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丨阳明何谓,两阳合明。厥阴何谓,两阴交尽。

文摘   2024-11-14 17:35   山东  


阴阳”一词最初见于周易。


传统上古人对阴阳的分法以“太少阴阳”的四象分法多见,而中医学却又有所不同,中医学对阴阳的分法却更加细致与复杂,可以说中医学在阴阳四象分法的基础上,引入了厥阴、阳明,发展成独有的三分阴阳。


“厥阴”“阳明”是中医学所独有的概念,在传统文化的其他领域中基本上是看不到,中医的阴阳学说来自于古代哲学,中医引入了阴阳学说后,对其进行了创新性改造与发展,“三分阴阳”即是成果之一。


一分为三


首先“一分为三”的思想,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是古人观察自然规律得出的理论。


“一分为三”是古人天人合一观的产物,对于上至时三空三构成的世界框架,下至万物的生成均有较大影响。


如《道德经》中“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中国古人将“三”提升至一个极致的地位,在古人的观念里“三是数之成”,也就是说在十个数字里,一是数之开始,十是数之结束,三是数之成。


与生成不同,《周易》更注重凸显的是“三才”思想,如《周易·系辞上》“六爻之动,三极之道也”。八卦的三爻,即“兼三才而两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才之道也”。《周易》中以三为本是“天、地、人”三才思想的最早体现。


又如大家熟悉的“中庸之道”。用一句话说,“中庸”就是“执两用中”。“执”就是抓住,抓住两端,用中间的这一块,这就是“中庸”最基本的含义。


基于对事物发展规律的认识与“一分为三”的思想,古人发现除了阴、阳的两面之外,还应该有界于阴阳之间的“中”,可以认为是某种转换的“关键节点”。为了指示阴阳变化过程中的这一关于转换的“关键节点”,更好的解释人体生理变化,古人在太少阴阳四分的基础上,进一步“一分为三”引入了“阳明”、“厥阴”的概念,原来的二阴二阳就变成了三阴三阳。


两阳合明、两阴交尽


《素问·至真要大论》“帝曰:善。愿闻阴阳之三也,何谓?岐伯曰:气有多少异用也。帝曰:阳明何谓也?岐伯曰:两阳合明也。帝曰:厥阴何也?岐伯曰:两阴交尽也。”


阳明的意思是“两阳合明”,厥阴的意思是“两阴交尽”。


《周易系辞》曰:“阴阳之义配日月”,古人对阴阳的认识很多都有日月有关。

《素问·六节藏象论》中说“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行有分纪,周有道理。日行一度,月行十三度而有奇焉。故大小月三百六十五日而成岁,积气余而盈闰矣……天有十日,日六竟而周甲,甲六覆而终岁,三百六十日,法也”


观月与阴阳


在一个朔望月三十日中,从初一到十五(由朔到望),在黄昏观月,月光逐渐增多,直到月满,称为太阳;从十六到三十(由望到晦),在清晨观月,月光由圆满逐渐消减,直到晦尽,称为太阴。


在太阳的过程中,由初一到初八,称为少阳;由初八到十五,称为太阳;在太阴的过程中,由十六到二十三,称为少阴;由二十三到三十,称为太阴。



两阳合明


“悬象着明,莫大乎日月”,日月是悬挂在天球中最明亮的天体。两阳、两阴所指即是日、月,昼为阳、夜为阴。

两阳指的是日月在白天,两阴指的是日月在黑夜。月亮本身不发光,月相盈亏变化是反映太阳光形成的。月亮迎着太阳的半球被太阳照亮,背着太阳的半球是暗的。


月球绕地运行,若走到日地之问,从地球上看,这时日月处在同一经度,叫做朔。此时月亮暗的半球朝向地球,人们看不到它。所以,朔只能靠推测得知。从朔日开始,月亮逐渐离开太阳,越离越远,而月光逐渐增多,在十五的时候,运行到地球的另一侧,日、地、月形成180度,从地面看到的是满月,日月相望,称为望月。由于在黄昏观月,此时日未西沉而月已东升,在天幕上呈现着日月合璧、光明辉映的天象。也就是说,此时此刻日月这两个天体在白昼(阳)合璧同明,这个“两阳合明”的天象,就叫做阳明。《周易参同契》中说“十五乾体就,盛满甲东方,蟾蜍与兔魄,日月气双明”,指的正是“两阳合明”的天象。

