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图医学丨河图与脾胃论

文摘   健康   2024-11-20 20:14   山东  


河图五行模式与脾胃学说形成与发展


导读:脾胃之论肇自《内经》,发展于仲景,而成于东垣。脾胃学说乃中医药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东垣论述脾胃的代表著作首推《脾胃论》。从学术渊源上来看,东垣对于脾胃的认识,源自《黄帝内经》及仲景是无疑的,如其书中曰:“著论处方已详矣,然恐或者不知其源,而无所考据,复以《黄帝内经》、仲景所论脾胃者列于左。(《脾胃论·<内经>仲景所说脾胃》)”观东垣对脾胃的见解,简言之大约有两方面:一以脾胃为一身之本;二以脾胃为升降之枢。《脾胃论》之所以形成这样的一种看法,就是因为其秉承了《黄帝内经》及《伤寒杂病论》中广泛采用的河图五行模式。 


《内经》对脾胃的认识与河图五行模式


《黄帝内经》中虽然没有专门论述脾胃的篇章,但散见于各篇的关于脾胃的内容却十分丰富。中医藏象学以五行学说对人体进行归类,把脏腑、形态、情志与季节、气候、方位、时间等相联系,并试图以五行学说来解释人体的五脏生命活动,脾胃于五行比附于土,因此在《内经》中对于脾胃的认识,可以看到有相当一部分是来源五行学说中对土的认识。


我们在这里所要着重说明的是,此处所指的五行学说,主要是指的河图五行模式,而非生克模式。《内经》中借助了河图五行模式认识与论述脾的生理功能的痕迹非常明显。如《素问·玉机真藏论》曰:“脾脉者,土也,孤藏以灌四傍者也。”又曰:“夫子言脾为孤藏,中央土以灌四傍。”再如《素问·太阴阳明论》曰:“帝曰:脾不主时,何也?岐伯曰: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时长四藏,各十八日寄治,不得独主于时也。”通过这几条经文我们很明白的看出,河图五行模式中土居中控四方王四季的特点,被用来认识和解释脾藏。后世以脾胃本的思想恐亦源于此也。


再者如《素问·刺禁论》曰:“如肝生于左,肺藏于右,心部于表,肾治于里,脾为之使,胃为之市”从这段文字里可以明白的看出,这是一种河图五行模式下,对脏腑位置及功能的安排。另外使市二字在此不仅形象的描述了,脾胃的受纳运化水谷的功能,其实还隐含了脾胃中土阴阳和合总理一身的意思,从此亦可以引申出转枢之意,这大概可以看作是脾胃为枢为本在《内经》中的一种萌芽或具体论述。


当然我们如果认真研究《内经》,我们很容易发现《内经》中存在脾胃并称中土“一藏”的情况。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有这样的记载:胃气黄,黄者土气也。与在马王堆《阴阳十一脉》中记载:“太阴脉是胃脉也,被胃”,可以说早期可能存在太阴属胃为五脏之一的学说。而这一学说在《内经》中有明显的痕迹可寻,“所以日二取之者,太阴主胃,大富于谷气,故可日二取之也。”“四日太阴受之,太阴脉布胃中络于隘,故腹满而嗌干。”


可能因为太阴属胃的观念影响过于强烈,《内经》对其改造经历了从“胃”到“胃脾”,最后“脾胃”过渡到太阴属脾的渐进式过程。故《内经》中出现诸多“脾胃”共主中土的论述:“下部人,足太阴也,人以候脾胃之气。”“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邪在脾胃,则病肌肉痛。”


而中土脾胃共主这种看似混乱的局面,结合中土独特地位,其一升一降、一阴一阳,恰为后世脾胃学说,提供了基础,为后世脾胃学说的发展埋下伏笔。

 

《伤寒杂病论》对脾胃的认识与河图五行模式


脾胃学说的发展可谓得力于仲景,仲景继承了对《内经》脾胃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了治疗学,将理论与方药融为一炉。仲景继承和发展了《内经》河图五行模式下,对脾胃的一些认识。如《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中说:“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补之。”这一观点说明了脾胃在防病治病方面的重要作用,也可以明白的看出以脾胃为本的观点,这一说法与《内经》中土王四季的看法是一脉相承的,因此可以说仲景以脾胃为本的观点,是对《内经》中河图五行模式下对于脾胃的认识一种继承与发展。


