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淡淡的,几乎没什么大波动;爱好淡淡的,问就是也可以不玩;目标淡淡的,几乎不记得这回事;说话淡淡的,收到OK好的可以……最近,“淡学”一词在社交媒体上走红,还有网友总结出如上“淡人确诊指南”。
网友总结的淡学指南——
说话淡谈的:聊天很难看出情绪,常回复“收到”、“好的”,口头禅是“那就算了”。
社交淡谈的:维护关系靠随缘,交到朋友也容易失去……
心境淡谈的:遇到问题越来越从容,无欲无求……
工作淡谈的:每天频繁去茶水间,在忙碌的工作中带薪摸鱼~
恋爱淡谈的:能处就处……对象还在喘气……已经很棒了……
“淡学”,心态控制的学问,顾名思义,主修一种不带情绪的生活态度。外表宠辱不惊、不争不抢,内心平和安宁、八风不动。没有热烈张扬的喜悦,也少有极致的痛苦或悲伤,颇有一种“大事无法左右,小事不必计较”的清醒感,仿佛参透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法门。内核强大和情绪稳定应该说是绝大部分人渴望“修”得的境界,只是对于生活中的许多“淡人”而言,“淡”其实是一种方法、一种选择,有的有“主动求淡”的追求,有的有“不得不淡”的缘由。1、“淡人”跟“躺平”我觉得还是有本质区别的,“躺平”是什么都不想做了,你们爱咋地咋地,可是“淡人”,该做的还是会做,只是不强求,不内耗,我觉得还挺好的;
2、有“浓人”,就会有“淡人”,也会有大量中间状态的人。人,本就不止一面;同一个人,也会有不同的表现状态。我认为,不用急于贴那么多的标签;
3、我倒是觉得,“贴标签”是现代人的一种找到群体的有效方式,早点明白自己,了解身边人,避免无谓的争端;
4、“淡人”的“淡”,如果是天性使然,当然无可非议。但是,如果是因为失败太多,处处碰壁,而不得不如此,那还是有些可悲了。
1、如果仅凭性格和情感表现方式,小马哥应该是绝对意义上的“浓人”吧:情感强烈,喜欢并善于表达。我同意你们的观点,每个人本就不一样,如果天性如此,又没有影响他人破坏公序良俗,便都值得尊重;
2、在人际关系中,多了解自己和他人,一般是有好处的。浓人和淡人也可以相处愉快,只要彼此尊重个性和处事方式;
3、但是我们要警惕:“淡人”的“淡”,可以是天性,可以是后天的自然选择,但是,如果是因为总是“求而不得”而陷入到了“习得性无助”,用“淡然”来掩饰内心的惶恐不安和愤懑不平,不是一种健康的状态。
1、“ ‘淡学’ 是当下年轻人面对现实压力的一种应对方式。”上海12355青少年服务台心理咨询师王慧表示,“现在大多数人都生活在一个信息、物质都非常踊跃的社会环境中,时时刻刻仿佛置身于一个波涛汹涌的海里,他们要面对各种明流、暗流,甚至泥石流。曾经的他们也会被卷入到各种‘流’中。但是经过了这一切之后,他们只想一件事情,就是像定海神针那块大石头一样沉住。”
那么多“淡学”的案例,其实就是想表达,现在的人已经对纷繁的世事感受到了疲惫,但是仍然想要渴求自己内心的一方宁静。“因为就很难坚守,所以他们只能对周围的这些表现出来的是各种‘淡’来,像一个壳一样保护住自己。”“对于年轻人秉持的‘淡学’理念,我们应该理解和尊重,毕竟这比‘躺平’的状态要好很多,但我们也要引导年轻人能正确看待生活,迸发出原本应有的活力。”王慧说。她建议“淡而不庸”,在“淡淡生活”的同时激发探索热情。“年轻人更能被新鲜事物所吸引和打动,新事物、新项目的开发与接纳程度也最高,我们可以通过提供给年轻人更多的发展空间、鼓励他们尝试探索新事物,从而激发他们的热情,成为推动他们前进的内驱力,进而感受到自己的价值。”王慧说。2、不同的人表现出来的“淡”,内在的原因可能相去甚远。有的人说“算了”是大度,有的人则出于无奈,而大多数人则可能是一种自我抑制的习得性无助:不然还能怎么样呢?毕竟真的看开,不再执着于日常得失,需要强大的内在精神世界,对大部分人来说,“不带情绪”是因为回避、压抑和隔离情绪,避免被困扰。
