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年机构行为有何变化

财富   财经   2025-01-21 07:30   上海  

受季节性因素影响,跨年后,银行和保险取代基金成为债市的主力买盘。其中,大行主要增持短端利率债,农金社则偏好长端和超长端品种,保险则根据性价比选择配置超长信用债或者是超长国债。
从本周(2025年1月13日-2025年1月17日,后文同)机构买债行为看,流动性收紧对基金、农金社等交易盘的影响更加显著,对保险等配置盘影响不大。
往后看,长端的风险仍在。一方面,截至2025年1月17日,10Y-1Y国债的期限利差已压缩至40BP以内,短端向上的压力可能进一步传导至长端。另一方面,不排除央行进一步采取相关措施直接影响长端利率,促使曲线陡峭。相比较之下,在超长端,保险的配置力量相对更加稳定,投资者可关注收益率上行至1.9%-1.95%以上时的交易机会,届时保险买入的确定性相对较高。


1、开年机构行为有何变化?

跨年后,债市整体呈现窄幅震荡的行情,下行动力明显减弱。在1月10日央行宣布暂停购入国债后,市场流动性明显收紧。截至1月17日,DR007和R007分别上升至2.1%和3.1%的高位,进一步影响了债市情绪。在这背后,机构行为是如何表现的?未来债市还会如何演绎?

1.1

跨年后,机构行为有哪些变化

受季节性因素影响,跨年后,银行和保险取代基金成为债市的主力买盘。具体来看:
1、银行端
由于2024年以来信贷投放持续偏弱,一季度存款开门红期间,往往是银行的配债高峰。其中,大行主要增持短端利率债,农金社则偏好长端和超长端品种。
2、保险
保费开门红影响下,保险配债需求不弱。在具体品种上,仍然以地方债为主,对其他品种更关注相对性价比。在本周,伴随着信用债性价比的好转,保险明显增配了长端信用债和二级资本债。此外,在1月17日30Y国债收益率上行至1.9%以上后,保险也有所配置,也侧面印证了,其当前对超长国债的合意点位或在1.9%-1.95%以上。
3、基金
跨年后,基金对各券种普遍呈现净卖出状态。原因可能有二,一是季节性因素的影响,基金在季末往往有冲规模的情况,跨季后可能遭遇一定赎回。另一方面,在当前收益率点位已到低位的情况下,可能也有及时止盈的考量。

1.2

资金面收紧,有什么影响?

1月10日,央行表示,鉴于近期政府债券市场持续供不应求,央行决定2025年1月份起暂停开展公开市场国债买入操作。央行减少资金投放导致本周资金面快速收紧,DR007和R007出现大幅上行。
从本周机构买债行为看,流动性收紧对基金、农金社等交易盘的影响更加显著,对保险等配置盘影响不大。一方面,负carry环境加剧,本周基金开始减持中短端信用债,同时,农金社也降低了对7-10Y和20-30Y利率债的净买入规模,配置节奏有所放缓。
另一方面,保险反而加大了配债力度。可能是受保费开门红的影响,负债端快速扩容,同时保险债权计划可能面临到期高峰,资产端有重新配置的需求。因此,整体而言,保险当前对债券仍有一定欠配压力。在具体品种选择上,以地方债为核心,当本周超长国债、信用债等品种性价比相对改善时,也有明显增配的举措。
但从收益率角度看,相对于短端品种的明显上行,长端和超长端则有些“调不动”,本周10Y和30Y国债的收益率分别上行2.6BP和4.0BP。这一方面是由于配置盘较强的需求,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当前部分机构仍希望博弈宽松政策带来的资本利得,直接卖券的需求并不高,使长端和超长端相对更具韧性。

1.3

长端或仍将承压

往后看,长端的风险仍在。一方面,截至2025年1月17日,10Y-1Y国债的期限利差已压缩至40BP以内,位于2019年以来2.6%分位数的较低水平,短端向上的压力可能进一步传导至长端,且当前10Y的主力买盘农金社,其买入规模受资金利率影响,在紧平衡状态下,可能承接力度不足,导致长端有上行风险。
另一方面,央行此举的本质,可能是希望通过资金价格抬升对短端利率或带来向上的压力,并进一步传导至长端利率,引导回归至合理区间。若长端没有明显调整,曲线仍保持较平的状态,不排除央行进一步采取相关措施直接影响长端利率,促使曲线陡峭。
因此,短期来看,长端调整的风险增加。相比较之下,在超长端,保险的配置力量相对更加稳定,保费开门红叠加负债端降成本,或将压缩30Y国债的回调空间,对投资者而言,可关注收益率上行至1.9%-1.95%以上时的交易机会,届时保险买入的确定性相对较高。

2、机构债券托管量

3、机构资金跟踪






3.1

资金价格

本周流动性明显收紧。R007收于3.13%,较上周增加134BP,DR007收于2.12%,较上周增加38BP。6个月国股转贴利率收于1.43%,较上周减少3BP。

3.2

融资情况

本周银行间质押式逆回购余额100283.8亿元,较上周减少7.7%。从广义资管来看,本周基金公司、银行理财分别净融资-1383.1亿元及-1258.9亿元。
4、机构行为量化跟踪