仲景以脾胃为本的观点还不仅于此,如仲景在辨病别证时,非常重视脾胃,伤寒论中在各经的辨证中,时时以保胃气为其要务,认为胃气直接关系着人体正气的强弱,决定病变的转归,在辨病的整个过程,无不以胃气的盛衰来把握病情,作为辨病机、定治则、决预后的重要依据。在六经的传变上,仲景认为亦与脾胃元气的强弱有着重要的关系。


另外仲景虽未明确的提出以脾胃为枢,然在仲景用药中,除了处处以脾胃为本外,其中以脾胃为枢的思想体现的也是很明显的。从后世应用广泛的桂枝汤,小柴胡汤等方剂我们或可一窥究竟。桂枝汤中,桂枝辛温发散助阳,芍药苦平收降助阴,二者相伍实有调和营卫、阴阳之功,而方中生姜、大枣、甘草,实为脾胃要药,且方后注明“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实亦助脾胃之法。又如小柴胡汤中,柴胡入肝轻清升散,实有举阴之力,黄芩入肺清肃降热,二者相伍则可使阴升阳降、内外宣通,气机条畅,半夏、人参、甘草、生姜、大枣,调理脾胃之意可见。两方中脾胃为阴阳二气之本、之枢的意思应该是很明显的。


仲景以脾胃为本为枢的认识,是否是受到河图五行模式的影响呢?我们认为答案是肯定的。从《伤寒论》所载医方名称来看,如大小青龙汤、白虎汤、玄武汤,其受河图五行模式的影响是没有疑问的。这种判断从《辅行诀》中的一些文字亦可以加以佐证,如其书中曰:“青龙者,宣发之方,麻黄为主;白虎者,收镇之方,石膏为主;朱鸟者清滋之方,鸡子黄为主;玄武者,温渗之方,附子为主。”又言:“交互金木,既济水火。”就此来看这就是明白无误的河图五行模式。而此书又言“昔南阳张机,依此诸方,撰为《伤寒论》一部。”比较两书所载诸方,也可说大同小异,应该是本出一家,这也足可证明《伤寒论》受到河图五行模式的影响。


我们知道在河图五行模式中,阴阳升降于木金,木为青龙主宣发,金为白虎主肃降。以此观《伤寒论》中大小青龙、白虎汤颇为合拍。水为真武为阴极生阳、降已而升之地,以此观之,治水之法,法当温渗,而真武汤之意亦确实如此。且以上诸方对脾胃的重视人所共知,其原因就在于仲景对于河图五行模式的采用。

 

东垣对河图五行模式下的脾胃学说的继承与发展


在《脾胃论》中,李东垣将两种五行模式运用于一炉,如其中《脾胃论·脏气法时升降浮沉补泻之图》中曰:“五行相生,木、火、土、金、水,循环无端,惟土无正行,于四季之末各旺一十八日,以生四脏,四季者,辰、戌、丑、未是也。”五行生克说在《脾胃论》中主要被用于解释一些病理生理变化,而东垣对于脾胃的见解及处方用药的思路,更多的是来源于其对河图五行模式的有意无意的继承,从《内经》到仲景再到东垣,河图五行模式的影响可谓一以贯之。


东垣认为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脾胃为一身之本,东垣认为内伤病的形成,是元气不足引起的,而元气的不足又是脾胃受损的结果,这就把疾病的产生直接归咎于脾胃的损伤。如其反复强调:“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亦不能充,而诸病之所由生。”这就指出了脾胃健旺百病不生,又指出了治病不可损脾胃,这一观点是对仲景“四季脾旺不受邪”继承与发展,这不能不说是东垣对河图五行模式的一种继承与发展。如《脾胃论·脏气法时升降浮沉补泻之图》中曰:“惟土无正行,于四季之末各旺一十八日,以生四脏。”这种说法与五行生克是无关的,这是河图五行模式的典型论述。


脾胃学说的一个中心内容,就是脾胃元气论,这是人体发病与否的根本问题。关于元气之说,《内经》、《难经》早已提出,前者为“真气”,后者为“原气”,而共同点是重视肾气。东垣发展这一理论,他重视内因在病变中的作用,认为无论内伤或外感发病,都是由于人体气虚。即疾病的形成,是由于气不足,而气之所以不足,是因脾胃损伤所致。如书中《脾胃虚则九窍不通论》曰:“真气又名元气,乃先身生之精气也,非胃气不能滋之。”又《脾胃虚实传变论》曰:“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亦不能充,而诸病之所由生也。”可见他认为脾胃是元气之源,元气又是人身之本,脾胃伤则元气衰,元气衰则疾病便可以发生。