两阴交尽


晦为月尽,朔为月初,贯穿于中国古代天文历法和史书记事的始终,月晦,叫做尽,大月晦在三十,称为大尽,小月晦在二十九,称为小尽。从十六开始,月亮又逐渐移近太阳,到了三十,月亮走到日、地之间,月光晦尽。在尽的时候,日月相合交经、合朔。这一晚,不见日光,也不见月光,日月交合,也就是说日月这两个天体在尽日的黑夜(阴)里相交合朔,这个“两阴交尽”的天象,就叫做“厥阴”。


《素问·阴阳离合论》的篇名,当指日、月离合的意义。这样,以地为中心,月运行逐渐靠近太阳,相合;又逐渐远离太阳,相望。循环一周,周而复始,往来不息,这就是阴阳离合的天象,由此而引起了寒暑往来、节气更替、万物生化无穷等等变化。


三阴三阳的划分依据是一个朔望月周期变化的月相,两阳合明、两阴交尽,分别是对望日和晦日的月相过程的描述。


因此,阳明、厥阴是古代天文历法中观测日月运行规律天象记录的名称,其意义在于反映由全明转微暗、由全暗转微明的月相、时间段及相应的日、月、地的关系。


三阴三阳与中医

三阴三阳的形成经历了由文化、哲学进入中医学,并在中医学内部发展、完善,并广泛运用的过程。阴阳有太少阴阳进入三分阴阳,以后变得更加丰富与灵活,经过秦汉之际的发展,也就是出现了各种不同的论述、配属以及应用。所以《内经》中有诸多关于三阴三阳的不同认识以及无法统一的观点与学说。


当然大略来讲,三阴三阴也不出数之阴阳与象之阴阳范畴,这一点在《素问·五运行大论》中论述得最为详细:“夫数之可数者,人中之阴阳也……天地阴阳者,不以数推,以象之谓也”,明确将三阴三阳划分为“人中之阴阳,数之阴阳”与“天地之阴阳,象之阴阳”。


天地之阴阳,象之阴阳

天地之阴阳,象之阴阳“远取诸物,近取诸身”是中医取象比类的基本原则,取诸象其至大则无外乎天地与四时之大象。


十二经脉与三阴三阳


马王堆《阴阳脉死候》载:“凡三阳,天气也;凡三阴,地气也”,明确标示了三阴三阳的天地属性。基于此,在《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中建立了手足十一经的经脉理论,至《黄帝内经》时代演变为手足十二经脉。

十二经脉与三阴三阳关系的确立,与三阴三阳对身体部位的划分密切相关,目前多数学者认为《素问·阴阳离合论》是以三阴三阳对人体进行划分,进而与经脉相联系的主要文献。


《素问·阴阳离合论》:“天为阳,地为阴”“天覆地载,万物方生,未出地者,命曰阴处,名曰阴中之阴;则出地者,命曰阴中之阳”,明确了以天地作为阴阳的划分标准。

在此基础上,根据诸如“前曰广明,后曰太冲”“中身而上,名曰广明,广明之下,名曰太阴,太阴之前,名曰阳明”“外者为阳,内者为阴,然则中为阴”,在天地阴阳的基础上确立了圣人南面而立“上为阳,下为阴;前为阳,后为阴;外为阳,内为阴”的阴阳细化原则。

王冰注“手之阴阳其气高,足之阴阳其气下。足太阳气在身后,足阳明气在身前,足太阴少阴厥阴气在身中,足少阳气在身侧,各随所在言之”。


在此基础上,有学者进一步论述,绘制了头面、躯干、四肢的三阴三阳分域示意图,其绘制原则依据《素问·阴阳离合论》,与十二经脉循行部位相符合。



四时之三阴三阳


天地之三阴三阳,确立了三阴三阳与人体部位的划分,以及三阴三阳与经脉的连属,明确了三阴三阳与人体实体的联系。而古人特别重视四时的变化,所以古人势必尝试将三阴三阳与四时配属。这方面古人做过很多有益的尝试,在《内经》中也有不同的学说。


《素问·脉解》:“正月太阳,九月少阳,五月阳明,十一月太阴,七月少阴,三月厥阴”的三阴三阳与月份的对应关系。


此说之三阴三阴配时只说,明显与运气之中,三阴三阴配时不同。


运气学说中,三阴三阳与四时六气相配属,以大寒节气为始,每气60日,分别为厥阴、少阴、少阳、太阴、阳明、太阳,再分别配以所属季节的六淫之气风、君火、相火、湿、燥、寒,而成厥阴风木、少阴君火、少阳相火、太阴湿土、阳明燥金、太阳寒水。且与经络理论相联系,建立了标本中气理论。


