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为五脏之本”语出《素问·玉机真藏论》,“五脏者,皆禀气于胃,胃者五脏之本也”。
由于对胃的重视,所以《内经》非常重视“胃气”,“胃气”为本,所以《内经》极为强调胃气,故《黄帝内经》反复出现胃气一词,共计23次。另外,《内经》中还有很多类似“胃为五脏之本”之意的记述,其中以“海”论胃最为多见,如《灵枢·动输》“胃为五脏六腑之海”,其他如“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也”“阳明者,五脏六腑之海”“阳明者,表也,五脏六腑之海也”等,分见于《灵枢》的《海论》《玉版》《五味》《经水》及《素问》的《五藏别论》《痿论》《太阴阳明论》等篇,皆以“海”作为胃功能的集中表现。
胃气之意
遗憾的是,《内经》并未对胃气做出明确的界定,所以时至今日,关于胃气的内涵,仍然是莫衷一是。
一般来说胃气有三大意:一指胃的生理功能;二泛指人体的精气;三指脾胃的功能在脉象的反映,即带和缓流利的脉象。
而且由于脾与胃的关系密切,所以胃气在《黄帝内经》中常又具有脾气或脾胃之气的含义,因而胃气又指脾胃的生理功能。至于脉有胃气、色有胃气、舌有胃气,其意在于强调脾胃功能(胃气)的外在显现。
从胃气概念的发生学角度来看,胃气乃由胃与气两词组合而成。
一般而言,对胃的认识多无疑义,所争论的在于“气”。
气是什么?
生命起始于气之聚合,终止于气之离散,一旦气绝,生机便息。
如刘完素《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原道》说:“人受天地之气,以化生性命也。是以形者生之舍也,气者生之元也,神者生之制也。形以气充,气耗形病,神依气立,气纳神存。”
相较于古代哲学的形而上,中医学善于从各种生理病理征象、药物针灸治疗反应去认识和阐明气存在状态和变化,故此人体的各种气也就显得具体而有象可征。同时使气更为具体化和明细化,由此派生了元气、宗气、营气、卫气、脏腑之气、经络之气、筋气、脉气、骨气、上气、中气、谷气、清气、浊气等概念。
这些概念中的气和血、津液、精一样,被认为是具体而特定的“物质”,是指人体内生命力很强、不断运动且无形可见的极细微“物质”,既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激发和调控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源泉以及信息传递的载体。
而胃气即是在脏腑之气基础上演化出来的概念。正如张介宾《类经·卷十三》所说:“真气,即元气也……气在阳分即阳气,在阴即阴气,在表曰卫气,在里日营气,在脾日充气,在胃日胃气,在上焦日宗气,在中焦日中气,在下焦日元阴元阳之气,皆无非其别名耳。”因此,胃气当如同心气、肺气等脏腑之气一样,是胃腑发挥生理功能的物质基础。
胃气是胃腑完成受纳、腐熟水谷生理功能的根本所在,胃的功能则是胃气的具体体现。
"胃为五脏之本"该如何理解
“胃为五脏之本”,反映了《内经》对“胃气”的重视,也就是对胃的生理功能的重视,只有胃受纳腐熟水谷的功能健旺,以五脏为核心的藏腑体系才能运作正常。
但此所应强调的是,胃气实际上还隐含了“脾胃”以及大肠小肠的现代消化系统的功能。
首先《内经》也认为消化功能不能仅靠胃来完成,还需要脾的运化。
如《素问·经脉别论》指出:“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
如《素问·太阴阳明论》曰:“脾与胃以膜相连耳,而能为之行其津液。”
如《素问·太阴阳明论》所言:“四肢皆禀气于胃而不得至经,必因于脾乃得禀也”“故太阴为之行气于三阴。阳明者表也,五脏六腑之海也,亦为之行气于三阳”。
也正如《刺禁论》所说:“脾为之使,胃为之市。”即脾胃共同完成濡养五脏六腑的重要作用。
其实《内经》非但重视胃气,其实对脾亦十分重视与特殊强调,如《素问·玉机真藏论》日:“脾为孤脏,中央土以灌四傍”,《素问·太阴阳明论》日:“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时长四脏,各十八日寄治,不得独主于时也。”
可能由于对脾胃的看重以及由于脾胃功能的密切联系,《内经》的诸多篇章,几乎把“脾胃”看做“一脏”,以共同完成消化功能。如《素问·灵兰秘典论》曰:“脾胃者,仓禀之官,五味出焉”。
也就是说,胃与脾在生理功能上密切相关,经胃受纳、腐熟后所化生的水谷精微,必须要经过脾的升清这一重要环节,才能上输心肺,化生气血输布全身,供各脏腑组织机能活动需要。没有了脾运化作用的配合,胃的受纳腐熟也就失去了意义,没有了胃的受纳腐熟,脾的运化必然乏源,同样也是没有意义的。