因此,必须注重脾胃,这是东垣脾胃学说的基本论点,同时提出了临床上脾胃病处理的常法。如胃病则湿胜,怠惰嗜卧,四肢不收,或大便泄泻,治从平胃散;脾胃不足,土不生金,则肺脾气虚,自汗,四肢发热,或大便泄泻,或皮毛枯槁,发脱落,治从黄芪建中汤;或脾胃不足,阳虚不能生阴血,治从本证中摘取四物汤一二味,使阳生而阴长;或脾胃真气虚弱,气短脉弱,治从四君子汤;如脾湿下流,下焦气化不行,或渴或小便闭涩,赤黄而少,治从正药中摘取五苓散一二味,化气利湿。


然而,东垣又认为:脾胃有病与其他脏腑不同,脾为中土,其病每无定体,临床中应考虑到肝、心、肺、肾的有余与不足,或补或泻,但必须抓住脾胃这个重点。这种精神渊源于《内经》五行生克制化的理论,即“至而不至,是为不及,所胜妄行,所生受病,所不胜乘之”。按照这种理论指导用药,疗效远较上述一般处理为佳。书中列举“脾胃不足”、“心火亢盛”、“肝木妄行”、“肺金受邪”、“肾水反来侮土”的证候变化,以及君臣佐使的常用药物,这是《脾胃论》辨证用药的基本部分,亦是全书的重点。东垣所制诸方,大多是从这个基础上演绎发挥的,他经常结合四时气候的变化,进行具体用药,这些便是东垣治脾胃病的变法,应当重点领悟。


东垣《脾胃论》另一项重要见解就是,脾胃为升降之枢,而这一认识更是直接导源于河图五行模式下的四时五藏系统,此处的四时五藏系统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土无正行而居中。很显然在《脾胃论》中也秉持这样的认识。如《脾胃论·脏气法时升降浮沉补泻之图》曰:“惟土无正行,于四季之末各旺一十八日,以生四脏。”在这一体系下,春夏地气升浮而生长,万物由萌芽而繁茂,时至秋冬,则天气沉降而杀藏,万物斯凋落而收藏。这一年之气的升降,惟土气居于中央,为浮沉变化的枢纽。而天人相应,人体内的阴阳升降和自然界的阴阳升降,自然具有同理。脾胃属土,居五脏之中,因而在脏腑精气的升降运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人身的升降运动,赖脾胃居于其中以为枢纽。可以说是脾胃居中主持着其他四脏的气机升降,甚或者说脾胃居中主持着一身的气机升降。


不过,东垣在升降问题上,特别强调生长和升发的一面。他认为只有谷气上升,脾气升发,元气才能充沛,生机才能活跃,阴火才能潜藏。与此相反,若谷气不升,脾气下流,元气即将匮乏和消沉,生机也会受到影响,不能活跃起来,阴火即可因之上冲而为各种病症。因此,东垣在理论上非常重视升发脾之阳气,在治疗时喜用升麻、柴胡之类的药,以遂其生升之性。并由此而提出:“胃虚则脏腑经络皆无所受气而俱病”、“脾胃虚则九窍不通”等论点,这些在发病论中大加阐发,以强调升发脾胃之气的重要,从而构成了“土为万物之母”之说。治疗上虽然主张升发脾胃之气,但同时也注意潜降阴火,二者相反相成。《脾胃论》中的许多方剂,均体现了他的这一治疗观点。


以脾胃为本、为枢的观点,在《内经》及《伤寒杂病论》中都有具体的体现,但直到东垣《脾胃论》,才得以将其明确出来。而考察其学术渊源,也确如东垣自言,来自于《黄帝内经》及仲景,而其中河图五行模式的影响是一以贯之的。河图五行模式在脾胃学说继承和发展中的影响,对我们理解和学习《脾胃论》是大有裨益的。

 

明清医家对于脾胃学说的发展与河图五行模式


脾胃学说虽然成型与东垣但直到经过明清医家的充实之后,方才完整。如明代薛己不仅认识到脾胃气血之本,而且从《内经》“脾裹血”引申发展,首创脾统血理论,指出:“血藏于脾土,故云脾统血”。此后李中梓更是把脾胃提高到“后天之本”的高度上。东垣非常重视脾阳的升发,而于胃阴似乎有所未达,真正将东垣脾胃理论加以完整的当属叶天士。金元时期刘河间已经《宣明论方》中指出了胃中润泽论,然后世医家论之甚少,直到叶氏提出“太阴湿土,得阳始运,阳明燥土,得阴自安,以脾喜刚燥,胃喜柔润”,方才别开生面,重视胃阴。应该说这是叶天士对《内经》中采用河图五行模式的脾胃学说的继承与发展。


