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丨有者为实,无者为虚。营卫倾移,气血偏聚

文摘   2024-11-21 20:42   山东  

“有者为实,无者为虚”一句出于《素问·调经论》。

《素问·调经论》:

帝曰:善。余已闻虚实之形,不知其何以生。

岐伯曰:气血以并,阴阳相倾,气乱于卫,血逆于经,血气离居,一实一虚。血并于阴,气并于阳,故为惊狂。血并于阳,气并于阴,乃为灵中。血并于上,气并于下,心烦惋善怒。血并于下,气并于上,乱而喜忘。

帝曰:血并于阴,气并于阳,如是血气离居,何者为实?何者为虚?

岐伯曰:血气者,喜温而恶寒,寒则泣不能流,温则消而去之,是故气之所并为血虚,血之所并为气虚。

帝曰: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今夫子乃言血并为虚,气并为虚,是无实乎?

岐伯曰: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故气并则无血,血并则无气,今血与气相失,故为虚焉。络之与孙脉俱输于经,血与气并,则为实焉。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厥则暴死,气复反则生,不反则死。

杨上善《太素》曰:“血并则血有气毋,气并则气有血毋,是以言虚不无其实,论实不废其虚,故在身未曾无血气也。所言虚者,血气相并相失为虚,相得为实耳。”

“毋”与“无”同。是说血并之处则有血而无气,气并之处则有气无血。有则为实,无则为虚,因此,血并之处,血实气虚。气并之处,气实血虚。有虚则必有实,虚实是并存的。

根据杨氏的注文,可以理解为所谓的虚实是就病变局部而言,气血偏聚之处为实,气血偏失之处为虚。

气并,即气偏聚,气实;血并偏聚血实

就整体而言此虚则彼实,有虚处则必有实处。

此中虚实是由气血分布异常造成的,而并非是气血总量的增加或减少。

正如前文所言“气血以并,阴阳相倾,气乱于卫,血逆于经,血气离居,一实一虚”,是说气血偏聚,阴阳失衡,气血逆乱,离于本居处,各有虚实。

本段前后呼应,主要论述营卫倾移、气血偏聚、偏失所导致的虚实并存的状态。

这种“气血并,虚实生”的观点还见于《素问·离合真邪论》。

“经言气之盛衰,左右倾移,以上调下,以左调右,有余不足,补泻于荣输,余知之失。此皆荣卫之倾移,虚实之所生,非那气从外入于经也。”

此段是说经中所言“营卫倾移”所导致的虚实并非邪气从外入于经络所导致,而是气在左右上下的移动出现了倾斜,也就是气的分布失衡,虚实由此而生。

“营卫倾移”与“阴阳相倾”、“气血偏聚”异名而同义,都是指经络自身气血分布失衡。

什么原因导致了“营卫倾移”、“气血偏聚”、“阴阳相倾”?

《素问·调经论》

帝曰:实者何道从来?虚者何道从去?虚实之要,愿闻其故。岐伯曰:夫阴与阳皆有俞会,阳注于阴,阴满之外,阴阳匀平,以充其形,九候若一,命曰平人。夫邪之生也,或生于阴,或生于阳。其生于阳者,得之风雨寒暑。其生于阴者,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

帝曰:风雨之伤人奈何?

岐伯曰:风雨之伤人也,先客于皮肤,传入于孙脉,孙脉满则传入于络脉,络脉满则输于大经脉,血气与邪并客于分腠之间,其脉坚大,故曰实。实者外坚充满,不可按之,按之则痛。

帝曰:寒湿之伤人奈何?

岐伯曰:寒湿之中人也,皮肤不收,肌肉坚紧,荣血泣,卫气去,故曰虚。虚者聂辟气不足,按之则气足以温之,故快然而不痛。

帝曰:善。阴之生实奈何?

