痹者,闭也。痹病,是以病机命名的病证名称,就《黄帝内经》所论而言,痹证是是指感受风寒湿等邪气,导致脏腑经络气血痹阻不通引起以肢体关节疼痛酸楚、麻木沉重以及脏腑功能障碍,气机升降出入阻滞不畅为特点的一类病证。
症状多表现为肢体筋骨、关节、肌肉等处发生疼痛、重着、酸楚、麻木,或关节不利、僵硬、肿大、变形。如《素问·痹论篇》描述痹证的症状:“痹或痛,或不痛,或不仁,或寒,或热,或燥,或湿”,又说“痹在骨则重……在于筋则屈不伸,在于肉则不仁”。
《黄帝内经》对痹的论述颇为丰富,除《素问·痹论》及《灵枢·周痹》予以专论外,另有四十余篇涉及痹的内容,以痹命名的病证有五十余种。
从分类与辨证而言,除上述内容外,尚有根据症状特征命名的周痹、众痹,根据病程长短命名的远痹、久痹,以十二经筋分布区域并结合受病时间命名的孟春痹、仲春痹、季春痹等十二种类型的筋痹等。
《黄帝内经》痹病的范围十分广泛,除肌肉、关节的风湿性疾病外,还包括了其他系统的多种病变。
痹字本义
《说文解字·疒部》:“痹,湿病也”。《内经》中“痹”字多用作名词、动词而以名词居多,且多为病名。
《素问·痹论篇》云:“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也”。指风、寒、湿邪侵袭经络,痹阻气血,引起关节肌肉疼痛、麻木、屈伸不利为主的病证。亦有因气机升降出入受阻导致的“食痹”和“水瘕痹”。《内经》动词之痹,多表示闭塞,阻塞之义。《内经》中痹还有名词动用,义为罹患痹证,如《灵枢·经脉》云:“实则龋聋,虚则齿寒痹隔,取之所别也”。
痹症病机
《素问·痹论篇》载:“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张介宾云:“痹者,闭也。”为闭塞之义。可见痹证的发病机制为感受风、寒、湿邪,闭阻经脉,气血不行所致。
《内经》亦阐述了五体痹病久不愈,复感于邪,内传入脏,导致五脏痹,《素问·痹论篇》云:“五脏皆有合,病久而不去者,内舍于其合也……所谓痹者,各以其时重感于风寒湿之气”。经脉痹阻、气血不通畅日久,则脏腑失荣;正气亏虚若明显,邪实入里,可成脏腑痹,因此正气亏虚是痹发生及病情演变的根本因素。痹证发病机制以外感为主,亦有内伤,致全身或局部经脉闭阻,气血失和,导致痹证。
病因分类
《黄帝内经》对痹病的分类,有病因、病位、病状特点及其病程等多种分类方法。
《素问·痹论》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所谓痹者,各以其时重感于风寒湿之气也”。
一是行痹,又称风痹,即风邪偏胜侵袭于形体而形成的痹病。因风性善行数变,善动不居,故以行痹疼痛以游走无定处为特点。
二是痛痹,又名寒痹,即寒邪偏胜侵袭于形体形成的痹病。《灵枢·贼风》认为寒痹乃素有湿滞血瘀,复感风寒邪气,新邪与宿邪搏结,血气不通乃成。因寒为阴邪,其性凝滞收引,闭塞气血,经脉不通,故以疼痛部位固定,遇寒冷痛重,疼痛剧烈为特点,如本篇言:“痛者,寒气多也,有寒故痛也。”