叶天士在整体认识的基础上,认为脾胃“纳食主胃,运化主脾,脾宜升为健,胃宜降为和”,高度概括了脾胃之生理及脾胃的病理关系。在重视脾胃共同作用的同时,为了弥补东垣学说之不足,又重点阐发了胃阴的生理作用。就脾胃的生理作用,概之为两个方面:一方面脾与胃,一阴一阳,脾宜升为健,胃宜降为和,脾胃升降相因。另一方面就胃本身而言,胃阴又是与胃阳相对的,在制约胃的阳体之燥性的同时,又发挥着濡润作用,令胃腐熟水谷。胃以降为和及胃性燥喜润的特性,使胃阴的濡润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叶氏结合自己的经验,提出“胃为阳土,宜凉宜润”、“阳明阳土,得阴则安”等学术观点。


在治疗方面,叶天士主张脾胃分治,创立了养胃阴说。叶氏认为甘入脾胃,因此叶氏的养胃阴法,主要是以味甘性凉为主。叶氏从脾胃分论入手,对养胃阴的理论和临床思路均作了阐发,使胃阴学说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理论初具规模,成为胃阴学说创立的标志。


叶氏关于脾胃分治的认识和甘润养胃阴的学术观点,弥补了东垣详于治脾略于治胃,重在温补的不足,纠正了诸多医家皆以治脾之药笼统治胃,脾胃不分,阴阳不辨的弊端。叶天士补充和完善了中医脾胃学说,使之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而这一体系的形成与发展应该都是在河图五行的框架之下完成的,也基本上没有超出《内经》所谓“脾为之使,胃为之市”的范畴。

 

近代医家对脾胃学说的进一步完善


董建华在前人“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的理论基础上,进一步明确的提出胃气和降是胃的主要生理特征,认为通降乃治脾胃病之大法。胃为水谷之腑,六腑传化物而不藏,以通为用,以降为顺。降则和,不降则滞,反升则逆。通降是胃的生理特点的集中体现。而邪气犯胃,胃失和降,从而脾亦失运,则水反为湿,谷反为滞。气滞、湿阻、食积、痰结、火郁等相因为患。概言之,慢性胃炎不论寒热虚实,内有郁滞是共同的。实者壅而失降,虚者则滞从中生。因此,董建华在治疗上强调一个降字,胃气下行,则有效验。疏其壅塞,消其郁滞,并承胃腑下降之性祛郁生新。


“通降理论”是中医脾胃理论的传承与创新,对当代脾胃病的治疗,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至此脾胃学说才趋于完善,然而虽经千百年的发展,脾胃学说的发展一直在河图五行模式下发展,保持了中土为太极中枢的基本内涵。在此模式下,脾胃学说大概有以下几方面意思,一脾胃为一身之本,二脾阴胃阳升降相因,为一身升降之枢。这一学说的形成,直接导源于《内经》中采用的河图五行模式。

 

主要参考文献:

1.《张珍玉学术经验辑要》,迟华基、魏凤琴主编。

2.《经脉理论还原与重构大纲》,黄龙祥著。

3.《脾胃升降理论的传承、创新、应用与展望》,作者胡建华、李建华。

4.《伤寒论中的脾胃升降相因》,作者李化戈。

5.《脾胃论导读》,作者文魁。



具体出诊信息及学术交流,请联系:
“河图医学理论”相关文章推荐

青囊学社学术顾问简介


孙广仁: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 山东省名中医,从医、执教45年,师从山东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著名中医临床家张珍玉先生,得其真传。

- 主要从事中医学藏象理论及思维方法的研究,现致力于发掘复原《内经》“河图五行模式”,并形成了理法圆融且验之于临床的“河图五行理法方药体系”。

- 山东省高校教学名师、国家级精品课程负责人、国家级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

- 全国卫生系统先进个人。

- 教育部“十五”“十一五”和“十二五”三版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医基础理论》主编、国家卫生部“十一五”规划研究生教材《中国古代哲学与中医学》主编。