《内经》在讨论胃或者脾胃之时,其实往往所指还包括整个消化系统,如《灵枢·本输》直接提出:“大肠、小肠皆属于胃”,直接将“胃”视作消化道的总称,即《内经》不单独强调“胃”的功能。由于小肠、大肠在位置上与胃紧密相连,在机能上与胃共同完成对饮食物的受纳、腐熟功能。因此,古代胃肠常统称作胃。《内经》对此有明确论述,如《灵枢·本输》云:“大肠小肠皆属于胃。”《素问·六节藏象论》曰:“脾、胃、大肠、小肠、……,此至阴之类,通于土气。”
这种认识的影响延续甚为深远,如汉·张仲景《伤寒论》所说“胃中有燥屎”“阳明之为病,胃家实”,皆是以“胃”作为大肠、小肠的统称。
本之意
所谓“胃者五脏之本”的“本”,《说文》曰:“木下日本,本末皆于形得义。其形一,从木上日末,从木下日本”。属象形兼指事之字。从木象形,下一指事,指草木之根柢,即本源、大源之意,亦为事物汇总之处。据“木下从一”的位置所示。当为阴阳交通、气机升降转输之所。
观其引申之义,陆德明释:“本,亦作奔”,借“奔”以示草木之根生机旺盛,喻事物的生存与发展。本深方得延续,柢固才可叶茂。
何谓有胃气
脉有胃气
《内经》强调胃气与脉相关者甚多,此情况的产生与《内经》对脉的认识有关,如《素问·玉机真藏论》曰:“藏气者,不能自至于手太阴,必因于胃气,乃至于手太阴也。”《内经》认为五脏之气不能直接到达手太阴经,须借助胃气才能以不同的脉象呈现在手太阴寸口处。
所以《内经》论脉,以胃气为基础,《素问·平人气象论》曰:“人以水谷为本,故人绝水谷则死,脉无胃气亦死。所谓无胃气者,但得真藏脉,不得胃气也。所谓脉不得胃气者,肝不弦,肾不石也。”
所谓有胃气的表现,《内经》的标准是“弱以滑”“徐而和”。
《素间·玉机真脏论》谓“脉弱以滑是有胃气。”
《灵枢·终始》谓“谷气来也徐而和。”
也就是说是有胃气的脉要有中土柔和之象,总体表现就是脉的柔和而不刚硬,秉承中庸之意。
所以,脉有胃气由于胃气的重要性,甚至于出现有“胃气”的不当季脉象,也属于平脉。可以理解为,除了当季气候的影响之外,其他因素的影响较大,但由于“胃气”尚足,因此还属于亚健康的平脉,不属于病脉。
胃气和降健旺
《素问·六微旨大论》曰:“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
脾胃相合乃气机升降之枢纽,脾主升清,胃主降浊。正常情况下,胃的通降特性功能正常,才能将初步消化的食糜向小肠推动,糟粕向下传导,使消化吸收功能保持正常。
逆则为害
如《素问·逆调论》论述睡卧不安时,曰:“阳明者胃脉也,胃者六腑之海,其气亦下行,阳明逆,不得从其道,故不得卧也。”强调胃气的下行对阴阳之气的影响。
《灵枢·大惑论》曰:“胃气逆上,则胃脘寒,故不嗜食也。”胃脘虚寒,难思饮食,出现脘腹胀满作痛、呃逆呕吐、食欲不振、便秘等症状。
《素问·宣明五气篇》曰:“胃为气逆为哕。”“哕”即指呃逆。呃逆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中医认为呃逆是胃气上逆动膈,气逆上冲,以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令人不能自制为主要表现的病症。此症偶然发作大都轻微,可以自愈,少数危重患者晚期出现呃逆,是元气衰败,胃气将绝之征象,预后不良。
如何养胃气
《灵枢·五味》曰:“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
《素问·痹论》亦云:“饮食自倍,肠胃乃伤。”
《灵枢·师传》曰:“食饮者,熟无灼灼,寒无沧沧。寒温中适,故气将持,乃不致邪僻也”。其次,饮食应有节,不可过饥过饱。
可见过饥过饱均可损伤脾胃,影响气血生成。病后康复中节制饮食尤为重要。
胃气与疾病转归
《素问·热论》曰:“热甚而强食之,故有所遗也”“病热少愈,食肉则复”。
《素问·上古天真论》虽以肾中精气的强弱作为生命力盛衰的关键,但脾胃的化源与供给,实为人身之本。
《素问·热论》提出应避免“热遗”“食复”,而应以素食、少食助胃气渐复。
《素问·五常政大论》说用药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倡导以脾胃之气除未尽余邪的康复方法。
《素问·平人气象论》曰:“人以水谷为本,故人绝水谷则死,脉无胃气亦死”,提出以胃气有元作为判断病人预后与疾病转归的重要指标。
《素问·标本病传论》日:“先热而后生中满者治其标,……先病而后生中满者治其标,先中满而后烦心者治其本”。中满即胃气衰竭者,无论标本,都当先治其急。对“先泄而后生他病者治其本”,先治泄泻。使脾运正常,胃气得复。
《素问·玉机真脏论》提出的“五实”“五虚”。亦强调疾病痊愈的关键在于脾胃之气的恢复。
黄帝内经丨“肝生于左,肺藏于右,心部于表,肾治于里,脾为之使,胃为之市”与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