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南雅中学高2207、2218班时评练习(高三上 07)

文摘   教育   2024-09-25 16:36   湖南  
本周话题:老年霸总

网络上的“霸总风”,终究还是吹向了银发一族。

有人发现,家中老人的手机里有大量支付账单,少则几元,多则二三十元,积少成多,一个月在同一家商户付费总额近千元。更夸张的,有人在长辈的手机里找到了一个月6000元、连续充值数月的微短剧消费记录。一句网友吐槽“刚愁完孩子沉迷游戏,又开始愁父母沉迷微短剧”,激起不少人共鸣。

让老年人“上头”的微短剧有哪些特征?目前市面上的“银发甜宠”“老年霸总”微短剧已有不少,多为相亲闪婚、隐瞒身份、恶人当道、逆风翻盘等桥段排列组合。这些要素不仅在老年受众的赛道里高度同质化,放之整个微短剧市场,也常常换汤不换药,被网友调侃“好熟悉的剧情,好陌生的年龄”。

近期,一部特别的“霸总”短剧《闪婚五十岁》上线,这是一部真正的中老年霸总短剧,全程由中老年男女担任主角,戏份也根据剧情调整为了中老年相亲、广场舞之争、儿子欠赌债和女儿相认等更具“中年特色”的事件。

截止至发稿前,这部短剧在抖音播放量已达4.0亿,不少观众评论:

“这么颠的剧情,霸道总裁爱上绝经的我,男大爱上绝经的我”

“终于拍出了霸道总裁爱上绝经的我”

“老年人短剧吗”

和大家一起对比拆解下这几部“中老年短剧”的套路:

1.《我是妈妈》

卖点:亲情+寻亲+兄弟对照组

女主花桂兰有两个儿子,小儿子石磊幼年落水后失踪,苦心培养的大儿子石鑫是个白眼狼,婚礼也不邀请生母参加……

兄弟对照组也是女频虐向短剧里的“老演员”了,白眼狼的儿子能拉起观众愤怒的情绪,功成名就孝顺的儿子能让观众感到慰贴和爽;母子相认的戏份设计也是催泪的一把好手。

2.《代驾老爹巅峰归来》

卖点:隐藏身份+英雄救美+小人物马甲

男主叶振民表面是一个代驾司机,实际是清云集团总裁叶一鸣的父亲,在接代驾的途中,他救下了被混混调戏的女主万采薇……

代驾司机的马甲用来增加观众代入感,总裁父亲的大人物身份用来增加爽点;剧中有不少靠身份掉马的反转,也有不少现实向剧情,比如老年同学聚会的戏份的刻画就很符合观众心里的“刻板印象”。

3.《你好,爸爸》

卖点:寻亲+误解+亲情虐点

男主陆磊在外工作时,好赌且重男轻女的妻子选择将两个女儿卖给人贩子;多年后,两个女孩已经成为大公司的总裁,误以为是父亲给自己造成痛苦的姐妹俩决定对“人渣”父亲展开报复……

这是一部典型的虐向的亲情短剧,以当年的事为悬念进行反转卡点设计,在剧情发展中不断进行情绪拉扯;但女主生母的情节设定稍显“小众”,一个农村女人,好赌、重男轻女、疼爱养子、辱骂亲生女儿是赔钱货;给人一种女频短剧里赌鬼父亲性转版的既视感。

学生观点
1、我看了几集“老年霸总”,太狗血了!完全不符合生活现实啊,这靠什么吸引的中老年观众啊?难道他们幻想自己逆袭?

2、我觉得,还是因为中老年又有钱又有时间吧?像我家的长辈,没什么负担,孙辈也大了,自己也有退休工资,找不到更好的娱乐方式,就看这种短剧呗,也可以理解;

3、我仔细研究了一下,这种剧还是抓住了中老年的“爽点”和“痛点”的,子女不孝,夫妻不和,社会上的歧视,他们渴望更受尊重和更有价值

4、理解是理解,但是这样被割韭菜,沉溺于这种没有营养的短剧之中,实在令人担忧,希望有更多适合中老年的娱乐方式和影视作品

(图片来源于网络)

小马哥补充观点

今天,小马哥主要想跟你们聊一下“爽剧的暗点”

不管是“霸总”还是“老年霸总”,“爽点”其实都差不多,好人因为善良老实经济条件不好被看不起,被欺压,然后被霸总拯救。

简单来说,就是一个经理欺负了主人公,然后他/她的顶顶顶顶头上司或是**首富出手,以更大的经济地位带来的权势报了仇。

很爽吗?可是这说明什么?说明善良无用,朴实可笑,任劳任怨付出的人全是大冤种,老百姓根本不可能靠自己过上好日子。

也许你们想:这就是一部分现实。

但,这是对的吗?

这种价值观应该被宣传吗?

