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庙军丨先秦诸子视域下荀子治理思想学说新探

文化   2024-08-23 06:05   山东  

内容提要:战国末年,诸子务治,荀子不但继承了孔孟的治道思想,还对其他诸子的思想进行批判汲取、融汇贯通,从而在先秦历史上建构了独具特色、综合创新的社会治理思想体系。荀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提出“治理”概念的思想家,在世界上也属于首次。荀子在稷下学宫受到管仲学派思想影响,荀子治理思想中的“治”与“理”多具有相近或相同的含义。荀子治理思想的提出对中国本土社会学的产生作出了重要贡献。

关键词:荀子;治理学说;治道;政治哲学;社会学

荀子生当战国末期,东周礼崩乐坏,诸侯国之间连年战乱纷争,人民渴望统一。值此风云际会,诸子蜂起。如何实现和平安定的秩序,成为各国统治者首先面临的重要的现实课题。动荡的社会和无休止的战乱迫使诸多思想流派思考并提出多种关于社会治理的方案。荀子在立足儒家的政治理念和立场的前提下,对战乱的根源与和平社会秩序的实现进行了最为深入全面的思考,他不但继承了孔孟的治道思想,还对其他诸子的思想进行批判汲取、融汇贯通,从而在先秦历史上建构了独具特色、综合创新的社会治理思想体系。

先秦诸子学说异彩纷呈,但其有一共同旨趣和目标——务治。司马迁在论及“六家要指”时指明:“《易大传》:‘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涂。’夫阴阳、儒、墨、名、法、道德,此务为治者也,直所从言之异路,有省不省耳。”[1]3288-3299史迁深刻看出虽然诸子异说纷呈,但其有一个共同目标希望通过自己的主张来治理天下,实现社会安定的秩序。治道成为诸家关注的一个现实问题。牟宗三说:“中国在以往只有治道而无政道,亦如只有吏治而无政治。”[2]1虽其言未免偏激,但其揭示中国古代治道之重要性及影响后世之深远,庶几近是。

荀子着力阐发治道思想,可在其名作《非十二子》中对各家政治之失的批判得到印证。荀子对它嚣、魏牟的批判说:“不足以合文通治”;对陈仲、史鰌的批判是:“不足以合大众,明大分”;对墨子、宋钘的批判是:“不知壹天下,建国家之权称,……曾不足以容辨异,县君臣”;批判慎到、田骈说:“尚法而无法,……不可以经国定分”;批判惠施、邓析说:“不法先王,不是礼义,……不可以为治纲纪”;批判子思、孟子说:“略法先王而不知其统,……甚僻违而无类”。[3]91-94可见,荀子之断语均不出治道之外。台湾思想史名家韦政通曾对《荀子·非十二子》进行深入研究,指出荀子评论诸家的标准是本于一非常凸出的政治意识,是一“足以完成治道的礼义之统”,是荀子全副精神所倾注的重心,也是他各部分思想所辐射的焦点。[4]281此论堪为平允。

当今学者对荀子思想及其政治哲学多有探讨①请参见林宏星:《荀子思想研究论集:合理性之寻求》,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年;曹兴江:《荀子礼思想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年;康香阁、梁涛主编:《荀子思想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年;涂可国、刘廷善主编:《荀子思想研究》,济南:齐鲁书社,2015年;孙伟:《重塑儒家之道——荀子思想再考察》,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樊晓磊:《现代法治视野下荀子礼法思想书评》,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7年;李桂民:《荀子思想与战国时期的礼学思潮》,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杨艾路:《解蔽与重构——多维视界下的荀子思想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林宏星:《差等秩序与公道世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年;梁涛主编:《中国政治治学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年;谭绍江:《荀子政治哲学思想研究》,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4年;李亚彬:《道德之维——孟子荀子人性论比较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陆建华:《荀子礼学研究》,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12年;刘军鹏:《荀子社会管理思想研究》,重庆: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7年;李慧芬:《荀子管理思想论》,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4年;姜英来:《荀子的管理思想》,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15年;佐藤将之:《参与天地之治:荀子礼治政治思想的起源与构造》,台北:台大出版中心,2016年。。本文欲在先秦诸子治国理政视域下对荀子的“治理”思想学说的提出及其内涵进行初步的探讨,敬请方家不吝批评、指正。

