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南雅中学高2207、2218班时评练习(高三上 06)

文摘   教育   2024-09-17 19:23   湖南  
本周话题:一岁多女童被关厕所教育


近日,一则“两名陌生女子将幼童关进飞机卫生间立规矩”的视频引发热议,
相关话题也迅速冲上热搜。

8月26日,网上流传的一段视频画面显示,在某航班上,两名陌生女子疑似将一名哭闹的幼童关进卫生间“立规矩”。

其中一名女乘客将“教育”女童的视频发到网上

拍摄视频的当事女子之一在社交平台发文称,一名奶奶带着一岁多的孙女乘飞机,孩子哭闹不止。很多人都用纸巾堵住耳朵,还有人到后排躲清净,也有乘客向老人提出抗议,她把手机中的视频给孩子看(哄孩子),但收效甚微。 于是她和另一个阿姨,把孩子从奶奶手里抱过来,抱到飞机厕所里“立规矩”:“你什么时候连续3分钟里没有哭,就什么时候带你出去找奶奶。”事后,孩子2个多小时都没有再哭,后面还一起开心吃早餐。

视频截图

该视频发布后,迅速引来网友热议并质疑两女子的行为。在该女子视频账号下的评论中,多位网友晒出了向贵州当地110报警的截图。

当事女子回应称,“喜欢行动不喜欢当观众,就想把孩子哄好,同时也让大家好好休息。”不过,该女子随后删掉了相关视频。

26日下午,有媒体从贵阳机场公安了解到,因为两女子带孩子的行为经过了幼童爷爷奶奶的同意,警方口头教育了幼童的爷爷奶奶并将相关情况告知了幼童父母,并未对两名陌生女子做进一步处理。
有网传信息称,事发吉祥航空一国内航班。8月26日晚,上海吉祥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就该事件发布情况说明:
该公司注意到网传儿童旅客机上哭闹被陌生人带至洗手间教育的事件,立即展开内部调查并联系儿童旅客家长询问情况和核实,以还原事情真相。
8月24日HO2382(贵阳-浦东)航班,该儿童旅客与祖父母共同出行。航班于上午7时许准点起飞,飞行途中该儿童持续哭闹,为避免打扰到其他旅客休息, 在其祖母的同意下,两名旅客将儿童抱至洗手间教育,过程中儿童的祖母一同前往并在洗手间门口等候。

吉祥航空称已通过电话与儿童母亲进行情况核实,儿童母亲表示已从祖母处知悉完整事件,同时对两名旅客在机上提供协助的行为表示理解。


学生观点

1、我本身很讨厌公共交通工具上的“熊孩子”,他们大吵大闹,影响人们正常的休息,但是这个孩子太小了,我觉得还是可以容忍的;

2、即使“熊孩子”让人烦恼,也不能这样把别人的孩子带离家长去教育,这样是越权的,而且有风险

3、飞机上和高铁上的工作人员我觉得一般是没有起到什么作用的,他们要是有合理有效的手段,乘客应该也不会采用这么激进的方式;

4、跟这么小的孩子讲道理立规矩有用吗?她都听不懂吧,纯粹是被吓着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小马哥补充观点

今天,我们不聊法律,也不聊“厌童”(资料上面写得非常详细了)

小马哥主要想跟你们聊一下“教育的有效性”和“泛道德主义”

就像你们说的,哪怕是再不喜欢小孩的人,在这个事件中,都很难批评这个小女孩什么,她才一岁多,确实太小了,小到我们都知道,她没有办法有效控制自己的行为。把这么小的孩子关起来教育,即使她安静了,不过也是被吓着了,并不能使她明白什么道理。那么,带这么小的孩子坐飞机,家长是否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机务人员是否具备相应的处理能力?旁边的乘客如果想帮忙,是否能找到更加温和的、有效的手段?

还有,就是“泛道德主义”,有机会,我们还可以多聊聊。

简单来说,就是把任何事情都归于“道德”,一出现问题,就批评“世风日下人心不古”是不科学的、没有正面价值的。在这个事件中,与其批评“不够宽容的厌童的乘客”、批评“不作为的家长”、批评“束手无策的工作人员”,不如好好思考如何解决此类问题。

(图片来源于网络)

媒体观点

1、飞机厕所训娃事件,反映了当下的公共环境对于儿童的包容度正在下降。“厌童”并不仅仅是字面意思,它折射的是一种时代的症候——处在城市空间和社会资源较为紧迫、竞争激烈的环境下,对于不用承担行为责任的群体,人们容易产生一种抗拒情绪的生理机制。我们害怕人生失控,尤其在公众场合,成人需要学会控制情绪;我们也害怕袒露脆弱的情绪,情绪稳定、维持秩序感,成了默认的公序良徳。        

“熊孩子”这个标签下,隐藏了我们对于孩童群体不能守规矩、影响公序的厌恶,也有对家长放任孩童、无视管教责任的问责。澎湃新闻曾就高铁带娃引起反感这一话题做过调查,结果显示,单身未婚、已婚以及已婚已育人群对于孩童哭闹声的忍耐力各有不同,但生育与否,存在着较大的差距。相对而言,已育人群的容忍度更高。

