参考,在任何情况下,本报告中所表达的意见并不构成对所述证券买卖的出价和征价。本公司及其本公司员工对使用本报告及其内容所引发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概不负责。本公司或关联机构可能会持有报告中所提到的公司所发行的证券头寸并进行交易,还可能为这些公司提供或争取提供投资银行、财务顾问或者金融产品等服务。本公司在知晓范围内依法合规地履行披露义务。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投资者不应将本报告为作出投资决策的唯一参考因素,亦不应认为本报告可以取代自己的判断。在决定投资前,如有需要,投资者务必向本公司或其他专业人士咨询并谨慎决策。在任何情况下,本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投资者务必注意,其据此做出的任何投资决策与本公司、本公司员工或者关联机构无关。

若本公司以外的其他机构(以下简称“该机构”)发送本报告,则由该机构独自为此发送行为负责。通过此途径获得本报告的投资者应自行联系该机构以要求获悉更详细信息。本报告不构成本公司向该机构之客户提供的投资建议。

任何形式的分享证券投资收益或者分担证券投资损失的书面或口头承诺均为无效。本公司、本公司员工或者关联机构亦不为该机构之客户因使用本报告或报告所载内容引起的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本报告版权归国海证券所有。未经本公司的明确书面特别授权或协议约定,除法律规定的情况外,任何人不得对本报告的任何内容进行发布、复制、编辑、改编、转载、播放、展示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本报告的部分或者全部内容,否则均构成对本公司版权的侵害,本公司有权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靳毅投资思考
国海固收•靳毅团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