一、“治”“理”原义

本世纪以来,国内外学术界、理论界兴起了研究治理理论的热潮。“治理”的概念、术语广泛应用于各学科领域,时常见之于或闻之于报刊、媒体。“治理”的历史内涵究竟为何,这是我们首先面对的问题。如上文所说,荀子的治理思想是在前人基础上进行批判汲取和融汇贯通的结果。故欲对荀子“治理”思想能够有一个深入和正确的理解,我们尚须对其“治”“理”两个思想范畴进行必要的历史溯源和原义追寻。

首先,治字从水从台(胎的本字)。其义为:自水的初始处、基础、细小处开始,以水的特征为法,进行的修正、疏通,是为治。治,本义水名,出自泰山。“治水,出东莱曲城阳丘山,南入海。”[5]540治有治理、管理、处理(如治家、治国安邦);安定或太平(治世);医治;消灭;惩办;研究等含义。治与乱常见相对而用,特指政治清明安定。

再者,理字从玉从里,里亦声。“里”指里边、内部。玉和里合起来表示“玉石内部的纹路”。其本义是指玉石内部的纹路。《说文》:“理,治玉也。顺玉之纹而剖析之。”段注:《战国策》郑人谓玉之未理者为璞。是理为剖析也。[5]15理之含义可指:物质本身的纹路、层次,客观事物本身的次序;事物的规律,是非得失的标准、根据;按事物本身的规律或依据一定的标准对事物进行加工、处置(理事,管理);发生发展的法则和规律;道理、事理;管理、办理;治理、管理;理民、理国;整理,使有条理、有秩序;区分、辨别(如《荀子·王制》“理道之远近而致贡”)等含义。理作名词时有纹理、条理;道理、义理;事理等义项,作形容词时指治理得很好。如“本事不理”(《荀子·天论》)。又如“理乱”指治与乱,理与治含义相同。《荀子》中所见“治”“理”基本含摄了现代汉语的所有主要义项。

应当说明的是,在先秦历史文献中使用的“治”“理”以及罕见的“治理”一方面含有国家安定有序、政治清明、社会和谐、百姓安居乐业等含义,另一方面这些词语也用作动词具有“管理”“控制”“整治”等多种意思。需要指出的是,“治理”在古代汉语中,已经隐含着一种正面的政治评价,其表层含义固如管理、控制、统治、惩治等,多用于国家君主、官僚政府管理国家和人民,而其深层含义则是遵循大道治理国家,国强民富,安定和谐,这已经含有“善治”的含义[6]。

关于当代对“治理”的概念,在政治学领域,通常指国家治理,即政府如何运用国家权力(治权)来管理国家和人民。其主要内涵(1)管理;统治;得到管理、统治。(2)指理政的成绩。(3)治理政务的道理。(4)处理;整修。作为公共管理学领域的范畴“治理”,是20世纪90年代在全球范围逐步兴起的。荀子提出“事理”“物理”分属社会和自然方面内容,主张用天地之理治理天地万物。

此外,荀子对“治理”思想学说的论述,涉及到了其本身治理理论的特征,治理的主要内容,治理的方法、措施、方式及途径,治理的主体,治理的对象,治理的理念,治理的结构,治理的核心,治理的标准,治理的模式,治理的目标等方方面面的内容。曾有学者指出荀子是中国古代大一统国家治理体系的创造者。笔者认同这样的观点。因此,荀子治理思想体系的丰富性、完整性、综合性、实用性等独具特色的学说有待我们另文加以专门阐发。

二、先秦诸子文献所见“治”“理”