我们知道现实的生活中,的确有良善者被欺压,的确有有钱有势者不可一世,的确有太多的真心被辜负被践踏。

可是,我们需要的,从来不是狗血的爽剧帮我们“报仇”

而是希求和努力建设

让制度更完善,社会更美好,让每一个即使没有霸总拯救的普通人都能好好地生活,拥有真实美好的感情和和美的家庭。

(图片来源于网络)

媒体观点

1、为什么靳东的人生导师式霸总能圈粉无数。但短剧大爷们在靳东的基础上又更进一步,少了几分居高临下,多了许多贴心豁达,尽量避免带给女主压迫感。

这可能说明,不同代际的女性或许自我认知、自我期待不同,对于理想伴侣的想象却没有那么大的差别。即便在大妈这里,也不再流行拧巴示爱、动辄咆哮动手的古早霸总了,“情绪稳定”才是男人最好的医美

2、短剧最有可能、也最有能力将中老年题材做好。一方面,短剧直面用户,用短视频的极速反馈指引创作,更容易找准中老年观众的痛点,做出真正接地气的内容。另一方面,长剧受限于投资体量与制播模式,要考虑的因素比较多,不太能像短剧一样,单纯以满足用户为第一要务。

3、人口普查显示,截至2023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2.9亿,占全国人口的21.1%,而根据专家预测,未来这一数据还将继续增长。银发人群开始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这不光是养老问题,还有文娱内容的跟进。尤其新一代老年人将是65后、70后,不再是刻板印象中不会用智能手机、每天看电视的老年人。

 2024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除各项实体服务外,也特别提到要“发展面向老年人的文学、广播、影视、音乐、短视频等内容行业”。  

长期追逐年轻人的长视频平台,已经在“适老化”方面开启了新一轮内卷。今年5月,爱奇艺CEO龚宇在爱奇艺世界大会上表示,“夕阳红产业即将成为朝阳产业”,未来将加强对“一老一小”人群的服务。5月底,优酷将“长辈模式”升级为“银发剧场”,为银发网民消费文化作品开辟绿色通道。 

剧圈近两年也开始出现以中老年主角为卖点的作品,如传统刑侦剧《三叉戟》系列、纯网悬疑短剧《漫长的季节》、漫改女性短剧《外婆的新世界》,以及老年版的女性群像剧《老闺蜜》、男性群像剧《老家伙》等。此外还有一部待播的家庭剧《老去的家》。   

但不难看出,就像之前的短剧市场一样,这些关注老年的长剧主要在谈家庭亲情,要么就是养老、友情,爱情向存在较大空缺。可能有些作品里有爱情支线,可就这么点含糖量,大概率满足不了中老年人在别处展现出来的亲自谈恋爱与看人谈恋爱的需求。

4、潮新闻记者在黑猫投诉平台搜索“短剧”,发现近1400条投诉,包含乱收费、引导消费、恶意扣款、虚假宣传、难以提现等问题。平台之间相互引流、跳转,再加上收费方式多样,使得短剧的收费乱象频发。

5、短剧的结构:“第一集需抛出噱头或冲突,前三集要展示所有反派与主角的困境,前十集要在主角被欺负的同时给到观众期待。”毛毛酱坦言,短剧的核心是情绪反应和付费意向。为了吸引观众付费,短剧常通过反派角色对主角的极端折磨,激发观众的情感共鸣,而女主角通常是善良且柔弱的“小白花”形象,“这种角色更易引发中老年观众的同情。”尽管有中老年观众渴望看到更多正能量导向,但她认为,在短剧中实现这一点比较困难。因为“短剧说到底是情绪类产品”,依赖的是低层次的情感共鸣,如求生欲和对暴力的反应,而非高层次的价值观。要想在短剧中传递更高层次的价值观,则需要更长的铺垫时间,这与短剧的快节奏、直白、“扁平化”的叙事方式不符,也难以在几集内激发观众的付费意愿。

6、老年人大多时间充裕、经济独立,情感需求往往也很强烈。囿于身体机能下降与信息来源有限,他们的注意力更多转向线上,刷短视频、看短剧和直播,成为他们打发时间、消解寂寞的重要方式。

在面向老年人的热播剧集中,子女是离不开的重要角色,往往会成为剧情发展的动因。主人翁或是希望付出被子女看见、得到理解尊重与感恩孝顺,或是想要“开挂”帮子女解决问题、成为家庭的顶梁柱和坚实后盾。可以说,即使在爽剧之中,家庭依然是父母们放不下的牵挂。老年观众在剧中寻找的,不仅是剧情的“爽点”,更是那份被看见、被认同、被需要的亲情渴望。

由此而言,也不禁让人反思,为什么有的老年人愿意为微短剧充值上万元,甚至不顾身体健康熬夜追剧?为什么有的老年人不听亲人劝阻,也要在陌生平台打赏消费?老年人愿意为这些看似“真正懂我”的产品“慷慨解囊”,或许也正是一种对现实情感空虚的补偿性反应,折射出的是代际沟通与情感陪伴的缺失。

下周话题换头式爆改

南雅马青
我是小马哥。80后不正常老师一枚,以成为“最不像老师的老师”为荣。想法丰富,干脆开个号来发。欢迎爱我的人多来拍砖,不爱我的人......出门右转好走不送,哈哈!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