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刚/我们为何总是抱怨不断

文摘   2024-12-17 22:01   云南  
文丨郁剑

作为一线教师,面对当前教育的诸多问题,我们为何总是抱怨不断,总是习惯性甩包袱?
从网络话题反馈的信息来看,大家达成高度共识的原因不外乎“局长要政绩,校长要成绩,家长要结果......”教师夹在中间,就像受尽了白眼的小媳妇似的,遇上了各路难以伺候的“公公婆婆”,感叹命运不济。
事实完全如此吗?
荀子说:“自知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怨人者穷,怨天者无志。”意思是说有自知之明的人不会抱怨别人,掌握自己命运的人不会抱怨苍天;抱怨别人的人则穷途而不得志,抱怨上天的人就不会立志进取。
如果抱怨能解决问题,那我们就啥事都别干,一味地抱怨得了。
抛开教育体制、机制、环境这些我们无法撼动却方便甩锅的问题,我们不妨试问一下自己,为了心中所谓理想的教育,我们曾经做了或者正在做出哪些努力?我们的教育初心和信念是否依然炽热如初?我们的专业素养是否撑得起沉甸甸的教育责任?我们的从教行为是否符合现行的师德规范?
不是因为读了詹大年校长的文章《教育确实病了,解药却在我们每个人的手上》之后,我才有了这样的思考。在过去的教育反思中,我反复强调这样一个观点——小步走,做我们自己该做的、能做到并且能够做好的事。
我们做好了,教育自然就好了。这个道理很浅显,但许多人未必就真的明白,或者是揣着明白装糊涂。可见,遵循教育规律、坚持做正确的事真的很难。原因无非是这样做出成效太慢了,这并不符合各方利益的博弈,当然,除了孩子一方。可悲的是,教育事事关乎孩子的未来,却没有人在意他们怎么想,也没给他们什么发言权,那就只能逆来顺受好了。
这么多年来,有违常理的事层出不穷。就如,明令禁止的事我们一样没少干。大力倡导的事,一件也不愿多干。人生就是这么矛盾。不知大伙儿发现了没有?我们中间有两种“侠”,一种是“甩锅侠”,一种自然就是“背锅侠”了。“三个公婆”先得是“背锅侠”,背的多了自然也得甩出去。最后弄得人人手里不止一口“锅”,大家都觉得委屈。教育内耗可能就是这么产生的。
二十年前,我在网络上目睹了一场教育界的激烈争鸣,看到一批有思想的教师这样描述自己的教育现状:“做理想的教育,就是戴着镣铐跳舞。”他们说痛并快乐着,好多人深以为然。同样的体制机制,同样的条条框框,他们坚持做独立的自己,坚守自己的教育信念,坚定心中的教育梦想,最终从夹缝中冲了出来。
刘伯温写过一副自勉联,广为流传。他说:“岂能尽如人意,但求不愧我心。”我们做任何事,永远等不到万事俱备的时候,那到底做还是不做?教育同样如此,外界的种种“干扰”不是我们不作为的理由。
的确,大事我们关心不了,也解决不了。但是,做教师,我们的课堂完全可以自己做主;做班主任,我们完全可以缔造一间完美的教室,打造属于师生和谐共生的微生态。问题是,许多人除了想方设法抓出令人亮眼的成绩,并没有其他多余的想法。
在农村小学当老师的时候,我就有很多想法,也敢于尝试,这并没有让家长们、校长们、局长们担心和制止。比如,我认为读书很重要,就想尽办法为孩子们寻找图书资源。比如,我觉得自己的专业成长需要深度反思,那就养成每天课后写反思的习惯。比如,我觉得玩也很重要,就建议学校开设第二课堂(现在叫社团活动),呼吁校长尽量采购一些低成本的体育器材(排球、篮球、乒乓球拍、羽毛球拍、跳绳、跳棋、象棋、五子棋),结果他真的采纳了建议,于是我们学校成了当时第一所在农村搞第二课堂的学校。
套用李宁的广告词就是:只要敢想敢做,一切皆有可能。
如今,我们当中有一部分人已经在做出积极的回应与尝试。只是,长期以来思维的固化,短时间内还不足以改变我们处事的惯性势能。就像,我们读苏霍姆林斯基、读李镇西、读刘希娅、读汤勇、读詹大年......我们大谈特谈心得体会,似乎从中抓住了教育的真相,解开了教育的密码。可是,与教育实践严重脱节的所谓的“知道了”、“明白了”、“懂得了”、“想到了”,在具体的教育场景中竟显得如此苍白。
纸上得来终觉浅。我们总觉得做教育很难、很难,似乎有着无形的障碍、难以挣脱的桎梏束缚,所以往往抱怨多于行动。苏轼却说:“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詹大年私号
詹大年认为:家庭教育教人文,学校教育教科学,社会教育教规则,自我教育教信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