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出口将如何演绎?

财富   财经   2024-11-18 11:34   上海  

2024年以来,我国出口持续回暖,对GDP增长贡献较大,主要是受益于海外补库周期开启、以及消费需求强劲。
展望2025年,海外需求或仍有韧性,支撑出口整体增速。从库存周期看,美国本轮补库力度偏弱,预计将于2025年开启去库进程,对出口拉动作用有限。但从消费端来看,美国基本面运行平稳,消费需求仍有韧性,预计将对明年出口形成有效支撑。
明年特朗普上台后,或将较快实施加关税政策,但加征关税的范围和幅度仍存在变数,预计从明年二季度开始对我国出口产生冲击。同时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以来我国对美国的出口比重下降,应对加关税的空间相对较大。
从2018-2019贸易摩擦经验看,一方面,在宣布关税政策到真正落地的窗口期内,存在“抢出口”现象,影响出口节奏;另一方面,上一轮加关税过程中,人民币通过贬值对冲关税负面影响,但本轮受制于利差约束,再通过人民币大幅贬值对冲关税的可行度不高,这种情况下,财政刺激内需、带动经济增长或是更好选择。
综合来看,明年出口增速预计将回落至0左右,节奏上呈现“前高后低”的趋势。受到潜在关税影响,2025年一季度至二季度可能有“抢出口”现象,推升出口增速,而下半年关税政策可能落地,我国出口或承压。

2024年以来,我国出口持续回暖,对GDP增长有明显拉动作用。今年1-10月我国出口同比增速达5.1%,较去年同期的-5.9%有明显上升。而出口是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项之一,今年出口对我国经济有明显拉动作用,1-9月出口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23.8%,拉动GDP增长1.1个百分点。
今年我国出口回暖主要受益于海外补库周期开启、需求回升。从生产端来看,2024年初美国开始进入补库周期,库存水平上升,带动我国出口上行;从需求端来看,美国经济仍有韧性,消费需求强劲,有效提振了我国出口数据。
进入2025年,伴随着特朗普总统的上台,中美贸易形势将会发生什么变化?我国出口又会如何表现?本文将对此进行探讨。


1、中美贸易形势对出口影响几何?
从库存周期看,美国本轮补库力度偏弱,预计将于2025年开启去库进程。2024年初美国进入补库周期,但受到高利率制约,以及上一轮补库力量较强,本轮补库力度偏弱。结合销售数据看,补库周期的开始往往伴随着库销比数据的下行,但目前库销比仍处于高位,没有明显回落,制约未来补库弹性。2025年美国或开启去库进程,对出口拉动作用有限。
从消费端来看,美国消费需求仍有韧性,可对出口形成支撑。美国经济基本面表现稳健,零售消费指数增速总体回升。目前员工薪资增速虽有所下降,但依然高于疫情前的水平,消费能力仍有保障,对我国出口将形成一定支撑。
除了库存周期和消费需求,特朗普上台后的关税政策,也是影响我国出口的重要因素。加征关税政策一直是特朗普的核心主张之一,也在他上届任期中顺利得到兑现。因此,本次特朗普上台后或将较快实施关税政策,预计从明年二季度开始对我国出口产生冲击。
但是加征关税的范围、幅度可变,最终实施的关税政策存在变数。特朗普在本次竞选中提出,“对来自所有国家的商品征收10%-20%的关税,对中国商品征收高达60%的关税”,但是参考上一轮加关税,特朗普起初提出对中国进口商品征收45%关税,但最终落地加征税率为25%,加征关税的范围和幅度可以协商。同时2018年以来,我国对美国的出口比重下降,应对加关税的空间相对较大。
在宣布关税政策到真正落地的窗口期内,存在“抢出口”现象。从上一轮2018年贸易摩擦经验看,加关税会提前刺激进口需求,2017年8月美国开始对中国进行“301调查”,贸易商提前大范围备货,2017年三季度到2018年一季度,出现“抢出口”现象。对应到本轮情况,明年若加关税政策落地,可能也会有“抢出口”现象,抬高前期出口、拉低后期出口。
在2018-2019加关税过程中,自2018年4月初-12月初,人民币贬值一度超过10%,一定程度上对冲了关税的负面影响。但考虑到现实约束,目前中美利差倒挂,本轮再通过人民币大幅贬值来对冲关税的可行度不高。从这个角度来说,通过财政刺激内需、带动经济增长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出口和工业企业利润是制造业投资的领先指标,2025年上半年制造业投资增速预计相对较高,但下半年可能承压。出口增速领先制造业投资增速6个月左右,今年下半年出口增速较快,明年制造业投资或继续改善。结合工业企业利润指标看,今年8月开始工业企业利润增速大幅下行,或对明年下半年制造业投资形成压制。


2、2025年,出口将如何表现?
我们认为,2025年海外需求或仍有韧性,支撑出口整体增速。一方面,美国本轮补库力度偏弱,对出口拉动作用有限。另一方面,美国经济基本面运行平稳,消费需求仍有韧性,或是推升明年出口的主要动力。
但是明年特朗普上台,可能对我国对美出口商品加征关税,增添了贸易政策的不确定性本次特朗普上台后或将较快实施关税政策,预计从明年二季度开始对我国出口产生冲击。
综合来看,明年出口增速预计将回落至0左右,节奏上呈现“前高后低”的趋势。受到潜在关税影响,2025年一季度至二季度可能有“抢出口”现象,推升出口增速,而下半年关税政策可能落地,我国出口或承压。

