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后诸葛,难见公平:国自然,罚的还是太晚!

文摘   2024-10-17 15:30   陕西  

本文由蔚青学者说原创,部分素材来源于国家自然基金委员会。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内容仅做学术分享之用,转载本文请联系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源
近期,国自然公布了第二批2024年不端行为案件处理通报结果,不难发现,大部分违规案例均为开题多年、甚至已经结题的项目:

比如,最近讨论度很高的刘建妮2021年的重点项目、面地青项目被查出多次出现请托、打招呼等不端行为,目前,该项目“滇东寒武纪生物演化、化石埋藏与古环境重建探索”(批准号42130206)已被撤销。

再比如华农原教授黄飞若被撤销的两个国自然项目“组蛋白乙酰化调控Wnt∕β-catenin通路在猪肝脏氨代谢中的作用及机理研究”(批准号31572409)“PCAF调控丙酮酸代谢在妊娠后期母猪肝脏糖代谢紊乱中的作用机制”(批准号32072742),被查出在2018年、2020年、2023年发表的文章均出现学术不端违规操作

辽宁某高校燕秋4个国自然项目被撤销:“生殖内分泌激素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蛋白质糖基化的调控及致病机制的研究”(批准号31670810)、“胚胎发育和着床过程中O-岩藻糖化的特征及功能研究”(批准号31270866)、“糖基化依赖性uPA/uPAR分子结合及功能在胚胎植入和相关妊娠疾病中的作用机制研究”(批准号31870794)和“子宫内膜LeY/sleX糖蛋白的分析及其在胚胎着床中作用的研究”(批准号31070729)。经查,该学者的“问题”论文大多发表于2011-2019年期间,均挂上了国自然的基金号)

某知名论坛关于该话题的一些讨论

对此次国自然的“通报处理”,被网友调侃道:“如此操作,无异于偷。更何况,只是点名批评,怪不得前仆后继”。确实,国自然的审判“来的太晚”,之前划拨项目经费或许早已“付诸东流”。如此操作,也让人反思,国自然颇具“事后诸葛”的操作之外,学术公平为什么总是姗姗来迟?

姗姗来迟的“公平”

以新发布的第二批次通报为例,前文提到的刘建妮、华农原教授黄飞若、辽宁某高校燕秋均榜上有名。

有意思的是,标注基金号的“问题”论文大多为2011-2023年期间的项目,甚至最早可以追溯近15年前,辽宁某高校燕秋2011年刊发的论文(Qiu Yan*, etal. Cyclophosphamide-induced apoptosis in A431 cells is inhibited by fucosyltransferase IV. J Cell Biochem. 2011;112(5):1376-1383.(标注基金号30800195、30672753)

早在两月前本年度基金申请落下帷幕,大部分评审结果也伴之尘埃落地。姗姗来迟的国自然“处理”,仍给学者留下不少疑问:比如,此前争议度极高的“手软姐”,至今还没有任何回应。

某书上关于“手软姐”的相关讨论

迟到的正义,不值钱!

当学术公平“姗姗来迟”,迟到的“拨乱反正”又意义何在?如同“事后诸葛”般的伸张正义,也难怪有人顶风作案,甚至“前赴后继”。在笔者看来,“罚的太晚”,不仅滋生了学术套利空间,更是在根本上“劝退学者”科研。

一方面,国自然本身对项目后期缺乏监督评估,对获批立项的结题不了了之。凡是挂了基金号的论文一味视作项目结题的考核内容,“罚的太晚”不正是源自“管的太松”。正因如此,学术不端得以盛行。据一位医学科研界专业人士透露,“一般来说,很少听到项目结不了题”,其中原因就在于“结题只看你发表的文章有没有挂基金号,而对于文章本身与基金申请时的内容相关性,并没有严格的考量。也就是说,只要在项目执行期内有文章发表,再给文章挂上基金号,基本上就能结题。”

另一方面,“罚的太晚”,迟来的正义,一文不值。国自然资助有限、僧多粥少早已是学界共识,正因如此,迟到的“拨乱反正”愈显苍白。一个资助立项带来的经费资源、平台支持,其重要性不必过多解释,但更为重要的是,当不公成为学界共识,当国自然的“公信力”打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学者科研的积极性将大打折扣“劝退出走”、人才外流等隐患也将接踵而至

缘何“罚的太晚”?