《论语》“治”6次,“理”不见;《孟子》“治”44(按47)次②据杨伯峻《孟子译注·孟子词典》(中华书局1960年版)“治”44次,但我们统计应为47次,杨先生统计恐有误。,“理”7次;《荀子》“治”251次,“理”107次,治理1次;《墨子》“治”294次,“理”12次,无治理;《孙子兵法》“治”12次,“理”3次;《孙膑兵法》“治”7次,“理”4次,《左传》多记“治民”“治兵”“治国”,故董仲舒《春秋繁露·玉杯》载“春秋正是非,故长于治人”,《仁义法》:“春秋之所治,人与我也;所以治人与我者,仁与义也;以仁安人,以义正我;故仁之为言人也,义之为言我也,言名以别矣。”[7]25,26,224

《论语》“治”出现6次,其中作及物动词“治理、处理、管理”4次,如“可使治其赋也”;作“太平、政治清明”2次,如“无为而治者”[8]255。

《孟子》一文总字数35382字,“治”出现47次、“理”7次。[9]1、11据杨伯峻《孟子词典》统计,“治”出现44次,“理”出现7次(其中名词作道理2次,如“谓理也,义也”;作“顺”1次,“稽大不理于口”;作条理4次,如“金声也者始条理也”)。[10]395-396

“理”之含义,《广雅释诂》云:“理,顺也。”王念孙《疏证》曾引《易经说卦传》“和顺于道德而理于义”及《周礼·考工记·匠人》“水属不理孙(顺)谓之不行”以相印证,此“理”字亦可训“顺”。[10]330《万章下》:“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金声也者,始条理也;玉振之也者,终条理也;始条理者,智之事也;终条理者,圣之事也。”[10]233引文“条理”连用四见;《告子上》“心之所同然者何也?谓理也,义也,圣人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耳。故理、义之尺我也,犹刍豢之悦我口。”[10]261引文“理”释作“义”两见。总之,《孟子》中所见“理”主要指条理,以及理义(道理)也。《孟子》所见理次数不多,而且其词性仅为名词、形容词两种,尚未见作动词文例。而《荀子》中所见“理”次数、频率骤升,且其含义变得更加丰富,其中动词词性格外显著。

如前所叙述,《孟子》中所见“治”“理”次数分别为47次、7次。其主要分布情况罗列于下:

《梁惠王上》“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

《梁惠王下》孟子曰:昔者文王之治其岐也:耕者九一,仕者世禄,关市讥而不征,泽梁无禁,罪人不孥。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文王发政施仁,必先斯四者。

《梁惠王下》:士师不能治士,则如之何?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

《梁惠王下》:今有璞玉于此,虽万镒,必使玉人雕琢之。至于治国家,则曰:“姑舍女所学而从我。”则何以异于教玉人雕琢哉!

《公孙丑上》:非其君不事,非其民不使;治则进,乱则退;伯夷也。何事非君,何使非民;治亦进,乱亦进:伊尹也。可以仕则仕,可以止则止,可以久则久,可以速则速:孔子也。皆古圣人也。

《公孙丑上》:能治其国家,谁敢侮之!

《公孙丑上》: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公孙丑下》:夫既或治之,予何言哉?古之为市者,以其所有易其所无者,有司者治之耳。

《公孙丑下》: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吾何为不豫哉!

《滕文公上》:龙子曰:“治地莫善于助,莫不善于贡。”;无君子莫治野人,无野人莫养君子;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陈相见孟子,道许行之言曰“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

然则治天下独可耕且为与?;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尧独忧之,举舜而敷治焉;尧、舜之治天下,岂无所用其心哉,亦不用于耕耳;昔者孔子没,三年之外,门人治任将归;从许子之道,相率而为伪者也,恶能治国家。

墨之治丧也,以薄为其道也。

《滕文公下》:天下之生久矣;一治一乱;洚水者,洪水也。使禹治之。

《离娄上》: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不以舜之所以事尧事君,不敬其君者也,不以尧之所以治民治民,贼其民者也;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居下位而不获于上,民不可得而治也。

《万章上》:象曰:“谟盖都君,咸我绩;牛羊父母,仓廪父母,干戈朕,琴朕,朕;二嫂使治朕栖。”舜曰:“惟兹臣庶,汝其于予治。”象不得有为于其国,天子使吏治其国而纳其贡税焉;使之主事而事治,百姓安之,是民受之也。

《万章下》:伯夷,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恶声;非其君不事,非其民不使;治则进,乱则退。

伊尹曰:“何事非君,何使非民?”治亦进,乱亦进;弗与共天位也,弗与治天职也;入其疆,土地辟,田野治,养老尊贤。

《告子下》白圭曰:“丹之治水也,愈于禹。”与谗诌面庚之人居,国欲治,可得乎?

