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肤诊法载于《黄帝内经》,在《内经》时代尺肤诊法已经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理论,是《内经》的极为重视的一种诊断方法。
如《灵枢·论疾诊尺》曰:“黄帝问于岐伯曰:余欲无视色持脉,独调其尺,以言其病,从外知内,为之奈何?岐伯曰:审其尺之缓急、大小、滑涩,肉之坚脆而病形定矣。”
从经文可知尺肤诊法是一种不依赖于望色和切脉,而仅通过诊察尺部皮肤的各种变化,以判断内在的脏腑病变的一种诊断方法。
现行本《内经》有多篇涉及尺肤诊法,内容有尺部的划分与脏腑的关系、尺部皮肤的病理变化与病因的关系、尺肤与脉象的关系等,但是后世医家忽视了这些理论,同时由于尺肤分部的混乱及具体诊断方法的失传,尺肤诊法如今在临床上几乎绝迹。
《内经》尺肤定位及对应脏腑形身
《素问·脉要精微论》虽有论及尺部,但未有明确的定位,其他篇章亦无。
“尺内两傍则季胁也,尺外以候肾,尺里以候腹。中附上,左外以候肝,内以候膈;右外以候胃,内以候脾。上附上,右外以候肺,内以候胸中;左外以候心,内以候膻中。前以候前,后以候后。上竟上者,胸喉中事也;下竟下者,少腹腰股膝胫足中事也。”
杨上善认为尺肤为肘横纹至腕前关部之间的这一段皮肤。
同时杨上善虽然将尺肤划分为尺里、肤上、肤前、肤后以对应人体各个脏腑,但也没有清晰明确各分部之界限。
《黄帝内经太素·色脉尺诊》注曰:“尺之皮肤者,从尺泽至关,此为尺分也;尺分之中,关后一寸动脉,以为诊候尺脉之部也;一寸以后至尺泽,称曰尺之皮肤。”“从关至尺泽为尺也。季胁之部当在尺中央两傍,不在尺外两傍,季胁有病当见此处。”“尺中两傍之外,以候两肾之有病,当见此部也。”“自尺内两中间,总候腹中。”“跗当为肤,古通用字,故为跗耳。当尺里以上皮肤,以候胸中之病。”
王冰认为尺肤的位置为尺泽之内的所有皮肤,包括了寸部脉与关部脉。王冰注将《内经》尺肤分部与所对应脏腑的情况清晰地描绘了出来。
《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载:“尺内,谓尺泽之内也。两傍,各谓尺之外侧也。季胁近肾,尺主之,故尺内两傍则季胁也。尺外,谓尺之外侧。尺里,谓尺之内侧也。次尺外下两傍,则季胁之分,季胁之上,肾之分。季胁之内,则腹之分也。上前,谓左寸口,下前,谓胸之前膺及气海也。上后,谓右寸口。下后,谓胸之后背及气管也。上竟上,至鱼际也。下竟下,谓尽尺之脉动处也。”
经王冰一注,尺肤理论将人之手臂分为上中下三部,近鱼际处为上部,近尺泽处为下部。
具体来说:
尺肤上部:左臂外侧候心之疾,左臂内侧候膻中之疾,右臂外侧候肺之疾,右臂内侧候胸中之疾,手臂中部侯咽喉之疾;
尺肤中部:左臂外侧候膈之疾,右臂外侧候胃之疾,右手内侧候脾之疾;
尺肤下部:两臂内侧候腹之疾,两臂外侧候肾之疾,手臂中部候少腹腰股膝胫之疾。
比较杨上善与王冰对尺肤认识的差异主要有:
①尺肤部位有别;②尺肤之分部有别。
之后,隋唐时期的主要医家均认为尺肤是尺泽以内之皮肤,只是在边界上的划分有所不同。
宋代林亿等人在校勘《素问》时,对王冰所注尺肤部位并未作出修改。
元代滑寿,参考《难经》,将尺肤释为寸口三关脉之皮肤,两旁乃皮肤的内外侧,所以“附上”“上附上”的含义相对于王冰所作注释发生了改变。
如其《读素问钞》载:“两旁谓内外侧也。季胁近肾,尺主之,尺下两旁,季胁之分,季胁之上,肾之分,乃尺中也。”“附上如越人所定关中也。”“上附上如越人所是寸口也。”
