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是临床常见的病症之一,《黄帝内经》在《素问》的《举痛论》、《刺腰痛》与《灵枢·论痛》等篇专门进行了论述。痛证的病机后世常概括为不通则痛与不荣则痛两个方面。
从《黄帝内经》的相关论述来看,疼痛所涉之病因虽十分广泛,如六淫外邪侵袭、瘀血、虫积、跌仆等,然考察条文却可发现,其主要因素,《内经》主要归于寒邪。
《素问·举痛论》言:
岐伯对曰: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
帝曰:其痛或卒然而止者,或痛甚不休者,或痛甚不可按者,或按之而痛止者,或按之无益者,或喘动应手者,或心与背相引而痛者,或胁肋与少腹相引而痛者,或腹痛引阴股者,或痛宿昔而成积者,或卒然痛死不知人,有少间复生者,或痛而呕者,或腹痛而后泄者,或痛而闭不通者。凡此诸痛,各不同形,别之奈何?
岐伯曰:寒气客于脉外则脉寒,脉寒则缩蜷,缩蜷则脉绌急,绌急则外引小络,故卒然而痛。得炅则痛立止,因重中于寒,则痛久矣。寒气客于经脉之中,与炅气相薄则脉满,满则痛而不可按也。寒气稽留,炅气从上,则脉充大而血气乱,故痛甚不可按也。寒气客于肠胃之间,膜原之下,血不得散,小络急引故痛,按之则血气散,故按之痛止。寒气客于侠脊之脉,则深按之不能及,故按之无益也。寒气客于冲脉,冲脉起于关元,随腹直上,寒气客则脉不通,脉不通则气因之,故喘动应手矣。寒气客于背俞之脉则脉泣,脉泣则血虚,血虚则痛。其俞注于心,故相引而痛。按之则热气至,热气至则痛止矣。寒气客于厥阴之脉,厥阴之脉者,络阴器,系于肝,寒气客于脉中,则血泣脉急,故胁肋与少腹相引痛矣。厥气客于阴股,寒气上及少腹,血泣在下相引,故腹痛引阴股。寒气客于小肠膜原之间,络血之中,血泣不得注于大经,血气稽留不得行,故宿昔而成积矣。寒气客于五脏,厥逆上泄,阴气竭,阳气未入,故卒然痛死不知人,气复反则生矣。寒气客于肠胃,厥逆上出,故痛而呕也。寒气客于小肠,小肠不得成聚,故后泄腹痛矣。热气留于小肠,肠中痛、瘅热、焦渴,则坚干不得出,故痛而闭不通矣。
以上《举痛论》所举十四种痛证中,仅“热气留于小肠,肠中痛”一条属热,其余诸条均为寒邪所致。正如《素问·痹论》所言,“痛者寒气多也,有寒故痛也。”均说明痛证的病因,寒邪为主。
《内经》之所以有如此认识,源于对血气及寒邪的认识,《素问·调经论》认为:“血气者,喜温而恶寒,寒则涩不能流,温则消而去之。”所以寒邪一旦入经,则易使经脉拘急,气血滞涩,从而产生疼痛。
关于疼痛的病机,正如《素问·举痛论》言“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此两句原文相互补充,即邪气侵犯经脉内外,既可导致气血不通,亦可导致气血虚少,两者均可引发疼痛。换言之,疼痛的病机无外乎虚实两端。故后世概括痛证的病机,常归于不通则痛与不荣则痛。
不通作痛
《素问·举痛论》云:“寒气客则脉不通,脉不通则气因之,故喘动应手矣。”又曰:“热气留于小肠,肠中痛,瘅热焦渴,则坚干不得出,故痛而闭不通矣。”
就《黄帝内经》所论内容来看,不通则痛,还可包括多种情况:气机不通、气血不通、腑气不通等,其原因有寒邪凝滞所致,也可因燥屎内结、食积、结石等实物堵塞所为,亦可因于脉络拘急收引,或痰浊停聚肌肉,或气逆作痛。
脉络拘急收引作痛
《素问·举痛论》:“寒则气收”,故“寒气客于脉外则脉寒,脉寒则缩蜷,缩蜷则脉绌急,绌急则外引小络,故卒然而痛。”此种疼痛亦常表现出牵引疼痛,如寒客厥阴之脉,“血泣脉急”,可致胁肋与少腹相引而痛。
不荣作痛
气虚、血虚、阴精亏少或因血脉不畅,脏腑组织不能得到充足的气血濡养,而致不荣作痛。
如:
《素问·举痛论》"寒气客于背俞之脉则脉泣,脉泣则血虚,血虚则痛。"
《灵枢·五癃津液别》则指出:“髓液皆减而下,下过度则虚,虚故腰背痛而胫酸。”
《灵枢·本脏》云:"血和则经脉流行,营复阴阳,筋骨劲强,关节清利矣。"
《灵枢.阴阳二十五人》说:"血气皆少则喜转筋,踵下痛。"
此所需注意者,所谓“不荣则痛”,也其常伴有不通的一面,即所谓“脉泣”则血虚,温煦滋养的同时,也需要注意疏通。
气逆作痛
《素问·举痛论》曰:“寒气稽留,炅气从上(之),则脉充大而血气乱,故痛甚不可按也。”《素问·骨空论》则指出:“督脉者……此生病从少腹上冲心而痛,不得前后,为冲疝。”它如肝气上逆、肝气横逆、冲脉气逆等,均可致痛。
此外,《灵枢·周痹》还提出肌肉分裂作痛,其文:“风寒湿气客于外分肉之间,迫切而为沫,沫得寒则聚,聚则排分肉而分裂也,分裂则痛。”
意义
《黄帝内经》所述痛证的病因病机,对痛证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从病因而言,以寒为多,故治疗当重视温通,同时也要审因施治。
从病位而言,总不离经脉气血,故治当重视调理经脉气血,以恢复其“流行不止,环周不休”的生理状态。
从病机而言,不外虚实两端,治宜分别予以通、补,并注意虚中不通的情况,补中兼通,以补致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