岐伯曰:喜怒不节则阴气上逆,上逆则下虚,下虚则阳气走之,故曰实矣。帝曰:阴之生虚奈何?岐伯曰:喜则气下,悲则气消,消则脉虚空,因寒饮食,寒气熏满,则血泣气去,故曰虚矣。

所谓“实者何道从来?虚者何道从去”是说血气从何处来并合,而生实,又通过何处而离散,生虚。

“夫阴与阳皆有俞会,阳注于阴,阴满之外,阴阳匀平,以充其形,九候若一,命曰平人。”是说阴阳之脉都有输穴相通(如络穴),通过这些瑜穴阴阳经脉相互交通、流注,从而达到阴阳平衡,三部九候之脉相得,这样的人称作平人,也就是健康人。反之,若有病邪入客,气血也是通过阴阳之“俞会”互相倾移。

“风雨之伤人也,先客于皮肤,传入于孙脉,孙脉满则传入于络脉,络脉满则输于大经脉,血气与邪并客于分腠之间,其脉坚大,故曰实。实者外坚充满,不可按之,按之则痛。”

风雨伤人由外而入,由浅入深,经皮肤依次进入孙脉、络脉、经脉。孙络、络脉之气也因那气的入客而充盈、溢出,流入经脉。邪气与血气并合于经脉,共居分腠之间。表现为脉坚大,皮肤疼痛拒按。病处血气皆聚,有者为实,故曰实。

“寒湿之中人也,皮肤不收,肌肉坚紧,营血泣,卫气去,故曰虚。虚者,聂辟气不足,按之则气足以温之,故快然而不痛。”

“皮肤不收”,《太素》《甲乙》均作“皮肤收”,“泣”同“涩”,血少则涩。寒性收引,因此寒湿中人,皮肤收,肌肉紧,血少卫气不通,”表现为疼痛喜按。病处气血失,无者为虚,故曰“虚”。风雨入客,血气与之共聚,为“实”;寒湿外中,血气皆去,为“虚”。

“喜怒不节则阴气上逆,上逆则下虚,下虚则阳气走之,故曰实矣.”

喜怒不节,阴气逆于上,阳气聚于下,即血并于上,气并于下。上有血,下有气,有者为实,故曰实。

“喜则气下,悲则气消,消则脉虚空,因寒饮食,寒气熏满,则血泣气去,故曰虚矣。”

悲则气消,喜则气缓,故气去而虚;寒凉饮食伤于内,亦令血涩而气去,故虚。

风雨寒湿由外而入导致的气血偏聚,为邪生于阳;五志过极、饮食不节导致的气血偏聚,为邪生于阴。但无论病生于何处,无论病因是外邪还是内邪,虚实的判定标准均为“有者为实,无者为虚”。

《素问·调经论》

帝曰:阴与阳并,血气以并,病形以成,刺之奈何?

岐伯曰:刺此者取之经隧,取血于营,取气于卫,用形哉,因四时多少高下。

帝曰:血气以并,病形以成,阴阳相倾,补泻奈何?

岐伯曰:泻实者气盛乃内针,针与气俱内,以开其门如利其户,针与气俱出,精气不伤,邪气乃下,外门不闭,以出其疾,摇大其道,如利其路,是谓大泻,必切而出,大气乃屈。

帝曰:补虚奈何?

岐伯曰:持针勿置,以定其意,候呼内针,气出针入,针空四塞,精无从去,方实而疾出针,气入针出,热不得还,闭塞其门,邪气布散,精气乃得存,动气候时,近气不失,远气乃来,是谓追之。

上述阴阳虚实,均为“血气已并”,阴阳倾移所导致的病形,治疗须因实而泻、因虚而补。实者为邪气与气血相并之处,因此泻实需为邪气开辟门户,引邪外出,同时不可伤正气。虚为气血偏失之处,留针待精气实后快速出针,同时关门闭户以防精气泻。

那么“血气未并”者如何?

