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话题:“没苦硬吃”和“没福硬享”
老一辈和年轻人的生活观念差异有多大?
当老一辈说,这代年轻人吃不了苦时,他们会反问,为什么要吃苦?年轻人说,省着点富不了,花这点穷不了,先苦不一定后甜,先甜反正是甜了。
学生观点
1、我的父母,虽然不会像新闻里的奶奶那样拼命劳作,或者硬吃变质食品。但是他们很喜欢宣传“吃苦”的精神,明明有空调,不让我开,美其名曰“劳其筋骨”,我很不理解;
2、我不反对“苦难教育”,但并不欣赏一味的自己吃苦和让孩子吃苦。我就不明白了,长辈努力吃苦,不就是为了以后自己和孩子不再吃苦吗?
3、“没福硬享”与“及时行乐”,我觉得本质上是一致的。年轻人的哲学,先让自己过好了,舒服了,才有继续努力的动力;
4、“没福硬享”的说法,实在是有待商榷,这个“福”能不能这时享受,该怎么享受,赚了100可不可以不存起来,直接花掉,难道有一定的要求吗?
(图片来源于网络)
吃苦耐劳、爱自己√ 苦难教育?伤害身体、过度性补偿×
我的爸爸妈妈,不是“没苦硬吃”的人,他们对我的教育,也从来不是“苦难教育”,他们工作努力,勤劳能干,也愿意用赚来的钱让我过得好。
而在这样的教育下长大的我,因为在物质和精神上没有缺失,不会形成“过渡性补偿”,也没有什么“没福硬享”的习惯,我知道自己适合什么、喜欢什么,不会因为要“吃苦”而委屈自己,也不会为了“享福”而掉入“消费主义”的陷阱。
我自我感觉,这样就很好。
跳出我个人,老一辈的“没苦硬吃”,如果是历史使然,我们也许也不能光是批评和嘲讽,理解、沟通,让他们不影响生活质量和身体,更重要。
媒体观点
1、父母种地、卖菜、摆摊 、捡垃圾的价值虽然不大,但不可否认:这是他们为数不多力所能及的事了。不管我们是否看得起,不管我们是否需要,都不能无情地否定这一切。
父母有权选择自己的晚年生活。为精神满足也好,为儿女着想也罢,都是他们的自由。父母与儿女成长于不同年代,有着不同的生长环境,生活观念不同在所难免。矛盾的来源往往不是儿女不体贴,也并非父母太执拗。而是时代的大山隔在了中间。很多时候,纵使我们拼尽全力也未必能推倒这座大山。
《礼记》中写道:“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大意是真正的孝道,是让父母开心,尊重他们自己的意愿。打破观念壁垒,从精神上尊重父母,远比生活物质上的孝顺更难得。很多时候,我们以为的好生活,未必是父母期望的。躺平于我们而言是幸福、是向往,但对于从艰苦年代走来的父母,却犹如一剂“毒药”。他们害怕自己无事可干,害怕自己失去价值,更害怕无力再疼爱自己的孩子。身份不同无法强求观念一致,不如尊重父母的选择,让他们做自己想做的事。
2、人生选择有不同、没高下,代际差异脱离具体场景也很难断言是非。比争论对错更重要的是,要看到这背后更深层次的问题——社会的变迁、认知的冲突,以及代际沟通的难题。纵览老一辈“没苦硬吃”的行为,背后的指向其实很明确:勤俭节约、艰苦朴素。要知道,许多老人成长过程中物质条件匮乏,深知生活不易。即使如今物质条件早已充裕,但依然延续着过去的印记和惯性。而现在的年轻人,生长于物质丰富、信息爆炸的时代,更加注重个人价值的实现和追求。细想就能发现,他们并不是反对节俭,而是认为节俭应该建立在理性消费和健康生活的基础上;他们也并不否认吃苦带来的精神修炼,而是觉得不该吃没必要的苦。
3、一个人如果在生命早期发展受阻,情感受挫,内心的需求得不到满足的时候,那么他的心理就会“卡”在那个时间段,在内心深处隐藏一个受伤的内心小孩。
那个小孩给成年的我们,不断带来困扰,他迫使我们做出不理智的行为。明明不需要,却疯狂地买买买,结果又陷入了另一种误区。
就比如有的人衣柜里的衣服都装不下了,可还是会买很多衣服。那是因为曾经没有被满足的自己,曾经有遗憾的自己在“迫使”他。那个小孩在告诉他,买了那些衣服,你就能拥有被爱的感觉,你就能感受到自己的价值感。
可遗憾的是,内在的创伤,通过外在事物的补偿只能短暂起效。那些伤痛还会不断重复,内在的小孩并没有得到治愈,我们只能一次次被拖到受伤的模式中。
4、找到自己没有被满足的那个时刻,尽可能详细地想象自己在那时的心理和神情,然后用已经长大的自己,与那个小孩对话。告诉他:曾经的你,的确受过伤。但是现在你已经长大,已经有了自己保护自己的能力,没有人能够继续伤害你,你不必再担惊受怕。与此同时,在内心重建“无论如何我都值得被爱”的信念,才是疗愈内在小孩的真正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