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大年/ 假期里,如何面对玩手机的孩子

文摘   2025-01-07 22:00   云南  


放假了,一些家长看到孩子玩手机,就焦虑了,崩溃了。
那么,我们应该问自己:孩子如果不玩手机,玩什么?还有什么比手机更好玩的?
关键词:玩。玩什么。

【手机为什么好玩】

为什么孩子爱玩手机?因为手机好玩——至少比爸爸妈妈都好玩。
人,是关系的动物。人不可能离开关系而存在。现实生活中的关系如果开始冷淡了,虚拟的网络关系自然而然就建立了。
人,是感觉的动物。特别是电子产品出现以后,人更是在乎感觉上得到了什么而不是现实中得到了什么。现实中难以得到的东西,电子产品里立即可以实现。比如,获得感与存在感,在现实中难得到,在手机里就非常容易得到。
“玩手机”,其实是玩手机里的程序。反过来说,就是玩家被手机里的程序控制了。关键词——“被控制”。说白了,网络产品都是从“控制”出发而设计出来的。
孩子为什么爱玩电子游戏?因为电子游戏有几大吸引力——
1、互动。
2、平等。
3、有参与感(注意,“参与感”特别重要)。
4、没有权力控制。
5、由游戏规则说了算而不是由哪个人说了算。
6、可以随时得到客观的评价。
7、努力了就有好的结果。

——以上7点,哪一点不好?哪一点不被欢迎?



【手机能不能玩】

手机是先进的互联网时代的最具代表性的工具。时代越先进,人就越自由。所谓自由,是选择,而不是被选择。一个完整的人,就是一个自由得不被选择的人。
如果一个孩子连手机都不爱玩了,那十有八九是有病了。
当然,手机是双刃剑。但人类历史上的“双刃剑”不只是手机,还有旧石器与火......
面对“双刃剑”,我们要做的不是禁止,而是趋利避害。
 

【如何做到孩子不被手机控制】

一、父母好玩了,手机就不好玩了。现实中的情感与创造的体验,是永远要优于手机里的体验的。也就是说,人与人玩,才是最好玩的。因为,人是有创造的,而机器却只有程序。只玩手机的孩子,无疑是孤独的。孤独的孩子,会把玩手机当成生命的存在方式。
假期里,要做一个好玩的父母。好玩的父母会为孩子设计一个又一个的游戏一样的“好玩”的程序。这个好玩的程序会不知不觉取代手机里的程序。

二、家庭里孩子的参与感特别重要。“参与”与“参加”不一样。前者是主体,是“我的事”。后者是客体,是“关我屁事”。比如,做饭。如果父母只让孩子偶尔做一下帮手,那干得好不好都不关他的事,他就没有获得感。如果从设计、采购、布置、加工、评价都有他全程参与,他的主体存在就得到了认可。再比如,旅游。“全家人跟着孩子玩”和“孩子跟着全家人玩”的设计理念是完全不一样的。任何人,都有“主人”的意识与需求。你不让他做生活中的主人,他就会去做手机里的主人。

三、跟他一起制定规则。特别说明:不是家长制定规则去“规则”孩子。而是一起制定规则,一起遵守规则,一起接受规则的惩罚。这样,才可以让规则从手机里走进生活中。

不要相信谁可以帮你的孩子“戒掉”手机。如果真有这样的事,那么,把手机戒掉之后,你就会得到一个呆若木鸡的孩子。

其实,很多很多的人都不是“玩手机”,而是“被手机玩”。
AI时代,不会玩手机的人,那就不属于这个时代。

    ——2025年1月7日修改重发

(詹大年  昆明丑小鸭中学校长 )


詹大年私号
詹大年认为:家庭教育教人文,学校教育教科学,社会教育教规则,自我教育教信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