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南雅中学高2207、2218班时评练习(高三上 03)

文摘   教育   2024-08-21 22:03   湖南  

本周话题:“没苦硬吃”和“没福硬享”

老一辈和年轻人的生活观念差异有多大?

最近网友们的总结可算是十分精辟了:老一辈没苦硬吃,年轻人没福硬享。
老一辈是怎么没苦硬吃的?
有网友说,画面中的红衣服老太太,6月大热天的时候,自己在地里捡了40斤小麦。结果呢,累到犯病住了半个月的医院。且不说这半个月住院费多少,光是老人这身体也是够让人担心的。
还有网友说,家里要弹棉絮,老太太从熟人那里高价买了5大袋棉花,结果因为杂质太多不能使用。于是,全家一起徒手清理棉花,花了一天时间,结果半袋子都没清理完,一个个累得直不起腰。不要问为什么不买现成的棉絮,问就是自己手动清理更好。
还有人说,爸妈来帮着带孩子,因为天气热,娃一天会换几次衣服,其实洗衣机每次都没洗几件衣服。于是,让爸妈把自己衣服也放进去洗,但是他们偏不,非要自己手洗。
网友心疼爸妈带娃辛苦,就想着娃睡觉了让他们休息会儿,但没想到他们非要天天手洗全家人的衣服。爸妈家里其实有洗衣机,但是买了好多年了一共也没有开过几次,大冬天被子、床单都是手洗,怎么说也不听。
而在日常的生活习惯中,老一辈人那可真是太多的没苦硬吃了。
买了一箱水果回来,先从坏的开始吃,结果新鲜的水果也变坏了,吃了一箱子的坏水果。
为了赶飞机,一大早提前出发,结果在机场等了7个小时。
大夏天的也舍不得开空调,结果人热晕了,各种检查加治疗,住院花了8000块钱。
一大家子人聚餐的时候,饭菜搞好了,奶奶非不上桌,全家轮流劝说,都没有用。等到大家都吃完了,一个人默默蹲在厨房吃着残羹冷炙。
亲戚送的牛奶过期了,叫婆婆不要喝了,结果非不听,婆婆喝了以后,半夜上吐下泻。
网友的一段总结非常到位,很多老人就是:
抠抠搜搜花了很多钱,机机灵灵上了不少当;
骂骂咧咧干了很多活,精打细算吃了很多苦;
不明不白吃了很多亏,窝窝囊囊活了几十年。
而年轻人的生活态度呢?恰好相反,他们是没福硬享,主打一个不让自己吃苦受累。
点奶茶两杯起送,那我就一个人喝两杯。从小到大都不给自己过生日,上了大学后每个月都给自己过生日。本来为了省钱自己做饭,结果虾也没少,螺也没少,一算下来买菜花了100多块钱。
庆祝自己失恋,外出大吃一顿。想吃蛋糕了,提前过个98岁生日。煮个泡面,要把鸡蛋、香肠、午餐肉都放上,反正不能亏了自己的嘴。

当老一辈说,这代年轻人吃不了苦时,他们会反问,为什么要吃苦?年轻人说,省着点富不了,花这点穷不了,先苦不一定后甜,先甜反正是甜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学生观点

1、我的父母,虽然不会像新闻里的奶奶那样拼命劳作,或者硬吃变质食品。但是他们很喜欢宣传“吃苦”的精神,明明有空调,不让我开,美其名曰“劳其筋骨”,我很不理解;

2、我不反对“苦难教育”,但并不欣赏一味的自己吃苦和让孩子吃苦。我就不明白了,长辈努力吃苦,不就是为了以后自己和孩子不再吃苦吗?

3、“没福硬享”与“及时行乐”,我觉得本质上是一致的。年轻人的哲学,先让自己过好了,舒服了,才有继续努力的动力;

4、“没福硬享”的说法,实在是有待商榷,这个“福”能不能这时享受,该怎么享受,赚了100可不可以不存起来,直接花掉,难道有一定的要求吗?