之后内经注家张介宾认为尺肤乃尺脉之内的皮肤。在分部方面,他认为寸为前,尺为后;寸为上,尺为下;外为前半部,内为后半部。
《类经》:“尺内者,关前曰寸,关后曰尺,故曰尺内。季胁,小肋也。”“尺外,尺脉前半部也。尺里,尺脉后半部也。”“中附上,言附尺之上,而居乎中者,即关脉也。”“上附上,言上而又上,则寸脉也。”
马莳亦认为尺肤乃寸口三关脉所在之皮肤,但他根据左右手分属外内前后的原则,认为左寸口候人体前部疾病,右寸口候人体后部疾病。
《内经素问注证发微》:“尺内者,左右尺部也。”“附而上之,乃关脉也。”“又附而上之即寸部也。”“左手为春为夏,为东为南,为前为外;右手为秋为冬,为西为北,为后为内。左之寸口,即人迎也,名曰前,前之所候,皆胸之前膺及膻中之事;右之寸口即气口也,名曰后,后之所候,皆胸之后背及气管之事。凡脉推而升之,谓自尺而寸,乃上竟上也。”“凡脉推而下之,谓自寸而尺,乃下竟下也。”
张志聪与吴崑在继承前代人以寸口部位为尺肤的基础上,在划分前后时均提出了新的见解。
吴崑《黄帝内经素问吴注》:“尺内两傍,尺上之两侧也。”“尺外,外侧也。尺里,内侧也。”“附上,谓关也。”“上附上,谓寸也。”“前,诊者指前。后,诊者指后。”“上竟上,寸之尽也。下竟下,尺之尽也。”
张志聪《内经素问集注》:“尺内,尺中也。两旁,两尺部之外旁也。”“尺以候肾,以左右两尺而候两肾也。”“中附上者,附左尺而上,左手之关脉也。”“右外者,附右尺而上,右手之关脉也。”“上附上右者,从右关而上,右寸口也。”“左外,左寸口也。”“前曰广明,后曰太冲,寸为阳,尺为阴,故以两手关前以候形身之前,关后以候形身之后。上竟上者,从尺关而直上于鱼也。下竟下者,从寸关而直下于尺也。”
后世医家们普遍认为尺肤乃寸口脉之皮肤,只是在尺之内外、前后、上下的看法上各有己见。后世注家虽然对尺肤存在着多种看法,但并无医家将此诊法运用到临床治疗当中去,以致尺肤分配脏腑的理论无法得到证实。
寸口三关脉诊
至于寸口三关脉诊断法始于《难经》,完善于《脉经》。《难经》首先提出寸口脉的定位及所主身体部位。《难经》载:“三部者,寸、关、尺也。九候者,浮、中、沉也。”《脉经》则划分了寸、关、尺三部脉的部位和长度,完善了寸口脉所主脏腑。其载:“从鱼际至高骨却行一寸,其中名曰寸口。从寸至尺,名曰尺泽,故曰尺寸。寸后尺前名曰关。阳入阴出,以关为界。阳出三分,阴入三分,故曰三阴三阳。阳生于尺动于寸,阴生于寸动于尺。寸主射上焦,出头及皮毛竟手。关主射中焦,腹及腰,尺主射下焦,少腹至足。”
尺肤析疑
“尺”之字形
《说文解字》:“尺,十寸也。人手却十分动脉为寸口。十寸为尺。尺,所以指尺规矩事也。从尸从乙。乙,所识也。周制,寸、尺、咫、寻、常、仞诸度量,皆以人之体为法。凡尺之属皆从尺。”许慎《说文解字》所载,从手至掌后桡骨茎突为一寸,十倍于这个距离便是一尺。随后说到周代制度中寸、尺、咫、寻、常、仞等度量皆是以人体为标准的。可知最初尺仅仅只是作为一个量词用以度量长度,且以人手之长度为标准,以手肘到手腕部的长度为准。
“尺”之词义演变
尺作为脉诊名词时也有两种不同的解释。一是释为寸口三关脉中的尺部,一是释为手臂上尺泽穴至三关脉关部之间的皮肤。“尺”本义为“十倍于寸的长度”,后产生了“量器”之意,目前出土的最早的尺为长方形,尺从此具有了长方形、笔直之特点。早期“尺”便抽象出法度意。战国至西汉时期“尺”可作为定语,放在名词前修饰具体事物,表示“一尺长的”,这个时期“尺”在尺之本义上引申出“尺肤”“尺部脉”之意。西汉时从“一尺长的”之意演变出“微小、狭小”意。到了明清,从“量器”尺之意出现了“像尺一样的物品”的意思。结语经过文献梳理,再结合《内经》中散见的尺肤诊断内容,可知《内经》中尺肤为手臂尺泽内的皮肤。
