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蔚青学者说原创,部分素材来源于知乎、蔚青学者说等网络公开渠道。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内容仅做学术分享之用,转载本文请联系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源
目前,土博毕业找教职,一片焦灼。博四吴小白(化名)说,从我们博士班毕业的就业情况来看,确实,大家都想直接找教职占坑,但直接能进的学校基本都是双非甚至四非,说不慌那是假的……
(如果你也正面临就业困境,那么,蔚青学者人才招聘这个宝藏,你值得拥有,学术生涯有蔚青学者陪伴~如此轻松如此简单(bushi只是小编在搞抽象~)
土博找教职:卷吗?
一位京区某科研院所理学教授介绍:“博士进高校教职只会越来越卷,19年招教职,普一应届博士(30左右)基本可进;疫情期间招教职,一个是30岁左右的985应届博士,另一个是新兴方向且有两年科研经验的40岁双非博后;2023年想进教研室,就需要头部985或自带项目的博士后了。”
面对高校教职日益攀高的“门槛”,不禁直呼:“去不起”!
湖北某985高校工科方向教师何昊(化名)介绍,“大学教职进校要求基本上半年一个更新周期,应届博士基本都要看‘出身’和‘实力’。”可见,应届土博要与35岁以内的博后、观望跳槽的教职一同“卷”,本就不占优势。
图源:蔚青学者网截图
若是既看“实力”又看“出身”,应届土博仅仅博士就读阶段的前期“积淀”,想进高校只能不断“下沉”。何昊(化名)说道:“不讲究科研品味,读博期间猛水成果学科评估c的地方轻松副高,如果灌水都不行,不如去扎根大西北。”
土博卷教职,不“出国”不行?
对于想入职211、985高校的应届博士,做博后是“卷高校教职”的必经之路。
首先,对不想“下沉”的应届博士,做博后,脱离导师独自科研,利于年轻的博士积累自身科研实力、提升“学术议价权”。据一位理工方向的青年教职说:“本土博士找教职还是优先看成果和出身,简历分量不够还是得去打好基础,找大牛组攒文章,或是出国当几年博后积累经验。”
其次,国内的博士后培养旨在“鼓励博士群体独立科研”,但实际上深受多重因素掣肘,易沦为“学术临时工”。
一方面,政策层面上,对博士后群体国家有明确政策扶持倾斜,鼓励博士/博士后群体不断打磨自身科研实力与学术积淀。2018年8月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印发《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中提出:“加强博士后等青年骨干力量培养……”
另一方面,各大高校在具体政策实施后,为大力培养“博士后”骨干力量,催生出当下极具特色的“师资博士后”政策(要求新入职教职以“师资博士后”身份进校,待考察后视考核结果决定是否正式“入岗”高校教职)
然而,国内的博后实况是:国内博后,“打磨自身成果”的同时,深陷时间、平台限制与杂务的困顿。据北京某211大学医学方向教师马芸(化名)介绍:“入站师资博士后基本没有‘二次试错’的机会,年龄限制压在那里,成果不出彩,留任不成、出站即‘失业’。更难的是,师资博士后的模糊定位,科研之外,还有申项目、教学、帮导师培养博士生……”
马芸(化名)说:“我们学校按国内教职的晋升路径,基本上是讲师-副高-正高,能在40岁升到正高都很大佬了。”
基于此,与纯粹本土培育的博士后相比,海外博后的“学术积淀”则更为“高效”、“纯粹”。据东部某985大学人才办老师海珊(化名)介绍:“海博后/海优回国找教职,目前处于政策红利期。一是省市高校的政策性需求,海优、海博后均为各大高校引进的主要群体。二是海外引进教职的含金量确实有保证。”
博四学生吴小白(化名)说:“我们同组三个师兄去海外当博后,都在争取拿海优帽子,回来后能直接跳过讲师副教授,冲一把正高,学校也基本不差。”
找国内教职,海归土博会更好“卷”吗?
海归土博“卷”国内高校教职的优势集中体现在“成果”与“人脉”兼而有之。
一方面,在学术上的“成果”积淀有天然优势。与国内相比,土博“出国”后科研环境相对纯粹,不受学术之外的琐事杂务影响。一位留德海归PhD韩思(化名)说:“一般,发达国家的科研系统,在人员管理、实验室科研等方面比国内更强调自主性和人性化,在海外积累的科研资源、甚至人脉都更国际化,便于在自己专业领域持续深挖、产出更多高质量成果。”
韩思(化名)说:“海外博后建立的学缘关系更国际化还是,国外某某大牛、国内某某大佬的弟子,这层关系一旦有了,能拿到的资源自然多了。”
图源:网络
另一方面,与纯海博相比,在圈子资源上的人脉积淀,海归土博内外兼备。一位中科院下属某科研院所光学方向青年PI姚琪(化名)坦言:“目前,学术social是圈内生存的必需,就像caltech定期的social hour,人脉资源与学者科研本身是可以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在这一点上,海归土博的独特优势就在于其‘中西汇通’的圈子资源。”
姚琪(化名)说:“海外博后无论是做一期还是多期博后,对个人科研发展还是有诸多‘裨益’的,虽说有一层“赌”的成分,但与海外大佬链接的紧密,你的科研积淀还是只增不减的。”
海归土博国内找教职,手握“科研实力”与“人脉资源”两大优势,能自然规避掉纯海博国内无“根基”、本土博士(后)国外无资源的缺陷。此外,以海博/海优身份回国找教职,还有国家、省市及高校的海外引才政策扶持,具体可见《最新!全国各地海外引才政策盘点,回国后能享受到哪些待遇(建议收藏)》。
写在最后,对于想走高校教职的博士而言,是否要去海外“镀金”?“出国”后是否还要重新回国发展,每个人可能会做出不同抉择。一是海外“镀金”,回国后的“个人发展”,需要重新适应国内高校的学术环境与考评体系。若回国后仍未找到心仪的高校教职,中间耗费的时间成本问题需要加以考量。二是个人的家庭、生活问题,回国后的单身教职的婚恋问题、已婚教职的配偶、子女、及父母赡养等问题。以上种种均需各位结合自身实际综合考虑。
最后!祝初入学术圈的你,好事连连,顺心如意!
如果是蔚青学者,一定会打开高效滴、专业滴、全面滴~高校人才招聘网站——蔚青学者,选择一片适合自己的肥沃土壤,再次扎根学术圈,完成一次大佬见了都要竖起大拇指夸两句(bushi,还是小编在搞抽象,补药diss我,我求生欲很强……
注: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内容仅做学术分享之用,转载本文请联系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