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的不同部位具有不同的药效效应,这种情况很普遍,举不胜举。但同一植物的地上枝茎与地下根茎作用几号完全相反的却极其罕见,这就是麻黄、麻黄根。一般认为麻黄发汗而麻黄根止汗。
基源
自古以来中药基源繁杂纷乱,目前临床中的麻黄、麻黄根,按《药典》来说,药物基源是稍有不同的。按《药典》规定,麻黄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中麻黄或木贼麻黄的干燥草质茎。麻黄根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中麻黄的干燥根和根茎。也就是麻黄来自草麻黄、中麻黄或者木贼麻黄,而麻黄根则来自草麻黄、中麻黄。
药象
解释发汗的功用,可从从药象角度进行解释与理解,麻黄传统的产地在内蒙古等地,内蒙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凉短促,春季干燥风大,秋季气温骤降霜冻早。热量不足,昼夜温差大,日照丰富,降水量差异大,降水期多集中在7-8月。为了生存,对抗恶劣的生长环境,麻黄本身就带有温性。在经历了夏季的温凉和7、8月的雨水之后,植株整体适应当时“凉性”和“湿气”,故在温性之上,具有“利湿”之用。
其入药为“麻黄”的茎枝部分,在立秋温度骤降之时采摘,正是植物应激适应寒气之时,故此时采摘入药,更能凸显其辛温之性。这个特性让麻黄药物喜欢亲近人体当中任何带寒气的部位。另外,经历夏季温凉让麻黄带有一点苦味,让药物的作用形成“上升中有下降”的阴阳和合作用。
总结下来,麻黄是性热,喜近寒气,其形中空而有通行之力,故能散寒发表寒。
所谓中空则通,中闭则收。故《珍珠囊补遗药性赋》云 :“其形中空,散寒邪而发表;其节中闭,止盗汗而固虚。”麻黄去节直说可能由此而来,而根节止汗之力亦由此而来。
功效
麻黄入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中品,云:“麻黄,味苦温,主中风、伤寒头痛,温疟,发表出汗,去邪热气,止咳逆上气,除寒热,破癥坚积聚。”
《珍珠囊》首次记载麻黄的归经:“入手太阴,泄卫中实,去营中寒,发太阳、少阴之汗”。
《本草纲目》首次记载麻黄的利水消肿之功效:“治疗咽痛,风肿,水肿,产后血滞”。
仲景经方中有二十九方用及麻黄,主要用于伤寒表实证,咳喘证,痰饮水气证及痹证。与《本经》记载麻黄功效吻合。麻黄虽云发汗,且在中药中发汗力大,故表寒实证自然可用,其实非但表实证用麻黄发汗,在变证时也可用麻黄发汗解表,甚至于有汗出见症者,亦可用之。
通常我们会认为“有汗不得用麻黄”,可能也是受后人解读《伤寒论》中某些条文用语的影响。
如《类证活人书》中就有言:“头痛发热,无汗恶风,宜麻黄汤,是应解表而用麻黄者。头疼发热,汗出恶风,宜桂枝汤,是应解散而用桂枝者。二者均为解散,正分轻重,不可不察也。仲景云:无汗不得服桂枝,有汗不得服麻黄。”
此处行文,将麻黄与麻黄汤产生了混淆,后人继续加以强调,终致以讹传讹,有了“有汗不得用麻黄”之说。
临床使用麻黄其实不必拘泥于是否有汗、无汗,也不必拘泥于是否存在表症,这些都不能构成影响麻黄使用的要因。
如仲景《伤寒论》第63条、第162条中提及的“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再如《金匮要略·水气病》第21条:风水,恶风,一身悉肿,脉浮不渴,续自汗出,无大热,越婢汤主之。可见有无表症都不妨碍麻黄的使用
根据仲景应用经验,麻黄的典型适应症应为,发热恶寒、关节肌肉疼痛沉重、水肿、咳喘,无明显虚证表现者。
麻黄先煎去上沫?