(图片来源于网络)

小马哥补充观点

吃苦耐劳、爱自己√ 苦难教育?伤害身体、过度性补偿×

我的爸爸妈妈,不是“没苦硬吃”的人,他们对我的教育,也从来不是“苦难教育”,他们工作努力,勤劳能干,也愿意用赚来的钱让我过得好。

而在这样的教育下长大的我,因为在物质和精神上没有缺失,不会形成“过渡性补偿”,也没有什么“没福硬享”的习惯,我知道自己适合什么、喜欢什么,不会因为要“吃苦”而委屈自己,也不会为了“享福”而掉入“消费主义”的陷阱。

我自我感觉,这样就很好。

跳出我个人,老一辈的“没苦硬吃”,如果是历史使然,我们也许也不能光是批评和嘲讽,理解、沟通,让他们不影响生活质量和身体,更重要。

而年轻人,“爱自己”当然是很好的,多多尝试也符合年龄特点。只是,也要避免茫然地去“享福”,而并没有找到真正的“幸福”

(图片来源于网络)

媒体观点

1、父母种地、卖菜、摆摊 、捡垃圾的价值虽然不大,但不可否认:这是他们为数不多力所能及的事了。不管我们是否看得起,不管我们是否需要,都不能无情地否定这一切。

父母有权选择自己的晚年生活。为精神满足也好,为儿女着想也罢,都是他们的自由。父母与儿女成长于不同年代,有着不同的生长环境,生活观念不同在所难免。矛盾的来源往往不是儿女不体贴,也并非父母太执拗。而是时代的大山隔在了中间。很多时候,纵使我们拼尽全力也未必能推倒这座大山。

《礼记》中写道:“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大意是真正的孝道,是让父母开心,尊重他们自己的意愿。打破观念壁垒,从精神上尊重父母,远比生活物质上的孝顺更难得。很多时候,我们以为的好生活,未必是父母期望的。躺平于我们而言是幸福、是向往,但对于从艰苦年代走来的父母,却犹如一剂“毒药”。他们害怕自己无事可干,害怕自己失去价值,更害怕无力再疼爱自己的孩子。身份不同无法强求观念一致,不如尊重父母的选择,让他们做自己想做的事。

2、人生选择有不同、没高下,代际差异脱离具体场景也很难断言是非。比争论对错更重要的是,要看到这背后更深层次的问题——社会的变迁、认知的冲突,以及代际沟通的难题。

纵览老一辈“没苦硬吃”的行为,背后的指向其实很明确:勤俭节约、艰苦朴素。要知道,许多老人成长过程中物质条件匮乏,深知生活不易。即使如今物质条件早已充裕,但依然延续着过去的印记和惯性。而现在的年轻人,生长于物质丰富、信息爆炸的时代,更加注重个人价值的实现和追求。细想就能发现,他们并不是反对节俭,而是认为节俭应该建立在理性消费和健康生活的基础上;他们也并不否认吃苦带来的精神修炼,而是觉得不该吃没必要的苦。

3、一个人如果在生命早期发展受阻,情感受挫,内心的需求得不到满足的时候,那么他的心理就会“卡”在那个时间段,在内心深处隐藏一个受伤的内心小孩。

那个小孩给成年的我们,不断带来困扰,他迫使我们做出不理智的行为。明明不需要,却疯狂地买买买,结果又陷入了另一种误区。

就比如有的人衣柜里的衣服都装不下了,可还是会买很多衣服。那是因为曾经没有被满足的自己,曾经有遗憾的自己在“迫使”他。那个小孩在告诉他,买了那些衣服,你就能拥有被爱的感觉,你就能感受到自己的价值感。

可遗憾的是,内在的创伤,通过外在事物的补偿只能短暂起效。那些伤痛还会不断重复,内在的小孩并没有得到治愈,我们只能一次次被拖到受伤的模式中。

4、找到自己没有被满足的那个时刻,尽可能详细地想象自己在那时的心理和神情,然后用已经长大的自己,与那个小孩对话。告诉他:曾经的你,的确受过伤。但是现在你已经长大,已经有了自己保护自己的能力,没有人能够继续伤害你,你不必再担惊受怕。与此同时,在内心重建“无论如何我都值得被爱”的信念,才是疗愈内在小孩的真正方式。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下周话题赛博男友

南雅马青
我是小马哥。80后不正常老师一枚,以成为“最不像老师的老师”为荣。想法丰富,干脆开个号来发。欢迎爱我的人多来拍砖,不爱我的人......出门右转好走不送,哈哈!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