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丨胃为五脏之本

文摘   2024-11-20 20:14   山东  

“胃为五脏之本”语出《素问·玉机真藏论》,“五脏者,皆禀气于胃,胃者五脏之本也”。

由于对胃的重视,所以《内经》非常重视“胃气”,“胃气”为本,所以《内经》极为强调胃气,故《黄帝内经》反复出现胃气一词,共计23次。另外《内经》中还有很多类似“胃为五脏之本”之意的记述,其中以“海”论胃最为多见,如《灵枢·动输》“胃为五脏六腑之海”,其他如“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也”“阳明者,五脏六腑之海”“阳明者,表也,五脏六腑之海也”等,分见于《灵枢》的《海论》《玉版》《五味》《经水》及《素问》的《五藏别论》《痿论》《太阴阳明论》等篇,皆以“海”作为胃功能的集中表现。

胃气之意

遗憾的是,《内经》并未对胃气做出明确的界定,所以时至今日,关于胃气的内涵,仍然是莫衷一是。

一般来说胃气有三大意:一指胃的生理功能;二泛指人体的精气;三指脾胃的功能在脉象的反映,即带和缓流利的脉象。

而且由于脾与胃的关系密切,所以胃气在《黄帝内经》中常又具有脾气或脾胃之气的含义,因而胃气又指脾胃的生理功能。至于脉有胃气、色有胃气、舌有胃气,其意在于强调脾胃功能(胃气)的外在显现。

从胃气概念的发生学角度来看,胃气乃由胃与气两词组合而成。

一般而言,对胃的认识多无疑义,所争论的在于“气”。

气是什么?

生命起始于气之聚合,终止于气之离散,一旦气绝,生机便息。

如刘完素《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原道》说:“人受天地之气,以化生性命也。是以形者生之舍也,气者生之元也,神者生之制也。形以气充,气耗形病,神依气立,气纳神存。”

相较于古代哲学的形而上,中医学善于从各种生理病理征象、药物针灸治疗反应去认识和阐明气存在状态和变化,故此人体的各种气也就显得具体而有象可征。同时使气更为具体化和明细化,由此派生了元气、宗气、营气、卫气、脏腑之气、经络之气、筋气、脉气、骨气、上气、中气、谷气、清气、浊气等概念。

这些概念中的气和血、津液、精一样,被认为是具体而特定的“物质”,是指人体内生命力很强、不断运动且无形可见的极细微“物质”,既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激发和调控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源泉以及信息传递的载体。

而胃气即是在脏腑之气基础上演化出来的概念。正如张介宾《类经·卷十三》所说:“真气,即元气也……气在阳分即阳气,在阴即阴气,在表曰卫气,在里日营气,在脾日充气,在胃日胃气,在上焦日宗气,在中焦日中气,在下焦日元阴元阳之气,皆无非其别名耳。”因此,胃气当如同心气、肺气等脏腑之气一样,是胃腑发挥生理功能的物质基础。

胃气是胃腑完成受纳、腐熟水谷生理功能的根本所在,胃的功能则是胃气的具体体现。

"胃为五脏之本"该如何理解

胃为五脏之本”,反映了《内经》对“胃气”的重视,也就是对胃的生理功能的重视,只有胃受纳腐熟水谷的功能健旺,以五脏为核心的藏腑体系才能运作正常。

但此所应强调的是,胃气实际上还隐含了“脾胃”以及大肠小肠的现代消化系统的功能。

首先《内经》也认为消化功能不能仅靠胃来完成,还需要脾的运化。

如《素问·经脉别论》指出:“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

如《素问·太阴阳明论》曰:“脾与胃以膜相连耳,而能为之行其津液。”

如《素问·太阴阳明论》所言:“四肢皆禀气于胃而不得至经,必因于脾乃得禀也”“故太阴为之行气于三阴。阳明者表也,五脏六腑之海也,亦为之行气于三阳”。

也正如《刺禁论》所说:“脾为之使,胃为之市。”即脾胃共同完成濡养五脏六腑的重要作用。

其实《内经》非但重视胃气,其实对脾亦十分重视与特殊强调,如《素问·玉机真藏论》日:“脾为孤脏,中央土以灌四傍”,《素问·太阴阳明论》日:“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时长四脏,各十八日寄治,不得独主于时也。”

