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11月24日,“新课标下的核心素养培育——阿德勒理论的现代启示”共读活动在山西华新能源高级技工学校举行。本次活动聚焦阿德勒《儿童的人格教育》,旨在通过阅读、分享与实践,帮助教育工作者在理论和实践中找到启发,助力学生全面发展。会上,郝晓东老师做《阿德勒人格理论对培养孩子的启发》主题分享。本文是据此整理出的实录,整理人王小凯。
大家好:
欢迎来到山西太原,今天有许多新网师、读书会的朋友从全国各地昨天奔波而来,还有早晨又从忻州定襄、武乡的许多老师专程而来,非常感谢大家对我们读书会的支持和信任。
我今天分享的题目是《阿德勒人格理论对培养孩子的启发》。其实,分享的过程也是一次学习。每次学习既是与大家的一次交流,也是一次自我的反思。刚才听詹文龄校长谈家庭教育,我的孩子也在台下。如果让我的孩子来说,我可能是个不称职的父亲,常年不在家,陪孩子的时间太少。因此,这也是我通过学习不断成长的一个过程。
01 命运的牌局:如何打好手中的牌?
阿德勒是奥地利的一位心理学家,他的童年充满了自卑与挑战。尽管家庭条件不错,但他排行老二,从小身体孱弱,四岁才学会走路,外貌平平且常年疾病缠身。这样的经历让他在成长过程中备受自卑的困扰,也塑造了他对人性独特深刻的理解。正是童年的这些经历,促使他从痛苦中思考,最终创建了独树一帜的心理学理论。他提出了儿童人格教育的重要观点:自卑与超越是人格发展的核心动力。
在思考阿德勒理论时,我也常反问自己:性格、品格、习惯、能力,这些因素中,究竟哪一个对人生的命运最重要? 或者说,我们该如何在既定的条件下找到影响命运的突破口?事实上,很多决定我们成长的因素并非我们自己能够选择,比如出生的家庭、父母的相貌、生活的城市,甚至所处的时代。这些就像一场牌局,我们无法控制自己抓到什么样的牌。
然而,人生不仅取决于我们拿到什么牌,更在于我们如何打好手中的牌。阿德勒的理论告诉我们,自卑感并不是阻碍,反而可以成为超越的动力。我们不需要羡慕那些“好牌在手”的人,而是要用自我的力量,设计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02性格、品格与人格:谁更重要?
在阿德勒的理论中,决定我们能否打好人生这副牌的关键不在于外在条件,而在于我们是否拥有完整的人格。人格统领着性格、品格与其他深层次因素,是个人发展的核心力量。只有完整健康的人格,才能帮助我们突破外界的限制,实现超越。
(1)性格:没有优劣之分,关键在于用在何处
性格通常指一个人行为和心理的特点,比如内向或外向。我们常听到“性格决定命运”这句话,但是否真的如此?
其实,性格本身没有绝对的优劣之分,内向与外向只是不同的表现形式。比如,有人希望孩子外向,认为社交能力强会更容易成功,但事实并非如此。很多成功人士,比如卓别林,虽然表现力极强,但其实是非常内向的人。这说明,性格的关键不在于它本身的优劣,而在于如何使用自己的性格优势。
性格大多受到遗传的影响,比如有人天生爱表达,有人更倾向沉思。但性格不能完全决定命运,因为即使是先天不足的特质,也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加以调整和利用。
(2)品格:重要但不足以决定命运
品格是指与道德和伦理相关的品质,如诚实、勇气、公正、同情心和责任感。这些特质往往决定了一个人是否值得信赖,是否能够获得他人的尊重。诚实的人往往品格优秀,拥有良好的社会评价。
然而,尽管品格重要,却未必是决定命运的核心因素。有些品格优秀的人,可能一生平淡无奇,甚至碌碌无为。良好的品格并不必然带来卓越的成就,它只是一个积极的基础条件,还需要其他因素的配合。
(3)素养:专业能力的重要补充
近年来,我们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素养通常指一生发展中关键的品质和能力,比如文化素养、专业素养或音乐素养等。然而,目前对于“什么是核心素养”依然缺乏清晰的界定,特别是“关键能力”和“必备品质”的边界模糊,导致其应用更多集中于具体领域。