三是着痛,又名湿痹,即湿邪偏胜侵袭形体形成的痹病。因湿性重浊黏滞,着而难去,故以肢体重着麻木,酸痛不移,缠绵难愈为其特点。
四是热痹,《素问·痹论》:“其为热者,阳气多,阴气少,病气胜,阳遭阴,故为痹热。”《素问·四时刺逆从论》又云:“厥阴……不足,病生热痹。”认为素体阳盛阴虚,感受风寒湿邪,邪从阳化则为热痹。后世进一步认识到,感受风湿热邪,热郁湿阻,气血不通而成热痹。其临床表现以关节或肌肉灼热、红肿、疼痛,甚则痛不可触,得冷则舒为特点。
病位分类
一是根据风寒湿邪侵袭的形体部位不同,将痹病分为筋痹、脉痹、肌痹、皮痹、骨痹等,亦合称为五体痹。
筋痹
《素问。长刺节论》:“病在筋,筋挛节痛,不可以行,名日筋痹。”张志聪注:“诸筋皆属于节,故筋挛节痛;病在筋者,屈而不伸,故不可行也。”筋痹以筋脉挛急,屈伸不利,关节疼痛。
肌痹
《素问·长刺节论》说:“病在肌肤,肌肤尽痛,名日肌痹,伤于寒湿。”寒湿侵于肌肉之间,寒则脉凝,湿则阻滞气血,使肌肉间脉络不通,气血凝滞,故肌肤尽痛;若寒湿阻滞营卫气血,肌肤失养,则顽麻不知痛痒,故《素问·痹论》言:“以至阴遇此者为肌痹……在于肉则不仁。”以肌肉顽麻不仁、酸痛为其特点。
皮痹
乃风寒湿邪乘肺虚表卫不固而侵袭皮肤,留而不去,营卫受阻。卫阳不温肌肤则皮寒,营卫不养皮肤则不仁。
脉痹
《素问·痹论》曰:“以夏遇此者为脉痹……在于脉则血凝而不流。”乃心气不足,风寒湿侵袭于血脉,使血脉凝滞而发,临床表现可见肢体疼痛,痛位固定,遇寒痛甚;或见局部冷痛青紫,或脉显露成索条状。若见寒湿邪郁而化热,脉有瘀热,则可见身热,肌肤灼热、疼痛,局部色赤紫等,如《素问·四时刺逆从论》所言:“阳明有余,病脉痹,身时热。”
骨痹
骨痹以骨重不可举,骨酸痛,身寒为其症状特点。《素问·长刺节论》日:“病在骨,骨重不可举,骨髓酸痛,寒气至,名日骨痹。”本证《灵枢·五邪》称为阴痹,证见骨痛,腹胀,腰痛,大便难,肩背颈项痛等。张志聪注:“阴痹者,病在骨,按之而不得者,邪在骨髓也。腹胀者,脏寒生满病也。腰者肾之府,肾开于二阴,大便难者,肾气不化也。肩背颈项痛,时眩者,脏病而及于腑也。”
《内经》中对骨痹的记载较多,如
《素问·逆调论》说:“帝曰:人有身寒,汤火不能热,厚衣不能温,然不冻栗,是为何病?岐伯曰:是人者,素肾气胜,以水为事,太阳气衰,肾脂枯不长,一水不能胜两火,肾者水也,而生于骨,肾不生,则髓不能满,故寒甚至骨也。所以不能冻栗者,肝一阳也,心二阳也,肾孤脏也,一水不能胜二火,故不能冻栗,病名曰骨痹,是人当挛节也。”
《素问·痹论》云:“以冬遇此者为骨痹.....痹在于骨,则重。”
《素问·长刺节论》云:“病在骨,骨重不可举,骨髓酸痛,寒气至,名曰骨痹。”
《素问气穴论》云:“积寒留舍,荣卫不居,卷肉缩筋,肋肘不得州,内为骨痹,外为不仁,命日不足,大寒留于溪谷也。”
《灵枢·寒热病》则云“骨痹举节不用而痛,汗注烦心。”
骨痹乃外感寒湿之邪内因肾之精气不足,寒湿外侵,留着于骨,临床以骨节沉重、酸痛拘挛,全身尤其是骨节寒冷为其主要表现。《素问·逆调论》指出骨痹寒冷具有汤火不能使之热,厚衣不能使之温,身虽寒冷,但不冻栗的特点。