《素问·六微旨大论》曰:“少阳之上,火气治之,中见厥阴;阳明之上,燥气治之,中见太阴;太阳之上,寒气治之,中见少阴;厥阴之上,风气治之,中见少阳;少阴之上,热气治之,中见太阳;太阴之上,湿气治之,中见阳明”,以六淫之气为本,三阴三阳为标,相表里的三阴三阳为中气,建立了人体与六淫之气的统一模式。


人中之阴阳,数之阴阳


《素问·至真要大论》云:“阴阳之三也何谓?岐伯曰:气有多少,异用也”,明确指出了三阴三阳是在“气有多少”的基础上建立的,而其功用亦因气之多少而有别。


关于三阴三阳气之多少的划分,《黄帝内经》中的论述亦存在不同的观点。

针对三阴三阳气之多少争论的焦点主要在太阳与阳明。


而细致考察两种不同观点的相关文献,可以看出其分类不同的原因在于角度不同。


表里层次与三阴三阳

如《素问·经脉别论》载:“帝曰:太阳脏何象?岐伯曰:象三阳而浮也。帝曰:少阳脏何象?岐伯曰:象一阳也,一阳脏者,滑而不实也。帝曰:阳明脏何象?岐伯曰:象大浮也,太阴脏搏,言伏鼓也。二阴搏至,肾沉不浮也”,由经文可见其对三阴三阳的划分,更多的是基于脉象表达三阴三阳由表到里的层次,这一点在《素问·阴阳类论》中描述得更为具体:“三阳为经,二阳为维,一阳为游部。三阴为表,二阴为里,一阴至绝作朔晦”,其通过经、维、表、里表达三阴三阳的层次性。可见,以太阳为三阳的论述,更多的是表达太阳所主层次更偏表层,而阳明为二阳,在皮表之里,这一点在《素问·热论》中论述得非常清楚,其言“巨阳者,诸阳之属也”“阳明主肉”,明确表达了太阳主皮表阳气、阳明主肉的层次性。


气之多少与三阴三阳

而《灵枢·终始》以阳明为三阳,太阳为二阳的论述,更多的是基于气之多少来论述的,其言“人迎二盛,病在足太阳;二盛而躁,病在手太阳。人迎三盛,病在足阳明,三盛而躁,病在手阳明”,盛作为一种量词,有倍数之意,可以显而易见地看出,其基于气之多少进行论述的事实。


基于对数之三阴三阳的认识,古人产生了基于三阴三阳的气血多少的认识,是三阴三阳与中医气血理论相结合的具体实例,在《黄帝内经》中共有3处记载,其主要区别在于太阴与厥阴的气血多少的认识,其余大体相同。


数之三阴三阳确立了三阴三阳阴阳气之多少,血气之多少,使三阴三阳的概念得以明确。


推荐阅读


河图医学

立表测影、移光定位与三阴三阳

《黄帝内经》“五十营”解读

营(荣)卫与气血

脉丨血脉与经脉

河图医学丨脾胃相合为“一脏”,居中为太极

黄帝内经丨阴阳二十五人

黄帝内经丨太少阴阳五态人

黄帝内经丨“泻方补员”与“泻员补方”

黄帝内经丨“肝生于左,肺藏于右,心部于表,肾治于里,脾为之使,胃为之市”与藏象

黄帝内经丨“九宫八风”之九宫

黄帝内经丨“九宫八风”之八风

黄帝内经丨标本、根结、根溜注入、井荥输经合

黄帝内经丨“根溜注入”与“井荥输经合”

黄帝内经丨六经血气多少

黄帝内经丨九针

黄帝内经丨“十二原”与“十二原穴”

黄帝内经丨五脏太少阴阳

河图医学丨脾为至阴与“凡十一脏取决于胆”

河图医学丨“脾为孤脏”释疑

黄帝内经丨气街

黄帝内经丨天癸、胞宫、月经

黄帝内经丨气街

黄帝内经丨奇恒之腑

黄帝内经丨聚沫则为痛

黄帝内经丨五体,皮、脉、肉、筋、骨

黄帝内经丨合治内府

黄帝内经丨卫气行——周期与模式

黄帝内经丨“治痿独取阳明”、“脾病而四肢不用”

黄帝内经丨胃不和则卧不安

黄帝内经丨徐而疾则实,疾而徐则虚




青囊学社
河图医学,根在河洛。深入经藏,追本逐源,厘清五行源流,重整河图医学。耐得凄凉,甘于寂寞,在默默无闻中,散播无形的种子。耕耘不问收获,成功不必在我。必须要有香象渡河,截流而过的精神,不辞辛苦地做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