可能由于对脾胃的看重以及由于脾胃功能的密切联系,《内经》的诸多篇章,几乎把“脾胃”看做“一脏”,以共同完成消化功能。如《素问·灵兰秘典论》曰:“脾胃者,仓禀之官,五味出焉”。

也就是说,胃与脾在生理功能上密切相关,经胃受纳、腐熟后所化生的水谷精微,必须要经过脾的升清这一重要环节,才能上输心肺,化生气血输布全身,供各脏腑组织机能活动需要。没有了脾运化作用的配合,胃的受纳腐熟也就失去了意义,没有了胃的受纳腐熟,脾的运化必然乏源,同样也是没有意义的。

《内经》在讨论胃或者脾胃之时,其实往往所指还包括整个消化系统,如《灵枢·本输》直接提出:“大肠、小肠皆属于胃”,直接将“胃”视作消化道的总称,即《内经》不单独强调“胃”的功能。由于小肠、大肠在位置上与胃紧密相连,在机能上与胃共同完成对饮食物的受纳、腐熟功能。因此,古代胃肠常统称作胃。《内经》对此有明确论述,如《灵枢·本输》云:“大肠小肠皆属于胃。”《素问·六节藏象论》曰:“脾、胃、大肠、小肠、……,此至阴之类,通于土气。”

这种认识的影响延续甚为深远,如汉·张仲景《伤寒论》所说“胃中有燥屎”“阳明之为病,胃家实”,皆是以“胃”作为大肠、小肠的统称。

本之意

所谓“胃者五脏之本”的“本”,《说文》曰:“木下日本,本末皆于形得义。其形一,从木上日末,从木下日本”。属象形兼指事之字。从木象形,下一指事,指草木之根柢,即本源、大源之意,亦为事物汇总之处。据“木下从一”的位置所示。当为阴阳交通、气机升降转输之所。

观其引申之义,陆德明释:“本,亦作奔”,借“奔”以示草木之根生机旺盛,喻事物的生存与发展。本深方得延续,柢固才可叶茂。

何谓有胃气

脉有胃气

《内经》强调胃气与脉相关者甚多,此情况的产生与《内经》对脉的认识有关,如《素问·玉机真藏论》曰:“藏气者,不能自至于手太阴,必因于胃气,乃至于手太阴也。”《内经》认为五脏之气不能直接到达手太阴经,须借助胃气才能以不同的脉象呈现在手太阴寸口处。

所以《内经》论脉,以胃气为基础,《素问·平人气象论》曰:“人以水谷为本,故人绝水谷则死,脉无胃气亦死。所谓无胃气者,但得真藏脉,不得胃气也。所谓脉不得胃气者,肝不弦,肾不石也。”

所谓有胃气的表现,《内经》的标准是“弱以滑”“徐而和”

《素间·玉机真脏论》谓“脉弱以滑是有胃气。”

《灵枢·终始》谓“谷气来也徐而和。”

也就是说是有胃气的脉要有中土柔和之象,总体表现就是脉的柔和而不刚硬,秉承中庸之意。

所以,脉有胃气由于胃气的重要性,甚至于出现有“胃气”的不当季脉象,也属于平脉。可以理解为,除了当季气候的影响之外,其他因素的影响较大,但由于“胃气”尚足,因此还属于亚健康的平脉,不属于病脉。

胃气和降健旺

《素问·六微旨大论》曰:“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

脾胃相合乃气机升降之枢纽,脾主升清,胃主降浊。正常情况下,胃的通降特性功能正常,才能将初步消化的食糜向小肠推动,糟粕向下传导,使消化吸收功能保持正常。

逆则为害

如《素问·逆调论》论述睡卧不安时,曰:“阳明者胃脉也,胃者六腑之海,其气亦下行,阳明逆,不得从其道,故不得卧也。”强调胃气的下行对阴阳之气的影响。

《灵枢·大惑论》曰:“胃气逆上,则胃脘寒,故不嗜食也。”胃脘虚寒,难思饮食,出现脘腹胀满作痛、呃逆呕吐、食欲不振、便秘等症状。

《素问·宣明五气篇》曰:“胃为气逆为哕。”“哕”即指呃逆。呃逆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中医认为呃逆是胃气上逆动膈,气逆上冲,以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令人不能自制为主要表现的病症。此症偶然发作大都轻微,可以自愈,少数危重患者晚期出现呃逆,是元气衰败,胃气将绝之征象,预后不良。