圣人治天下,使有菽粟如水火。菽粟如水火,而民焉有不仁者乎?

由上文所见,孟子也未提出“治理”概念。但孟子习惯运用“平治”概念,属于孟子用词的特色。但荀子对孟子该特色词也有继承,如《荀子·性恶》三言“正理平治”即是明证。孟子未提出“治理”,《礼记》《大学》《中庸》也均未提出。诸文献对“治”具有普遍性的记载和使用,但《论语》《孟子》等文献也有与“治”用法相近、含义相近的“变词”,如“易”也有与“治”“理”近义之例,《论语词典》“易”作“把事情办好”:“与其易也宁戚”。[8]254又,《孟子词典》“易”有“治”义,如“夫以百亩之不易为己忧者农夫也”。[8]394上述情况我们不欲作为重点研究之范围,故在此文可以暂忽略不计。

《礼记》“治”108次,“理”33次。[11]重要的是《礼记·婚义》:“天子理阳道,后治阴德;天子听外治,后听内职。教顺成俗,外内和顺,国家理治,此之谓盛德。”此文“理”与“治”对用,具有相近的含义。《婚义》“故天下内和而家理”与《文王世子》“德成而教尊,教尊而官正,官正而国治,君之谓也……父子、君臣、长幼之道得而国治”同义。

“理”作道理、文理,《三年问》“上取象于天,下取法下地,中取则于人,人之所以群居和壹之理尽矣。故先王焉为之立中制节,壹使足以成文理”[11]。

《礼运》“是故礼者,君之大柄也,所以别嫌明微,傧鬼神,考制度,别仁义,所以治政安君也。”“治国不以礼,犹无耜而耕也;为礼不本于义,犹耕而弗种也。”上引文出现“治政”“治国”,为“治”常用法。

治道、治辨分见于《乐记》:“礼乐刑政,其极一也,所以同民心而出治道也”“王者功成作乐,治定制礼。其功大者其乐备,其治辩者其礼具。”“治道”与“治人之道”同义,仅是详略之分。如《祭统》“凡治人之道,莫急于礼。”[11]

另外,还出现治民、治礼、治爱人、治国的说法,《经解》“孔子曰:安上治民,莫美于礼。”《哀公问》孔子对曰:“古之为政,爱人为大。所以治爱人,礼为大。所以治礼,敬为大。”《仲尼燕居》子曰:“礼者何也?即事之治也。君子有其事,必有其治。治国而无礼,譬犹瞽之无相与!伥伥乎其何之?譬如终夜有求于幽室之中,非烛何见?”[11]

在《礼记》中有《大学》《中庸》“治”17次,“理”2次。为分析方便,摘引原文如下:

《大学》:“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

“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

“故治国在齐其家;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

《中庸》孔子曰:“故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

《中庸》:“文理密察,足以有别也。”

《中庸》哀公问政。子曰:“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人道敏政,地道敏树。夫政也者,蒲卢也。故为政在人,……“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

上引文中,《大学》《中庸》与《孟子》比较相近,不但有“治国”,而且出现“修身”“治人”“齐家”,更有“平天下”“天下平”,这显然与孟子、荀子所言“平治”相同,可见思孟学派与孔子渊源有自,但也与荀子关系紧密相连,至少在“治”的含义和用法上看不出其间明显区别。这也为儒家道统扬孟抑荀提供了重要反证。

下面再来看道家老子、庄子,墨家墨子,管子及管仲学派文献中所见“治”“理”的分布情况和特点。

先秦道家、稷下黄老家、墨子等文献中均出现多少不一的“治”“理”,但“治理”连用未见。《老子》“治”13次[12],不见“理”字。《庄子》“治”113次,“理”38次。[13]《老子》所见“治”分布情况是: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爱国治民,能无为乎?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

