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丨“治痿独取阳明”、“脾病而四肢不用”

文摘   2024-11-11 21:29   山东  


痿,指四肢痿弱、不能运动。痿证是指肢体筋脉弛缓,软弱无力,日久因不能随意运动而致肌肉萎缩的一种病证,轻者肢体痿软无力,重者肢体痿废不用,肌肉萎缩,更为严重者可导致吞咽、呼吸困难。其中,下肢不能随意运动及行走者,又称为“痿躄”,目前临床上以下肢痿弱为多见。

“萎”原指草木枯萎不荣。《诗经·小雅》:“犷无草不死,无木不萎。”故人之病而名为“痿”,本源于草木之枯而称“萎”。所以古人有用‘痿’来代替‘萎’表示枯萎之义。

人病肢体枯瘦、肌肉萎缩、筋脉弛纵,恰似草木死枯、花朵枯萎、枝叶垂败。取象比类,因“萎”而为“痿”。总之,凡属于功能退化、器官组织腺体萎缩失用的病证均可归属于广义萎证。

治痿独取阳明

在痿证的治疗中,医家常偏重“治痿独取阳明”理论。

“治痿独取阳明”出自《素问·痿论》:

论言:“治痿者,独取阳明。”何也?岐伯曰:阳明者,五脏六腑之海,主润宗筋,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冲脉者,经脉之海也,主渗灌溪谷,与阳明合于宗筋。阴阳摠宗筋之会,会于气街,而阳明为之长,皆属于带脉,而络于督脉。故阳明虚,则宗筋纵,带脉不引,故足痿不用也。

“治痿独取阳明”是指导痿证临床治疗的重要思路,其首先强调的当是重视阳明经,器官功能用。

“独取”自是对阳明气血维持全身诸脏腑器官功能、发挥重要作用的强调,是治疗之基础,“取阳明”有它的特殊性、重要性,只能说“治痿独取阳明”是中医治疗痿证的大法之一,而不是唯一。病多顽疾辨证乏效的情重点脾胃达到意想

阳明者,五脏六腑之海

《素问·痿论》原文之所以强调阳明经的重要性。因阳明胃经是五脏六腑的营养源泉,阳明经气血主濡养人体的宗筋,宗筋就是人体内的诸筋,宗筋主约束骨骼,使关节滑利。人体的冲脉是人体经脉气血汇聚的所在,冲脉主渗灌滋养肌肉。冲脉与阳明经会合于宗筋,人体许多的阴经阳经都汇聚在宗筋,并会合于阳明经的气街穴,以阳明经为诸经的统领,对诸经的气血营养起主导作用。诸经又都连属于带脉,联络于督脉。所以,阳明的气血亏虚,则宗筋失去濡养而弛缓,带脉失去牵引收持的作用,导致双足痿弱不能运动。

脾为胃行其津液

《素问·痿论篇第四十四》云:“脾主身之肌肉”,这是由于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四肢及全身的肌肉,都需要依靠脾胃所运化的水谷精微来营养,才能使肌肉发达丰满,完成正常的生理活动。

脾脏与胃腑相合称脾胃为仓廪之官,脾主运化,胃主受纳与腐熟水谷,脾与胃通过经脉相互络属而构成表里关系,脾和胃同属消化系统的主要脏器,容纳于胃中的水谷,通过胃的腐熟后,必须依赖于脾的运化功能,才能将水谷化为精微,同时也有赖于脾的转输和散精功能,才能把水谷精微布散至全身。也就是《素问·太阳阳明论》“四肢皆禀气于胃,而不得至经,必因于脾,乃得禀也。”

《素问·太阳阳明论》又云:“足太阴者,三阴也,其脉贯胃属脾络嗌,故太阴为之行气于三阴。阳明者,表也,五脏六府之海也,亦为之行气于三阳。脏府各因其经而受气于阳明;故为胃行其津液。”

本段经文说明脾气散津的功用,是通过经脉实现的。足太阴是脾的经脉,其脉贯胃属脾,而络于食道上口,所以它能吸收胃中水谷的津液,输送至三阴经。胃是五脏六腑的给养仓库,阳明胃经是太阴脾经之表,太阴脾经是足阳明胃经之里,表里二经是相互交通,密切联系着的,所以津液由脾经吸收后,也就通过阳明经而输于三阳经。阳明之胃气行于三阳,必赖脾气而后行,胃中的水谷靠脾脏运化为精微物质,又因脾与胃以膜相连,把精气贮藏在脾脏中,脾脏通过脾经又经过三阴经、三阳经而把水谷精微运至四肢,使四肢有营养而举动。因于此《内经》有言“脾病四肢不用”。

脾病四肢不用

“脾病四肢不用”出自于《素问·太阴阳明论》,其云:“今脾病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四支不能禀水谷气,气日以衰,脉道不利,筋骨肌肉,皆无气以生,故不用焉。”本段经文论述了“脾病四肢不用”的病理,“脾为胃行其津液”、共同完成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及其精微的输布,从而滋养全身。由于人体的四肢也需要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等营养,以维持其正常的生理功能。四肢的营养输送,全赖于清阳的升腾、宣发,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清阳实四肢”,脾主运化和升清,因此脾气健运者四肢的营养充足,而活动也清劲有力。当脾脏有病时,则脾失健运,清阳不升,布散无力,脾为胃行其津液的功能发生障碍,则脾经无气可运,脉道不通,四肢得不到水谷精微,而致四肢肌肉筋骨失去营养,则肌肉痿削,软弱无力。

