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绛先生的这3句话,让我们明白:一个智慧的人应有怎样的人生态度

百科   2025-01-15 23:12   上海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杨绛出生于书香世家,自幼便深受文化的熏陶。


她淡泊名利、勤奋好学、乐观而豁达。


一生经历了种种磨难,却在文学创作和翻译等领域上取得了杰出的成就。


她用3句话,教会了我们:一个智慧的人应该用怎样的心态和视角,去面对人生中的挫折和不如意。


01


活得淡然

才能活出高贵


杨绛先生说“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简朴的生活、高贵的灵魂是人生的至高境界。”



杨绛曾任教于清华大学。


当时,校内评定职称、争取科研资源等竞争激烈。


有一次,系里有一个重要的学术交流名额,许多人为此明争暗斗,四处奔走拉关系。


杨绛先生却对此毫不在意,依旧每天按部就班地备课、授课,闲暇时便沉浸在自己的文学翻译与创作中。


当有人劝她也去争取一下这个名额,说这对她的学术发展很有帮助。


杨绛先生微笑着婉拒:“我觉得现在这样专注于学问,就很好。争来争去,反倒失了本心。”


 最终,她放弃参与竞争,在简朴的生活中,继续为文学事业默默耕耘,翻译出了影响深远的《堂吉诃德》 。


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道:“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智慧的人,懂得在纷繁复杂的世界里,坚守内心的宁静,珍视精神的富足。


因为他们明白,真正的价值并非来自外在的财富与地位,而是源于内心的平和与灵魂的高贵。


02


正视自我

用知识充盈人生


杨绛先生说:“你的问题主要在于读书不多而想得太多。”


杨绛出身书香之家,从小就爱看书。


有一日,父亲杨荫杭问她:“如果一日不读书会怎样?”她回答 :“不好过。”


父亲接着问:“一星期不读书呢?”她回答:“一星期都白活了。”


在东吴大学读书时,她虽选择了政治学系,但仍将大量时间花在博览群书上。


后来她到清华大学借读,常坐在图书馆一读起书来就是一天。


她阅读了许多小说、原版政治书和外国小说,为其日后的创作和翻译打下了坚实基础。


阅读让她充实了精神世界,也获得了古今中外众多圣贤的大智慧。


余秋雨也曾说:“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想摆脱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迟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扰。”


03


乐观豁达

笑对人生起伏


杨绛先生说:“人间不会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夹杂着烦恼和忧虑,人间也没有永远。”


杨绛一生历经时代变迁,遭遇诸多磨难。


早年,她与钱钟书为追求学问,在海外求学,生活虽有学术探索的乐趣,但也面临着异国他乡的文化差异与生活艰辛。


回国后,时局动荡,他们经历了战乱的颠沛流离,生活极不稳定。


“文革” 期间,杨绛与钱钟书遭受冲击,被下放干校劳动。


杨绛被安排打扫厕所、被剃了 “阴阳头”、被游街,备受屈辱。


这段时期,他们不仅要承受身体的劳累,还要面对精神上的折磨。


然而即便如此,他们夫妻间相互扶持,苦中作乐,在困境中依然保持对生活的热爱。


被安排扫厕所时,她把厕所打扫得干干净净在里面看书。


被剃 “阴阳头”时,她把女儿的长头发缝在钱钟书不戴的帽子上,做成假发出门。


在游街时,她心里把这荒诞的场景当作一场奇特的 “演出”,而自己是演员。


这种苦中作乐并非是对苦难的忽视,而是一种豁达超脱的心态。


因为智者懂得在困境中寻找精神的支撑点,不让苦难完全吞噬自己的内心,时刻保持着精神上的独立与乐观。


印度诗人泰戈尔在诗集《飞鸟集》中有一句话:“世界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


乐观豁达,是一种对生活的敬畏与热爱,是智慧之人在面对人生起伏时的坚定姿态。


写在最后的话


杨绛先生的这3句话,告诉了我们,应以怎样的心态去面对世间的种种磨难和挫折。


愿我们都能从杨绛先生的智慧以及这些金句中汲取力量,拥有一个从容、充实且有意义的人生。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更多深度好文

请关注|心智成长坊


🌹点赞分享,好运连连!点个在看,与你共勉👍


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

就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心智成长坊
探索自我、提升认知、促进情感成熟,是每个人在生命旅途中都要面对的重要课题。让我们共同踏上一段深刻而美好的心智成长之旅!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