麻黄“先煎去上沫”这一使用方法首见于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麻黄汤下载“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再内诸药”。《伤寒杂病论》用麻黄的27首方剂中,有22首要求麻黄先煎,去上沫,其余5首方剂则不要求麻黄先煎,也不去上沫。这5首方剂分别是桂芍知母汤、麻杏薏甘汤、《古今录验》续命汤、《千金》三黄汤和厚朴麻黄汤。
后世典籍对麻黄先煎去上沫的使用方法有所记载者也并不少见,如南北朝《本草经集注》、唐代《备急千金要方》、宋代《本草衍义》、明代《本草正》、清代《本草害利》等等。
其实详细说来,经方应用麻黄的特殊之处有三:去节、先煎及去上沫。
去节
在仲景《伤寒杂病论》中,凡用麻黄之方,均有“去节”的修制要求,且为后世众多医药家所赞同。其去节之由,在于确保发汗之功。如《医学衷中参西录·麻黄解》说:“麻黄带节发汗之力稍弱,去节则发汗之力较强”。另外,陶弘景则认为“节止汗故也”。
历代之用麻黄,因去其草质茎上之节,颇为麻烦,既耗费大量人力和时间,对疗效却无明显影响,故不言去节者并不鲜见。甚至还有有意带节入药者,如《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三拗汤便是一例。
据现代研究,麻黄的草质茎节的生物碱与节间部分无质的区别,去节只有理论上意义,目前一般带节使用。
在麻黄药材中尚有另一种“节”,即膨大如“节”状的木质茎,草麻黄的木质茎匍匐于泥土中,可被误为麻黄根使用。这类“节”体大质重,并无发散之功,甚至有敛汗之虞。对此,当然应该去之,则发汗解表作用更佳。《太平圣惠方》若干方中之麻黄“去根节”,《证治准绳·幼科》麻黄汤之“去根节”等,恐怕主要是指此而言的。可见,麻黄之节是否当去,应具体对待,不宜笼统言之。
先煎
仲景用麻黄入汤剂之方,都有“先煎”及“去上沫”的要求,后人对此的认识,则存在分歧。《中药大辞典》及高等医药院校试用教材《中药学》(五版)等当代较有影响中药著作,均主张麻黄“先煎”,多数人则不以为然。
本品是否先煎,约有两意:麻黄中有一些物质会让人心悸、头晕、失眠等,通过久煎就可以让这些有害物质挥发掉,所以仲景提示要先煎麻黄。另外据研究,麻黄与荆芥、薄荷、羌活等发汗解表药相比较,其挥发油成分较为稳定,其各种成分的溶出亦较缓慢,当与上述药物同用时,可适当先煎。
去上沫
麻黄“去上沫”之理,仲景并未加说明。陶弘景认为麻黄“沫令人烦”,陶氏这一讲法,成为后世历代学者、医家主张这一使用方法的依据。《医学衷中参西录》中说“麻黄发汗之力甚猛,先煮之去其浮沫,因其沫中含有发表之猛力,去之所以缓麻黄发表之性也”。
然而临床实际中,不管是生麻黄还是蜜麻黄,所谓“先煎去上沫”的要求,其实并不多见,而造成严重副作用的报道亦不多见,同时大部分现代中医典籍中也都未有有这一提法。这就难免使人疑惑,古人这一特殊用药法是否是故弄玄虚?亦或是有其他缘由?
首先,古人所谓“去上沫”的说法是有其药理依据的,现代药理研究显示,所谓其“上沫”确有能令人生烦的物质,认为麻黄“含植物蛋白,能引起心烦、呕吐,先煎则能使蛋白质凝析出来,呈沫状浮于水面上,去上沫后就能减少其副作用。”当然也有人从临床实际的角度,提示异议,认为此说附会之言,“验之临床,未尝见也。”另有研究说,麻黄先煎之后,在药液表面形成泡沫,从而使麻黄碱的含量降低,进而减缓了其发汗作用,可防其发汗过猛之弊。因此有人认为麻黄用量大的都应先煎去沫,用量小的则无需先煎去沫。
另外有人从麻黄的新鲜度,对“去上沫”进行解读,鲜麻黄可产生浮沫,炮制陈放后则不宜产生浮沫,仲景所用麻黄为新采,所以要先煮,并去上沫。同时新采的麻黄,生物碱较陈放的麻黄含量高,故而辛温燥烈之性较强烈,易动阳气,致心慌心跳,经过先煮、去上沫之后,可以减少辛温燥烈的副作用。而麻黄经陈放后,生物碱含量降低,可以降低麻黄辛散之性,进而减少麻黄的不良反应。故而古人有强调,麻黄需用陈放者,《本草经集注》言“凡狼毒、枳实、橘皮、半夏、麻黄、吴茱萸皆须陈久者良,其余须精新也”。
从临床实际及现代药理研究角度来看,麻黄确实有较强的中枢和交感神经兴奋性,确有服用本品而出现烦躁不安等不适者,至于说“去上沫”是否可减缓麻黄“令人烦”这一副作用,目前未见有确切的研究定论。
与厨房煮肉一样,熬取中药汤剂汤剂之时,大都会产生“上沫”,特别是大火猛煮时,若不去沫,则药液易外溢。煎煮麻黄时,火力过大时会产生较多的“上沫”,是否因此而需“去上沫”,亦未可知。
麻黄根
麻黄根入药晚于麻黄,始见于陶弘景的《本草经集注》。陶氏记载麻黄说:“用之折除节,节止汗故也。先煮一两沸,去上沫,沫令人烦。其根亦止汗”,这一说法也为东汉张仲景药用麻黄“去节”之说提供了佐证。
麻黄茎能发汗且要求去节,因其中通,麻黄根节止汗,因其中闭。
另外从药象角度分析,“其根则深入土中,……则轻扬走表之性尤存,所以能从表分而收其散越,敛其轻浮,以还归于里。是故根收束之本性,则不特不能发汗,而并能使外发之汗敛而不出,此则麻黄根所以有止汗之功力,投之辄效者也。”(《本草正义》)取散中有收之意,亦有道理。
太阳病篇药用麻黄14首方剂中有13首均注明“去节”,药用麻黄多取其发汗解表之功,可以认为去节以加强中通发汗之力;而《金匮》多篇的药用麻黄则多“不去节”,则多取其平喘利尿之效,取散中有收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