在笔者看来,国自然“罚的太晚”主要原因有二:

第一,国自然监管趋严,但在维护学术公平却如同隔靴搔痒,止于“事后清算”和“学者自律”。正如此前提到的,国自然的“极限防守”,实质上更多流于“口头”和“形式”,在实际上并未切中要害。“大力倡导”的诸多举措,将“学术公平”寄希望于学者“自律”,确实“too young,too sample”。详情可点击→《国自然动画片严防“打招呼”,未免too naive!学术公平不应只靠“自觉”……

但不能否认,近年来国自然对基金评审中“请托、打招呼”管控趋严,密集出台了多项管理文件:

2022 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科研不端行为调查处理办法》重新修订,修订中特别将 “打探、打招呼、请托、贿赂、利益交换等” 中的 “打探”、“打招呼” 、“请托” 纳入科研不端行为予以惩戒。

2023 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出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请托行为禁止清单》,并开展了防范评审专家被 “打招呼” 顽疾专项整治。

今年 7 月,科技部也发布了《关于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有关项目评审请托问题处理的通报》,对请托人员、评审专家以及相关辅助人员的情况进行了公示。

但通报批评的也只是往年积压已久的“老项目、旧课题”,如此操作,学术公平确实来的“不够及时。于学者而言,作为自然科学领域资助层次最高、力度最大、也最具权威性的基金项目,将国自然称之为学者“命脉”也不足为怪,但客观上,优质科研基金资源仍相对匮乏且分配不均,并且短时间内难以扭转现状

网络上学者关于“国自然”的相关讨论

第二,“罚的太晚”症结还在国自然的项目评审过程、举报结果还不够透明。当规则不够清晰时,就易滋生“灰色空间”,在这一点上,国自然此前针对评审的公正性与透明度,同样进行多次重要改革。(比如,采用更严格的匿名通讯评审机制、随机发放评审包,目的就是为了遏制“打招呼”乱象。)但在现实中“明知故犯”的学术不端,仍屡见不鲜总有人把钻研的心思都用在挖掘规则的漏洞上。比如通过搜索申报书里列举的代表作确认申请人信息、广泛联系和示好可能的评审人,指望或多或少捞得一些好处。

正是不透明的机制、不及时的审判,才让学术圈可操作的套利空间继续蔓延,长此以往,真正的学术公平又该如何实现?对此,近期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名誉主席韩启德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严肃处理“打招呼”这类行为,“需要更加有效的第三方监督机制,逐渐形成一种威慑”。单就“评审”这一点上,他提议道:“能不能增加青年科学家申辩的机会、在基金没过时,提供一些申辩渠道……”要在效率和公平间寻找平衡,“同行评议与‘投票权’是不是该适当有所分离?这值得讨论”。

写在最后

当学者将国自然视作学术圈安身立命之根本,我们该反思的是,真正的学术公平该如何实现?正如窦贤康强调的:“公正性是科学基金的生命”。维护学术公平,杜绝“打招呼”,不能止于“事后清算”和“学者自律”唯有真正高效透明的机制,才能为学术公平保驾护航。目前,距离这一目标,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学术路漫漫,普通人攀爬学术阶梯,注定是一场充满不确定性的冒险……

形势总在变化,难度仍在升级!你是不是还在发愁:变化快、信息少、人脉少、科研忙,没有大把时间研究成功上岸的方法……蔚青学者作为青年学者学术生涯陪伴者,助你打破“信息差”,欢迎关注蔚青学者公众号并登录蔚青学者官网,助你轻松掌握最新的招聘信息政策解读科研动态👇👇👇

同时,对于正在备战2025海优申请季的各位候选人,蔚青学者为各位精心准备了以下超值福利,请快接住!👇👇👇

如果您对文章有任何问题或建议,请通过以下方式与蔚青学者说取得联系。联系方式:15366039465(蔚青学者说)

注: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内容仅做学术分享之用,转载本文请联系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源

蔚青学者说
你的学术partner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