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有云:“往者不可谏。”可人们面对过往时,却总喜欢说“如果我当初……”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优秀作文欣赏:
人生是一场“豪赌”,每个人都是“赌徒”。有人一夜“家财万贯”,有人一朝“家破人亡”。但,无论结果好坏,皆是“买定离手”。可“赌”之所以如此让人难奈,便就是那“明明就差一点……”的抓心挠肝。明明大家都知道“往者不可谏”,可却都总爱说“如果我当初……”人生中,这样的“赌场”有太多太多:小到如“这个火我要是早收一分钟肉就不会老……”“今早要是不刷视频我就不会迟到…….”;大到像“当时要是选理科我现在是不是就不会这么难就业……”“那时我要是说话不那么冲是不是就不会分手…….”我们常常置身于这样看似“公平”的“赌法”下,总觉得是“一步踏错,满盘皆输”,总在为那“轻松抉择上所押的‘重注’” 而懊悔不已。人不能一直撞死在同一棵树上,一次的失利并不可怕,我们不应只注意着最表面的“得”与“失”,而是要看到其给我们带来的最宝贵的东西——“经验”。没有人生来就会成功。你就看这泱泱中华,不也是在维新变法,洋务运动,辛亥革命……到如今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也是一步一步实践,一步一步试错,才迎来如今的伟大光景?总结每一次“差一点”的经验,一点一点完善自我,相信着下一次一定会“挥”出更加精准有力的“一拳”。再者,我们要跳出“赌徒思维”,那些看似“一局定胜负”,“好赖一线隔”的“局面”,其实都早就有迹可循,有其规律。容易迟到的人,并不只是因为刷视频才迟到,而是因为其时间意识的淡泊;一对眷侣的遗憾,也并非单只是因为那一场言语冲突,其相处模式的不适宜和对爱人的习惯性漠然才是其真正“痛点”……事物的“质变”只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当事物变化发展到达了“临界值”时,仅是“扳下最后那一根稻草”,也是“大厦将倾”无可挽回。所以,仅仅纠结于那“临门一脚”的好与坏是不行的,我们需要深入地思考其因果联系,在日常生活的点滴中做出改变,从而将“命运”推向更大的“赢面”。“人生是一场豪赌”,但我们不必成为那声嘶力竭的“赌徒”。品尝失败的“果实”,从失败中汲取养分,学会向前看,以细致的心灵和坚定的勇气,“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成为掌握自己人生的“笃徒”。
“想当初·······” 、“我本应该······”、“可惜······”这些话语在每个人的生活中都出现过。表达着自己对过往的不满与后悔,是人性中自我安慰与自我“欺骗”机制。但任你如何懊悔,这世界又只会回应一句话:“往者不可谏”。唯物主义者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客观的、规律的。时间对万物公平不可倒流。因此无论你有多么遗憾、多么痛苦,都已无法挽回那遥不可及的过去。不要沉溺于过去。《夏日重现》的作者曾道:“我像他(男主),一直无法走出过去,对过去的遗憾已深深影响我,让我认为我的余生都是在弥补过去。”与他相同的还有许多人,凉宫春日、奥托,还有许多作品像是《未来日记》、《寒蝉鸣泣之时》,他们都困在了过去,进而影响了现在,从而失去了未来。 “幸运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这句名言体现了过去对人自身影响的巨大。固然,有一个不留遗憾的过去是幸福的,但能否定有遗憾的过去是有价值的吗?奥托普因爱人逝去而对过往痛苦,但他以此为动力开创一个新时代;京剧人张云谨也多次后悔自己开始练京剧的年纪太大了,但也从中得到了教训与启发,发明了新式“基本功”。过去的遗憾注定无法改变,不如吸取教训,把握当下。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中讲到“我这一生后悔许多事。后悔没及时治疗,后悔没对母亲好,后悔······但我的母亲她只留下了一句话‘你们俩要好好活,好好活’,她让我从过去中醒了过来,关注到了现在。”现在,是我们身处的时间,继承过去,逐向未来。最重要的是——它可以被改变,可以因我们的行为而影响未来。泰戈尔说过:“不要让现在成为过去。”我们是平凡的个体,无法改变近代中国的屈辱,但我们是新时代的青年,身后已有无数先贤在过去努力奋斗,而未来的道路也已无比清楚。新时代的中国青年,作为“现在”,承前启后,无比重要,个人的未来在我们手中掌握,民族的复兴由我们决定,国家的富强由我们创造。我们终将成为过去,未来也终将成为现在。因此,我们所能做的,便是让现在,不留遗憾。未来的你,一定会对现在行动的你,充满感激。
(《夏日重现》)
"曾经有一份真挚的感情在我面前,而我却没有好好珍惜,直到失去我才追悔莫及,假若上苍再给我一次机会....."这是《大话西游》里的经典台词,也成为了无数人的经典语录。许多人都会对某些事追悔莫及,也会假想“如果当我怎样怎样,也许现在也不会......”,这明显与事实相悖,因为过往已成历史,不可更改,那为何人们总爱将“想改变过去”挂在嘴边?
