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行评议,应该取消?

文摘   2024-09-29 18:07   陕西  

注:本文由蔚青学者原创,部分素材来源于Sociology理论志、知识分子、知社学术圈等。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内容仅做学术分享之用,转载本文请联系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源。

身处科研界的人,说起同行评议,都是又爱又恨

辛辛苦苦写出论文投刊,因有同行评审,编辑送审后,将是无法确定的“漫长”等待;勤勤恳恳完成了论文修改、项目申请获奖项申报,没想到遭受了偏见满满的“刻薄”评价,精神创伤好长一段时间不能恢复;每年披星戴月写好基金本子,提交后就开始祈祷遇见几位“心软的神”……

忍无可忍,不如取消!

随着科研竞争日渐激烈、人才评选角逐淘汰越来越残酷,科研界需要审核的文章、项目课题等成果数量暴增。同行评议周期长速度慢成本高、无法防范不端、抑制创新等等问题越来越多,矛盾越来越尖锐, 不少人对同行评议制度的质疑、抱怨和批评声音也与日俱增。

社交媒体评论区关于“同行评议”的部分批评、调侃

首先是质疑效率。在科研竞赛越来越“卷”的环境下,时间紧、任务重,小到一篇论文被拒被迫转投其他期刊这样的情况,科研人员要付出的代价都很高,更不说大到一些基金项目,周期几乎都是以“年”为单位。很多科研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原本一些数据或内容呈现的补充并不重要,但迫于同行评议的压力,要去花费大量时间精力做一些“看上去好看”的包装工作。

再就是声量最大的,对公平性的质疑。在每每公布重要的科研评审结果时(如,国自然放榜),对审稿人或是评审专家的抱怨已经成了学术界的一种流行文化。

一项基于同行评议语料库的研究发现,评审专家对学者个人能力的批评占到了语料库的24.5%,足足四分之一!而要提醒的是,通常来说,评审专家应该去评价的,只能是论文或项目申请书呈现出的数据、论证、研究方法、研究基础与思路等等,原本应“就事论事”,而如今变成“以论文评人、以项目评人”,这种风气越来越盛,还基本成了评价人才的默认习惯,这合理吗?

今年的国自然评审意见公布后,不少申请人反馈,遭到了评审人对自己学术出身背景弱、平台资源少的“炮轰”和“牛头不对马嘴”式的批评;此前,985博导痛斥自己博士生的学位论文因遭“恶意评审”毕业受影响,也在学界闹得沸沸扬扬……

近乎人身攻击的批评在同行评议里并不少见。费尽心力完成的成果,收到此类“不公”的对待,科研人感到“泄气、被贬低和恼怒”也就不难理解。

千万科研人的“生计”,悬在“同行评议”里。“取消”之声也因势而起。

讨论“抛弃”同行评议制度的部分文章集锦

没有同行评议,能行?

取消“同行评审”,并非取消评审,争议重点在“同行”

无论国内外科研界,优秀的专家总是少数,并且忙。同行评议,常常有低水平评审高水平现象,对于这种情况,饶毅在近期两篇文章中认为:(看似)拉平科学认知,实际是科学创新的大敌

图源 饶议科学

问题都出于同行评审人吗?

一定有不少评审人直接表示:不背锅!

据统计,科研人每年用于评审论文的工作时长加起来有15000年。高校等科研单位也为同行评议直接或间接支付了巨额资金。尽管有意思的是,这些钱几乎很少甚至没有落入作者或审稿人手中。但至少说明,长期以来无论主动或被动,大多普通评审人几乎是“用爱发电”在完成“评审”这件事的。如果说同行评议对许多被审人来说是沉重的,那么对部分评审人来说,也不是什么愉快的工作。没激励,费力不讨好,不愿审;要评审的成果及其背后的人,越来越多,找不到足够多的匹配的(或者说合格的)评审人。这或许才是当下同行评议最尴尬的处境

说到底,同行评议的背后是“人”。表面是同行评议,本质上已是关于话语权的博弈。

取消同行评议的潜台词是,认为现在的同行评议,话语权已经集中在少数人手里,不再是“谁人背后不评人,谁人背后无人评”,而是“80%的评审权掌握在20%同行手上”。权力游戏的背后是错综复杂的各种利益,任何伤害自身的改变,都无法至少说很难推进。

这也是“开放式同行评审制度(open peer review,OPR)”“透明同行评议(Transparent peer review)”等改良措施并无法普遍实行的原因,众所周知,这些改良方法有利于“提高透明度和责任感”,然而恰恰因此或许成为众多评审人的顾忌

还有方案提议,保留同行评议,AI或许大有可为。人类参加的活动,无法避免带有主观感情,而机器可以。要笔者说这的确是未来趋势(毕竟已有不少人用AI来完成部分科研工作),但新的问题是,AI也是人类的知识成果“投喂”培养成的,其对科研成果的评价依赖着历史数据中人类评价的标准,同样可能导致评价标准趋于“僵化”、结果千篇一律,最终阻碍创新的发现。

总的来说,目前提出的改良措施皆有很大局限性

回到初衷,同行评议本就只有两个功能:一是科研交流需求,其次是出于对交流的负责而进行的质量把关。其本身或许从来没有问题,而是在人才评价中被过于看重成了问题,在承担了“过于重要的责任”后,同行评议功能已被扭曲,单纯沦为对评价人的审核工具。学术竞争越激烈,风气越快速地增长。

社交媒体评论区关于“同行评议”与“科研人”关系的讨论

自诞生到现在,发展了几十年的同行评议可以说既是学术出版不可或缺的一环也是受到科学界高度认可的一种文化,同行评议作为交流环节,为科研界思想的碰撞、创新的发掘起了不小作用。然而当其作为评价机制被滥用的太多太广,就成为了牵涉甚广的一项产业,掌握无数人饭碗的存亡大权,与利益不可分割。

既是交流,就应回归交流。至于其要在人才评价上占多少参考比重是科研界各方应当去重新审视,群策群力以达成新共识的问题。


以上仅为蔚青学者一家之言,欢迎留言探讨!

你认为同行评议,应当何去何从?


如果您对文章有任何问题或建议,请通过以下方式与蔚青学者说取得联系。联系方式:15366039465(蔚青学者说)

注: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内容仅做学术分享之用,转载本文请联系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源

蔚青学者说
你的学术partner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