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握长端信用债的配置节奏?

财富   财经   2024-12-31 07:30   上海  

站在当前时点而言,投资者可适度参与5Y信用债。一方面,从比价角度看,与30Y地方债相比,当前5Y信用债已处于历史较低位置,进一步下行的空间相对有限。但另一方面,从机构行为端看,短期内债市尚无明显调整压力,基金负债端仍能保持相对稳定,也不会对5Y信用债产生明显利空。因此,投资者当前或可适度参与,虽然资本利得相对有限,但可把握高票息收益。

展望2025年,可逢高布局5Y信用债,并关注二三季度广义资管配债高峰带来的配置需求。在点位上,近1年5Y信用债与30Y地方债利差在-15BP左右波动,可以关注利差上行至-15BP以上的交易机会。在时点上,可关注2025年一季度降息预期落地、交易盘止盈,以及两会增量政策冲击的情况。


1、如何把握长端信用债的配置节奏

12月以来,债市演绎抢跑行情,利率债收益率快速下行,根据我们在《如何看待债券性价比》中的分析,当前点位或已定价20-30BP的降息预期,继续快涨的空间已相对有限。

在这样的背景下,行情演绎滞后、信用利差处于年内高位的信用债受到投资者关注,尤其是收益率仍有相对优势的长期限品种。在本周,随着利率债进入震荡区间,信用债也进入了补涨行情。

那么,本轮补涨行情背后的主要推手是谁?对投资者而言,后续长端信用债的交易节奏该如何把握?


1.1

信用债开启补涨行情

在12月前三周,利率债整体加速下行,而由于流动性偏弱,信用债,尤其是长期限品种涨幅低于利率债,信用债被动走阔。临近跨季时点,资金面整体紧平衡,市场更倾向于选择流动性好的利率债拉久期,信用债,尤其是成交活跃度相对较低的长久期信用债行情往往滞后。

而进入本周,得益于基金的增配,5Y信用债开启补涨行情,但更长期限的品种涨幅有限。一方面,本周基金整体增配5Y信用债,带动了收益率的下行。另一方面,10Y信用债的主力参与方保险,或出于性价比考虑,更偏好20-30Y地方债,近期对10Y品种的参与度整体偏弱,需求量一般。


1.2

后续节奏如何把握?

1、长期限品种的风险点在何处?

对5Y信用债,基金负债端的稳定性决定了其对长端信用债的需求。若基金负债端相对稳定,那么即使债市出现一定调整,基金仍会保持对长端信用债的配置,不会引发收益率的大幅上行。例如在今年7月初,受央行卖债的影响,中长端国债收益率出现明显上行,但基金仅降低了利率债仓位,对其他券种仍在大额买入,并未导致负债端的止盈赎回,5Y信用债收益率的回调幅度相对很小。

而如果遭遇赎回,波动幅度更大、流动性较差的长久期品种将首当其冲,收益率往往出现更大幅度的上行。例如8月及9月末的行情。

对10Y信用债,其当前性价比弱于30Y地方债,对主力参与方保险的吸引力相对有限,建议谨慎参与。截至12月27日,10Y AAA中票与30Y地方债的利差已降低至-7BP,若信用债收益率进一步下行,则保险的需求量或将继续降低,不利于维稳价格,导致波动幅度增加。从近期保险的配置表现看,当利差回升至-5BP至0BP以上时,保险参与的确定性相对较高。

2、投资者可关注哪些时点的参与机会?

①当前可适度参与5Y信用债。一方面,从比价角度看,与30Y地方债相比,当前5Y信用债收益率已处于历史较低位置,进一步下行的空间相对有限。但另一方面,从机构行为端看,短期内债市尚无明显调整压力,基金负债端仍能保持相对稳定,也不会对5Y信用债产生明显利空。因此,投资者当前或可适度参与,虽然资本利得相对有限,但可把握高票息收益。

而对10Y信用债,目前建议谨慎参与。一方面,基金等交易盘对10Y信用债的参与度较低,下行区间内动力相对有限。另一方面,当前10Y信用债与30Y地方债的利差过低,对主要参与方保险的吸引力不足,不利于维稳价格。

②展望2025年,可逢高布局5Y信用债,并关注二三季度广义资管配债高峰带来的配置需求。从2025年全年维度考虑,利率中枢持续走低,基金和理财将更多向久期要收益,对长端信用债的需求量不弱,5Y信用债收益率也将继续下行,但理财低波保护减少,基金负债端不稳定性将加剧,进而导致5Y信用债波动幅度增加。建议投资者逢高布局,在点位上,近1年5Y信用债与30Y地方债利差在-15BP左右波动,可以关注利差上行至-15BP以上的交易机会。在时点上,可关注2025年一季度降息预期落地、交易盘止盈,以及两会增量政策冲击的情况。

此外,一季度信贷开门红不利于资金出表,基金和理财往往在二三季度迎来配债高峰。届时,其对5Y信用债需求的确定性更强,收益率下行动力更足,投资者或可择机参与博弈机会。

2、机构债券托管量


3、机构资金跟踪






3.1

资金价格

本周流动性有所收紧。R007收于2.14%,较上周增加39BP,DR007收于1.80%,较上周增加23BP。6个月国股转贴利率收于1.30%,较上周增加55BP。