《素问·调经论》

血气未并,五脏安定,邪客于形,洒淅起于毫毛,未入于经络也,故命曰神之微。

血气未并,五脏安定,皮肤微病,命曰白气微泄……

血气未并,五脏安定,孙络外溢,则经有留血……

血气未并,五脏安定,肌肉蠕动,命曰微风……

血气未并,五脏安定,骨节有动……

神、气、血、肉、骨微病的共同特征是“血气未并,五脏安定”。

由此可见“血气未并”是指邪气初客,未入经脉,气血未并,阴阳尚未倾移,五脏之气亦未发生变动之时,称为“微病”。此时病形未成,并无虚实可言,故以“刺微”之法,泻邪气则可防病形之成。故曰:“是故上工之取气也,乃救其萌芽;下工守其已成,因败其形。

可见气血相并是“虚实”形成的决定因素,邪气只是一个诱因。仅有邪气客于形,未入经脉,气血未并,则不成虚实。

“营卫倾移、气血偏聚”用于病理的解释

将“营卫倾移、气血偏聚”的虚实理论用于对疾病病理的解释,最典型是《素问·疟论》。

《素问·疟论》

黄帝问曰:夫痎疟皆生于风,其蓄作有时者何也?

岐伯对曰:疟之始发也,先起于毫毛,伸欠乃作,寒栗鼓领,腰脊俱痛,寒去则内外皆热,头痛如破,渴欲冷饮。

帝曰:何气使然?愿闻其道。

岐伯曰:阴阳上下交争,虚实更作,阴阳相移也。阳并于阴,则阴实而阳虚,阳明虚则寒栗鼓领也;巨阳虚则腰背头项痛;三阳俱虚则阴气胜,阴气胜则骨寒而痛;寒生于内,故中外皆寒;阳盛则外热,阴虚则内热,外内皆热则喘而渴,故欲冷饮也。此皆得之夏伤于暑,热气盛,藏于皮肤之内,肠胃之外,此荣气之所舍也。此令人汗空疏,膜理开,因得秋气,汗出遇风,及得之以浴,水气舍于皮肤之内,与卫气并居。卫气者,昼日行于阳,夜行于阴,此气得阳而外出,得阴而内薄,内外相薄,是以日作。

痎疟发作寒热交替出现,是由于风那入客,和于卫气,导致气血相并,阴阳上下交争,内外虚实交替出现。阳并于阴,当为气血由外移聚于内,则外无内有,阳虚阴实。阳虚则外寒,阴盛则内寒,因此内外皆寒。

外寒的部位和特征又因病脉所在而异。病在阳明,则寒栗鼓领;病在太阳则腰背头项痛;三阳皆病,则骨寒而痛。反之若阴并于阳,气血由内而偏聚于外,则外有内无,阳盛阴虚。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热,因此内外皆热,喘而渴,欲冷饮。

此为营卫气血在阴阳内外倾移,导致内外上下虚实更作的典型例证。

其他如:

《灵枢·痈疽》

夫血脉营卫,周流不休,上应星宿,下应经数,寒邪客于经络之中则血泣,血泣则不通,不通则卫气归之,不得复反,故痈肿。

《灵枢·玉版》

黄帝曰:病生之时,有喜怒不测,饮食不节,阴气不足,阳气有余,营气不行,乃发为疽痈。阴阳不通,两热相薄,乃化为脓,小针能取之乎?……岐伯曰:以小治小者其功小,以大治大者,多害,故其已成脓血者,其唯砭石铍锋之所取也。

痈疽之生或为寒邪客于经脉,血泣不通,卫气汇聚而生;亦或由喜怒不测、饮食不节,导致阴虚阳盛,营气不行、卫气有余所致。

其根本原因都是营血虚而不通,导致卫阳实而生肿,久则化热,热盛则血败肉腐成脓。

由此可见血的偏失可导致经脉不通以及气的偏聚,从而生肿、生热,化为有形实邪。此为营卫倾移导致的病形的变化,即从无形之“虚实”化为有形之实邪,虚刺以贬石、锋针、被针等。