治大国若烹小鲜;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乱;民之难治,以其智多。

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

《庄子》“治”113次,“理”38次,“治理”未见。[13]其文多见“治天下”,“治天下之民,平海内之政”,也说到“治之具”“治之道”“治之至”,“治国”“治民”“治世”;庄子说:“今人之治其形,理其心”(《庄子·杂篇·则阳》)。值得注意的是《庄子》全文“治”字113次,“治天下”就有30次,可见《庄子》之务天下之治的思想主旨所在。《庄子》“理”多见“天理”“天之理”“万物之理”等。

《墨子》“治”294次,“理”12次。[14]“治天下”出现29次、“治官府”10次、“治刑政”4次,“治国”与“治其国”共21次。

《管子》是托名春秋时期政治家、思想家管仲,成书于战国中期直至秦汉之间的作品。书中记载了管仲及其学派的思想、言论。其内容以齐国法家思想为主,杂糅黄老道家、儒家等思想。《管子》一书约16万字,“治”字391次,“理”字148次[15]。“理国之道,地德为首。”(《管子·问第二十四》)此处“理国”即“治国”。

以下引文是“治”“理”可以通用的文例,“非兹是无以理人”(《君臣上第三十》)“昔先王之理人也”(《戒第二十六》)“大以理天下而不益也;小以治一人而不损也。”(《小称第三十二》)“政不正则事不可理也”“地不正则官不理,官不理则事不治,事不治则货不多。”(《乘马第五》)

另又见“治”“理”合用一句的文例,其两者含义略有差异。“夫先王之争天下也以方正,其立之也以整齐,其理之也以平易”(《霸言第二十三》)“听治不公则治不尽理,事不尽应。治不尽理”(《版法解第六十六》)

但《轻重戊第八十四》记管子言“自理国虙戏以来,未有不以轻重而能成其王者也”,“理国”与“治国”含义相同,可以互相代替。

总之,《管子》中所见“治”“理”含义多与《荀子》中用法相同,一方面反映了两书的成书时代相近,一方面可能与荀子在稷下学宫受到管仲学派思想影响有关。

三、荀子是提出“治理”概念第一人

《荀子》中有许多专用词汇,与“治理”有关的词语“治方”“治通”为其他典籍不见。[15]120“治方”意为治理国家的方略。《成相》曰:“请成相,言治方,君论有五约以明。君谨守之,下皆平正国乃昌。”“治通”意为理顺通达,如《修身》:“凡用血气、志意、志虑,由礼则治通,不由礼则勃乱提僈。”

《论语》孔子言“治”6次,但未见言“理”如:

《公冶长》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

《泰伯》: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

《宪问》:孔子曰:“仲叔圉治宾客,祝砣治宗庙,王孙贾治军旅,夫如是,奚其丧?”

《卫灵公》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

以上四例“治”是管理之意,还有二例为“得到治理”。与“治”“理”相似、相近的“为”。《为政》:“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为政》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又,《里仁》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在《论语》中看不到孔子“理”的使用,更无“治理”词语出现。下面需要费笔墨对《孔子家语》进行辨析。

《孔子家语·贤君第十三》两次出现“治理官府”,第一次是记载宋君问孔子话中出现“治理”:“吾欲使长有国,而列都得之,国之列都皆得其道吾欲使民无惑,吾欲使士竭力,吾欲使日月当时,吾欲使圣人自来,吾欲使官府治理,为之奈何?”

