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南雅中学高2207、2218班时评练习(高三上 10)

文摘   教育   2024-11-01 22:21   湖南  

本周话题:爆款文案

说起旅游,就是“不宣传这里你糊涂啊”“避雷!踩大雷!再也不来了”;聊起美食,就是“哭死,这个真的巨巨巨巨好吃”“谁懂这一口糯叽叽的含金量”;点评生活中遇到的人和事,就是“水灵灵地”“泼天的富贵”“这一刻,我小脑都萎缩了”……你有没有被这样整齐划一的所谓爆款文案刷屏?(如下)
发朋友圈的爆款文案,简单干净,人人点赞!
1. 人生最好的状态,是每天醒来,面朝阳光,嘴角上扬。不羡慕谁,不讨好谁,默默努力,活成自己想要的模样。
2. 想要为了梦想奋斗,虽然力不从心,但依然全力以赴。
3. 喜欢就争取,得到就珍惜,错过就忘记。生活其实就这么简单。
4. 这个世界不会因为你的疲惫而停下脚步,你只有不断前行,才能看到更美的风景。
5. 优于别人,并不高贵,真正的高贵应该是优于过去的自己。
6、哪有什么念念不忘不可原谅,时间一长,什么都好商量。
7、在这个世界上别太依赖任何人,因为当你在黑暗中挣扎的时候,连你的影子也会离开你。
8、伸手需要一瞬间,牵手却要很多年,无论你遇见谁,他都是你生命该出现的人,绝非偶然。若无相欠,怎会相见。
9、我对这个世界绝望过,但从未对自己绝望过。
10、感情世界里最没用的四种东西:分手后的悔恨、不爱后的关怀、高高在上的自尊心和低智商的善良。
学生观点
1、我理解“爆款文案”,用一些吸引人眼球的词语,不费什么脑子,就可以完成文案,有时候引流的效果也很不错。但是,如果我看到真正用心的不千篇一律的文案,会觉得眼前一亮
2、这种重复的文字,看久了真的会让人厌倦,而且他们总是用一些很混乱夸张的语言,好像平和正常的语言说不出口;
3、“爆款文案”为什么会成为爆款?也许不能光怪创作者和使用者,有市场需要才会有产品,也许,我们的顾客、网民......只有这样的理解和接受水平

4、我真的很欣赏那些成不了爆款的文字,也很害怕自己喜欢的文字成为爆款。比如喜欢的作家,书中的语言被误用、滥用,成为“爆款”,让人很无奈。

(图片来源于网络)

小马哥补充观点

作为语文老师,我其实是本能的反感和鄙夷“爆款文案”

看到这种会很快划走

因为这本身代表着语言的贫瘠

以及使用者对语言的轻视

但是,为了避免陷入“专业”的误区,我又经常逼着自己“跳出去”

我问自己,如果我不是学中文的

如果我并不擅长文字运用

如果我没有看过一些书

如果我不是语文老师

......

如果我真的是没有能力

那么,需要用到文案的时候,我脑中空空,也许我也会被“爆款”吸引,去抄袭使用夸张的文案

永远不要用自己的“已知”去嘲笑他人的“未知”

因为换一个领域,情况也许就会反过来

所以,我们的态度不妨平和一些,积极乐观一些

不用一味讽刺批判那些千篇一律立志要吸引人眼球的“爆款文案”

在理解的基础上,先从自己做起,不人云亦云,不盲目抄袭,不动不动就极尽夸张之能事,沉下心来,阅读、思考,让语言更丰富而不是贫瘠。不管是去旅游,还是去体味生活,都争取能有自己的感知,学会去更好更真实更具个性化地表达。
还是那句话——唯有如此,你,才有了你的意义。

(图片来自于网络)

媒体观点

1、有人担心网络流行语损害了汉语之美,这倒不必过分忧心。丰富的网络语言之中,生动、贴切、言之有物者有之,夸张、低俗、不知所云者亦不少。语言拥有自净能力,自能去粗取精,“吹尽狂沙始到金”。“给力”“草根”“点赞”等准确贴切、生动鲜活的网络流行语历经淘洗而沉淀,有的甚至收入了《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而不符合汉语规律和美感、只是一时兴起的网络流行语,向来行之不远。