我想也许是因为过去有错误,令人后悔。比如“当初我再努力一点”,“当初不轻信他人的活”,“当初我不去尝试某种恶习”。人总想让自己过得好一点,而一些犯下的错误导致了不那么好的局面,这也是人们反思,想要弥补的一种表现。但这绝不是更深层次的原因。那深层原因在哪?还是在不够正视自己,存在侥幸心理。
人心是矛盾的,是复杂的,也是趋利避害的。例如一个人迟到耽误了事,他大概率不会说是自己拖沓,而会说是自己忘了时间,早知道就该定个闹钟。生活的绝大部分人都有这种避重就轻的现象,反思过去找出错误当然重要,但"如果我当初"不是掩饰的借口。路在前方,得向前看。
早在千年前,《论语》里就说“往者不可谏”,陶渊明化用了一下说"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往者不可谏,来者可追。浅显易懂却难以做到。你每一次避重就轻的追悔都表明你仍然沉溺在来时的路,你仍然没有正视自己,意识到未来该走怎样的路。你仍然抱有侥幸心理幻想着如果,企图在未来某一天遇到相似的情景时一举翻盘。
但往事已定,前途未明。过多的幻想无益于未来的路,我们需要从过往的错误中汲取前行的经验,以获得警醒。同时我们也不能被过往绊住脚,既然已经改变不了过去了,那就更要把未来的路走好,这方是对自己好。
所以千年前的陶渊明就做得很好,他不光是说说。在意识到选择出来做官这条路错了后,他毅然离开,重新走了一条真正属于自己的路,走到了他的桃花源。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没有"觉今是而昨非"的果决,没有正视自己的觉悟,怎么走向未来?所以不要困于过往,走向未来吧!那才是我们该去的地方。
《论语》有云:“往者不可谏。” 可每每发生令人不满意的事时,人们往往发出“如果我当初......”或“如果我......就好了”等后悔的话语。这种事后诸葛亮的行为有可能发生在我们每个人身上,每次考完试之后,总会有同学为自己的粗心而后悔,恨不得穿越回考试的时候,但难道可以回到过去,就一定是好事吗?
我曾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主人公是一位警察,曾在一次行动中永远失去了自己的伙伴,并获得了能够回溯时间的能力。他便不断地穿越回之前的时间去拯救他的伙伴,但在每一次的穿越中,他都无法让事件达到完美的结果,要不就是有无辜的民众死亡,要不就是其他的伙伴牺牲。在一次又一次的循环中,他被自己的无力感折磨得崩溃了!成为了“活在过去的男人”。
上面故事中的主人公纵使能回到过去,但仍无法改变事件的悲惨结果,甚至结果因此变得更坏了。可见,纵使我们能回到过去,也很有可能无法改变自己的困境。
所以,我们与其悔以往之不谏,不如思来者之可追。不拘泥于过去的失误,而是从中吸取教训,为接下来所要经历的做准备,争取不再犯同样的错误,亡羊补牢才是最好的选择。
每当我们考试失利时,不应纠结于自己的粗心与失误,应总结经验、整理错题,争取下次考试不再犯同样的错误。每当我们做出错误的选择时,不应将错就错,不知悔改,应及时止损做出改变,让我们可以早日从失败的泥沼中解脱。比起过去,我们更应该注意的是当下和未来!“后悔”作为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情绪,不应成为困住自己的牢笼,应成为激励我们前进以及提升的动力。
我们作为新时代的有为青年,更应该正视过去,正视自己的不足,善于发现并改正自己的缺点。我们不仅应从自己的过去学习,也要汲取社会、国家乃至民族的历史教训,从中学习振兴民族、复兴中华的方法,来为我们这个大集体作出伟大贡献。
“往者之不谏,来者犹可追”这句话也是过去之人所给我们的启示,而我们也终究会成为过去之人,成为后人口中的先辈,我们的一言一行也会给他们带来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