第二次是在孔子回答宋君问题时袭用“治理”词语:孔子对曰:“千乘之君,问丘者多矣,而未有若主君之问,问之悉也,然主君所欲者,尽可得也。丘闻之,邻国相亲,则长有国;君惠臣忠,则列都得之;不杀无辜,无释罪人,则民不惑;士益之禄,则皆竭力;尊天敬鬼,则日月当时;崇道贵德,则圣人自来;任能黜否,则官府治理。”[16]159此处“治理”是“治理的好”的意思。

虽然《孔子家语》出现“治理”词语,但由于该书长期以来被学术界视作伪书③近年来,随着出土文献的增多如河北定县八角廊汉简、安徽阜阳双古堆汉墓简牍、上博简等面世,不少学者对《孔子家语》系王肃伪书的看法有了改变,而将该书视作“研究孔子第一书”,言其价值甚至胜于《论语》,笔者对此看法持慎重意见。,故此文即便出现“治理”语词,我们也不能据之得出孔子提出了“治理”概念的结论。何况“治理”一词是宋君发问孔子用语,孔子只是转述引用。在《论语》全文15918(一说15935)字中④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编:《先秦两汉古籍逐字索引丛刊:逐字索引》,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年。,仅见“治”6次,“理”字一次也未曾见。因此,孔子不可能提出“治理”的概念是可以肯定的。

治在《荀子》出现频率、次数达251次,主要分布于《王霸》《天论》《君道》《解蔽》等25篇中。理在《荀子》出现次数为107次,分布篇目在《君道》《天论》《王制》《性恶》《礼论》等22篇中。

“治理”两字连用在《荀子》文本中首次出现。其出现在《荀子·君道》:“至道大形:隆礼至法则国有常,尚贤使能则民知方,纂论公察则民不疑,赏克罚偷则民不怠,兼听齐明则天下归之;然后明分职,序事业,材技官能,莫不治理,则公道达而私门塞矣,公义明而私事息矣。”

可见,荀子在《君道》中明确提出“治理”概念,且在《性恶》界定“善”之定义时,连续提到三次“正理平治”,此时治理概念脱颖而出。在先秦诸子中,除了荀子没有哪一个思想家完整提出“治理”概念,不论是儒家阵营的孔子、孟子,还是法家的商鞅、韩非、慎到;不论是道家的老子、庄子,还是墨家的墨子;不论是名家的惠施、邓析、公孙龙,还是兵家孙武、孙膑,春秋的管仲也未提出。先秦诸子虽然都热衷治国,具有治国的思想、观念,但他们不是有“治”无“理”,就是“治”“理”彼此隔开,从而使得他们的治国思想未趋完整且有所局限,而与“治理”概念、术语提出的贡献擦肩而过。

荀子“治理”概念的提出,“治”“理”“治理”;“少而理曰治”。(《修身》)

《荀子》一书32篇,记载“治”的篇目除《修身》《仲尼》《臣道》《君子》及《宥坐》《子道》《法行》等7篇未见之外,分布于其他25篇中。其多属荀子本人谈论。《荀子》32篇中较为集中讨论“治”的篇目是《王霸》,多达31次;《君道》凡见19次;《解蔽》凡见18次;《天论》凡见17次;《正论》凡见16次;《性恶》凡见15次;《不苟》与《成相》各为14次。

“理”在《荀子》一书中记载的篇目涉及到22篇,其中较多集中探讨“理”的篇目为《礼论》。荀子治理思想中的“治”与“理”多具有相近或相同的含义。其主要表现为,一是《不苟》与《仲尼》篇出现相近、相同的句子,其中“治”与“理”作为动词词性两字可以互换,意思不变。《不苟》“喜则和而理,忧则静而理”,⑤《荀子集解》“治”作“理”,而《韩诗外传》卷4第23章作“治”,注本多据之改作“治”。从此出也说明“治”“理”在动词、名词时多具有相近相同之义。多数注本中将前一句“喜则和而理”之“理”改作“治”,其义不变;如果《韩诗外传》所载符合《荀子》原文,那么“喜则和而治,忧则静而理”则是属于荀子治理思想的“治”与“理”互相对文的佳例,可证“治”“理”具有相同的词义。另《仲尼》篇所载“福事至则和而理,祸事至则静而理”句子与《不苟》表达句式及旨意完全相同,仅存在字数详略不同。“福事至”当然为“喜”,“祸事至”又可概括为“忧”,两篇在文意表达上无疑是相通的。应该注意的是,《仲尼》“福事至则和而理,祸事至则静而理”两句末都使用“理”,亦可证荀子“治”“理”具有相同的含义。二是《荀子》中多见可以“理”代“治”的文例。如《王制》云:“故天地生君子,君子理天地;君子者,天地之参也,万物之摠也,民之父母也。无君子,则天地不理,礼义无统,上无君师,下无父子,夫是之谓至乱。”[3]此文中“君子理天地”以及“天地不理”之“理”均与“治”具有相近的含义。

