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爹妈”式科研蔓延:寒门青椒,卷不过“学二代”!

文摘   2024-11-20 18:00   陕西  

注:本文由蔚青学者原创,部分素材来源于红星新闻、知识分子、新潮沉思录和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号等。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内容仅做学术分享之用,转载本文请联系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源

近日,某985高校公示24名学生获得该校最高奖学金,因“醒目”的标题在网上闹得沸沸扬扬。更值得注意的是,在众多获得者中,一名21级本科生与其母亲共同发论文还作为“第一作者”(其母亲为某高校教授,作为第三作者,第二作者为其母亲指导的研究生),引起热议。

令不少网友直感叹:羊水,才是人生分水岭。

图源 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号、红星新闻

 “学二代”蔓延!

说起类似的“学二代”,有争议的案例并不鲜见

前有2023年“学生集体患癌”风波中,被曝出的某院士之子与某985高校“杰青”(博士师从该院士)共一发Cell文章,尚在硕士阶段的院士之子担任“一作”备受热议;后有2024年“15名研究生联名举报导师”事件中,举报材料中提到这位211高校前副教授(现为讲师),曾先后派遣多位门下研究生为其初中女儿的学业“助力”(网传包括做作业、考试作弊、参加科创比赛等)

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3年、2015年和2017年三期数据的一项研究,证实了高等教育中“学二代”现象的存在。这项研究发现中国存在着明显的高等教育代际传递现象,父母辈接受高等教育等级越高,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概率就越高。而研究同时发现,发挥关键作用的是教育过程的“管道(pipeline)”。简单说,“学二代”们其实未必在实力上更优秀,他们的优势在于父母更擅长为他们选择赛道。可以说“学二代”是真正赢在了起跑线上,因为他们的家庭会去选择起跑线。

说白了,“学二代”倒不足为惧,真正让人担心的是“学阀二代”。后者特指在学术圈的“学二代”现象,几乎是学术资源和权力垄断的代名词,直指青年人才成长发展的公平性问题。科学家新媒体“知识分子”曾在文章中评价:“学二代在学术圈的情况,可能是一种对教育不公平极端状况的预演”。

近年来,学术界多次发生学者利用手中学术资源与权力为子女“铺路”的案例,更有甚者,滥用权力剥夺权力下位者的成果“供养”子女。无独有偶,Nature就曾曝光过,韩国多名学者均在论文中为其子女、亲戚“挂名”以助孩子进名校的情况,所谓的“共同作者”们,大多还是中学生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学二代”蔓延现象也不仅限于东亚国家,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的一项研究就发现:高校教授子女成为高校教师的机会,是普通人的25倍。

图源 Twitter

当然,不排除的情况是“学二代”们在耳濡目染或精心培养下,多少在天赋或后天成长上的确优异于其他普通学子,因而继续获得成果、荣誉无可厚非。问题是:成果和荣誉传承的背后,究竟是权力的传承,还是知识的传承?代际传递下,这些学术圈“学二代”的真实贡献名副其实吗?

祛魅的过程一直在持续,每每学术圈“学二代”的新闻曝出,圈外人惊叹:世人眼里那个最讲究“清白”的学术圈,也如同“富人圈”一样阶层固化了吗?圈内人担忧:一旦泛滥,留给“非二代”的上升路径,是不是被彻底堵死了?

“寒门”青椒vs“学阀”二代

“寒门”学子与“学二代”是什么关系?

有人说,当然是竞争关系。开篇新闻中,还值得注意的一个争议点是,官方公众号文章标题中的“24/67656”。要笔者说,这一视角提供了上述问题的一个答案:分子分母的关系。且不说这种标题隐喻手法的使用是否狭隘片面,至少证明,在学界的评价体系中,普通学子的确是通常被心照不宣地用来当做“分母”以突出“分子”的,竞争关系是默认的

而戏剧性的是,每位获奖学生的毕业中学也被公示出来,一方面的确实现了“今天我以母校为荣,明天母校以我为荣”;另一方面,顶尖学子清一色来自重点中学,也顷刻间将“出身论”的影响赤裸裸地具象化了。

图源 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号

笔者认为,由此可见寒门学子与学二代不仅是竞争关系,这种竞争还是“零和博弈”。资源有限,通常情况下,“寒门”学子卷不过“学二代”。那么,待这些“寒门”学子努力向上,博士毕业后进入学术职场后呢?“寒门”青椒,能否逆天改命?

回答这个问题前,先说一则坊间传闻:如今一些学界“大佬”,其子孙读博,3-4年便可成正教授。当然,据不少青椒反馈,没有出生在“罗马”,选择“再生父母”也不失为可行之道。学术圈内众所周知,继承者不仅可能是血脉相承的子女子孙,也可能是“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关系下的徒弟徒孙。

随着“学二代”现象在学术圈的蔓延,“寒门再难出贵子”的论调再度甚嚣尘上。不少普通出身的青椒回过头来发现:即便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好不容易杀出重围成为了985、211的高材生,又如履薄冰、过关斩将成为大学老师,却仍沦为一众“寒门牛马”,供养着一群“学二代”

这下,倒不是同台竞争了,直接进阶到或主动或被动的“打不过就加入”了。

豪门旧族万代千秋的美梦仍在昨日,累世公卿的白骨已化作尘灰。在笔者看来,学术圈“二代丛生”势必加剧“内卷”,到头来反噬的是整个青年学者群体如今高校“非升即走”普遍化,僧多粥少,普通“青椒”们若要留下来,本就要付出异于常人的努力。躺又躺不平,房子、车子甚至一家老小的生活都系在自己的职业前途上,卷嘛,还要面临一众“拼爹拼妈”“有资源有人脉”的竞争对手,走投无路,还不是只能陷入牺牲身体健康而加剧内卷的恶性循环中?近来不少青年学者英年早逝,其中不乏家境贫寒,一路以命相搏求一个前程却最终因病离世的悲剧。高校青椒,苦重压久矣。再说到底,竞争激烈还暗流涌动的学术环境下,怎么可能指望这群身心俱疲的年轻人做出突破性、创新性的科研成果?

最后,一定有人想留言:这问题无解。笔者想提前回应,今天我们观察、指出、思考问题,也许尚不能找出一个解法。但是,我们仍要发声,仍要坚持。在这个过程中,是为自己、为学者朋友、乃至为下一代,甚至为社会未来升级转型的后备力量,获取一些于这个时代困境下生存的勇气、反思与方法论。

以上仅为蔚青学者一家之言,欢迎评论留言分享!


学术路漫漫,普通人攀爬学术阶梯,注定是一场充满不确定性的冒险……

形势总在变化,难度仍在升级!你是不是还在发愁:变化快、信息少、人脉少、科研忙,没有大把时间研究成功上岸的方法……

到底哪些高校、学院、岗位会有坑?都有哪些坑?又如何更好避开?可以进入蔚青学者平台最新推出的“求职口碑”平台,主打一个“真实、有料”

求职分享、避坑吐槽,快快点击下方图片进入小程序👇👇👇

如果您对文章有任何问题或建议,请通过以下方式与蔚青学者说取得联系。联系方式:15366039465(蔚青学者说)

注: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内容仅做学术分享之用,转载本文请联系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源

蔚青学者说
你的学术partner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