3.2

融资情况

本周银行间质押式逆回购余额128255.6亿元,较上周增加4.1%。从广义资管来看,本周基金公司、银行理财分别净融资-905.4亿元及325.9亿元。

4、机构行为量化跟踪






4.1

把脉基金久期

本周市场绩优利率债基金和一般利率债基金久期测算值分别为6.12和5.02,较上周分别增加0.16和0.35。

4.2

“资产荒”指数

4.3

机构行为交易信号

(1)二级资本债

(2)超长国债

(3)10Y地方债

4.4

机构杠杆全知道

本周全市场杠杆率为108.8%,较上周增加0.4个百分点。广义资管方面,本周保险机构杠杆率录得122.8%,较上周增加2.2个百分点;基金杠杆率录得105.8%,较上周增加0.1个百分点;券商杠杆率录得196.1%,较上周减少12.0个百分点。

4.5

银行自营比价表

5、资管产品数据跟踪






5.1

基金

5.2

银行理财

本周全市场理财产品破净率较上周有所下行,全部产品破净率为2.5%。

6、国债期货走势跟踪




7、广义资管格局




风险提示:需要警惕流动性的“退潮”;历史数据不能完全作为未来市场走势参考;模型测算可能存在误差;指数样本券调整可能会导致潜在的测算偏误;经济数据及经济政策超预期;信贷超预期。


相关报告

1、《2023中期机构行为观察》
2、《农金社交易能力强吗?》
3、《国债期货定价了什么预期?》
4、《降息后的机构百态》
5、《利率型债基还在加久期吗?》
6、《选久期还是票息?》
7、如何看二级资本债的交易机会?
8、如何提升长债交易胜率?
9、《保险欠配改善了吗?》
10、“资产荒”演绎到哪一步了?



相关声明

证券研究报告《如何把握长端信用债的配置节奏?》

对外发布时间:2024年12月30日

发布机构:国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本报告分析师:

靳 毅 SAC编号:S0350517100001

刘 畅 SAC编号:S0350524090005

本公众号推送观点和信息仅供国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国海证券”)研究服务客户参考,完整的投资观点应以国海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若您非国海证券研究服务客户,为控制投资风险,请取消订阅、接受或使用本公众号中的任何信息。本公众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国海证券不会因订阅本公众号的行为或者收到、阅读本公众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客户。

本公众号不是国海证券的研究报告发布平台,只是转发国海证券已发布研究报告的部分观点,订阅者有可能会因缺乏对完整报告的了解或缺乏相关的解读而对资料中的关键假设、评级、目标价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应以国海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且须寻求专业人士的指导及解读。

本公众号及国海证券研究报告所载资料的来源及观点的出处皆被国海证券认为可靠,但国海证券不对其可靠性、准确性、时效性或完整性做出任何保证。本微信号推送内容仅反映国海证券研究人员于发出完整报告当日的判断,本公众号所载的资料、意见及推测有可能因发布日后的各种因素变化而不再准确或失效,国海证券不承担更新不准确或过时的资料、意见及推测的义务,在对相关信息进行更新时亦不会另行通知。

在任何情况下,本公众号所载信息、意见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所述证券或金融工具买卖的出价或征价,评级、目标价、估值、盈利预测等分析判断亦不构成对具体证券或金融工具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投资建议。对任何直接或间接使用本公众号所载信息和内容或者据此进行投资所造成的任何一切后果或损失,国海证券及/或其关联人员均不承担任何形式的法律责任。

本微信号及其推送内容的版权归国海证券所有,国海证券对本微信号及其推送内容保留一切法律权利。未经国海证券事先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翻版、复制、刊登、发表、修改、仿制或引用本订阅号中的内容,否则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国海证券就此保留一切法律权利。

本报告的风险等级定级为R3,仅供符合国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本公司”)投资者适当性管理要求的的客户(简称“客户”)使用。本公司不会因接收人收到本报告而视其为客户。客户及/或投资者应当认识到有关本报告的短信提示、电话推荐等只是研究观点的简要沟通,需以本公司的完整报告为准,本公司接受客户的后续问询。

本公司具有中国证监会许可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本报告中的信息均来源于公开资料及合法获得的相关内部外部报告资料,本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不保证其中的信息已做最新变更,也不保证相关的建议不会发生任何变更。本报告所载的资料、意见及推测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判断,本报告所指的证券或投资标的的价格、价值及投资收入可能会波动。在不同时期,本公司可发出与本报告所载资料、意见及推测不一致的报告。报告中的内容和意见仅供参考,在任何情况下,本报告中所表达的意见并不构成对所述证券买卖的出价和征价。本公司及其本公司员工对使用本报告及其内容所引发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概不负责。本公司或关联机构可能会持有报告中所提到的公司所发行的证券头寸并进行交易,还可能为这些公司提供或争取提供投资银行、财务顾问或者金融产品等服务。本公司在知晓范围内依法合规地履行披露义务。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投资者不应将本报告为作出投资决策的唯一参考因素,亦不应认为本报告可以取代自己的判断。在决定投资前,如有需要,投资者务必向本公司或其他专业人士咨询并谨慎决策。在任何情况下,本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投资者务必注意,其据此做出的任何投资决策与本公司、本公司员工或者关联机构无关。

若本公司以外的其他机构(以下简称“该机构”)发送本报告,则由该机构独自为此发送行为负责。通过此途径获得本报告的投资者应自行联系该机构以要求获悉更详细信息。本报告不构成本公司向该机构之客户提供的投资建议。

任何形式的分享证券投资收益或者分担证券投资损失的书面或口头承诺均为无效。本公司、本公司员工或者关联机构亦不为该机构之客户因使用本报告或报告所载内容引起的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本报告版权归国海证券所有。未经本公司的明确书面特别授权或协议约定,除法律规定的情况外,任何人不得对本报告的任何内容进行发布、复制、编辑、改编、转载、播放、展示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本报告的部分或者全部内容,否则均构成对本公司版权的侵害,本公司有权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靳毅投资思考
国海固收•靳毅团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