素养常与特定学科或专业相关,比如一个学生可能在文学领域展现文化素养,也可能在音乐领域展现艺术素养。这些素养是成长的重要补充,但它们的作用往往较为局限,更多体现在具体场景下的表现,而不是全局性的力量。
(4)人格:统领一切的关键力量
人格是性格与品格的综合体,但它又远远超越了这两者。人格还包含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信仰、动机和能力等深层次因素,具有统领性和整体性。阿德勒认为,完整健康的人格是决定命运的真正关键。人格就像建造房屋的设计图,决定了如何高效利用现有资源,塑造一个人的内在与外在世界。
人格的作用不仅体现在个体的行为上,还会深刻影响外部条件,比如个人发展的平台、重要人际关系,甚至未来的机遇。当一个人具备完整健康的人格时,他的整个生命系统都会发生正向变化。
完整的人格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习惯,而习惯的核心来源于目标和信念。例如,有人会说“如何才能自律?”答案很简单:当你有了明确的目标时,自律自然成为实现目标的必要手段。
新网师老师的成长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们之所以能从平凡走向卓越,不是因为掌握了特别的技能,而是因为他们信奉了一句简单的话:“不抱怨,向内求,提升实力。”
这是一种信念的改变,当一个人长期坚持内在探索和自我提升时,就会逐渐发生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会带动各方面的习惯和能力提升,增强对情感的关注,从而全面提升个人实力。随着实力的提升,整个内外在系统会随之发生改变。正如詹文龄校长引用阿德勒所说:一个人的行为脱离不了他的完整人格,行为只是人格的显现。
当一个人开始向内求,着手提升自己的实力时,他对外界评价的关注会逐渐减少,不再抱怨,也不再将困难归咎于外部环境,而是回归自我,审视内心,学习如何变得更加强大和从容。在这个过程中,他会自然地舍弃无效的社交,开始接触专业人士,培养阅读习惯,并逐渐认同长期主义的价值观。这种变化并不仅仅是行为上的转变,更是一种深层次的价值观、动机,甚至信仰的改变。这正是人格作用的体现。
然而,今天的学校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过多关注智力因素的发展,而忽视了对孩子完整人格的培养。这种缺失会在孩子进入社会后逐渐显现,成为他们发展的限制,甚至变成一种束缚。
人的出身、家庭背景、遗传基因和时代条件,都是无法选择的“手中牌”。但是,如何把这副牌打好,取决于人格的作用。人格是统领一切的核心因素,就像建造房屋的设计图。即使材料是钢筋、水泥和混凝土,房屋的质量依然取决于设计的优劣。
完整而健康的人格能够影响一个人的机遇、发展平台、人际关系,以及环境的互动效果,甚至还能改变一个人的气质和精神面貌。因此,阿德勒将人格放在儿童教育的中心位置,认为培养完整的人格是孩子未来成长的重中之重。
03 正确的超越与错误的超越
阿德勒认为,影响一个人一生发展的,不是外部条件,而是他对这些条件的理解与应对。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看到贫困家庭中有孩子能够自强不息,最终取得卓越成就,也看到条件优越的孩子,因缺乏动力而碌碌无为。例如,山东临沂的陈州在13岁时失去双腿,但他并没有因为残疾而放弃人生。他说:“我是身体残疾,但我不是残废。”正是他对自身环境的积极理解,让他走出低谷,实现了人生的逆袭。
那么在人格的形成过程中,什么是驱动力呢?阿德勒认为,这种驱动力正是自卑。我们常将“自卑”视为贬义词,但实际上它是一个中性词,甚至可以是推动成长的积极因素。阿德勒区分了三个与自卑相关的重要概念:自卑性、自卑感、自卑情结。
自卑性:自卑性指由客观事实引发的自卑。例如,山东临沂的陈州因火车事故导致双腿截肢,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构成了他的自卑性。
