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丨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

文摘   2024-11-22 17:39   山东  

关于虚实问题,中医典籍历来多有论述。

“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则可能最为医家所熟稔,此语出《素问·通评虚实论》。此语几成千古之至理、病治之大纲,“此二语为医宗之纲领,万世之准绳”。

一般解读

后世医家对此解读者甚多,总的来说可概括为:

“邪气盛则实”是指因邪气盛而导致的一类证候,此时邪虽盛而正气犹能抵抗,是以邪气盛为矛盾的主要方面的一种病理反应。

“精气夺则虚”指正气不足或正气虚损而导致的一类证候。

丹波元简谓:“若夫邪入而客,精气不能与之相抗,为邪气所夺则为虚”。

张志聪谓:“邪气者,风寒暑湿之邪,精气者,荣卫之气也。盖邪气有微盛,故邪盛则实,正气有强弱,故精夺则虚”。

后世医家多以“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为虚实之纲,辨虚实证候,明代王执中在《东垣先生伤寒正脉》中更是又将此虚实之辨列为治病八字(即八纲)。

张介宾这样评论“虚实者,有余不足也。有表里之虚实,有气血之虚实,有脏腑之虚实,有阴阳之虚实。凡外入之病多有余,内出之病多不足。实言邪气实则当泻,虚言正气虚则当补”。

问题与疑义

依前辈医家解读,“邪气盛则实”是指因邪气盛而导致的一类证候。“精气夺则虚”指正气不足或正气虚损而导致的一类证候。

如此则存在一个问题:在邪气盛而精气不足,正气不足以抗邪的情况下,是为虚实?

其实对于邪正虚实的解读,疑惑由来已久。

张介宾质疑道:“凡邪正相搏而为病,则邪实正虚皆可言也。故主泻者则曰邪盛则实,当泻也;主补者则曰精夺则虚,当补也。各执一句,茫无确见,籍口文饰,孰得言非?是以至精之训,反酿莫大之害”。

由此来看,以“邪正虚实”之论评判虚实颇为不妥,起码不能以此为虚实之标准与准绳,故前辈医家也有提出虚实夹杂等论。

辨析

《说文》曰:“虚,大丘也(古虚,墟,同字)。丘,四方高,中央下为丘”。段注:大则空旷,故引申为空虚。《说文》曰:“实,富也,充满也”。

虚,提示精气不足,实提示邪气来乘。

所以“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之所论可能并非虚实的标准,而是论述同一个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人体正气和邪气相互作用的一体两面。

回到《素问·通评虚实论》原文,我们或可以这样理解:在贯穿整个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有精气夺的一面,即正气亏虚;也有邪气为盛的一面,即邪气实。

疾病的发生,只有在人体正气亏虚或相对亏虚,然后遭受自然界的风寒暑湿燥火等不正之邪,虚实相参,疾病乃作。

《素问·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即是此意。

又如《灵枢·百病始生》:“此必因虚邪之风,与其身形,两虚相得,乃客其形。两实相逢,众人肉坚。其中于虚邪也,因于天时,与其身形,参以虚实,大病乃成”。

《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脏气实则邪气入而不能容。”

邪正虚实不可分而论之

在任何疾病,邪正双方都是相互作用,彼此影响的。而不能够将二者分而论之为:邪气盛则为实证,精气夺则为虚证。

在任何一个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当中,本质上都有正气亏虚和邪气亢盛的两个部分,构成疾病的一体两面,邪正的关系彼此消长,在某个阶段会表现出一派实证的现象,另一个阶段则可能表现出一派虚证的现象。“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就《内经》所论来说,人体虚实是可以倾移的,是有分部之不同的,如此处之血气离居可谓虚。即所谓“有者为实,无者为虚.”(《素问·调经论》)

所以当我们看到某一个地方邪气盛,那个地方的正气一定是有所亏虚的(或绝对的虚或相对的虚),不能够很好的抗邪外出。《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认为:“脏气实则邪气入而不能容”,即为此理。

也就是说所谓”邪正虚实说“并不能全面反映虚实病理。

《素问·调经论》:“何者为实?何者为虚”?岐伯答曰:“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所谓“有者”,即有余,是指人体气血阴阳本身的偏盛偏亢;所谓“无者”,即不足,是指人体气血阴阳本身的偏衰偏虚。有原文为证:“气血以并,阴阳相倾,气乱于卫,血逆于经,血气离居,一实一虚”;“血与气相失,故为虚焉”;“血与气并,则为实焉”。此所谓“并”与“倾”,张介宾说的很清楚:“并,偏盛也。倾,偏陷也”。

《素问·离合真邪论》:“此皆营卫之倾移,虚实所生,非邪气从外入于经也”。

这都说明没有邪气侵入也可导致虚实的存在。所以我们需要透过表象看到疾病的实质,当疾病在某个阶段表现为邪气实,它的底面即是正气虚,当疾病在某个阶段表现为正气虚,它的底面即是邪气实,邪正虚实是一个疾病不可分割的一体两面。

推荐阅读

河图医学

立表测影、移光定位与三阴三阳

《黄帝内经》“五十营”解读

营(荣)卫与气血

脉丨血脉与经脉

河图医学丨脾胃相合为“一脏”,居中为太极

黄帝内经丨阴阳二十五人

黄帝内经丨太少阴阳五态人

黄帝内经丨“泻方补员”与“泻员补方”

黄帝内经丨“肝生于左,肺藏于右,心部于表,肾治于里,脾为之使,胃为之市”与藏象

黄帝内经丨“九宫八风”之九宫

黄帝内经丨“九宫八风”之八风

黄帝内经丨标本、根结、根溜注入、井荥输经合

黄帝内经丨“根溜注入”与“井荥输经合”

黄帝内经丨六经血气多少

黄帝内经丨九针

黄帝内经丨“十二原”与“十二原穴”

黄帝内经丨五脏太少阴阳

河图医学丨脾为至阴与“凡十一脏取决于胆”

河图医学丨“脾为孤脏”释疑

黄帝内经丨气街

黄帝内经丨天癸、胞宫、月经

黄帝内经丨气街

黄帝内经丨奇恒之腑

黄帝内经丨聚沫则为痛

黄帝内经丨五体,皮、脉、肉、筋、骨

黄帝内经丨合治内府

黄帝内经丨卫气行——周期与模式

黄帝内经丨“治痿独取阳明”、“脾病而四肢不用”

黄帝内经丨胃不和则卧不安

黄帝内经丨徐而疾则实,疾而徐则虚

黄帝内经丨阳明何谓,两阳合明。厥阴何谓,两阴交尽。

黄帝内经丨魄门亦为五脏使

黄帝内经丨三部九侯脉法

黄帝内经丨“四时五脏”平人脉、真脏脉

黄帝内经丨“痛”之病机

黄帝内经丨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

黄帝内经丨胃为五脏之本

黄帝内经丨有者为实,无者为虚。营卫倾移,气血偏聚

青囊学社
河图医学,根在河洛。深入经藏,追本逐源,厘清五行源流,重整河图医学。耐得凄凉,甘于寂寞,在默默无闻中,散播无形的种子。耕耘不问收获,成功不必在我。必须要有香象渡河,截流而过的精神,不辞辛苦地做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