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我们常常被外界设定的成功标准所牵引。
追求财富、社会地位、关系、资源,似乎拥有这些,我们就获得了成功。
然而,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生的真正价值与幸福感,往往源自于那些看似平凡却深植内心的热爱。
01
对平凡的工作
保持热爱
心理学中有一个理论:自我决定理论。
它是指我们在出于兴趣、热爱而非外在奖励而从事某项活动时,会获得更深层次的满足感。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很多人在工作中找不到满足感。
因为从事这项工作并非出于热爱,而仅仅是为了获得一份收入。
但是,当我们投身于热爱的小事时,如写作、绘画等,我们实际上是在满足自己的内在心理需求,获得一种满足感。
因此,稻盛和夫在《干法》中提到,人的一生中有差不多三分之一的时间在工作。
如果不爱自己的工作,那是非常痛苦的事。
他曾在这本书中写过这样一句话:
“如果你不爱你的工作,那你就去爱它。”
我们不一定要做怎样轰轰烈烈的大事业,即使平凡的小岗位,也能获得价值感。
如果不能把兴趣当工作,那就去尝试热爱你现在的工作吧。
02
投入专注
开启心流体验
读书的时候经常在解一道数学难题时,感受到全然投入的心流体验。
当经过重重困难的推导,终于得到想要论证的结果时,那种酣畅淋漓的幸福感至今难忘。
米哈里·契克森米哈伊在《心流》中提出了“心流”的概念。
是指当人们全身心投入到一项具有挑战性且与自身能力相匹配的活动中时,会进入一种高度专注、愉悦的状态。
如果我们做事总是敷衍了事,无法全身心投入,自然无法感受到喜悦。
只有全然投入到当下正在做的事情时,我们才能找到乐趣。
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中的小事,可以尝试更加投入和专注,这样更容易获得满足感。
也更能获得心流状态和幸福喜悦的感觉。
03
微小行动
累积幸福资本
彭凯平在《活出心花怒放的人生》中提到:
“幸福并非遥不可及的大目标实现后的瞬间体验,而是由日常生活中一系列微小的瞬间累积而成。”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幸福账户”。
当我们做那些能够激发正面情绪的行动时,就像在“幸福账户”中存款。
每天给爱人一个拥抱,过节时为亲人送一份礼物,给孩子庆祝生日等等。
这些生活中的小确幸就像在“幸福账户”中存入了一笔存款。
持续的为“幸福账户”投资,我们就有更强的资本去抵抗生活的压力、提升幸福感。
就像《人民日报》说的那样:
“人生,其实并不需要总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事。因为哪怕仅仅一件心中热爱着的小事,就足以抵过岁月漫长。”
写在最后的话
在热爱的小事中深耕细作,也可以收获心流带来的愉悦与成长。
一个人最幸福的事,大概就是活在自己的热爱里。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更多深度好文
请关注|心智成长坊
🌹点赞分享,好运连连!点个在看,与你共勉👍
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
就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