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黄“先煎去上沫”这一使用方法首见于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麻黄汤下载“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再内诸药”。《伤寒杂病论》用麻黄的27首方剂中,有22首要求麻黄先煎,去上沫,其余5首方剂则不要求麻黄先煎,也不去上沫。这5首方剂分别是桂芍知母汤、麻杏薏甘汤、《古今录验》续命汤、《千金》三黄汤和厚朴麻黄汤。
后世典籍对麻黄先煎去上沫的使用方法有所记载者也并不少见,如南北朝《本草经集注》、唐代《备急千金要方》、宋代《本草衍义》、明代《本草正》、清代《本草害利》等等。
其实详细说来,经方应用麻黄的特殊之处有三:去节、先煎及去上沫。
去节
在仲景《伤寒杂病论》中,凡用麻黄之方,均有“去节”的修制要求,且为后世众多医药家所赞同。其去节之由,在于确保发汗之功。如《医学衷中参西录·麻黄解》说:“麻黄带节发汗之力稍弱,去节则发汗之力较强”。另外,陶弘景则认为“节止汗故也”。
历代之用麻黄,因去其草质茎上之节,颇为麻烦,既耗费大量人力和时间,对疗效却无明显影响,故不言去节者并不鲜见。甚至还有有意带节入药者,如《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三拗汤便是一例。
据现代研究,麻黄的草质茎节的生物碱与节间部分无质的区别,仅是含量只有后者的1/3,但该节部的重量只占药材的3%。据日本学者笠原义正等实验研究,二者药理作用亦相似。虽有人发现节对小鼠毒性(特别是惊厥)大于节间,但实际上不足以对疗效产生影响。因此,去此种节只有理论上意义,目前一般带节使用。
在麻黄药材中尚有另一种“节”,即膨大如“节”状的木质茎,草麻黄的木质茎匍匐于泥土中,可被误为麻黄根使用。这类“节”体大质重,并无发散之功,甚至有敛汗之虞。对此,当然应该去之,则发汗解表作用更佳。《太平圣惠方》若干方中之麻黄“去根节”,《证治准绳·幼科》麻黄汤之“去根节”等,恐怕主要是指此而言的。可见,麻黄之节是否当去,应具体对待,不宜笼统言之。
先煎
仲景用麻黄入汤剂之方,都有“先煎”及“去上沫”的要求,后人对此的认识,则存在分歧。《中药大辞典》及高等医药院校试用教材《中药学》(五版)等当代较有影响中药著作,均主张麻黄“先煎”,多数人则不以为然。
本品是否先煎,约有两意:麻黄中有一些物质会让人心悸、头晕、失眠等,通过久煎就可以让这些有害物质挥发掉,所以仲景提示要先煎麻黄。另外据研究,麻黄与荆芥、薄荷、羌活等发汗解表药相比较,其挥发油成分较为稳定,其各种成分的溶出亦较缓慢,当与上述药物同用时,可适当先煎。
去上沫
麻黄“去上沫”之理,仲景并未加说明。陶弘景认为麻黄“沫令人烦”,陶氏这一讲法,成为后世历代学者、医家主张这一使用方法的依据。《医学衷中参西录》中说“麻黄发汗之力甚猛,先煮之去其浮沫,因其沫中含有发表之猛力,去之所以缓麻黄发表之性也”。
然而临床实际中,不管是生麻黄还是蜜麻黄,所谓“先煎去上沫”的要求,其实并不多见,而造成严重副作用的报道亦不多见,同时大部分现代中医典籍中也都未有有这一提法。这就难免使人疑惑,古人这一特殊用药法是否是故弄玄虚?亦或是有其他缘由?
首先,古人所谓“去上沫”的说法是有其药理依据的,现代药理研究显示,所谓其“上沫”确有能令人生烦的物质,认为麻黄“含植物蛋白,能引起心烦、呕吐,先煎则能使蛋白质凝析出来,呈沫状浮于水面上,去上沫后就能减少其副作用。”当然也有人从临床实际的角度,提示异议,认为此说附会之言,“验之临床,未尝见也。”另有研究说,麻黄先煎之后,在药液表面形成泡沫,从而使麻黄碱的含量降低,进而减缓了其发汗作用,可防其发汗过猛之弊。因此有人认为麻黄用量大的都应先煎去沫,用量小的则无需先煎去沫。
另外有人从麻黄的新鲜度,对“去上沫”进行解读,鲜麻黄可产生浮沫,炮制陈放后则不宜产生浮沫,仲景所用麻黄为新采,所以要先煮,并去上沫。同时新采的麻黄,生物碱较陈放的麻黄含量高,故而辛温燥烈之性较强烈,易动阳气,致心慌心跳,经过先煮、去上沫之后,可以减少辛温燥烈的副作用。而麻黄经陈放后,生物碱含量降低,可以降低麻黄辛散之性,进而减少麻黄的不良反应。故而古人有强调,麻黄需用陈放者,《本草经集注》言“凡狼毒、枳实、橘皮、半夏、麻黄、吴茱萸皆须陈久者良,其余须精新也”。
从临床实际及现代药理研究角度来看,麻黄确实有较强的中枢和交感神经兴奋性,确有服用本品而出现烦躁不安等不适者,至于说“去上沫”是否可减缓麻黄“令人烦”这一副作用,目前未见有确切的研究定论。
与厨房煮肉一样,熬取中药汤剂汤剂之时,大都会产生“上沫”,特别是大火猛煮时,若不去沫,则药液易外溢。煎煮麻黄时,火力过大时会产生较多的“上沫”,是否因此而需“去上沫”,亦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