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网络上流传的一段短视频,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视频显示,一阿姨对在下铺挂帘子的年轻人进行拍摄,并称不让一位70岁的老人坐下,这位阿姨还呼吁网友们评评理。
从视频来看,两个相对的下铺都挂上了帘子,帘子背后一个年轻人低头坐着。面对阿姨的指责,年轻人没有理会和搭腔。
据报道,中国铁路12306客服回应称,没有明确规定不能使用围挡,不影响其他旅客情况下可以使用,但需要跟各位旅客协商好。
4月16日,相关话题冲上微博热搜第一。
对此,有网友表示:“那是人家订的下铺,让你坐是人情,不让你坐是本分”“这不是道德绑架么,不是谁发视频谁就有理”“这么理直气壮,我还以为她买的下铺呢”“自己买的座位为什么要让别人坐?”“你难道不是该坐自己的位置吗”......
也有网友表示保护隐私无可厚非,没地方坐应该找铁路部门
还有网友表示:“过道只有两个座,不够用,出门在外还是应该相互帮衬。”“还是应该关爱老年人”......
(图片来源于网络)
1、我觉得“大妈”似乎成了很吓人很不讲理的一个群体,跳广场舞不管他人死活的,一定要坐在别人的床上的,她们是仗着自己年龄大而为所欲为吗?
2、跟交通工具上让座是一个道理,如果我愿意,我可以让步;但是如果我不愿意,我买了票,任何人就没有权力侵犯我的合法利益;
3、我很反感“道德绑架”,这位大妈一上来就拍视频,丝毫没有与年轻人沟通的意思,这是解决问题的方式吗?
1、在公共场所、公共交通工具上,社会固然提倡尊老爱幼、为老年人让座,但前提是被让座者也要尊重和理解让座者,双方应当基于平等友好协商,而不是一方用年龄来逼迫或变相逼迫另一方让座。这如今也是共识和常识。
2、值得一提的是,任何一种潜规则的形成,也都有现实因素。仔细看看铁路部门的回复可以发现,对“霸座”的态度非常鲜明,但是对坐别人下铺的口气却相对模糊。这或许也说明,这种“共享下铺”的模式,其实是一种解决资源不足的常见模式,管理方也没法施以过于明显的道德谴责。
以一般的硬卧车厢为例,6个铺位,只有2个板凳座位,可坐的空间确实有限。除了2个下铺外,其余4个人经常要“抢”2个座位。正是在这个背景下,“下铺能坐”长期以来被视为合理,可以让其他铺位的乘客能放松下,最起码可以坐着吃口饭。
在过去,这种安排或许是为了尽可能保证运力、让更多的人买到卧铺票,不得已而为之。但现如今,既然这个约定俗成的规范已经被年轻人打破,铁路部门是否也可顺应变化,推出坐卧空间分配更加合理的车厢?
年轻人对个人空间的重视、对使用权利的敏感,会逐渐成为一种主流意识。社会应当肯定年轻人的观念变化,这本身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一种体现。公共服务应当看到并尊重这种新趋势,从资源分配的源头上,把暧昧不清的部分给去除掉。
3、首先需要明确,不能把这场“对立”简单抽象为老年人与年轻人的冲突,更不能人为制造两个群体的矛盾。如果借这场风波来煽动对立,并进行拉踩,显然是不可取的。老年人和年轻人有着共同的利益诉求,不能故意放大其中不同,进而让两个群体互相撕裂。其次需要明确,在这场风波中,在卧铺下铺挂帘子的两名当事人,无论出于保护隐私还是出于不被打扰,都是有边界感的体现。一定程度上说,这也是社会进步的一个生动注脚。
4、“边界感”是人们在人际关系中,能够清晰地认识到自己与他人的界限,并在行为和心理上保持一定的距离。
边界感这个概念强调的是在人际互动中保持自我独立性和自主性的重要性。
李素磊博士表示,“在微公共空间,需要有边界感意识。边界感首先是一个物理概念,同时是一个心理概念。”“一个健康的边界感应该是清晰、保护性的,既坚固又灵活,它有助于区分自我和他人,维护个人的独立性和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