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执斌丨荀卿访秦与秦的统一

文化   2024-08-17 06:34   陕西  

摘要:秦昭襄王四十三年(前264年),荀卿访问秦国。在与昭襄王嬴稷、应侯范雎会晤时,荀卿强调儒家的作用,指出秦国的缺撼是“无儒”。他把统一天下的希望寄托于秦,为秦设计了统一天下的政治方略——“节威反文”。有研究认为,从秦昭襄王到秦始皇,秦国的政治传统较之荀卿的统一方略相去甚远,因而使荀卿思想遭到冷遇。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关键词:荀卿;无儒;节威反文

战国时期,诸侯兼并,愈演愈烈,逐渐酿成四海归一的历史发展大趋势。荀卿作为生活在战国后期的最后一位大儒,预见到历史发展大趋势,盼望四海归一,提出了“一天下,财万物,长养人民,兼利天下”的主张[1]81。那时候,“凡天下强国,非秦而楚,非楚而秦,两国交争,其势不两立”[2]2290关注四海归一的大儒荀卿先后访问楚国和秦国。

根据钱穆先生考证,荀卿自齐适楚,“当在湣王十五十六年间也。是时荀卿年当五十五六。”[3]458齐湣王十五、十六年,正当楚顷襄王十三、十四年,即公元前286、公元前285年。楚顷襄王的前任君主是昏庸的楚怀王。他曾一度信任屈原。屈原辅佐楚怀王,制定宪令,在内政上主张变法革新,举贤任能;在外交上坚持联齐抗秦,两次出使齐国。屈原草拟的宪令,限制了贵族的特权,以上官大夫靳尚为首的佞臣在楚怀王面前诋毁屈原。楚怀王不辨忠奸,疏远、流放了屈原。公元前 299年,楚怀王受骗入秦,被扣留,楚太子横继位,称顷襄王。顷襄王淫逸奢靡,不顾国政,令尹子兰、上官大夫靳尚继续诽谤屈原。顷襄王盛怒之下,再次将屈原流放江南。楚国政治的黑暗腐朽,不会给到楚国考察的荀卿留下好印象。

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国势如旭日东升,蒸蒸日上。伴随国力增强,秦对外进攻,不断扩张。魏成为秦首先攻击的对象。秦孝公二十二年(前 340年),卫鞅攻魏,大破魏军,俘公子卬。秦封卫鞅为商君。两年后,秦攻魏岸门,俘其将魏错。秦孝公死,子惠文王驷立。秦继续向东扩张,威逼三晋。秦惠文王八年(前330年),秦大良造公孙衍破魏军于雕阴,虏魏将龙贾。秦惠文王十年(前 328年)魏献上郡十五县给秦,从此魏失去河西全部领土。秦惠文王二十年(前318年),魏将公孙衍联络赵、韩、燕、楚“合纵”攻秦。结果,秦军打败联军。公元前 316年,蜀生内乱,秦惠文王派司马错一举而灭蜀,占领富饶的“天府之国”。于是秦国恃强,益轻诸侯。同年,秦攻占赵国中阳、西都。次年,秦又攻占赵国的蔺。公元前 314年,秦大败韩军于岸门。公元前 312年,秦、楚大战于丹阳,楚军大败,死于此役的楚将有七十余人。楚怀王又发兵偷袭秦蓝田,再败于秦。秦夺取楚汉中部分土地,置秦汉中郡。楚西北门户落入秦国。公元前 311年,秦惠文王死,子武王荡立。公元前 308年,秦武王派甘茂攻下韩国大城宜阳。从此秦国势力向中原步步渗透。次年,秦武王与孟说举鼎,折足死;异母弟秦昭襄王稷立。公元前306—前251年秦昭襄王在位。起初由其母宣太后当政,外戚魏冉为相,旧贵族专权。公元前 266年,秦昭襄王驱逐专权的旧贵族,改用范雎为相。他喜战伐,兴师夺取魏的河东;联合各国攻破齐国;又攻取楚都,设立南郡,还在长平大胜赵军,坑杀降卒四十万人。当时各国视秦为“虎狼之国”。

