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优归国,或超一半“水土不服”!

文摘   2024-10-09 11:46   陕西  

本文由蔚青学者说原创,部分素材来源于南方周末、中国科学报、知乎、小红书、蔚青学者说、翰林咖等网络公开渠道。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内容仅做学术分享之用,转载本文请联系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源

经多方确认,海优结果已出。不过,部分学者还在纠结要不要回国,甚至,学者因“水土不服”再次归海的论调并未停歇……

社交平台上关于#海优归海的一些网友意见

回国后,两位海优如此形容自身“水土不服”现状,纷纷表示:“走不走,也只是时间问题

海优A:有学术能力但水土不服,拿不到面上项目,上会也被淘汰,横向项目基本也拿不到多少,学术能力以外的助推有所欠缺

海优B:回国两年什么项目都没中,文章中科院一区顶刊一作4篇,还有其他文章,本人也表明在申请国内项目时没推手

因“水土不服”,不少海外学者再次归海。或许,引才之后,更该考虑的是如何留住人才,如何让海外学者在国内也能安心科研
留不下,走不了

海外学者归国,首先要面对的第一道“门槛”就是“能不能留下”

一方面,与国外科研环境不同,回国后海优的“晋升考核”压力不小。甚至于,较之科研实力,强大的心理建设对一位国内独立PI更为重要。据两位海优表示:“虽然已经入职清北,但是在院系的考核之中没有通过。凭借过往的学术成绩和工作经历,用‘海优帽子+清北就职’的身份,一个去了北京211,一个去了东部985当了正教授。”

另一面,国内的学术生态,山头文化厚重,人情味较浓。一位往届海优表示:“海优回国面临的考核kpi五花八门,甚至,‘拉人入坑’也是考核之一,不想抽闷烟流眼泪,除了强大的心理建设之外,学术圈的人情世故也不得不懂,尽管心理上已经十分排斥。”

此时,有学者表示:“既然国内‘水土不服’,不如再次归海。”不过,再次归海,也没那么简单。如此前在《美国将重启“中国行动计划”!新一轮学者归国潮来临:国内学术生态,或将重新洗牌》文中提及:“大批华裔学者纷纷回国,异国科研,不是不去,而是不能去。”针对华裔学者的“中国行动计划”亦或重启,国外科研环境的稳定性仍有待商榷

水土不服,关键在“评价机制”

海归学者缘何再“归海”,一方面,水土不服的背后的环境因素不可忽视。据报告,“50%的海归能够相对比较顺利地融入到国内的生活和工作中,但还有47.7%较难融入。尤其是高中时期就出国的留学生,对国内的社会环境没有概念;或是大学回国再回国,与国内社会已经严重脱节,融入环境很困难。甚至还有4.8%的海归完全无法融入国内。

据中国人民大学高瓴人工智能学院执行院长、信息学院院长,国家高层次人才专家文继荣表示:“对于国内小环境的适应是海归们需要面对的一个挑战。”这里的小环境则是整个学术界。他继续解释道:“这里又有待遇、平台、学术机制等,直接针对科学家本人,包括他们所在的高校、科研机构的环境问题。”

环境之外的另一面,是国内学术生态的非学术因素较多,部分海归学者难以得到国内学界的认可,孤立无援的尴尬很难避免。据中科院下属某科研院所光学方向青年PI姚琪(化名)坦言:“目前,学术social是圈内生存的必需,就像caltech定期的social hour,人脉资源与学者科研本身是可以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这些所谓的非学术因素,是海归学者“水土不服”再归海的主要原因。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副教授崔鹏表示:“核心问题出在了人才评价体制上”。他表示,目前我们的机制有两个典型特征,第一个是人才帽子的独木桥;第二是非学术因素非常多。而这些往往会导致一些高层次海归人才得不到国内学界的认可,最终不得不再“归海”。

那么,什么才应该是人才评价的重点?建立一个让海归学者有归属感的学术生态,不仅是只是物质层面上的投入。上交教授李侠表示:“单纯靠金钱的投入来吸引人才,缺少对人才高级需求的满足。”对此,李侠表示:“这种粗放型引才模式成本巨大,无法持续,更为关键的是它缺少对人才高级需求的满足,从而无法引来最高端的人才以及最衷心的激情投入。”

写在最后

正如笔者在《不中海优不回国:海外引才,是“引”还是“耗”?》中提及,“对海外人才要做到‘引才而不耗才’,建立健康、开放的学术生态,至关重要。”要真正引进人才,一个留得下人才的学术生态是前提。打消海外学者顾虑,以丰厚待遇火热诚邀还远远不够。对此,立“新标”,以全新的评价机制为海外学者开辟出一片自由、开放的科研天地。而这些,都离不开“改革”二字。

以下是蔚青学者说此前整理的海外人才相关干货分享,详情可点击速览:

最新!全国各地海外引才政策盘点,回国后能享受到哪些待遇(建议收藏)
一文搞清中国高校教师真实的薪资水平!内附最全高校待遇及省市人才政策(建议收藏)

2025年海优依托高校该怎么选?内附最全2024高校海优待遇(值得收藏)
如果您对文章有任何问题或建议,请通过以下方式与蔚青学者说取得联系。联系方式:15366039465(蔚青学者说)
注: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内容仅做学术分享之用,转载本文请联系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源

蔚青学者说
你的学术partner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