2、语言是一种约定俗成的存在,也是一种用进废退的能力。质疑网络爆款文案、担心汉语能否保持纯洁优美的同时,也需要关心自己如何保持和提升语言运用能力。有一种现象叫“伦巴第效应”,说的是当人类在有噪音的环境下说话时,他们的声音就会更大,更努力地试图让别人听清楚。有些网友惊讶地发现,自己在浏览网络爆款文案时虽然心有鄙夷,但是一张嘴就是“家人们谁懂啊”“一整个无语住了”,好像已经忘记了现实生活中怎么好好说话

3、当下的环境之中,凡是能够共情用户的文字内容,基本上都能获得不错的点击率,但是嘴替却不一定能让品牌脱颖而出,比如上面这一句的“比起咖啡更苦的,是上班”既没有让人联想到品牌本身,也没有起到正向的激励作用,这就有点类似于告诉你一件特别痛苦的事实真相,但是你没有办法改变,也没有找到通过品牌进行改变的途径。

所以,如何营销的普适性与具象化方面做到兼容,让品牌站在前面,才会让文案的传播更有价值,换句话说,以策略和方向为核心的文案,才会走得更稳,而非人均写两句文案就可以成功的试验田,这需要我们自己去努力,去提升自己的专业度,也需要在适当时候,玩起来,这就是我们通常讲的品牌调性。

4、当一条文案获得流量后,这个文案模版就会被创作者归为圭臬。标题公式化的搬运,搭配与内容毫不相干的夸张照片,如同机械公敌一样无限繁殖、克隆。

当你在搜索栏输入“文案”、“标题”。映入眼帘的全是爆款文案结构公式,列出的爆款关键词高达几百个。
5、在绩效主义评判标准里,一切都要看数据,一切都是为了流量,有流量就有话语权。

虽说当下每个人都有自由言说的权利,任何语言现象在语流中自在形成必然都有它的合理性。但在充斥着碎片化语言的现代生活中,很少有人能耐烦你严谨的慢条斯理,甚至好好说话都成了一种奢望。在现代互联网语言标准中:长篇大论是可耻的,开门见山是正确的。客观严谨是无趣的,夸张对立是有效的。剖析解构是离经叛道的,谁懂啊家人们才是上正道的。

现阶段的内容创作者和用户都笼罩在巨大的流量焦虑中。信息大爆炸时代各个赛道人满为患,为了能突出重围,大批的MCN公司引导达人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公式化、激进化。

我们被流量在“种草”与“拔草”间不断收割着剩余价值。

6、在网上搞夸大是一种被迫的选择。“人们有一种内在的压力,要让自己获得青睐。夸大情境的幽默成为获得社会认可和同伴认可的一种手段。此外,互联网提供的匿名性和超然性可能导致对真实情感的脱敏。在安全的屏幕后面,人们可能更倾向于夸大自己的反应,模糊了真正的笑声和表演性娱乐之间的界限。”

夸张的流行有两种危害,首先,它是不真诚的。“当每个平凡的笑话都被夸张的笑声所回应时,真正的幽默时刻就被掩盖了,冲淡了它们的影响。这种不断膨胀的幽默降低了它的价值,使人们对真正的娱乐时刻变得麻木。”

其次,对受众来说,“当看到别人对看似平凡的内容报以夸张的笑声,会让人对什么是幽默产生不切实际的期望。这可能会导致个人感到压力,为了适应同龄人而编造自己的反应。”

在嘈杂的环境中,我们会不自觉地提高自己说话的声音,结果造成所有人都大声说话,这是一种很自然的倾向,被称为“伦巴效应”。这样的噪声会让人感到疲惫。

网络语言的夸大只会让所有人不断退回到同样的起跑线上,“极度”变成“尚可”。这都是短期行为、一次性行为的恶果,只想着迅速达到目标,骗了一个再换一个,最后让受众完全无动于衷。
下周话题新娘被众人绑在电线杆上

南雅马青
我是小马哥。80后不正常老师一枚,以成为“最不像老师的老师”为荣。想法丰富,干脆开个号来发。欢迎爱我的人多来拍砖,不爱我的人......出门右转好走不送,哈哈!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