秦昭襄王四十三年﹙前264年﹚,荀卿访问秦国,与昭襄王嬴稷、相国范雎会晤。范雎询问荀卿访秦的观感,荀卿当即回答:

其固塞险,形势便,山林川谷美,天材之利多,是形胜也。入境,观其风俗,其百姓朴,其声乐不流污,其服不挑,甚畏有司而顺,古之民也。及都邑官府,其百吏肃然,莫不恭俭、敦敬、忠信而不楛,古之吏也。入其国,观其士大夫,出于其门,入于公门,出于公门,归于其家,无有私事也;不比周,不朋党,倜然莫不明通而公也,古之士大夫也。观其朝廷,其间听决百事不留,恬然如无治者,古之朝也。故四世有胜,非幸也,数也。是所见也。故曰:佚而治,约而详,不烦而功,治之至也,秦类之矣。虽然,则有其諰矣,兼是数具者而尽有之,然而县之以王者之功名,则倜倜然其不及远矣。是何也?则其殆无儒邪?故曰:“粹而王,駮而霸,无一焉而亡。”此亦秦之所短也。[1]313-314

荀卿的这个回答,从自然条件、民间风俗、地方官吏、士大夫及朝廷政治五个方面,高度评价了自秦孝公变法,历经惠文王、武王至昭襄王,四世治国所取得的突出成就。同时,荀卿也尖锐地指出秦国政治上的缺憾——“无儒”。

众所周知,自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以来,秦国独尊法家,造成荀卿所谓的“无儒”局面。“无儒”,一是指秦国统治集团中没有儒家人物,再是指儒家思想在秦国政治生活中没有地位。

荀卿与秦昭襄王会晤时,针对秦昭襄王对儒者作用的质疑,反复辨解。荀卿明确出指:

儒者法先王,隆礼义,谨乎臣子而致贵其上者也。人主用之,则势在本朝而宜;不用,则退编百姓而悫,必为顺下矣。……(儒者)势在人上,则王公之材也;在人下,则社稷之臣,国君之宝也。……儒者在本朝则美政,在下位则美俗。[5]104-105

秦昭襄王又提出儒者为人上,治理国家会怎样呢?荀卿说:

其为人上也,广大矣!志意定乎内,礼节修乎朝,法则、度量正乎官,忠、信、爱、利形乎下。行一不义,杀一无罪,而得天下,不为也。此君义信乎人矣,通于四海,则天下应之如欢。……故近者歌讴而乐之,远者竭蹶而趋之,四海之内若一家,通达之属莫不从服,夫是之谓人师。诗曰:“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郁。”此之谓也。[1]105

通过访问,荀卿了解了秦的国情和秦的君臣。他把统一天下的希望寄托于秦,并针对秦的国情,提出了统一天下的政治方略——“节威反文[1]311

何谓“节威反文”?从字面上讲:“节”是节制、管控之意;“威”是威势之意,指压服别人的威力和气势,即硬实力;“反”通“返”,是返还、回归之意;“文”是文教、文治之意,即软实力。总而言之,“节威反文”就是要求秦国在统一天下的过程中,要节制使用硬实力,充分发挥软实力的作用。

荀卿认为“威”分三种,即“道德之威”、“暴察之威”和“狂妄之威”。他解释说:

礼乐则修,分义则明,举错(措)则时,爱利则形(刑),如是百姓贵之如帝,高之如天,亲之如父母,畏之如神明。故赏不用而民劝,罚不用而威行,夫是之谓道德之威。

礼乐则不修,分义则不明,举错则不时,爱利则不行,然而其禁暴也察,其诛不服也审,其刑罚重而信?其诛杀猛而必,黭然而雷击之,如墙厌之;如是,百姓劫则致畏,赢则敖上,执拘则冣,得间则散,敌中则夺,非劫之以形势,非振之以诛杀,则无以有其下,夫是之谓暴察之威。