4.1

把脉基金久期

本周市场绩优利率债基金和一般利率债基金久期测算值分别为5.65和4.80,较上周分别减少0.30和0.13。

4.2

“资产荒”指数

4.3

机构行为交易信号

(1)二级资本债
(2)超长国债
(3)10Y地方债

4.4

机构杠杆全知道

本周全市场杠杆率为106.7%,较上周减少0.6个百分点。广义资管方面,本周保险机构杠杆率录得115.1%,较上周减少2.5个百分点;基金杠杆率录得100.2%,较上周减少1.2个百分点;券商杠杆率录得195.5%,较上周增加2.8个百分点。

4.5

银行自营比价表

5、资管产品数据跟踪






5.1

基金

5.2

银行理财

本周全市场理财产品破净率较上周略有上行,全部产品破净率为2.8%。
6、国债期货走势跟踪




7、广义资管格局




风险提示:需要警惕流动性的“退潮”;历史数据不能完全作为未来市场走势参考;模型测算可能存在误差;指数样本券调整可能会导致潜在的测算偏误;经济数据及经济政策超预期;信贷超预期。


相关报告

1、《2023中期机构行为观察》
2、《农金社交易能力强吗?》
3、《国债期货定价了什么预期?》
4、《降息后的机构百态》
5、《利率型债基还在加久期吗?》
6、《选久期还是票息?》
7、如何看二级资本债的交易机会?
8、如何提升长债交易胜率?
9、《保险欠配改善了吗?》
10、“资产荒”演绎到哪一步了?



相关声明

证券研究报告《开年机构行为有何变化》

对外发布时间:2025年1月20日

发布机构:国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本报告分析师:

靳 毅 SAC编号:S0350517100001

刘 畅 SAC编号:S0350524090005

本公众号推送观点和信息仅供国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国海证券”)研究服务客户参考,完整的投资观点应以国海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若您非国海证券研究服务客户,为控制投资风险,请取消订阅、接受或使用本公众号中的任何信息。本公众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国海证券不会因订阅本公众号的行为或者收到、阅读本公众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客户。

本公众号不是国海证券的研究报告发布平台,只是转发国海证券已发布研究报告的部分观点,订阅者有可能会因缺乏对完整报告的了解或缺乏相关的解读而对资料中的关键假设、评级、目标价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应以国海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且须寻求专业人士的指导及解读。

本公众号及国海证券研究报告所载资料的来源及观点的出处皆被国海证券认为可靠,但国海证券不对其可靠性、准确性、时效性或完整性做出任何保证。本微信号推送内容仅反映国海证券研究人员于发出完整报告当日的判断,本公众号所载的资料、意见及推测有可能因发布日后的各种因素变化而不再准确或失效,国海证券不承担更新不准确或过时的资料、意见及推测的义务,在对相关信息进行更新时亦不会另行通知。

在任何情况下,本公众号所载信息、意见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所述证券或金融工具买卖的出价或征价,评级、目标价、估值、盈利预测等分析判断亦不构成对具体证券或金融工具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投资建议。对任何直接或间接使用本公众号所载信息和内容或者据此进行投资所造成的任何一切后果或损失,国海证券及/或其关联人员均不承担任何形式的法律责任。

本微信号及其推送内容的版权归国海证券所有,国海证券对本微信号及其推送内容保留一切法律权利。未经国海证券事先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翻版、复制、刊登、发表、修改、仿制或引用本订阅号中的内容,否则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国海证券就此保留一切法律权利。

本报告的风险等级定级为R3,仅供符合国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本公司”)投资者适当性管理要求的的客户(简称“客户”)使用。本公司不会因接收人收到本报告而视其为客户。客户及/或投资者应当认识到有关本报告的短信提示、电话推荐等只是研究观点的简要沟通,需以本公司的完整报告为准,本公司接受客户的后续问询。

本公司具有中国证监会许可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本报告中的信息均来源于公开资料及合法获得的相关内部外部报告资料,本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不保证其中的信息已做最新变更,也不保证相关的建议不会发生任何变更。本报告所载的资料、意见及推测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判断,本报告所指的证券或投资标的的价格、价值及投资收入可能会波动。在不同时期,本公司可发出与本报告所载资料、意见及推测不一致的报告。报告中的内容和意见仅供参考,在任何情况下,本报告中所表达的意见并不构成对所述证券买卖的出价和征价。本公司及其本公司员工对使用本报告及其内容所引发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概不负责。本公司或关联机构可能会持有报告中所提到的公司所发行的证券头寸并进行交易,还可能为这些公司提供或争取提供投资银行、财务顾问或者金融产品等服务。本公司在知晓范围内依法合规地履行披露义务。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投资者不应将本报告为作出投资决策的唯一参考因素,亦不应认为本报告可以取代自己的判断。在决定投资前,如有需要,投资者务必向本公司或其他专业人士咨询并谨慎决策。在任何情况下,本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投资者务必注意,其据此做出的任何投资决策与本公司、本公司员工或者关联机构无关。

若本公司以外的其他机构(以下简称“该机构”)发送本报告,则由该机构独自为此发送行为负责。通过此途径获得本报告的投资者应自行联系该机构以要求获悉更详细信息。本报告不构成本公司向该机构之客户提供的投资建议。

任何形式的分享证券投资收益或者分担证券投资损失的书面或口头承诺均为无效。本公司、本公司员工或者关联机构亦不为该机构之客户因使用本报告或报告所载内容引起的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本报告版权归国海证券所有。未经本公司的明确书面特别授权或协议约定,除法律规定的情况外,任何人不得对本报告的任何内容进行发布、复制、编辑、改编、转载、播放、展示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本报告的部分或者全部内容,否则均构成对本公司版权的侵害,本公司有权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靳毅投资思考
国海固收•靳毅团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