自卑感:自卑感是一种主观感受,常源于比较。例如,王老师在新教育读书会上听了其他老师的发言后,感觉自己的知识过于浅薄。这种自卑感并非事实,而是比较带来的情绪体验。
自卑情结:自卑情结是指即便客观上没有自卑的事实,但自卑的感觉已经固化,难以消除。比如,丑小鸭变成了白天鹅,却仍觉得自己很丑。这种情结源于早年的环境和经历,深深根植于内心。
你知道吗?我在18岁之前最大的自卑,竟然是因为身高太高。在90年代,我初中时已经一米七几,而大部分同学个子都比较矮,我总是显得特别突出,就像“鹤立鸡群”一样。因为身高的缘故,我在课堂上总是被安排坐在最后一排,这让我常常希望自己能“矮一点”,好融入到同龄人的群体中。而压力更大的是,如果学习成绩不好,就会被同学取笑为“傻大个”。这种感受在当时对我来说是非常真实的自卑来源。这些自卑的感受,其实都是一种主观体验。
然而,比单纯的自卑感更需要警惕的,是自卑情结。应试教育环境中,孩子们常因分数和排名而被标签化为“好学生”“差学生”甚至“后进生”。这样的标签化容易让孩子们内心产生深深的自卑情结,认为自己在学习上“不是好学生”,并将这种认知固定下来,影响他们的长远发展。
我曾在农村教初三时,遇到过这样一个孩子。当我把他调到第一排时,他拒绝了,并说:“那是好学生坐的地方。”这让我意识到,他已经在潜意识中将自己归类为“不是优秀的学生”,形成了一种牢固的自卑情结。这种情结不仅影响了他的自我认知,也限制了他的其他潜力的发展。
其实,自卑是每个人都会有的体验,我自己也不例外。如果没有自卑,我也不会在四十多岁时选择继续深造。因为当我进入大学后,发现周围的同学都是教授、研究者,而我只是一个普通的高中老师,那种差距让我也有自卑感,因此促使我努力学习,追求提升。
阿德勒提出,自卑和超越就像硬币的两面,没有自卑便没有超越的动力。然而,关键在于超越的方式是否正确。目标导向论强调,我们需要正确地超越自己,而非通过错误的方式来掩盖或满足内心的自卑。
在教育中,我们常常看到一些孩子通过错误的方式来实现自卑的超越。例如,一些孩子因为学业成绩不如同龄人,就选择用调皮捣蛋的行为吸引关注。他们上课时回答不了正常问题,却通过搞笑或“阴阳怪气”的方式逗乐同学,以此实现“存在感”的超越。还有一些孩子,通过染怪异的发色或加入不良团体,试图在其他群体中找到归属感和成就感。这些方式虽然是一种超越,但却是错误的超越,无法帮助他们真正成长。
相比之下,正确的超越源自目标导向和长期努力。例如,在读书会和新教育中,老师和学生们通过学习、阅读、专业成长,逐步实现了从自卑到超越的过程。他们找到了正确的方向,将自卑转化为动力,并通过努力获得了认可和成长。
04 社会情感:幸福人生的基石
阿德勒指出,如果一个人只关注自我的自卑与超越,而忽视了社会情感,就会变得过于个人中心。因此,他在人格理论中加入了社会情感的维度,认为完整人格的构建离不开社会情感的培养。他从三个方面探讨了社会情感的重要性:职业、婚姻和人际交往。
(1)职业:热爱与价值创造并重
在职业领域,阿德勒强调,找到自己热爱的工作是幸福的基础,能让人感受到深层次的满足。然而,职业的热爱不仅仅是为了满足个人兴趣,还必须与价值创造相结合。一个人如果只热爱钓鱼或打麻将,却不能在社会中创造实际价值,那么这种热爱很难成为职业上的幸福来源。因此,职业幸福的核心在于将热爱与价值创造结合起来。
(2)婚姻:责任与边界的重要性
在婚姻中,阿德勒认为承担责任是构建健康关系的关键。婚姻并不是单方面的付出,而是一种相互承诺和责任的承担。同时,健康的婚姻需要边界感,彼此既相互支持,也保留各自的独立空间。这种平衡关系能促进人格的健康发展。
(3)人际交往:真诚与互惠为本
在人际交往中,阿德勒强调真诚是最重要的品质。人与人之间的长期相处,离不开一种互惠关系。互惠并不仅指物质上的交换,还包括情感上的支持和愉悦。即便没有实质的回报,能够提供情绪价值的朋友关系也能带来正向影响,这体现出人际交往的互惠性。
05 家庭对人格的影响