无爱人之心,无利人之事,而曰为乱人之道,百姓讙敖,则从而执缚之,刑灼之,不合人心,如是,下比周贲溃以离上矣,倾覆灭亡,可立而待也,夫是之谓狂妄之威。

此三威者,不可不孰察也。道德之威成乎安强,暴察之威成乎危弱,狂妄之威成乎灭亡也。[1]302-303

这就是说,礼义仁爱产生“道德之威”,它能使国家安定强盛;严刑峻罚产生“暴察之威”,它导致国家危险衰弱;恣意妄为产生“狂妄之威”,它造成国家灭亡。荀卿要求秦统治者节制“暴察之威”与“狂妄之威”,发扬“道德之威”,努力争取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荀卿所谓的“文”,是注重教化的治国理念。其内容包含四项:“其法治,其佐贤,其民愿,其俗美”[1]216。国家法制完善、执政官吏贤能、百姓性情朴实、社会习俗淳美,这正是荀卿理想的政治蓝图,也是他极力倡导“王道”的基本内涵。

荀卿的“节威反文”,完全是针对秦的国情,替秦统治者设计的统一天下的政治方略。这个方略在不排斥使用威势硬实力前提下,强调积极使用软实力,即道德的力量,统一天下。

有研究者认为,“秦统治者一直奉行霸道,在兼并六国的过程中,几乎是一路凯歌。这不仅充分证明了霸道的功效,还使秦统治者增强了自信心。在这种情形下,要改变秦国的政治传统,实在是难上加难。所以,荀子倡导的‘节威反文’高扬王道的旗帜,未被秦统治者采纳,……从秦昭襄王到秦始皇,秦的政治传统较之荀子的统一方略相去甚远,因而使荀子思想遭到冷遇。”[4]74笔者以为,这种论断失于简单化、绝对化,并不符合历史事实。

西汉政论家贾谊说:“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朴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5]157-158秦的统一,是“奋六世之余烈”的结果。秦昭襄王未采纳荀卿“节威反文”统一天下的政治方略,并不等于其后二世秦统治者都未考虑荀卿的建议。

秦昭襄王死后相继是秦孝文王、秦庄襄王。秦庄襄王本名异人,是秦昭襄王太子安国君庶子。其母夏姬被安国君冷落,异人作为秦质子去赵国。在赵国,异人“车乘进用不饶,居处困,不得意。”[2]2506吕不韦赴邯郸做买卖,发现异人,惊呼:“此奇货可居!”[2]2506

商人出身的吕不韦是个干大事业的人。他把奇货可居的商业策略挪用到政治领域,筹划了一场豪赌。他不惜重金结交在赵国做人质的秦国公子异人;又用重金游说被安国君宠幸的华阳夫人,利用华阳夫人无子的缺撼,使其收异人为嗣子,改名子楚;最后设计让子楚离赵返秦。秦昭王驾崩,安国君即位,史称秦孝文王。在位仅一年,秦孝文王就去世,子楚即位,史称秦庄襄王。作为对吕不韦投资的回报,秦庄襄王上台伊始发布的第一道命令就是以吕不韦为丞相,封文信侯。随后,他沉溺在绣帐锦被温柔乡里,根本不问朝政,国家大事全由丞相吕不韦独断专行。

吕不韦善于审时度势。他预見到天下“定于一”的历史发展趋势,由秦灭六国,统一天下,结束诸侯割据纷争的局面,是吕不韦梦寐以求的政治抱负。为此,他不仅从军事、经济、科技等方面进一步强化秦国的硬实力,而且着手从文化上构建秦国的软实力。

