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河北省邯郸市肥乡区13岁初中生遭同学杀害引发舆论广泛关注。据悉,嫌疑人为三名不满14岁的少年。3月11日,受害人家属收到肥乡区公安局的立案告知书,案由是“故意杀人”,邯郸警方对媒体表示,张某等三人因涉嫌故意杀人,已被刑事拘留。
学生观点
1、这个话题真的很沉重,一个年轻生命的逝去的背后,是更多年轻人的人性的泯灭。为什么会有这样“视人命如草芥”的少年,原因可能是多面的:家庭教育的缺失,网络手机游戏的负面影响等等;
2、校园霸凌上升到刑事案件,在这一过程中,家庭、学校、老师竟然没有察觉,没有正面的干预。我觉得他们要反省;
3、学生霸凌的案件受害者,我觉得有一些共同特点:父母不在身边或是关爱不够,跟祖辈在一起的时间比较长,性格内向缺少朋友,这些问题,也需要关注;
小马哥补充观点
是的,这个话题,真的太沉重了,沉重到,我犹豫了很久要不要跟你们来讨论。
可是,鲁迅先生说过,“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我希望自己和你们,都是勇士。
血淋淋的事实摆在面前,未成年人的犯罪问题,逃避不了,亟待面对和解决。
为什么会有这些“小恶魔”的出现?家庭教育的缺失几乎是一定的,但是很多家长本身水平有限,或者必须要在外赚钱,养家糊口,很难教育好自己的孩子,这个问题也不太可能一下子解决。所以,光靠家长也是不行的,要加强社会、学校的教育力量。
而学校呢?就像这个事件中的学校,看得出来,对霸凌现象还是缺少必要的认识,觉得是孩子之间的正常玩闹。无形之中,也使得一些本来可以遏制的行为,走向了失控的地步。
没有辨别能力、一头钻进网络和手机的未成年人,在其中受到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暴力、血腥、色情......做事没有规则意识。结识更多对自己有负面影响的所谓“朋友”,成为团体,作恶的胆子更大。
一味嚷着“让他们去死”的心情,可以理解,这三个人,当然也必须要严惩!但是,我们该做的,绝不仅如此。我作为教育工作者,你们作为未成年人,都该在这个事件中,有更多的思考。日后,或许也可以有更多的作为。
1、近日,成都2024年中考政策发布,其中有这么一条:对于在初中阶段存在考试作弊、校园欺凌等不良行为的学生将不得被推荐为指标到校生,并在录取过程中最后投档。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成都中考政策此次剑指校园霸凌,不仅体现了教育部门对于不良行为甚至违法行为的零容忍态度,同时也是对近年来备受舆论场关注的类似事件的侧面回应。此外,根据新规定,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将成为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的重要参考,其中不仅包括学业水平,还涵盖了学生的品行、艺术素养等多个方面。不再单纯依赖分数作为评价标准,也是一个尚可为之的尝试。值得一提,也更为可贵的是,新政策中的“负面清单”并非一成不变。学生可以通过纠正错误、积极表现来改善自己的综合素质评价,引以为戒、惩前毖后,也体现了教育惩戒的育人目的。
2、公众觉得孩子在网络时代接受知识多,懂事、成熟得更早。但仅知道更多知识,而非更早为自己行为负责,这并不意味着更早成熟。从社会心理学的视角看,现在的年轻人工作、结婚、生育的时间逐渐推迟,也许他们成熟得更晚。从当前我国的法律体系来看,低龄未成年人即使被判处刑罚,他们在未来也终将回归社会。
3、近年来,未成人犯罪案件数量出现反弹,犯罪年龄呈现低龄化趋势,这一现象值得关注。但在所有未成年人犯罪中,严重暴力犯罪往往是零星发案,并不具有规模性,但又被舆论集中关注,给人留下低龄未成年人严重暴力犯罪很严重的印象。另一方面,未成年人犯罪的数量上升,的确是近年来需要值得警醒的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对于这样一种现象,我们需要的社会综合发力、综合治理,因为其成因是多方面的,比如家庭监护缺失、学校育人偏差、有责机关执法不严、网络世界引导、经济发展下行等因素。要解决这一社会问题,单用刑罚这单一手段很难起到一锤定音的社会效果。4、在少年法领域主流的观点都认少年犯罪与其说是“罪”(crime),我们更倾向于用“罪错”(delinquency)的概念。而面对罪错少年,目前法学界的基本主张是“提前干预、以教代刑”,以达到“教育、感化、挽救”的目的。每个人的成熟需要过程,从脑神经科学的研究上看,一个人大脑中负责决策和情绪管理活动的前额叶,到青春期结束后才能成熟。这意味着少年虽然具备了一定的辨别是非和自我控制能力,但不能像成年人一样严格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因此,单纯施以刑罚不能完全遏制未成年人犯罪。另一方面,从以往大量的低龄未成年人恶性犯罪的案件报道与分析中,我们可以发现,这些极端恶性事件不是突然发生的。这些罪错少年先前大多做过《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的规定不良行为甚至严重不良行为,但家庭、学校、公安机关的前端干预与教育矫治并不充分,罪错少年在不良事件中得到了“正向激励”,进而升级实施犯罪。
5、《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父母是管教孩子的第一责任人,而不论是此次邯郸初中生杀人事件,还是大连少年杀人案,我们发现都存在父母监护缺位或监护不当。加之我们国家儿童福利制度发展相对滞后,对家庭、学校、司法的社会支持力度不够,造成了管教的空白地带。此外,信息网络化社会中的不良信息,也对未成年人的健全价值观和健康心理,以及交友等产生负面影响。我们在相关调研报告中发现,在一些未成年人喜爱的短视频平台或游戏平台上,当一个未成年人设置自己的地域、中职背景资料后,平台会定向推送本地区的一些软色情或软暴力内容。尤其是很多未成年人在这些内容下面的留言区中结识,彼此成为朋友,甚至发展为犯罪团伙。孩子的问题往往是家庭和社会问题的映射,面对现代社会如此复杂的多种风险,其实各方对于此类案件的发生都有一定的责任,这样的案件是受害家庭的悲剧,其实也是施暴未成年人的悲剧,更是全社会应当反思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