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的体质特点与冬季养生
孙广仁
老年人常见的体质类型,大致可归纳为以下5种:
一是阳气偏少而常见手脚发凉、僵硬不灵、怕冷怕风、精神不振的偏阴体质,也称阳虚质;
二是阴气偏少而常有胸前烘热出汗、手脚心发热、心烦焦躁的偏阳体质,也称阴虚质;
三是阳气和阴气同等偏少而见体倦乏力、动则出汗、常易感冒的虚弱体质,又称气虚质;
四是上半身有热易烦躁出汗而下半身有寒怕凉怕风的上阳下阴体质,又称上热下寒质;
五是阴阳二气协调平衡而无寒也无热、肢体活动自如、精神安宁而饱满的正常体质,也称平和质。 |
冬季,阴气渐盛至极,阳气渐少而内藏,天气严寒,水冰地凝,万物生机渐止而蛰藏。《素问·四气调神论》说:“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较之秋天的“少阴”,冬季的阴气更多更盛,天气更寒,故称之为“太阴”。人与天地之气相通应,人体之阴气和阳气也随自然界的气候变化而有相应的变化。中医说:“肾气通于冬”:冬天的阴气盛长,自然能影响到肾气,使肾阴偏旺而肾阳偏弱。阴气主静而阳气主动,肾阳偏弱,可致全身五脏的阳气偏少而使生命活力减弱。尤其是老年人,可出现活力减低而懒动少力,精神易抑郁,情绪易低沉。因此,冬季的总体养生策略,是顺应冬天的阴气渐盛、天气寒冷的气候特点,养护人体的阳气和阴气。由于肾阴、肾阳分别是一身阴气、阳气的根本,所以保养肾阴、肾阳,使之保持相对协调平衡,在冬季尤为重要。《内经》既讲“秋冬养阴”,指明冬季是保养人体阴气的有利季节;又说“用寒远寒”,告诫寒冷的冬季慎用寒凉助阴而伤损阳气的药物和食品。因此,冬季也要依据个体体质之偏倾来确定是养阴还是养阳,从而维护自身的阴阳协调,以使肾气充沛,身体灵活,力量充足,精神开朗,情绪安定。《素问·四气调神论》说:“冬三月,此谓闭藏……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指出冬季三个月,平和体质的人,应随日光的照耀来起居活动,早卧晚起,多待在温暖有阳光的地方,同时不要过多出汗,以免伤损阳气。可等太阳出来后,做些适宜的晨练,或漫步,或练练舒缓的太极拳、太极剑等,以微出汗为度,切不可大汗淋漓。有暖气的家庭,室温可调到23~25℃,以舒适为度。偏阳质(阴虚体质)者,胸中有热有火,入冬之后,要遵循“秋冬养阴”的原则,注重保养自身之阴气。可晚上九点早睡而在太阳出来之前1小时起床,进行一些轻度的晨练,或练习静气功以养阴气。不宜过度剧烈的运动,锻炼时间控制在1小时以内,也以身上微出汗为度。家中的暖气可适当调低些,一般以21~23℃较为合适。偏阴质(阳虚体质)者,对寒冷的抵抗力尤弱,故入冬之后,要避寒就温,注重保养自身之阳气。应早睡晚起,待太阳出来时再起床,以免自然界的寒冷之阴气伤损机体之阳气。可以选择一些室内运动,如瑜伽、慢跑等,同时应注意避寒保暖。家中暖气一般调至25~26℃较为合适。上热下寒体质的老年人,入冬之后,既要养阴以除上热,又要养阳以祛下寒。可早睡晚起,待太阳出来时再起床,宜在上午先做一些活动四肢筋骨的活动,待四肢微汗出后,可转入舒缓的太极或静气功,以安神入静并舒缓情志。平时注意腰部和下肢的保暖,建议外出穿厚毛裤或羽绒棉裤,以保肾气。家中暖气调到23~25℃较为合适。气虚质者,阴阳都不足,对寒冷的抵抗力也较弱。故入冬之后,宜早睡晚起,待太阳出来时再起床,多休息以保存体力和精力。穿衣要厚实保暖,以防被风寒侵袭而感冒。宜在中午气温稍高时外出遛弯漫步,不宜剧烈运动,不要出大汗,以免伤耗气。家中暖气一般调到23~25℃较为合适。平和体质的人,立冬之后应以温和饮食为宜。冬天气温低,消耗热量多,故应服用富有营养产生热量多的食物,慎食凉性食物。肾与冬季相通应,立冬之后,应注意补养肾精肾气,黑色食物和药物入肾,所以平和体质的人,宜多食用“黑五类”:黑芝麻、黑糯米,黑豆,黑花生、黑玉米等,并常用黑枸杞、胡桃仁煮粥喝,有助于补养肾精肾气。饮茶者,可多喝红茶或黑茶,如祁红、滇红、正山小种、金骏眉、茯砖茶、安化黑茶、普洱茶等。偏阳质(阴虚体质)者,入冬后遵“秋冬养阴”之原则,应选择一些滋养阴气的饮食,如山药粥:山药30克,粳米100克,大枣5枚共煮。另外还有百合粥、枸杞粥、红薯粥、南瓜粥、胡萝卜粥、海参大米粥等,都有滋养自身阴气的作用。西洋参2克、铁皮枫斗3粒,开水冲泡,代茶饮,一日一次,可滋补体内阴气。条件允许的,也可常服龟板胶以补肾阴。偏阴质(阳虚体质)者,入冬后宜食用温补阳气的食物,如益智仁粥:益智仁5克,糯米50克,食盐适量共煮。另外,胡桃粥、松子仁粥、栗子粥、生姜羊肉汤等,都有温补阳气的作用。也可选食牛肉、狗肉、鹿肉、麂子肉加生姜、桂皮、八角等煮汤,以温肾壮阳。条件允许的,可常服鹿角胶以补肾阳。