公元前 249年,也就是吕不韦跳出商海,初登政治舞台的时候,苟延残喘、不自量力的小国东周竟出面联合东方各国图谋伐秦。吕不韦认为,无缘无故地讨伐东周,在道义上会受到各诸侯国的谴责,如今东周的举动,给了秦国一个讨伐的绝好借口。他果断派兵一举歼灭东周。东周君又称周公。他虽然不是“天子”,但毕竟是周王室的余孽,灭掉东周,就彻底扫除了统一天下的心理障碍。灭掉东周后,吕不韦将东周君迁往阳人(今河南临汝西),让他奉其祭祀,延续周人香火。消灭东周,却不绝其宗祀,这是儒家“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6]7-8政治理想的具体落实。这一招运用的是“节威反文”的政治方略,它显示出吕不韦超越秦国前代统治者的深邃政治眼光。100多年来,秦国一味凭借武力征讨东方各国。东方各国都斥之为“虎狼之国”、“仁义不施”。居四民之首的“士”,因秦国不尚仁义,大都站在反秦立场,与其为敌。吕不韦兴灭继绝的举措,赢得士人的赞赏,为大批士人投奔秦国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公元前247年,秦庄襄王死,13岁的嬴政即位。就从这年起,吕不韦招致宾客三千人,使其人人著所闻,开始编纂《吕氏春秋》。三千宾客来自诸子百家各个门派。他们各有传承,严守家法,互相攻讦,冰炭不容。要把他们的著述编成一部书,这是前所未遇的难题。对于这个难题,吕不韦早已深思熟虑。他根据黃帝对颛顼的教导:“爰有大圜在上,大矩在下,汝能法之,为民父母”[7]293,提出“法天地”的指导思想。“大圜”表示苍天;春夏秋冬四时按顺序巡天运行,每时各有孟、仲、季三纪,共十二纪。《吕氏春秋》的第一部分以十二月令作为组织材料的纲领。“大矩”表示大地。八览为矩的长边,六论为矩的短边。八览和六论是书的第二和第三部分。

《吕氏春秋》总共 160篇,因为先有纲领,后择内容,所以,从形式上看整齐划一,纪、览、论篇数都有一定;从内容上看,全书以道家为主,儒家为辅,兼收并蓄,既保存着各派学说自身特点和原本分歧,又自成体系。有学者说这部书“真如‘杂花生树,群莺乱飞’,杂中有序,齐而不纯。”这是很有见地的。因为花再杂,终究开放在树枝上;莺再乱,毕竟穿梭在枝叶间,完全是有联系的,没有脱离根本。它的“杂,绝不是简单拼凑,而是按照一定的思想博采众长。在图书编辑史上,吕不韦创造了两项纪录:第一次有计划、有组织的私人集体修书;第一部“杂家”著作问世。

那么,吕不韦为什么要组织人力编辑这部杂家著作呢?

西汉史学家司马迁认为,吕不韦编纂《吕氏春秋》是与战国四公子魏信陵君、楚春申君、赵平原君、齐孟尝君攀比。这是被表面现象所蒙蔽的浮浅之见。作为政治家,吕不韦能够突破学术派别门户的限制,在预见统一趋势即将来临的同时,又清楚地看到单独任用诸子任何一家的思想为指导,都不能建立起幅员辽阔大一统的封建帝国。他编纂这部杂家著作是为实现秦国一统天下的政治愿望奠定文化根基。这种意图在这部书中透露得很清楚:“故善学者,假人之长补其短。故假人者遂有天下。……天下无粹白之狐,而有粹白之裘,取之众白也。夫取于众,此三皇五帝之所以大立功名也。凡君之所以立,出乎众也。立已定而舍其众,是得其末而失其本。得其末而失其本,不闻安居。”[7]99

这部书系统地阐述了吕不韦的思想路线和政治主张。在实现统一的方式上,他既采取法家注重耕战,武力进取的主张,又利用儒家讲究仁义,诱敌归顺的策略;在治国驭民的方法上,他既主张严刑峻法,又施行礼义教化,同时强调道家的“无为而治”;在君主个人作风上,他既肯定君主专权,又反对君主独断,主张在大权独揽前提下,垂拱无为;在物欲追求上,他既不赞成禁欲苦行,又反对奢侈纵欲,而提倡“任天性”,满足人身生理需求。综合起来看,这部书是不折不扣的一整套统一天下、治理天下的大纲!