《素问·太阳阳明论》:

帝曰:脾病而四肢不用,何也?岐伯曰:四肢皆禀气于胃,而不得至经,必因于脾,乃得禀也。今脾病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四肢不得禀水谷气,气日以衰,脉道不利,筋骨肌肉,皆无气以生,故不用焉。帝曰:脾不主时,何也?岐伯曰: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时长四脏,各十八日寄治,不得独主于时也。脾脏者,常着胃土之精也。土者,生万物而法天地,故上下至头足,不得主时也。帝曰:脾与胃以膜相连耳,而能为之行其津液,何也?岐伯曰:足太阴者三阴也,其脉贯胃属脾络嗌,故太阴为之行气于三阴。阳明者表也,五脏六腑之海也,亦为之行气于三阳。脏腑各因其经而受气于阳明,故为胃行其津液。四肢不得禀水谷气,日以益衰,阴道不利,筋骨肌肉,无气以生,故不用焉。

方药应用

方药应用在药物应用上,黄芪是入阳明最具代表性的一味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古代写作黄耆。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释其名曰:“耆,长也。黄耆色黄,为补药之长,故名。”性味甘、微温,兼具补通之性。在治疗各种痿弱不用和功能衰退性的疾病中,黄芪是最常用的。李东垣所创补中益气汤以及张锡纯所创升陷汤,皆以大剂量的黄芪补气升提,从而治疗各种痿弱下垂,功能衰退的疾病。补阳还五汤同样以大剂量黄芪配伍少量活血化瘀药,对于脑梗、脑中风初期所表现出的肢体偏瘫失用有极其显著的效果。亦是立法于脾主肌肉,一方面黄芪补气以生血,另外充足的气提供了精血津液达表的动力。现代医家如国医大师邓铁涛自创“强肌健力饮”治疗重症肌无力屡获良效,其黄芪使用量一般为160~180g,最高可达240g,充分体现了黄芪大剂量在治疗重症肌无力的肌肉萎缩症的关键作用。再如陕西已故名医温碧泉先生创有“提垂汤”,用升麻、柴胡、枳实、益母草四味药来做提垂,初未用补药,后另加黄芪达60g,屡获良效。

泻阳明之实

《素问·痿论篇》“治痿独取阳明”应当说首先是强调需重视调理阳明,而具体则表现为以补益阳明之虚为主同时兼顾去阳明之实热瘀滞。补阳明之虚为各脏腑本身提供水谷精微,使得五脏各自具有正常的物质来源从而发挥本身的作用,同时维持全身筋脉输送管道的濡养通透,和维系支撑脏腑器官的相对固定位置。与此同时不局限于纯补之法,亦当不忘随其所变泻除实热阻滞。概括为“各补其荣而通其输,调其虚实,和其逆顺”,一补一通,补虚通实惟顺而已,运行如常则诸病皆愈。阳明是辨治之眼目,但又并非一举万全之法,在面对错综复杂的疾病时,在此基础上,又当条分缕析据病之寒热虚实灵活的配以他法。

附质指出之本……火邪使干湿清而强而》:湿热反加劳,由湿医家但在一定程度完善明乃湿通为”,需保义即辨证之实

推荐阅读:

河图医学
《黄帝内经》“五十营”解读
营(荣)卫与气血
脉丨血脉与经脉
河图医学丨脾胃相合为“一脏”,居中为太极
黄帝内经丨阴阳二十五人
黄帝内经丨太少阴阳五态人
黄帝内经丨“泻方补员”与“泻员补方”
黄帝内经丨“肝生于左,肺藏于右,心部于表,肾治于里,脾为之使,胃为之市”与藏象
黄帝内经丨“九宫八风”之九宫
黄帝内经丨“九宫八风”之八风
黄帝内经丨标本、根结、根溜注入、井荥输经合
黄帝内经丨“根溜注入”与“井荥输经合”
黄帝内经丨六经血气多少
黄帝内经丨九针
黄帝内经丨“十二原”与“十二原穴”
黄帝内经丨五脏太少阴阳
河图医学丨脾为至阴与“凡十一脏取决于胆”
河图医学丨“脾为孤脏”释疑
黄帝内经丨气街
黄帝内经丨天癸、胞宫、月经
黄帝内经丨气街
黄帝内经丨奇恒之腑
黄帝内经丨聚沫则为痛
黄帝内经丨五体,皮、脉、肉、筋、骨
黄帝内经丨合治内府
黄帝内经丨卫气行——周期与模式



青囊学社
河图医学,根在河洛。深入经藏,追本逐源,厘清五行源流,重整河图医学。耐得凄凉,甘于寂寞,在默默无闻中,散播无形的种子。耕耘不问收获,成功不必在我。必须要有香象渡河,截流而过的精神,不辞辛苦地做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