完整的人格从哪里开始培养呢?阿德勒指出,七岁左右一个人的基本人格就已经成型,中国的古话“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在心理学上是有依据的。人格的早期形成主要受家庭环境的影响,不同类型的家庭对孩子的人格发展有着截然不同的作用:
(1)专制型家庭
这种家庭父母对孩子严厉管教、过分苛刻,倾向于训练而不是教育孩子,把体罚视为必要的纪律和训练,用无穷尽的指示和不断的提醒指导监督孩子。父母和孩子长期处在一个强迫和抗拒的循环之中,无法解脱。在专制型家庭中成长的孩子有深深的自卑感,要么认为自己很无能,习惯听从别人的指示,形成温顺窝囊的性格;要么感到无助和受到不公正的对待,怨恨父母,主动反对,公然挑战,与父母语言对抗,或者为了逃脱惩罚而可能说谎。
(2)溺爱型家庭
这种家庭父母对孩子过分溺爱,娇宠过甚、唯恐孩子受到一点委屈、挫折;对待孩子像对待老板,自己像个仆人和奴隶,任何事情都给孩子包办代替;一味满足孩子的要求、脾气和一时冲动,给孩子各种礼物、特权和服务,而不考虑孩子的实际需求。在溺爱型家庭中成长的孩子也会产生自卑情结,感觉“爸爸妈妈都替我做了,是因为我不行”。这样的孩子总是期望毫不费力地得到一切,把他人视为快乐和舒适的供给者;在性格上爱发脾气,专横跋扈,缺乏界限感,甚至富有攻击性。
(3)放纵型家庭
这种家庭父母总是不在家,总是很忙、很穷或很富,缺乏对孩子的陪伴,忽视孩子对情感的需求。对孩子的成绩、优点觉得理所应当,缺乏鼓励;对孩子的缺点和错误不断强调、放大,而且经常拿别人家的孩子来对比。在这种放纵型家庭中成长的孩子,感受不到更多来自父母的关爱和关怀,长此以往,孩子的内心就会形成一种错误的自我判断:“我缺点很多,比别人差,不值得爸爸妈妈用更好的方式来对待我,我不值得被爱。”孩子长大后可能一生都在寻找被呵护、爱护的安全感,但因为缺乏与别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所以也很难与他人建立起良好的情感关系。
(4)完美型家庭
这种父母是完美主义者,只认可孩子的成绩,设立过高的标准,对孩子的成就永远不感到满意,习惯拿其他优秀孩子的成绩来与自己孩子对比。在完美型家庭成长的孩子因为始终被父母的高标准要求,要么奋发向上、出类拔萃;要么陷入自卑情结,感觉自己总是不如人,没有自信,甚至会完全放弃努力。
如果从家庭类型来看,大致可以分为以上四种类型。实际上,没有哪一种家庭会完全符合某个单一的类型,更多的是在不同的特点上有所侧重。最理想的家庭教育方式可以称为民主型教育方式。秉持这种理念的父母思想开明,做事民主,对孩子慈爱呵护,但对错误严格要求;认可孩子的独特性,尊重和平等感,鼓励孩子纠正错误和发展能力,给予孩子合理的成长挑战,允许他按照自己的速度成长。在这样的家庭中成长的孩子有充分的安全感和被认可感,不害怕尝试和失败,能以友善的眼光看世界。
06 自卑、超越与人格的构建
阿德勒告诉我们,自卑是儿童人格发展的基本动力,是人类成长的本质属性,也是深层的心理动力。自卑的意义在于,它推动我们通过超越来获得自信。而这种自信,对于孩子的一生至关重要,是健康人格发展的核心。
然而,用错误的方式来补偿自卑,正是许多问题儿童产生的根本原因。幼年时期是整体人格形成的关键阶段,这一时期的经历对孩子的一生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一个人的人格基础在七岁左右基本成型,但人格的构建并非基于客观事实,而是基于孩子对生活事实的主观看法。孩子如何认识和理解自己的经历,决定了他人格的形态;同时,他的整体人格也反过来影响着他的认识和理解能力。
生命的塑造就像建造一座大厦。遗传与环境,虽然提供了砖头和水泥,但真正决定大厦质量的,是设计和建造的方式,即人格。最重要的不是孩子拥有什么样的成长材料,而是他如何使用这些材料。这便是教育的意义——帮助孩子构建完整而强大的自我人格。
通过正确的超越,我们可以将自卑转化为成长的动力,帮助孩子获得自信,面对世界。教育的使命,就是为他们搭建这个通向美好人生的桥梁。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