《吕氏春秋》的命名颇费心思。《春秋》原指各国的史书。列国《春秋》都由史官撰写,是代表公室的著作。孔子整理鲁国《春秋》来教学生。后来,经孔子整理的《春秋》成为各国太子必读的近代史教科书。取这层含义,再配上“吕氏”这个代表私家著作的标记,合称《吕氏春秋》。公元前 239年,《呂氏春秋》最主要的部分十二纪刚编完,吕不韦就迫不及待地公布于咸阳市门,“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2]2510。因为秦王政即将行冠礼,亲政,吕不韦这样做是暗示秦王政,要接受他的思想路线和政治主张,不能改弦易辙!

吕不韦当政时还以秦王的名义封孔子的八世孙孔鲋为“文通君”,借此肯定儒家思想在治理国家上的价值,向世人表达秦国对儒家思想的尊崇。另外,秦国博士制度建立于何时?史籍失载。笔者推测,它理应出现在吕不韦当政期间。因为吕不韦招徕天下贤士,总要给人家一定的地位和待遇,所以仿效东方鲁、宋、魏、韩等国建立博士制度。但是,东方各国的博士制度来自尊贤传统,博士与国王的关系犹如师友;而秦国博士制度出于政治需要,已纳入官僚系统,秦博士是奉常的属官,秩比六百石,员额七十,与国王是纯粹的君臣关系。七十秦博士涵盖了诸子百家各门派的代表人物,因为当时儒家是显学,所以儒生占多数,这就改变了秦国“无儒”的局面。秦博士制度的建立,使知识分子官僚化,得以参政;来自诸子百家各门派的博士同殿为臣,学术上的对立情绪会逐渐泯灭,这自然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有利于实现九州四海“定于一”政治理想。

总之,吕不韦竭尽所能,“节威反文”,努力改变秦国“无儒”的局面,为秦国构建起从前缺少的软实力,奠定了消灭六国,一统天下的文化根基。“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秦王嬴政仅花费十年时间就扫荡六国,统一四海,这既得益于几代前辈积累的硬实力,又得益于吕不韦构建的软实力。

秦建立博士制度原本是为体现政治决策民主化。博士可以参加廷议,参与国家基本制度和方针政策的制定。他们的建议往往重在体现儒家讲究仁义的政治诉求。博士制度终秦之世一直存在。

公元前 221年,秦兼并天下,举行第一次廷议。西汉刘向编辑的《说苑》一书记录了这次廷议的情况。在朝廷上,秦始皇提出:“‘古者五帝禅贤,三王世继,孰是?将为之。’博士七十人未对。鲍白令之对曰:‘天下官,则禅贤是也;天下家,则世继是也。故五帝以天下为官,三王以天下为家。’秦始皇帝仰天而叹曰:‘吾德出自五帝,吾将官天下,谁可使代我后者?’鲍白令之对曰:‘陛下行桀、纣之道,欲为五帝之禅,非陛下所能行也。’秦始皇帝大怒曰:‘令之前!若何以言我行桀、纣之道也?趣说之,不解则死。’令之对曰:‘臣请说之。陛下筑台干云,宫殿五里,建千石之钟,立万石之簴。妇女连百,倡优累千。兴作骊山宫室,至雍相继不绝。所以自奉者,殚天下,竭民力。偏绞自私,不能以及人。陛下所谓自营仅存之主也。何暇比德五帝,欲官天下哉?始皇闇然无以应之,面有惭色,久之,曰:‘令之之言,乃令众丑我。’遂罢谋,无禅意也。”[8]600