《灵枢·玉版》

夫至使身被痈疽之病,脓血之聚者,不亦离道远乎?夫痈疽之生也,脓血之成也,不从天下,不从地出,积微之所生也。故圣人之治,自于未有形也,愚者遭其已成也。

痈疽脓血的形成非一蹴而就,而是“积微之所生”,也就是说有形实邪起于无形之虚实,因此需在气血未并邪气尚浅,或血气已并但病尚无形时,补虚泻实,使气血调,阴阳平。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

“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是否仅适用于对气血偏聚、阴阳倾移导致的虚实状态呢?答案是否定的。

《内经》中有以正气盛衰分虚实的情况

《灵枢·决气》

黄帝曰;余闻人有精、气、津、液、血、脉,余意以为一气耳,今乃辨为六名,余不知其所以然。

黄帝曰:六气者,有余不足,气之多少,脑髓之虚实,血脉之清浊,何以知之?

岐伯曰:精脱者,耳聋;气脱者,目不明;津脱者,腠理开,汗大泄;液脱者,骨属屈伸不利,色夭,脑髓消,胫疫,耳数鸣;血脱者,色白,夭然不泽;其脉空虚,此其候也。

此将精气津液血脉称为六气。黄帝虽问六气之有余与不足,岐伯的回答却只有六气之不足,也就是“六气”“虚”的表现,而不谈实者如何。

“六气虚”即是正气虚,人体功能减退;“六气实”,即正气实,人体功能正常。

由此可见,“虚”指功能低下的病理状态,“实”指功能正常的生理状态,因此“实”的表现无需赘述。因此此段以正气盛为实,正气衰为虚。若依“有无说”,正气盛为气血有,有者为实;正气衰为气血无,无者为虚,亦通。

推荐阅读

河图医学

立表测影、移光定位与三阴三阳

《黄帝内经》“五十营”解读

营(荣)卫与气血

脉丨血脉与经脉

河图医学丨脾胃相合为“一脏”,居中为太极

黄帝内经丨阴阳二十五人

黄帝内经丨太少阴阳五态人

黄帝内经丨“泻方补员”与“泻员补方”

黄帝内经丨“肝生于左,肺藏于右,心部于表,肾治于里,脾为之使,胃为之市”与藏象

黄帝内经丨“九宫八风”之九宫

黄帝内经丨“九宫八风”之八风

黄帝内经丨标本、根结、根溜注入、井荥输经合

黄帝内经丨“根溜注入”与“井荥输经合”

黄帝内经丨六经血气多少

黄帝内经丨九针

黄帝内经丨“十二原”与“十二原穴”

黄帝内经丨五脏太少阴阳

河图医学丨脾为至阴与“凡十一脏取决于胆”

河图医学丨“脾为孤脏”释疑

黄帝内经丨气街

黄帝内经丨天癸、胞宫、月经

黄帝内经丨气街

黄帝内经丨奇恒之腑

黄帝内经丨聚沫则为痛

黄帝内经丨五体,皮、脉、肉、筋、骨

黄帝内经丨合治内府

黄帝内经丨卫气行——周期与模式

黄帝内经丨“治痿独取阳明”、“脾病而四肢不用”

黄帝内经丨胃不和则卧不安

黄帝内经丨徐而疾则实,疾而徐则虚

黄帝内经丨阳明何谓,两阳合明。厥阴何谓,两阴交尽。

黄帝内经丨魄门亦为五脏使

黄帝内经丨三部九侯脉法

黄帝内经丨“四时五脏”平人脉、真脏脉

黄帝内经丨“痛”之病机

黄帝内经丨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

黄帝内经丨胃为五脏之本


青囊学社
河图医学,根在河洛。深入经藏,追本逐源,厘清五行源流,重整河图医学。耐得凄凉,甘于寂寞,在默默无闻中,散播无形的种子。耕耘不问收获,成功不必在我。必须要有香象渡河,截流而过的精神,不辞辛苦地做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