2、我们对于幼童的理解偏差,在于是否把幼童视为另一种生命形态和阶段。儿童心理咨询师严艺家在微博上指出,情绪自我调节功能在不同年龄段的孩童身上也有区别——平均要到5-8岁,人类大脑才能发展出一种感知周围、约束自我的能力。

而在飞机厕所被训话的幼童,年仅一岁半。这么小的孩子,感到不适只能通过哭闹来表达。我们是否能做到真正尊重婴幼儿啼哭的权利?在对噪声无比严格的德国,根据《联邦排放控制法》,婴幼儿和儿童制造的噪声对环境无害,在法律意义上不被认为是噪声,而是属于自然声,因此不适用于任何噪声管理条例。

3、真正健康多元的社会关系,应该是交互式的。

在消费社会之中,亲子玩乐空间趋于商业化,“付费玩耍”成为常态。而很多城市的“儿童友好”举措,则趋于形式化,比如划定一片“绿地”,建一些彩色雕塑和玩乐滑梯。实际上,这些设施并没有考虑到孩童的真实体验、感受和需求。

真正的儿童友好城市,核心在于开放式的包容,而不是改造和干预。

4、首先,从“监护”角度讲,各方明显混淆了一个概念,“祖母”同意不等于“监护人”同意。幼儿的监护人及法定代理人是其父母,而非祖母。即使事后幼儿的母亲表示“理解”,但对幼儿身体实施某种行为是否可以由监护人事后追认,笔者认为值得商榷。何况,“理解”这个词用的就很“巧妙”,说明即使事后,母亲也没有对将幼儿关进厕所表示认可和同意。

其次,从“委托”角度讲,本次事件中的幼儿父母是监护人,祖父母是受托人。根据法律规定,受托人必须在受托权限内行事。而根据报道,祖父母是受托带幼儿去找其父亲,但并没有受托把幼儿交给陌生人教育,更没有受托让陌生人把幼儿关进厕所。简单讲就是,幼儿的祖母根本就没有权利作出“同意”的意思表示。

5、心理学意义上的“厌童症”被泛化成一群人的普遍人格。最终,不婚不育的选择与“厌童症”,被放到了因果链条上。这恐怕有失严谨。没有任何证据显示,婚育与否与“厌童症”有直接联系。没有孩子的人可能无法真正共情育儿辛苦的细节,但这并不代表他们就“厌孩”。

实际上,厌童症(pedophobia)本质上还是一种恐惧症(phobia),是焦虑症的其中一类。而我们都知道,焦虑症所引发的攻击或伤害,多数情况下是指向人体内部而非外部的。如果真的有“厌童症”,在接近儿童时就有可能产生头晕、恶心、出汗、呼吸急促、心率加快、颤抖等病理性症状。

此外,如果对现实状况有所了解,便会知道年轻人之所以不想生育,并不是因为厌恶小孩,而是对自己生存处境的压力的一种反馈。生育没有使得人更高贵,不生育也没有。无论是不婚不育的年轻人,还是已婚已育的,都承受着像高压锅一样难以言说的压力。

但网络上经常弥漫着一种“泛道德主义”的倾向,将一切问题归结于人的道德问题,把出现的问题归结于“世风日下”。

当社会复杂到一定程度时,泛道德话语就陷入了一个进退两难的困境:由于道德往往含糊而笼统,当它面临现实问题时,不仅不能解决彼此的症结,甚至就算有人严格遵守“道德”,还是会被其他道德话术所攻击。

一味搬来传统观念指责年轻人自私,将年轻人不婚不育的苦衷与“厌孩”挂钩,只会增加敌意与愤怒,掩盖问题的本质——在经过短短几十年的高速发展之后,城市似乎难以兼顾不同人群的需求,因而出现了空间的相互挤占。

如果真的体谅母婴的处境、关心母婴的权益,在呼吁人们“幼吾幼”之外,更应该思考什么是“幼吾幼式”的公共空间规划与公共服务。

当我们讨论社会如何关爱儿童的时候,归根结底是解决公共场合里个人权益与儿童、母婴权益的冲突,建立儿童友好、母婴友好的社会空间,它并不单纯依靠其他社会成员的自我道德约束,而更需要一个包容、便利的育儿环境。
2015年2月9日都市快报曾报道,杭州方女士一家春节去国外度假,方女士的女儿“窝窝”18个月大,怕女儿哭闹影响同航班乘客休息,妈妈手绘致歉卡准备上飞机后发给他们,卡片上画着窝窝和家人在各种场景的漫画,还用孩子的口吻做了中英文对照的说明。

下周话题老年霸总(哈哈哈哈哈哈......)

南雅马青
我是小马哥。80后不正常老师一枚,以成为“最不像老师的老师”为荣。想法丰富,干脆开个号来发。欢迎爱我的人多来拍砖,不爱我的人......出门右转好走不送,哈哈!
 最新文章