关于骨痹的治法,《素问·长刺节论》曾指出针刺法则:“深者刺,无伤脉肉为故,其道大分、小分,骨热病已止。”是说应当深刺,以不伤脉和肌肉为原则,针刺的通道要选择大小分肉中间,待骨部感到发热,病即痊愈,可以停针。《灵枢·寒热病》又指出“取三阳之经(一本作三阴之经)补之”,三阳者,太阳也,由于“太阳气衰”,故当补“三阳之经”,马莳说:“当取足太阳膀胱之经穴昆仑以补之,盖膀胱与肾为表里也。”推之方药,治法亦当温肾阳,祛寒湿。
脏腑病位分类
根据脏腑病位分为五脏痹、六腑痹等。
心痹是由心气不足,风寒湿邪内侵,心脉被阻所致。主要表现为“脉不通,暴上气而喘”,即心脉瘀滞,心悸不宁,突然作喘,甚则胸痛引背。
肝痹为风寒湿邪内舍闭阻于肝之证。其形成的途径,一是筋痹日久不愈,肝之气血耗损,复感风寒湿邪,邪气内传而为肝痹;一为肺受风寒之邪,肺病不愈,传之于所胜之脏,肝木受邪而成肝痹。如《素问·玉机真脏论》言:“今风寒客于人..弗治,肺即传而行之肝,病名日肝痹。”肝痹患者的症状有“夜卧则惊,多饮数小便,上为引如怀”,以及“乏竭”,“胁痛出食”,色青脉弦等。因肝被邪气痹阻,失其调节血液之职,血运失常,魂不守舍,故夜卧则惊;肝失疏泄,水液代谢紊乱,故多饮而数小便;气机不畅,水液内聚则腹部胀满;肝之阴血不足,筋失所养,则易倦乏力;肝之经气不畅,故胁痛;肝气横逆犯胃,胃气上逆故吐食。
肺痹乃风寒湿邪内舍于肺,肺气闭郁,宣降失职而成。如《素问·玉机真脏论》言:“今风寒客于人.弗治,病人舍于肺,名日肺痹,发咳上气。”由于肺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肺为邪气痹阻,则肺失宣降,肺气上逆,表现为喘息、咳嗽、胸闷;肺气上逆,致胃气上逆,则发呕吐。故《素问·痹论》:“肺痹者,烦满喘而呕。”
脾痹乃风寒湿邪闭阻于脾之证。其主要表现如《素问·痹论》所述:“四肢解堕,发咳呕汁,上为大塞。”由于脾主四肢,职司运化,脾与胃相表里。脾失健运,四肢失养,故倦怠乏力;脾气失运,水液不化,水湿痰饮内生,上阻于肺则咳,停滞于胃则呕吐清水;脾胃气滞,故胸脘痞塞。
肾痹由骨痹不愈,复感于邪,风寒湿邪内舍于肾,或“沐浴清水而卧”,寒湿内侵于肾而成。其症状特点为“善胀,尻以代踵,脊以代头”,遗尿。由于肾头胃之关,肾被邪气痹阻,关门不利则胃气不得下通,气机阻滞,故善胀,或因寒湿内客于肾,肾居下焦,寒湿阻滞则气滞,“积气在小腹’而见小腹胀。肾藏精,主骨,经脉起于足下,上贯脊,邪气痹阻于肾,精气不能濡养脊骨,故身伛偻不能直,骨萎不能行,而“尻以代踵”。
肠痹系大小肠为风寒湿邪气阻闭所致的病证。邪人于肠,其受盛及化物的功能失常,以致水停气胀而肠鸣飧泄。张介宾注:“肠痹者,兼大小肠而言,肠间病痹,则下焦之气不化,故虽数饮而水不得出.盖其清油不分,故时发飧泄。”
胞痹乃风寒湿邪痹阻于膀胱所致的病证。其主要症状为少腹膀胱“按之内痛,若沃以汤”,小便短涩。
黄帝内经丨“肝生于左,肺藏于右,心部于表,肾治于里,脾为之使,胃为之市”与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