荀子的“治”与“理”含义相同,还可以从荀子本人对两者名词属性概念界定上得到验证。《不苟》荀子界定礼义时说:“礼义之谓治,非礼义之谓乱也。”而《臣道》界定“文”“理”时也说:“礼义之谓文,伦类之谓理。”“文”是文饰、规范之义,伦类是等级统属关系,属于“理”的重要内容。

由此,荀子治理思想中的“治”“理”不仅在动词词性,而且在名词词性上都具有相同或相近的含义。因此荀子的文章中“治”“理”有时分别孤立使用,有时两者对文互用,乃至出现连用。如《修身》“少而理曰治”是将“理”作为治理的标准;而至《君道》“然后明分职,序事业,材技官能,莫不治理”,荀子最终将“治”“理”两词连用,首次提出古代“治理”概念。《性恶》:“礼义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达到文理的状态,才符合荀子治的标准。《性恶》中荀子三言“正理平治”:“凡古今天下之所谓善者,正理平治也;今诚以人之性固正理平治邪,则有恶用圣王,恶用礼义哉?虽有圣王礼义,将曷加于正理平治也哉?”在此,荀子将“正理平治”界定为善的内容,这说明荀子的治理概念内涵中已经具有“善治”的蕴义。文理是何?何谓“文”“理”?《礼论》云:“贵本之谓文,亲用之谓理,两者合而成文,以归大一,夫是之谓大隆。”

荀子在中国历史上是第一个完整提出“治理”概念的思想家,这在世界上也属于首次。由于治、理两字词义多相近,“不富无以养民情,不教无以理民性”(《大略》),“明达用天地理万变而不疑。”(《君道》)如果将治、理在《荀子》中出现的次数叠加起来达358次,其频率还要高于“礼”出现的频率。可见荀子对礼之实践过程即“治”的重视程度。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在先秦诸子中,仅有两个人提出或言及“治理”术语,荀子首先提出“治理”概念,其后,其弟子韩非也提及“治理”概念:“是故夫至治之国,善以止奸为务。是何也?其法通乎人情,关乎治理也。”(《韩非子·制分》)韩非子是步荀子后尘沿用“治理”术语的第二人,同时期再无其他思想家或政治家提到“治理”。在先秦时期,仅有荀子和其弟子韩非提及“治理”术语,在荀、韩之前的老子、庄子、孔子、孟子、墨子、管子、子产、慎到、申不害等诸子均未明确出现“治理”术语。先秦时期,只有荀子、韩非两人提出“治理”,想必不是出于偶然,应该是韩非的治理思想受到了荀子影响之结果。

来源:《邯郸学院学报》2021年第1期

参考文献:

[1]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2.

[2]牟宗三.政道与治道[M].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87.

[3]王先谦.荀子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8.

[4]韦政通.荀子与古代哲学[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92.

[5]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6]俞可平.治理和善治:一种新的政治分析框架[J].南京社会科学,2001(9).

[7]赖炎元.春秋繁露今注今译[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4.

[8]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9]周文德,杨晓莲.《孟子》数据库[M].成都:巴蜀书社,2002.

[10]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60.

[11]杨天宇.礼记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12]高亨.老子注译[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0.

[13]郭庆藩.庄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2006.

[14]孙怡让.墨子间诂[M].上海:上海书店,1986.

[15]何志华,朱国藩.《荀子》词汇资料汇编[M].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12.

[16]杨朝明,宋立林.孔子家语通解[M].济南:齐鲁书社,2009.

[17]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先秦两汉古籍逐字索引丛刊:逐字索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儒家荀子学园
弘扬荀子理智思想,推进儒家天人学问丨姚海涛\x26amp;林桂榛主编(通讯:116332299@qq.com)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