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镇西】2025年元旦赠书活动:《教育应如童话般美丽》

文摘   2025-01-01 22:13   云南  
活动规则:从今天起至一周之内,凡留言获赞数进入前五名者,将获赠拙著《教育如童话般美丽》一本。

     估计书名就会让一些读者摇头:“教育怎么可能是童话呢?还‘美丽’?”

是呀,在“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提高一分,干掉千人”之类的“励志”口号充斥于不少校园的今天,侈谈“教育童话”会让人觉得“太乌托邦”了,甚至让人反感。

然而,早在1996年,雅克·德洛尔任主席的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了一份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德洛尔为这份报告所写序言的题目便是:《教育:必要的乌托邦》。

他说:“教育,对我们社会应该接待的儿童和青年一种爱的呼唤。”

“乌托邦”这个词,消极的意思是不可能达到的世外桃源;而在积极意义上,它表达的是一种美好的理想。德洛尔说“教育是必要的乌托邦”,意思是教育应该超越当下而指向人类未来的幸福。教育之所以存在,就是因为它承载着人类的梦想,如果没有了这个梦想,就取消了教育。
作为一名有着四十多年教育实践经历的中国教师,我还想赋予这个“乌托邦”另一个含义,就是教育不但代表了人类走向未来的理想,而且教育过程本身也应该有着美好、情趣、浪漫、纯真等乌托邦色彩。我们的校园应该洒满阳光,校园的教室应该洋溢芬芳,教室的课堂应该充满诗意……学校,应该是每一个孩子向往的地方!

然而我们现在的教育是这样的吗?

中国当然有许多学校是非常吸引孩子的,无论是大都市的北京十一学校、育英学校,还是大西南的成都华德福学校和贵州大山里的田字格小学……都是孩子们依恋的地方。像这样的学校在中国显然不止这几所,限于我的视野也限于篇幅我不可能一一列举。

但毋庸讳言,对相当多的孩子来说,学校并不是一个快乐的地方,而是一个想方设法逃离的“监狱”。对此,用不着我拿出确凿的“调查统计数据”,许多有孩子读书的家长都会证明这一点。不然,怎么会有“厌学”的说法?

还是举两个例子吧——

我的一个徒弟也是教师,他对我说,读小学二年级的孩子有一天回来,兴高采烈地说:“爸爸,明天不上课,老师说放假一天。耶!明天不上学啰!”原来,是该市举行大型的国际博览会,为了避免交通拥堵,全市中小学都停课一天。孩子小,不懂为什么学校会放假,但“明天不上课”孩子是懂的,所以非常开心。

年轻的父亲对我说:“李老师,我现在都还记得前年上一年级的前一天晚上,孩子兴奋得睡不着觉的情景!这才多久啊,孩子就不愿上学了!”

就在我写这篇短文的一周前,即开学第一天,某市一个初三女生跳楼自杀了。人们从孩子的作业本上,看到了她画的在校园自杀可以采用的各种方式:高楼跳下、教室上吊、旗杆穿腹、溺死池塘、倒挂篮筐……其父在朋友圈写道:“自从你进了这个别人都认为高高在上、了不起的‘名校’,你就没有了笑容,铺天盖地的作业,就连过年也不放过!!!”

可是,教育本来不应该是这样的啊!我爸爸妈妈都是老师。小时候,我经常跟着妈妈参加她组织哥哥姐姐们(其实都是小学生)的野炊、露营。那时候,在我的心目中,上学就意味着好玩和快乐,意味着天上的风筝、原野的歌声、山坡的炊烟,意味着“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
我当然明白,学校不是捏泥巴、滑滑梯的幼儿园,而是学知识的地方,不能只有单纯的玩儿;但即使是课堂学习,也应该让孩子有求知欲的满足、好奇心的点燃和想象力的放飞……一句话,学习应该让孩子有一种源于智慧的快乐!教师应该把孩子求知的目光,引向广阔无垠的宇宙,让孩子的心中装着整个世界,而不是将他们的心束缚于书本上那些必须死记硬背的“知识点”。充满智力挑战的学习,当然包括了攻克难题的艰辛过程,但因为是主动的超越自己,因而无论结果是否是满分,其过程都是一种学习的享受。

我在大学四年级的时候,读到了19岁王蒙写的长篇小说《青春万岁》,书中洋溢的理想主义气息,深深地感染了我,让我情不自禁地想到了自己未来的教育,我甚至感觉,这部小说就是未来我校园生活的蓝图。

所以,从工作第一天到退休,我都努力让自己的每一个班都色彩缤纷,让自己的每一堂课都妙趣横生。于是,有了“未来班”和谷建芬老师为我谱曲的班歌,有了峨眉山之巅我和学生躺在雪地上摆的“一班”二字,有了瓦屋山原始森林我和学生的探险之旅,有了我和学生在锦江之畔种下的一排排银杏树,有了我的学生走街串巷寻找成都公共场合的错别字,有了我语文课上学生之间关于巴以冲突或谁能夺得本届世界杯冠军的激辩……

几年前毕业三十多年的学生和我一起骑游时对我说:“李老师,当初你教我们的时候,我们每天都盼着上学!”

这是对我教育最好也是最高的评价。

“每天都盼着上学”,他们“盼”什么呢?不就是如童话般美丽的校园生活吗?

本书的不少文章,正是我童话般美丽教育的写照。我希望通过这些故事,能够提醒更多的教育者——特别是年轻教师重新认识教育的本色,意识到教育原本应该是给孩子们现在的快乐和未来的幸福,而不是痛苦的折磨。让我们校园少一些内卷的血腥,多一分和谐的温馨。让孩子们长大后想起校园生活不是不堪回首,而是发自内心地说:“那是我生命历程中一段阳光灿烂的日子!”

我当然知道,今天的中国不可能回到几十年前。人口由几亿激增为十几亿,计划经济已经转为市场经济,由此带来社会生活节奏的急速加快和就业竞争的空前剧烈,都让当今校园不可能再是田园牧歌。但是,无论国家和世界的经济、政治、科技、文化如何日新月异,人类所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最终必须造福于人类本身,因此我们的教育应该随历史的前进和时代的发展,而更加符合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不是背离人性。AI时代,教育更应该有利于人的解放与自由,而不是让最新的科技成果成为应试教育精致的助纣为虐者!

今天的教育童话也许不可能复制昨天的模板,但同样应该也可能以新的形式展示教育的快乐!而快乐,正是教育童话的内核。

无论如何,我们的教育不能再让孩子们惧怕上学了。

(该书由华东师大出版社出版,京东有售)

——————————

     镇西茶馆不定期会有广告文案,我早有说明:《直言不讳答网友:我不会接受任何道德绑架》。请感到不适者自行离去。

       

      请勿在后台给我发消息,我一般不看后台消息,因为每天铺天盖地的“求助”我无法一一回应和满足,请理解!有事在每天的文章后留言即可。


旧文重读——


01 直言不讳答网友:我不会接受任何道德绑架


02  不做“意见领袖”,不为“圈粉”写作


03 别老想着请教别人,只有你自己能够帮你自己





詹大年私号
詹大年认为:家庭教育教人文,学校教育教科学,社会教育教规则,自我教育教信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