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荀子关于人性问题的思考,以“秩序”为思考视域,以“正名”为理论方法。在还原“公共秩序”视域的基础上运用“正名”方法,堪称探究荀子人性观念的内在要求。在荀子那里,“性”有“本然之性”“自然之欲”两种内涵,“伪”有“知虑之伪”“能动之伪”“行成之伪”三层意蕴。所谓“善”,指在平正的公共秩序这一“根本善”情境中,人之“自然之欲”得到满足的“基础善”,以及“义”之独特价值获得实现的“究竟善”;与之相应,“恶”指的是在混乱的公共秩序这一“根本恶”情境中,人之“自然之欲”无法得到满足的“基础恶”,以及“义”之独特价值无法开显的“究竟恶”。与之相应,“性恶”可从三个方面得到解释:“根本恶”由“性”之流弊推衍而来,“基础恶”道明的是“性”之无法自治,“究竟恶”意味着“性”对“究竟善”的全然遮蔽。在荀子那里,“礼义之善”源自圣王“道心”的考量与筹划,并通过“教化”而归于常人“智心”的理解与认可。总之,在荀子那里,“心”为良善的公共秩序的建构以及符合礼制、追求道义的个人生活的达成奠定了基础,堪称其人文理想中融通性伪、沟通圣凡、贯通始终的枢纽。
关键词:荀子;性恶;伪善;礼义;心
作者简介:王玉彬,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暨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研究员
——论荀子哲学体系对周秦之变的理论助推
摘 要:周秦之变是贯穿于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主题,规定着先秦诸子的思维理路与思考方向。处于周秦之变中的诸子如何应对社会的转型与时代的变化,这是先秦政治哲学研究的重要论题。作为身处战国晚期的荀子,他主要通过天人相分彰显人文理性精神、援法入礼弱化宗法伦理、以性朴欲趋恶导向制度建设、圣王合一尊君王权威四个方面建构起了适应和助推周秦之变的哲学体系。从荀子到韩非之间的这种弱私门、张公室、强君权的思维理路,既是战国时期家国之间的矛盾、冲突已然难以调和的体现,也是古代中央集权制度正式确立前在思想领域发出的有力先声。
关键词:周秦之变;天人相分;援法入礼;性朴欲趋恶;圣王合一
作者简介:李友广,西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