如何养胃气

灵枢·五味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

素问·痹论亦云饮食自倍肠胃乃伤

《灵枢·师传》曰:“食饮者,熟无灼灼,寒无沧沧。寒温中适,故气将持,乃不致邪僻也”。其次,饮食应有节,不可过饥过饱。

可见过饥过饱均可损伤脾胃影响气血生成病后康复中节制饮食尤为重要

胃气与疾病转归

《素问·热论》曰:“热甚而强食之,故有所遗也”“病热少愈,食肉则复”。

《素问·上古天真论》虽以肾中精气的强弱作为生命力盛衰的关键,但脾胃的化源与供给,实为人身之本。

《素问·热论》提出应避免“热遗”“食复”,而应以素食、少食助胃气渐复。

《素问·五常政大论》说用药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倡导以脾胃之气除未尽余邪的康复方法。

《素问·平人气象论》曰:“人以水谷为本,故人绝水谷则死,脉无胃气亦死”,提出以胃气有元作为判断病人预后与疾病转归的重要指标。

《素问·标本病传论》日:“先热而后生中满者治其标,……先病而后生中满者治其标,先中满而后烦心者治其本”。中满即胃气衰竭者,无论标本,都当先治其急。对“先泄而后生他病者治其本”,先治泄泻。使脾运正常,胃气得复。

《素问·玉机真脏论》提出的“五实”“五虚”。亦强调疾病痊愈的关键在于脾胃之气的恢复。

推荐阅读

河图医学

立表测影、移光定位与三阴三阳

《黄帝内经》“五十营”解读

营(荣)卫与气血

脉丨血脉与经脉

河图医学丨脾胃相合为“一脏”,居中为太极

黄帝内经丨阴阳二十五人

黄帝内经丨太少阴阳五态人

黄帝内经丨“泻方补员”与“泻员补方”

黄帝内经丨“肝生于左,肺藏于右,心部于表,肾治于里,脾为之使,胃为之市”与藏象

黄帝内经丨“九宫八风”之九宫

黄帝内经丨“九宫八风”之八风

黄帝内经丨标本、根结、根溜注入、井荥输经合

黄帝内经丨“根溜注入”与“井荥输经合”

黄帝内经丨六经血气多少

黄帝内经丨九针

黄帝内经丨“十二原”与“十二原穴”

黄帝内经丨五脏太少阴阳

河图医学丨脾为至阴与“凡十一脏取决于胆”

河图医学丨“脾为孤脏”释疑

黄帝内经丨气街

黄帝内经丨天癸、胞宫、月经

黄帝内经丨气街

黄帝内经丨奇恒之腑

黄帝内经丨聚沫则为痛

黄帝内经丨五体,皮、脉、肉、筋、骨

黄帝内经丨合治内府

黄帝内经丨卫气行——周期与模式

黄帝内经丨“治痿独取阳明”、“脾病而四肢不用”

黄帝内经丨胃不和则卧不安

黄帝内经丨徐而疾则实,疾而徐则虚

黄帝内经丨阳明何谓,两阳合明。厥阴何谓,两阴交尽。

黄帝内经丨魄门亦为五脏使

黄帝内经丨三部九侯脉法

黄帝内经丨“四时五脏”平人脉、真脏脉

黄帝内经丨“痛”之病机

黄帝内经丨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


青囊学社
河图医学,根在河洛。深入经藏,追本逐源,厘清五行源流,重整河图医学。耐得凄凉,甘于寂寞,在默默无闻中,散播无形的种子。耕耘不问收获,成功不必在我。必须要有香象渡河,截流而过的精神,不辞辛苦地做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