这是一段生动有趣的故事。本来秦始皇想玩弄沽名钓誉的花活,要借博士们的嘴,说找不出可以接管天下的贤良,那样他就可以落下一个想禅贤的好名声。可是,70位博士都看透了秦始皇的心思,没人开口讲话,谁都不想给秦始皇这个面子。后来,鲍白令之忍不住了,站出来揭穿了秦始皇的鬼把戏。秦始皇非常生气,让鲍白令之解释:为什么说他走的是桀、纣的道路?并声明解释不清楚,就要处死。当鲍白令之列举出大量事实,证明秦始皇走的是桀、纣的道路时,秦始皇先默不作声,无言以对,接着面露羞惭之色,最后自我解嘲,说:“令之这番话,是让众人羞辱我。”这说明秦始皇是讲道理的,是知耻的,还有相当的雅量,最终还是承认鲍白令之的批评有理。尽管他不能改正错误,但並没有像桀、纣那样拒谏诛忠,蛮不讲理地杀害了仗义执言的大臣关龙逢、比干。鲍白令之仗义执言没有受到处罚。两千多年以来,人们一直把秦始皇视为暴君。可是,上述的这段材料颠覆了人们对秦始皇的传统看法。这也说明,儒家在秦的朝廷上还有一席之位。

距第一次廷议不久,秦朝最重要的一次廷议召开了,主要是研讨建立新型国家的制度和政策。《史记·秦始皇本纪》详细记录了这次廷议。这次廷议的起因是丞相王绾等提出:“诸侯初破,燕、齐、荊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秦始皇对丞相王绾等人的提议并不满意,却没有武断地予以否定,而是觉得事关重大,需要广泛听取群臣的意见,于是“下其议於群臣”,即举行廷议。

廷议时,对于丞相王绾等人的提议,“群臣皆以为便”,唯独廷尉李斯持异议。李斯说:“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李斯力排众议,极力陈述废封建,行郡县的利害得失。秦始皇赞许李斯的意见,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廟,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决定“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于是,在全国范围废除裂土封侯的制度,实行地方行政郡、县两级制度。

这次廷议还决定的以下几项政策:

1) “更名民曰‘黔首’。”

2)“收天下兵,聚之咸阳,销以为锺鐻,金人十二,重各千石,置廷宫中。”

3)“一法度衡石丈尺。”

4)“车同轨。书同文字。”

5)“徙天下豪富於咸阳十二万户。”

这几项政策有利于巩固新型国家政权,特别是统一文字和统一度量衡,对后世影响深远。

接着,秦始皇提出:“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廟之灵,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其议帝号。”丞相绾、御史大夫劫、廷尉斯等皆曰:“昔者五帝地方千里,其外侯服夷服诸侯或朝或否,天子不能制。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臣等谨与博士议曰:‘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臣等昧死上尊号,王为‘泰皇’。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王曰:“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他如议。”从此,中国开始以“皇帝”为国家元首的称号。

这些新型国家制度和政策的建立,秦的七十博士都参预了,儒家博士都有发言权。秦朝由始至终都实行博士制。博士职掌有三,“一曰通古今。二曰辨然否。三曰典教职。”[9]893秦始皇的长子扶苏就是由儒博士教育培养的。秦始皇焚书坑儒。扶苏谏曰:“天下初定,远方黔首未集,诸生皆诵法孔子,今上皆重法绳之,臣恐天下不安。唯上察之。”[2]258所以,秦朝并非“无儒”。

综上所述,荀卿访秦时发表的意见,最终还是被后来的秦统治者所重视,在一定程度上采纳了,并对秦统一天下产生过积极的影响。可惜,秦始皇焚书坑儒以后,没有将荀卿的政治建议坚持下去,得末失本,才导致二世而亡。

来源:《邯郸学院学报》2016年第2

参考文献:

[1]高长山.荀子译注[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

[2]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

[3]钱穆.先秦诸子系年[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4]赵国华.论荀子“节威反文”的政治方略[J].邯郸学院学报,2015(1).

[5]贾谊.过秦论[M]//古代散文选:上册.北京: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2.

[6]朱熹.四书集注·《论语·尧曰》[M].成都:巴蜀书社,1986.

[7]张玉春.吕氏春秋译注[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

[8]王锳,王天海.说苑全译[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

[9]马非百.秦集史[M].北京:中华书局,1982.

儒家荀子学园
弘扬荀子理智思想,推进儒家天人学问丨姚海涛\x26amp;林桂榛主编(通讯:116332299@qq.com)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