医家根据《难经》及王叔和《脉经》的分部来解释尺肤诊,在以寸关尺三部脉皮肤对应尺肤分部进行阐述的同时也各有发挥。用例方面,“尺”表示手臂皮肤的用例仅见于《素问》《灵枢》中,而未见于非医学类典籍。
尺肤指前臂内侧肘横纹至腕横纹的皮肤,因长约一尺,故曰尺肤。
《内经》认为望色、切脉、诊尺是三种不同的诊法,三种诊法之间是相互对应的,而且强调了尺肤诊法在这三种诊法中的重要地位。
《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载:“脉急者尺之皮肤亦急,脉缓者尺之皮肤亦缓”。
《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载:“故善调尺者,不待于寸;善调脉者,不待于色。能参合而行之者,可以为上工,上工十全九;行二者为中工,中工十全七;行一者为下工,下工十全六。”
《内经》指出要尺、色、脉三者合参,善于将三种诊法综合运用的为上工,能使用两种的为中工,只会用一种诊法的就是下工了。
尺肤诊在《内经》中已经拥有一套与寸口脉诊所不同的独立诊疗体系。
由此可看出,尺诊与寸口脉诊为各自独立的两种诊疗方法,且尺诊在某些方面比寸口脉诊要更加高效简便。
尺肤诊的内容及临床意义
尺肤诊法诊察内容则包括尺肤、尺肉、尺脉3个方面,并具有各自相应的临床意义。
尺肤诊法的内涵包括对尺部皮肤(尺肤)、尺部肌肉(尺肉)和尺肤之下脉象(尺脉)3个方面的诊察,内容非常丰富,且其尺脉的部位范围远远大于寸口脉法之尺脉。
首先,尺肤切诊的内容包括尺部皮肤(尺肤)的(缓急、小大、滑涩)寒热、燥湿,尺部肌肉(尺肉)的坚脆和尺部脉象(尺脉)的缓急、小大、盛衰、滑涩。
《素问·平人气象论》指出,尺部皮肤热的可以诊断为病温,尺肤不热可诊断为病风。
《素问·平人气象论》载:“尺热曰病温,尺不热脉滑曰病风,脉涩曰痹……臂多青脉,曰脱血。尺脉缓涩,谓之解安卧;尺脉热盛,谓之脱血;尺涩脉滑,谓之多汗;尺寒脉细,谓之后泄。”
《灵枢·邪客》指出,施针治疗之前要诊察尺部皮肤的寒热和尺部脉象的盛衰、滑涩。
《灵枢·论疾诊尺》也记载了较详细的内容,即后世所谓尺之缓急、小大(盛衰)、滑涩、寒热、燥湿六变。
《灵枢·诊疾诊尺》:“尺肤寒,其脉小者,泄少气……肘所独热者,腰以上热;手所独热者,腰以下热。肘前独热者,膺前热;肘后独热者,肩背热,臂中独热者,腰腹热。“
然而六变之中,尺部皮肤的切诊如何能诊得小大之变?
有医家认为,尺之“缓急、小大、滑涩”都是指尺肤诊与寸口脉诊相参的诊法。虽然根据杨上善的阐释,缓急、小大、滑涩是将尺肤诊与寸口脉诊两相对照的结果,但其中也包括对尺部皮肤的诊察。
《内经》中多处强调要尺色脉合参以诊病,也多有尺肤切诊与寸口脉法对举诊病的记载。但寒热、燥湿是对尺部皮肤的诊察,坚脆是对尺部肌肉的诊察,皆谈尺肤切诊无疑,若陡然插入尺之“小大”与寸口脉相参的诊法未免牵强。
缓急、小大(盛衰)、滑涩是针对尺肤之下脉象的描述,寒热、燥湿是针对尺部皮肤的诊察,而坚脆则是诊察尺部的肌肉,如此称诊尺之六变则更合于逻辑。
《内经》中多篇对于尺肤诊的论述,都包括对尺肤之下脉象的诊察。因此,尺肤诊中所说的缓急、小大、滑涩,不仅可以用于诊察尺部的皮肤,更重要的是说明尺肤诊法还要察看尺肤之下的脉象。
其次,尺肤切诊中尺部的脉象不同于寸口脉法之尺脉,而是指从关脉开始到肘横纹之间的“长尺脉”概念,相当于沿着手太阴肺经的经渠穴到尺泽穴之间,因此可以了解手太阴肺经之气的情况。