风险提示:中国央行货币政策不及预期,金融监管超预期,利率波动风险,通胀超预期,信贷超预期,流动性波动超预期,估算结果仅供参考,以实际为准。
相关报告
1、《2025年社融怎么看?
2、《2025年,通胀怎么看?
3、《股债跷跷板,怎么看?
4、《存单利率为何维持高位?
5、《财政加力,怎么看?
6、《债市回调结束了吗?
7、《债市风险在何处?
8、《同业存单行情怎么看?


相关声明

证券研究报告《2025年出口将如何演绎?》

对外发布时间:2024年11月18日

发布机构:国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本报告分析师:

靳 毅 SAC编号:S0350517100001

联系人:

马闻倬 SAC编号:S0350124070011

本公众号推送观点和信息仅供国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国海证券”)研究服务客户参考,完整的投资观点应以国海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若您非国海证券研究服务客户,为控制投资风险,请取消订阅、接受或使用本公众号中的任何信息。本公众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国海证券不会因订阅本公众号的行为或者收到、阅读本公众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客户。


本公众号不是国海证券的研究报告发布平台,只是转发国海证券已发布研究报告的部分观点,订阅者有可能会因缺乏对完整报告的了解或缺乏相关的解读而对资料中的关键假设、评级、目标价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应以国海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且须寻求专业人士的指导及解读。

本公众号及国海证券研究报告所载资料的来源及观点的出处皆被国海证券认为可靠,但国海证券不对其可靠性、准确性、时效性或完整性做出任何保证。本微信号推送内容仅反映国海证券研究人员于发出完整报告当日的判断,本公众号所载的资料、意见及推测有可能因发布日后的各种因素变化而不再准确或失效,国海证券不承担更新不准确或过时的资料、意见及推测的义务,在对相关信息进行更新时亦不会另行通知。

在任何情况下,本公众号所载信息、意见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所述证券或金融工具买卖的出价或征价,评级、目标价、估值、盈利预测等分析判断亦不构成对具体证券或金融工具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投资建议。对任何直接或间接使用本公众号所载信息和内容或者据此进行投资所造成的任何一切后果或损失,国海证券及/或其关联人员均不承担任何形式的法律责任。

本微信号及其推送内容的版权归国海证券所有,国海证券对本微信号及其推送内容保留一切法律权利。未经国海证券事先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翻版、复制、刊登、发表、修改、仿制或引用本订阅号中的内容,否则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国海证券就此保留一切法律权利。

本报告的风险等级定级为R3,仅供符合国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本公司”)投资者适当性管理要求的的客户(简称“客户”)使用。本公司不会因接收人收到本报告而视其为客户。客户及/或投资者应当认识到有关本报告的短信提示、电话推荐等只是研究观点的简要沟通,需以本公司的完整报告为准,本公司接受客户的后续问询。

本公司具有中国证监会许可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本报告中的信息均来源于公开资料及合法获得的相关内部外部报告资料,本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不保证其中的信息已做最新变更,也不保证相关的建议不会发生任何变更。本报告所载的资料、意见及推测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判断,本报告所指的证券或投资标的的价格、价值及投资收入可能会波动。在不同时期,本公司可发出与本报告所载资料、意见及推测不一致的报告。报告中的内容和意见仅供参考,在任何情况下,本报告中所表达的意见并不构成对所述证券买卖的出价和征价。本公司及其本公司员工对使用本报告及其内容所引发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概不负责。本公司或关联机构可能会持有报告中所提到的公司所发行的证券头寸并进行交易,还可能为这些公司提供或争取提供投资银行、财务顾问或者金融产品等服务。本公司在知晓范围内依法合规地履行披露义务。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投资者不应将本报告为作出投资决策的唯一参考因素,亦不应认为本报告可以取代自己的判断。在决定投资前,如有需要,投资者务必向本公司或其他专业人士咨询并谨慎决策。在任何情况下,本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投资者务必注意,其据此做出的任何投资决策与本公司、本公司员工或者关联机构无关。

若本公司以外的其他机构(以下简称“该机构”)发送本报告,则由该机构独自为此发送行为负责。通过此途径获得本报告的投资者应自行联系该机构以要求获悉更详细信息。本报告不构成本公司向该机构之客户提供的投资建议。

任何形式的分享证券投资收益或者分担证券投资损失的书面或口头承诺均为无效。本公司、本公司员工或者关联机构亦不为该机构之客户因使用本报告或报告所载内容引起的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本报告版权归国海证券所有。未经本公司的明确书面特别授权或协议约定,除法律规定的情况外,任何人不得对本报告的任何内容进行发布、复制、编辑、改编、转载、播放、展示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本报告的部分或者全部内容,否则均构成对本公司版权的侵害,本公司有权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靳毅投资思考
国海固收•靳毅团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