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本轮债牛的推手?

财富   财经   2024-12-18 07:31   上海  

近两周机构行为表现  ①基金:配置动力很强,持仓久期明显拉长,但近期对10Y有止盈动作。②保险:在持续积极配置地方债的同时,出于回补久期的需要,本周也开始加仓超长国债。③银行开始回补长债仓位。
本轮行情还将如何演绎?  短期内债市无明显利空,但考虑到当前较低的点位,持续快涨的空间也相对有限,收益率可能会在惯性下继续下行,之后维持窄幅震荡,投资者仍可把握交易性机会。其中,可重点关注保险年末回补久期带来的30Y国债的机会,以及1月农金社配债高峰带来的10Y利率债的机会。
展望2025年一季度,需关注降息预期落地及两会政策情况。降息预期落地后,交易盘可能出现系统性止盈,同时抢跑行情结束,配置盘的力量也相对减弱,届时可能导致收益率上行。此外,若两会的增量政策超预期,也将使债市出现调整。

1、谁是本轮债牛的推手?
12月以来,利率债收益率出现快速下行,截至12月16日,10Y国债已下行至1.72%,30Y国债已下行至1.95%,较11月末分别下降30BP和25BP。那么,这背后是哪些机构在推动?债市本轮的下行空间还有多少?

1.1

近两周机构行为表现

1、基金
抢跑动力很强,配置主要集中在利率债上,对10Y和30Y利率债净买入量都远超季节性,持仓久期明显拉长。对信用债的需求相对而言并未有明显增加。
不过,随着10Y国债收益率接近甚至下穿1.8%,基金已有明显的止盈动作,在12月9日-12月13日的区间中,净卖出10Y利率债规模达192亿元。
2、保险
在持续积极配置地方债的同时,本周也开始加仓超长国债。近期,保险对地方债的净买入规模始终维持在较高水平。而在本周,虽然30Y收益率仍在快速下行,但出于回补久期、迎接来年开门红的目标,保险的净买入量明显增加,尤其是在12月11日,当日债市曾一度出现回调,保险当天增配30Y国债的规模达140亿元,抓住了收益率短暂上行的配置机会。
3、银行
大行持续拉久期。近两周,大行整体增配了5-7Y、7-10Y利率债,且规模不低,是成交主力之一,整体持仓久期有所增加。其背后的原因,一方面可能在于补充8月卖债的久期缺口,另一方面,若明年监管限制大行的买债行为,使其更多聚焦于放贷,大行提前加大配置规模予以应对。

农金社在持续近两月的卖出止盈动作后,本周也开始回补长债仓位,尤其是在周三债市一度出现回调时。不过对20-30Y国债仍然保持净卖出,有主动控制久期的动作。
总结而言,近两周收益率快速下行的主力推手是谁?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10Y的主力买入机构由基金转向银行,30Y的主力买入机构则是基金和保险。

1.2

本轮行情还将如何演绎?

1、一方面,本轮行情演绎速度过快,基金等交易盘已出现止盈情绪,进一步下行的空间已相对有限。
从点位来看,截至12月16日,10Y-OMO的利差已收窄至25BP以内,为2019年以来的最低值,已提前定价了2025年的降息预期,且交易盘参与积极性也所有下降,进一步下探的空间相对较小。
2、另一方面,推动近期收益率下行的因素,短期内不会反转,做多情绪仍在。
推动本轮行情的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
政策方面,政治局会议对货币政策的表述变更,由“稳健的货币政策”变为“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市场预期2025年降准降息的幅度将提升。
经济基本面方面,整体仍然表现较弱。周五公布的社融数据中,11月新增人民币贷款5800亿元,同比少增5100亿元,实体融资需求较弱。
机构行为方面,配置盘的需求仍然较高。根据我们在《跨年行情如何演绎》中的分析,跨年行情多发生在12月中旬—来年1月中下旬。从本周机构的表现来看,农金社、保险在周三债市出现短暂调整时都明显加大了增配规模,若再次出现回调,其买入力量可能不弱,导致收益率上行幅度较小。
总结而言,短期内债市无明显利空,做多情绪可能仍占上风,但考虑到当前较低的点位,持续快涨的空间也相对有限,收益率可能会在惯性下继续下行,之后维持窄幅震荡,投资者仍可把握交易性机会。其中,可重点关注接下来一个月的机会:①保险在年末仍有回补久期的需求,对30Y国债的配置力量较强,参与的确定性较高。②跨年后,1月是农金社传统的配债高峰,结合其今年缩久期的操作,届时对10Y利率债的需求可能不弱。
而展望明年一季度,需关注降息预期落地及两会政策情况。降息预期落地后,交易盘可能出现系统性止盈,同时抢跑行情结束,配置盘的力量也相对减弱,届时可能导致收益率上行。此外,若两会的增量政策超预期,也将使债市出现调整。

2、机构债券托管量

3、机构资金跟踪






3.1

资金价格

本周流动性略有收紧。R007收于1.91%,较上周增加7BP,DR007收于1.69%,较上周增加3BP。6个月国股转贴利率收于0.78%,较上周增加2BP。

3.2

融资情况

本周银行间质押式逆回购余额118020.1亿元,较上周增加1.1%。从广义资管来看,本周基金公司、银行理财分别净融资-277.4亿元及92.4亿元。

4、机构行为量化跟踪






4.1

把脉基金久期

本周市场绩优利率债基金和一般利率债基金久期测算值分别为5.54和4.23,较上周分别增加0.31和0.35。

4.2

“资产荒”指数

4.3

机构行为交易信号

(1)二级资本债
(2)超长国债
(3)10Y地方债

4.4

机构杠杆全知道

本周全市场杠杆率为108.1%,较上周增加0.1个百分点。广义资管方面,本周保险机构杠杆率录得120.4%,较上周增加2.9个百分点;基金杠杆率录得105.0%,较上周减少0.3个百分点;券商杠杆率录得215.7%,较上周增加2.4个百分点。
5、资管产品数据跟踪