- 主编教材和著作20余部,发表论文100多篇。

- 中华中医药学会体质分会顾问、山东省名医联盟理事、山东省大健康资深专家指导服务团团员。- 山东省第九、十届政协委员、山东省学位委员会委员。

刘瀚阳医生简介

刘瀚阳,主治医师,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山东中医药大学 ,师从于孙广仁教授,并与导师孙广仁教授一起探索完善了“河图医学”理法方药体系,从事中医临床工作10余年,现于莱西市中医医院从事临床工作。在运用河图医学理论的临床实践中,总结出河图医学“两层四步”处方法,验之于临床,颇有心得,积累了比较丰富的河图医学运用经验。擅用传统经方结合针灸等传统手法,从中土脾胃入手,调整人体藏气阴阳、治疗疾病。

作为传统中医的传承者,为了让更多人了解传统医药,也为了让中医更好的服务大众,平时积极的利用闲暇时间,通过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平台,向群众科普中医知识。

“河图医学”流派应诊信息

河图医学理论体系的发现
河图医学五脏用药体系“两层四步”处方方略

关于举办省级中医药继教项目“河图医学五脏用药体系”学习班的通知
大小阴阳旦汤调整阴阳之祖方
运用“河图医学理论”辨治失眠
运用“河图医学理论”治疗咳嗽
运用“河图医学理论”论治“高血压”
运用“河图医学理论”辨治慢性心力衰竭
运用“河图医学”理论调治心律失常
运用“河图医学”理论调治冠心病
运用“河图医学”理论辨治病毒性心肌炎
运用“河图医学”理论辨治风湿痹症
运用河图医学辨治湿疹
运用“河图医学”理论调治抑郁焦虑状态的方略(附视频)
运用”河图医学“理论辨治中风
运用河图医学理论辨治肾病综合征
运用“河图医学”理论辨治脂肪肝
运用河图医学理论辨治肝硬化
运用“河图医学理论”辨治糖尿病
运用“河图医学理论”辨治慢性盆腔炎
运用“河图医学”理论辨治月经病
运用“河图医学”理论辨治慢性萎缩性胃炎
运用河图医学理论辨治更年期综合征

河图洛书与针灸取穴法(开四关、脾胃升降、灵龟八法、飞腾八法)
河图与针灸“开四关”
简单谈一下“开四关”
河图与脾胃原合配穴
河图医学丨水火针法与心律失常
河图医学丨高血压的针灸治疗

象思维丨用药法象
中药性能丨四气五味、特殊药性、用药法象

根在河洛丨介绍一下河图洛书
根在河洛丨河图与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
根在河洛丨督任手足经脉与洛书先后天八卦图相应
根在河洛丨古天文体系

中华文明的源头——“河图”、“洛书”的传说与来源之谜
关于“河图”、“洛书”的一些浅显看法
“河图”“洛书”与古天文观测
河图与方位四时时空观
河洛与象数易学

《内经》河图五行模式及几个相关问题的解析
河洛文化与中医学
河图五行”模式源流
《内经》中那些无法用五行生克解释的问题
《黄帝内经》中的“河图”五行与生克五行
“河图”“洛书”与传统天学
“四象”起源及其相关内容介绍
河图五行与藏气升降
河图五行与脾胃学说
“河图五行”是读通东垣脾胃学说的关键所在
黄氏医学特色与“河图医学”的关系
读懂黄元御的关键要害在“河图五行”
河图五行模式及其在《伤寒杂病论》中的应用
从河图五行模式角度,认识“肝生于左,肺藏于右”
从河图五行模式角度认识“水火既济”、“心肾相交”
肝生于左,肺藏于右,心部于表,肾治于里,脾为之使,胃为之市
从《素问·刺禁论》看中医藏象理论从“实体五脏”到“功能五脏”的发展
河图五行模式与中医“水火”理论
河图与中医丨内外分阴阳与上下分阴阳
河图医学丨气学说、精气神
河图医学丨“河图”五行与“生克”五行
河图五行“外四行”并非简单的“圆运动”
河图医学丨脾胃相合为“一脏”,居中为太极
河图医学丨脾为至阴与“凡十一脏取决于胆”
黄帝内经丨太少阴阳五态人
黄帝内经丨五脏太少阴阳

青囊学社
河图医学,根在河洛。深入经藏,追本逐源,厘清五行源流,重整河图医学。耐得凄凉,甘于寂寞,在默默无闻中,散播无形的种子。耕耘不问收获,成功不必在我。必须要有香象渡河,截流而过的精神,不辞辛苦地做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