这也是隐藏在许多“淡人”背后的痛苦:看上去的不带情绪,是因为情绪在表达出来之前就被抑制住了,是选择暂时隔绝情绪,回头再自己慢慢消化。对那些自我存在感较低的人来说,这就是基本的生存法则:如果你无欲无求,就不会有失去的痛苦。3、现在,人们首先注意到的是风险和安全。当下的年轻人努力过,也看到很多人努力过,然而在权衡投入产出比之后,发现还不如算了,别抱太高期望,先一个人活好,于是就这么“淡淡”地完成了一次镀金时代的反拨。其实只要没有过分自我抑制,这种自足的状态当然可以给人带来精神自由。英国哲学家以赛亚·伯林在其《自由论》中强调:“如果自由的程度可由欲望的满足来衡量,那么,我可以通过有效地消除欲望来增进自由,就像可以通过满足欲望增进自由一样。”或许可以说,之前大家选择“通过满足欲望来增进自由”,现在则转向“有效地消除欲望来增进自由”。如果是这样,那确实可以见到时代精神的转变:越来越多的人舍弃了对外在欲求的追逐,转向保持内心的平静。这种“转向内在”的文化趋势,这两年已有不少迹象可循,尤其年轻一代,在珍视本真性和个人权利的同时,正将内在稳定试做更有价值的人生目标。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也可以将“淡人”理解为觉醒之后的独立自主:情绪稳定,追求自我接纳,而非外部肯定了。也许这难免有点孤独,但比起苦苦寻求他人认同,这至少是一大进步。由此出发,人们也许能更理性地评估、衡量哪些是自己真正愿意为之投入的,“淡”并不必然意味着对什么都无所谓,倒不如说是在看清之后“有所为,有所不为”。4、卡皮巴拉所展现出的“看破一切,无动于衷”与松弛感、“佛系”文化的流行也十分相似。在倡导“优绩主义”的资本制度单一而苛刻的成功标准之下,许多人深陷无助感和心灵内耗之中,因此,面对这样严酷的成功标准,他们开始通过减少自己的欲望和目标,试图回归一种舒适和愉快的生活状态。特别是那些被迫卷入比较与竞争漩涡中,却无法获得成就感和现实利益的人群,深受挫败感和内疚感的困扰。在这种背景下,松弛感文化成为了一种自我拯救的方式,通过淡化情绪反应和自嘲的手段来化解挫败和内疚,带来心灵的平和。
感到挫败和内疚,并非个体意志所能左右。在一个资源有限、成功标准狭隘的社会中,总有人被贴上“输家”的标签,而“赢家”仅占少数。尤其是当劳动力的增加无助于社会总资源的增长时,个体为了争夺有限的资源开始了无尽的竞争。这种竞争不再是创新和变革的推动力,反而导致了“内卷化”,频繁加剧了所谓输家的挫败感。在“优绩文化”中,只有努力并获得名利的人才被视作“人生赢家”,而大多数普通人则沦为“输家”。这种文化过度强调努力与成功的直接关联,使得人们难免因“不够努力”而自责,却忽略了家庭背景、运气、时代机遇等诸多影响因素。问题在于,正如每亩土地能提供的营养有其上限一样,人们的日常努力也有其极限。但是,在优绩社会的内卷风潮中,“推崇努力”逐渐演变为“合理化自我剥削”。诸如2020年的《后浪》之所以引发争议,正是因为它试图使我们接受“不懈努力是成功的必要条件”的观念,进而成为“功绩主体”。韩炳哲在《倦怠社会》中指出,这些功绩主体看似在工作中自主且享受乐趣,但实则患上了“绩效强迫症”。他们永无止境地追求效能提升,同自身竞争,直至心灵的枯竭和崩溃。在反复自问“我为什么做不到?”的过程中,他们承受着内疚与匮乏之苦,这是一场看似自愿却充满痛苦的征程。在这种背景下,将“松弛”、拒绝内耗仅视为淡然的生活态度过于简单化,它更像是一种自我保护的“颓丧”状态,反映了人们渴望“放过自己”。正如自嘲为“废柴”或“屌丝”,无欲求文化中的自我贬低实际上是一种含蓄的自嘲,一种试图退出残酷竞争的道德自裁。承认自己无法达成当下社会中的伦理要求,通过委婉的“认输”姿态实现自我接纳。但是,“退出竞争”的姿态本身就是对“优绩文化”的质疑,以及对物质追求的厌倦。此时,不悲不喜的态度不仅是对现状的悬搁与回避,也是一种对人生意义的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