5.1

基金

5.2

银行理财

本周全市场理财产品破净率较上周有所下行,全部产品破净率为2.6%。
6、国债期货走势跟踪




7、广义资管格局




风险提示:需要警惕流动性的“退潮”;历史数据不能完全作为未来市场走势参考;模型测算可能存在误差;指数样本券调整可能会导致潜在的测算偏误;经济数据及经济政策超预期;信贷超预期。


相关报告

1、《2023中期机构行为观察》
2、《农金社交易能力强吗?》
3、《国债期货定价了什么预期?》
4、《降息后的机构百态》
5、《利率型债基还在加久期吗?》
6、《选久期还是票息?》
7、如何看二级资本债的交易机会?
8、如何提升长债交易胜率?
9、《保险欠配改善了吗?》
10、“资产荒”演绎到哪一步了?



相关声明

证券研究报告《谁是本轮债牛的推手?—机构行为周观察》

对外发布时间:2024年12月17日

发布机构:国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本报告分析师:

靳 毅 SAC编号:S0350517100001

刘 畅 SAC编号:S0350524090005

本公众号推送观点和信息仅供国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国海证券”)研究服务客户参考,完整的投资观点应以国海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若您非国海证券研究服务客户,为控制投资风险,请取消订阅、接受或使用本公众号中的任何信息。本公众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国海证券不会因订阅本公众号的行为或者收到、阅读本公众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客户。

本公众号不是国海证券的研究报告发布平台,只是转发国海证券已发布研究报告的部分观点,订阅者有可能会因缺乏对完整报告的了解或缺乏相关的解读而对资料中的关键假设、评级、目标价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应以国海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且须寻求专业人士的指导及解读。

本公众号及国海证券研究报告所载资料的来源及观点的出处皆被国海证券认为可靠,但国海证券不对其可靠性、准确性、时效性或完整性做出任何保证。本微信号推送内容仅反映国海证券研究人员于发出完整报告当日的判断,本公众号所载的资料、意见及推测有可能因发布日后的各种因素变化而不再准确或失效,国海证券不承担更新不准确或过时的资料、意见及推测的义务,在对相关信息进行更新时亦不会另行通知。

在任何情况下,本公众号所载信息、意见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所述证券或金融工具买卖的出价或征价,评级、目标价、估值、盈利预测等分析判断亦不构成对具体证券或金融工具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投资建议。对任何直接或间接使用本公众号所载信息和内容或者据此进行投资所造成的任何一切后果或损失,国海证券及/或其关联人员均不承担任何形式的法律责任。

本微信号及其推送内容的版权归国海证券所有,国海证券对本微信号及其推送内容保留一切法律权利。未经国海证券事先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翻版、复制、刊登、发表、修改、仿制或引用本订阅号中的内容,否则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国海证券就此保留一切法律权利。

本报告的风险等级定级为R3,仅供符合国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本公司”)投资者适当性管理要求的的客户(简称“客户”)使用。本公司不会因接收人收到本报告而视其为客户。客户及/或投资者应当认识到有关本报告的短信提示、电话推荐等只是研究观点的简要沟通,需以本公司的完整报告为准,本公司接受客户的后续问询。

本公司具有中国证监会许可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本报告中的信息均来源于公开资料及合法获得的相关内部外部报告资料,本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不保证其中的信息已做最新变更,也不保证相关的建议不会发生任何变更。本报告所载的资料、意见及推测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判断,本报告所指的证券或投资标的的价格、价值及投资收入可能会波动。在不同时期,本公司可发出与本报告所载资料、意见及推测不一致的报告。报告中的内容和意见仅供参考,在任何情况下,本报告中所表达的意见并不构成对所述证券买卖的出价和征价。本公司及其本公司员工对使用本报告及其内容所引发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概不负责。本公司或关联机构可能会持有报告中所提到的公司所发行的证券头寸并进行交易,还可能为这些公司提供或争取提供投资银行、财务顾问或者金融产品等服务。本公司在知晓范围内依法合规地履行披露义务。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投资者不应将本报告为作出投资决策的唯一参考因素,亦不应认为本报告可以取代自己的判断。在决定投资前,如有需要,投资者务必向本公司或其他专业人士咨询并谨慎决策。在任何情况下,本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投资者务必注意,其据此做出的任何投资决策与本公司、本公司员工或者关联机构无关。

若本公司以外的其他机构(以下简称“该机构”)发送本报告,则由该机构独自为此发送行为负责。通过此途径获得本报告的投资者应自行联系该机构以要求获悉更详细信息。本报告不构成本公司向该机构之客户提供的投资建议。

任何形式的分享证券投资收益或者分担证券投资损失的书面或口头承诺均为无效。本公司、本公司员工或者关联机构亦不为该机构之客户因使用本报告或报告所载内容引起的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本报告版权归国海证券所有。未经本公司的明确书面特别授权或协议约定,除法律规定的情况外,任何人不得对本报告的任何内容进行发布、复制、编辑、改编、转载、播放、展示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本报告的部分或者全部内容,否则均构成对本公司版权的侵害,本公司有权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靳毅投资思考
国海固收•靳毅团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