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南雅中学高2207、2214班时评练习(高二下 05)

文摘   教育   2024-04-20 16:24   湖南  
本周话题:不要给我推荐“可能认识的人”了
据3月25日《南方都市报》报道,近日,“不要给我推荐可能认识的人了”话题登上社交平台热搜,各大社交APP的熟人推荐机制也被推上了风口浪尖。不少网友吐槽感到被冒犯,“你推送的人我认识,但你猜猜我们为什么不是好友?”
一项媒体的测评发现,当前基于通讯录等个人信息向用户推送“你可能认识的人”已经成为不少社交APP的标配,个别平台还会通过算法向用户推送关注信息、关联好友感兴趣的内容。同时,部分APP的关闭推荐功能却形同虚设
南都记者体验发现,通过算法匹配向用户推送熟人的玩法已经在不少社交平台蔓延开来。例如,某热门社交APP除了在消息栏、粉丝列表等板块中展示“你可能认识的人”账号外,还会时不时通过弹窗消息通知的方式进行强提示。还有部分平台会向用户推送“可能想认识的人”“可能是你朋友”账号。
尽管平台进行熟人推荐目的是增加用户黏性、扩大用户的社交圈子,这种玩法却给不少用户带来了困扰。根据吐槽用户的描述,家人,现同事、同学,或者前同事、老同学,甚至已经拉黑许久的前任,或者刚刚认识才加上联系方式的新朋友都会出现在“你可能认识的人”的推荐列表中。

图为部分社交APP的推荐页面截图

学生观点

1、我觉得这种推荐就是损害了我作为一个人的主动控制权:我要不要结交这个朋友,什么时候结交朋友,不要总是提醒我;

2、APP感觉有点“流氓”属性,一不留神就装上了,一不留神就点到了,一不留神就扣费了,一不留神就打开了一堆的权限

3、这些打着“科技”名号的东西,其实就是在不断破坏我们现实生活的边界

4、我想到的,是隐私权的破坏,给我推荐,也就是知道我的朋友和认识的人是谁,知道我没有加他,那,如果这些APP想要了解我别的情况,也是很容易的一件事情。

小马哥补充观点

大家说得都很好,我与你们一样,经常苦于APP的“不屈不挠”。

社交APP的种种推荐,不过是出于利益的考虑,也许就这些平台而言,无可厚非。但是,物极必反,这种无数次的,对个人权利的窥伺和破坏,必将破坏大家对其的观感,引起反噬。

对于使用者较大规模的反感抵触行为,有关管理部门要重视,APP本身也需要重视并改善。而我们,也要进一步加强个人信息的安全意识。

媒体观点

1、很多时候,人们只是想在社交平台上轻轻松松地冲个浪,不必受到各种社会角色的束缚,也不用承载过多熟人社交的压力。不想与认识的人过度连接,可能会出于多种考虑,比如对领导和同事“隐身”,是希望保持工作和生活的界限;有些认识的人只是短暂打过交道,并不想暴露过多个人信息,App猝不及防地推荐只会让人觉得被困扰和冒犯。

当用户只想静静地上网,并不想被暴露在认识的人面前时,一些App自作主张的推荐做法,无疑是缺乏边界感的表现,只会侵扰用户的隐私权和安宁权,引发大家的反感。

2、不管是出于对用户隐私权的尊重,还是从App自身的发展来说,都有必要在熟人推荐方面更加审慎。App运营者在设置相关功能时,不妨多听听用户的真实心声。比如,很多人都吐槽:现在不少App的熟人推荐功能都是默认开启的,如果不是有心,很少有人会特意关闭。而且,一些App关闭熟人推荐的选项还十分隐蔽,找起来很不方便。类似的设置,无疑会影响用户的体验感。

对此,尊重用户只想安安静静冲浪、不愿被过度打扰的需求,避免默认开启熟人推荐等可能给人带来困扰的功能,将选择权交还到用户手中,才是更加明智、更为人性化的选择。毕竟,技术应该是服务人的,而不是来给人“添堵”的。

3、“熟人推荐”功能之所以会被这么多社交软件青睐,自然是因为这一功能是实现平台商业价值转化的一环。

推荐“可能认识的人”本心是想要帮助用户发现、建立新的社交关系,不仅仅是基于志同道合的兴趣,类似的工作关系、学习经历等等都为建立新的社交关系提供了可能,对于平台来说,如果用户可以在这个平台上有更多层次的社交关系,就更有可能频繁使用该平台进行互动,从而平台的活跃度和用户粘性都能进一步提升。与此同时,大数据在分析用户行为后,也能够更加精准地提供商品服务,提高广告的转化率,这也是为什么如今很多非社交软件性质的App也在削尖了脑袋想要开拓社交功能,挖空心思打造平台内部的社交版块,期待拉高活跃度。

4、依据《民法典》,公民享有生活安宁权,网络经营者提供设置按钮,设置不希望被推荐或不希望向其推荐,是尊重用户权利的体现,但仍无法掩盖网络经营者已然收集用户信息,并可对用户精准画像的能力。

5、当前,数字技术正被广泛应用到医疗、教育、政务民生、城市治理等各个领域,也融入人们日常生活的无数场景。然而,数字技术在赋能万业的同时,也带来诸多困扰和风险。比如,数字技术加剧了“数字鸿沟”,让很多老年人成为数字社会“边缘人”;技术深度介入和捆绑人的生活,造成信息茧房、算法偏见等负面效应;过度收集和利用个人信息,侵害用户隐私权,甚至诱发信息贩卖、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特别是数字技术一旦滥用于行政领域,不仅侵害公民合法权益,而且会动摇公众对于法治建设的信任,危害不可谓不大。

任何技术都存在两面性,如何把握好正负效应之间的关系,是科技时代的永恒课题。前两天,针对一位人大代表“对核酸应检未检人员、疫苗未全程接种人员的健康码赋予蓝码”的建议,相关职能部门明确拒绝,这种防止“码上加码”的态度,赢得网友点赞。这也提醒我们,技术本身并无善恶,“向善”还是“向恶”取决于人,取决于人设定的规则和制度。面对势不可挡的数字化浪潮,既不能“因噎废食”,也不能任其“长驱直入”,而是要强化数字技术的“边界感”,明确什么地方可以用,什么地方不能用,让数字技术沿着“为人服务”的方向发展,让技术成为人们不断追求美好生活的阶梯。


下周话题:淡 学

南雅马青
我是小马哥。80后不正常老师一枚,以成为“最不像老师的老师”为荣。想法丰富,干脆开个号来发。欢迎爱我的人多来拍砖,不爱我的人......出门右转好走不送,哈哈!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