这里的尺脉比寸口脉法三部脉之尺脉的范围要广得多,故后世有医家称之为“长尺脉”,以示其与寸口脉法之尺脉的区分。
尺脉之“六变”即缓急、小大、滑涩,临床运用于诊断疾病时各有其意义,详见于《灵枢·邪气脏腑病形》。
尺诊脉象及其临床意义
《灵枢·论疾诊尺》中明确将尺肤(尺部皮肤)、尺肉(尺部肌肉)、尺脉(尺部脉象)三者相结合诊断疾病,并记载了10种病理现象的尺肤诊及其主病。
尺肤诊及其主病
小结
尺肤诊法的内容包括3个方面,一是尺部皮肤(尺肤)的寒热、燥湿(缓急、小大、滑涩);二是尺部肌肉(尺肉)之坚脆;三是尺肤之下脉象(尺脉)的缓急、大小(盛衰)、滑涩。
其中尺脉的诊察不同于寸口脉法之尺脉,它不仅包括寸口脉法中的尺部,还包括从寸口脉之后至肘横纹之间,沿手太阴肺经能够摸到脉动的所有部位。
临床可将尺肤切诊3方面内容相结合,用于诊察人体的气血状况并诊断疾病。
《内经》尺肤诊法在临床运用中要注重与其他诊法合参。据《内经》所载,将尺肤切诊与寸口脉法、人迎脉法相参以及尺(尺肤诊)、色(色诊)、脉(寸口脉诊)合参,可以用于诊断疾病、判断预后,并提示相应的治疗措施。
首先,尺肤切诊应与寸口脉诊相参照,以测知阳气的盛衰,并判断疾病的轻重及预后。正常情况下,尺肤切诊与寸口脉诊二者所得的结果应该保持一致。包括脉象切诊的一致,也包括皮肤触诊的一致。如果寸口脉急,那么尺部皮肤扪之亦急;若寸口脉缓,则尺部皮肤扪之亦缓;倘若寸口脉小,则尺部皮肤扪之亦觉减而少气;而寸口脉大时,则尺部皮肤扪之亦觉贲而起;如寸口脉滑,则尺部皮肤扪之亦滑;而寸口脉涩,则尺部皮肤扪之亦涩。
而在病理情况下,如果尺(即尺肤诊)与寸(即寸口脉诊)相一致,即提示病轻而易治;若“经络皆实”而“寸脉急而尺缓”;或当“经虚络满”的时候,“尺热满”而“脉口寒涩”,这就是尺(即尺肤诊)与寸(即寸口脉诊)不一致的情况。如果尺肤诊得尺脉坚大,而寸口脉诊得脉小甚,外加“少气,悗有加”等症状,则提示阳气将绝,故曰“立死”。
其二,尺肤切诊与人迎诊法相参,可以察看人体阳气的盛衰、多少而判别病情的轻重,并提示相应治疗措施的选择。如《灵枢·论疾诊尺》中指出,如果诊得尺肤热而人迎大治之应当刺血。
其三,尺(尺肤诊)、色(色诊)、脉(寸口脉诊)合参可判断疾病的预后。
《灵枢·邪气脏腑病形》中提出尺色脉合参的概念,强调了要将3种诊法综合运用,认为能够三法相参的可以做上工,只用两法的可以做中工,只用一法的就是下工了。“善调尺者不待于寸”,其中的“尺”就是指尺肤诊,“寸”就是指寸口脉诊,而“善调脉者不待于色”中的“脉”也是指寸口脉诊,“色”就是指色诊,由此也说明尺肤诊与寸口脉诊是两种不同的诊法。
此外该篇还指出,病人的面色(色诊)、脉象(寸口脉诊)和尺肤(尺肤诊)与疾病都有相应关系,应如“桴鼓影响之相应”而不能相失。可将色诊与脉诊相参照,应用于疾病的预后,如当诊得色与脉不相符时,脉象与面色诊的五行相克则预后不良,而脉象与面色诊的五行相生则疾病将愈。
尺肤切诊部位的范围即前臂的尺部(尺分),包括从掌横纹至肘横纹之间的部位(广义),或者除去寸口三部脉之寸部(狭义)。
诊察内容包括诊察尺部皮肤(尺肤)的寒热、燥湿(或包括缓急、小大、滑涩)和尺部肌肉(尺肉)之坚脆的不同,以及诊察尺肤之下脉动(尺脉)的缓急、小大(盛衰)、滑涩的改变,三者相参可用于诊察人体的气血状况,并诊断疾病和判断预后。
此外,尺肤诊应与人迎诊法、寸口脉法、色诊法等不同诊法相参运用,以察看人体阳气之盛衰、多少及胃气之有无和多少。
黄帝内经丨“肝生于左,肺藏于右,心部于表,肾治于里,脾为之使,胃为之市”与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