上热下寒体质者,入冬后宜搭配食用滋阴和补阳的食物,山药粥、百合粥、枸杞粥等滋阴的与胡桃粥、益智仁粥、生姜羊肉汤等补阳的食物,可早晚交替食用。条件允许的,可服用龟板胶和鹿角胶,前者补肾阴,后者补肾阳,阴阳双补,肾气充足。虚弱质(气虚体质)者,阴阳都不足,入冬后宜食用富有营养而能补气的食物,如瘦肉、禽蛋等。也可将滋阴和补阳的食材搭配食用,如大葱烧海参等,阴阳合化以补气。也可用西洋参2克,铁皮枫斗3粒,灵芝片2克,开水冲泡,代茶饮,一日一次。后2味滋阴补阳,阴阳合化而生气,加之西洋参补气,足能改善这个气虚体质。当然,龟板胶与鹿角胶配合服用,也对虚弱体质者有益。《素问·四气调神论》说:“冬三月……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冬季是万物生命现象潜藏的季节。故入冬之后,人的心情也要静藏而不露,要坚定自己的信念,不轻易被外界所左右,自觉已获得许多,心中充有满足感。偏阳质(阴虚体质)者,常出现心烦焦躁。入冬后的天气寒冷,虽有利于心烦焦躁情绪的宁静而让阴虚体质得到些许改善,但仍应保持思想情绪平静,超然物外,不要接触喧扰的场景,宜淡泊宁静。若出现情绪焦躁,好发脾气,自觉胸中发热,或手脚心发热,可用同仁堂的牛黄清心丸,或知柏地黄丸,一次1丸,一日2次调理之。也可用大小阴旦汤调理之。偏阴质(阳虚体质)者,部分或伴有或多或少郁闷情绪。入冬后的寒冷天气,往往使郁闷情绪加重。因此,这类体质的老年人,应特别注意对自身阳气的藏养,要保持祥和乐观的心态,不使情绪有大的波动,远离悲忧与惊恐,维护宁静而恬愉的心理状态。若出现情绪抑郁不畅,心境有点低落,或伴有自卑或恐惧的,可以松驰法、自悦法等自我调节的方法疏解抑郁的情绪。也可以多交几位知心朋友,通过交流互动,让自己高兴起来。当然,也可服用桂枝汤、大阳旦汤、小青龙汤等调理之。虚弱质(气虚体质)和上热下寒体质者,入冬之后,保持心情宁静乐观即可。患高血压病、冠心病的,入冬之后,要注意减少运动量,并注意保暖。可适当做一些轻量的舒缓的活动,以身上微微出汗为宜,切忌大汗淋漓。饮食宜清淡而有营养,睡眠要充足,还要及时排解自己的焦躁或抑郁情绪。有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的,可用灵芝孢子粉2克、三七粉2克、丹参粉6克,西洋参粉2克,水冲服,日一剂,有助于改善心脏的供血和功能。慢性阻塞性肺病,入冬之后是高发时段。天气寒冷,更应注意保暖,以防发作。每天服用人参2克、灵芝孢子粉2克、蛤蚧2克、川贝粉1克,装胶囊,吞服,有助于病情的改善和恢复。
青囊学社学术顾问简介
孙广仁: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 山东省名中医,从医、执教45年,师从山东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著名中医临床家张珍玉先生,得其真传。
- 主要从事中医学藏象理论及思维方法的研究,现致力于发掘复原《内经》“河图五行模式”,并形成了理法圆融且验之于临床的“河图五行理法方药体系”。
- 山东省高校教学名师、国家级精品课程负责人、国家级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
- 全国卫生系统先进个人。
- 教育部“十五”“十一五”和“十二五”三版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医基础理论》主编、国家卫生部“十一五”规划研究生教材《中国古代哲学与中医学》主编。
- 主编教材和著作20余部,发表论文100多篇。
- 中华中医药学会体质分会顾问、山东省名医联盟理事、山东省大健康资深专家指导服务团团员。- 山东省第九、十届政协委员、山东省学位委员会委员。
刘瀚阳医生简介
刘瀚阳,主治医师,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山东中医药大学 ,师从于孙广仁教授,并与导师孙广仁教授一起探索完善了“河图医学”理法方药体系,从事中医临床工作10余年,现于莱西市中医医院从事临床工作。在运用河图医学理论的临床实践中,总结出河图医学“两层四步”处方法,验之于临床,颇有心得,积累了比较丰富的河图医学运用经验。擅用传统经方结合针灸等传统手法,从中土脾胃入手,调整人体藏气阴阳、治疗疾病。
作为传统中医的传承者,为了让更多人了解传统医药,也为了让中医更好的服务大众,平时积极的利用闲暇时间,通过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平台,向群众科普中医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